初冬的日湖,皂莢樹樹葉變黃,時而隨風輕揚飄灑,似鋪滿一地金黃的綢緞;遠遠望去,讓人真切體會到什麼是一種美叫落葉不掃。草叢中,偶有一隻只掉落的皂莢果子躲在落葉中,探頭探腦,俏皮可愛。
年少時,魯迅的《百草園》不知給我們帶來多少遐想,「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裡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忽然從草間直竄向雲霄裡去了。」
只是當年不知皂莢樹長什麼樣?很多年後才知道,皂莢樹的學名是無患子。無患子也稱 「菩提子」,在民間傳說中具有驅邪避煞的作用。本草綱目稱為木患子,因它果皮含有皂素,只要用水搓揉便會產生泡沫,是大自然賦予人類的清潔劑,古代人皆用它洗衣洗頭髮。無患子的核則是做菩提手串的上好材料。
菊花是梅蘭竹菊花中四君子之一,在中國的十大名花中,菊花以「凌霜綻妍」,名列十大名花第三。
因菊花具有清寒傲雪的品格,自古以來就受到文人雅士的喜愛。陶淵明的「採菊東籬下,悠悠見南山」 這種清淨淡雅的世外桃源中的生活曾讓多少嚮往。元稹更是在《菊花》一詩中寫道:「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寫盡了對菊花的喜愛。
水杉是世界上珍稀植物,有「活化石」之稱。據說早在1億多年前,水杉就已經誕生了。
它們漸漸變換出各種美麗的色彩,問候著初冬的季節。
銀杏樹金色的落葉和果實落在綠草坪上,唯美燦爛。它有非常古老悠久的歷史,早在2億多年前,它已經出現在地球上。年少時讀郭沫若散文《銀杏》,說銀杏是公孫樹,爺爺手中栽樹,要到孫輩才能享受果實,那時只覺可惜,要那麼久才能結果。如今,只感覺這是件多麼有意義而美好的傳承。
日湖公園是寧波最大的城區公園,佔地43.6公頃。位於寧波江北區灣頭,東起湖東路,南到西草馬路,西臨湖西路,北接環城北路,一半是碧波蕩漾的姚江水,一半是草木蔥蘢的綠地,是甬城城區一處安靜的綠洲,無論春夏和秋冬,草木花卉都有著別樣的風韻和意境。是寧波市民的後花園,家門口休閒遊玩的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