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大姐自述:有客遠來樂開懷,送來食品八大幹,其中一款老鼠幹,你說是吃還是摜?(註:八大幹是閩西特色食品,分別為菜乾、肉脯幹、豆腐乾、地瓜幹、豬膽幹、筍乾、蘿蔔乾和老鼠幹。)
浙江在線2月21日訊 趙大姐家住杭州永豐巷26幢三單元。前幾天,有朋友來拜年,送給她一盒閩西特產八大幹——盒子裡裝著八種乾貨,分別是菜乾、肉脯幹、豆腐乾、地瓜幹、豬膽幹、筍乾、蘿蔔乾和老鼠幹。朋友說這八大幹是春節到福建遊玩時買的,今年是鼠年,而烤熟後的老鼠幹紅彤彤的,正好合了「數你最紅」的諧音,覺得好玩,也為了討吉利,就買了些送人。
趙大姐好奇,上網一查,發現這種老鼠幹是用田鼠烤制而成,是福建寧化的特產,有幾百年的歷史了,賣得還挺貴,要幾十塊錢一斤。網上還說這種老鼠幹又韌又硬,放進嘴裡,肉條慢慢化軟,非常耐嚼,出奇地鮮,令人滿口生津。雖然知道了這種老鼠幹不是三無產品,趙大姐終於還是沒有勇氣一試口味。「我最怕老鼠了。」
昨天聯繫上老鼠幹的生產廠家,負責人郭達標說,老鼠幹是閩西寧化、明溪一帶的地方特產,他們廠生產的老鼠幹全部採用寧化田鼠,經過褪毛、去內臟、去皮、去頭、去腳、去尾後,烘烤而成。傳統的老鼠幹是原味的,不加任何佐料,開袋即食型的老鼠幹在烘烤完成後,還要經過滷製、煙燻、加辣等處理。一袋50克裝的老鼠幹,售價8塊多。「本地人買得比較多,杭州人敢吃的不多。」
寧化縣旅遊事業局的張清山說,寧化是個山區縣,以前比較窮,所以村民有吃田鼠的習俗。冬天的時候,田裡的活少了,這個時候的田鼠也長得最肥,村民們就開始抓老鼠自製老鼠幹過年。抓老鼠其實並不難,一般用自製的捕鼠筒,捕鼠筒直徑6-10釐米,裡面布了機關,放上誘餌,一般是地瓜,傍晚時分,村民把捕鼠筒放在田間,第二天一早去收回。現在雖然生活條件好了,但當地人還是有冬天吃老鼠幹的習慣,今年春節前幾天,農貿市場裡的半成品老鼠幹賣到了每斤三十多塊錢,比豬肉貴了一倍。買回家後,切成小塊,放點冬筍、姜、蒜爆炒一下,味道還是不錯的,許多人家的年夜飯桌上依然有爆炒老鼠幹這道菜。
雖然寧化吃老鼠幹的歷史已經有幾百年了,張清山說,畢竟,吃老鼠幹是一種落後的飲食文化,所以近幾年,寧化老鼠幹的產量在下降,現在已經是一種很邊緣的產業了,除了農貿市場、食品批發市場、特產商店還有零星出售外,大超市裡已經見不到老鼠幹了。他們旅遊局對老鼠幹也基本上不作宣傳,寧化縣人民政府網站上的寧化特產一欄裡,也沒有老鼠幹的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