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稱「啥都敢吃」的中國人,為何不吃貓?《本草綱目》給出答案

2020-12-06 尋歷史真相

中國人在國際社會上都有一個大胃王的稱號,只是因為無論什麼東西到達了中國都能被做成一道美味佳餚兒端上餐桌。

01

甚至於中國人還將外來入侵物種小龍家差點兒吃到滅絕,幸運的是現在人們都用人工養殖的小龍蝦來供應餐桌,這樣可以有效地保護那些野生小龍蝦。然而很多人提出疑問面對什麼都能吃的中國人,為什麼不見他們去吃貓肉呢?

其實無論是古代中國還是現代中國對貓的態度都是極其尊重的。因為貓是在西漢時期通過絲綢之路來進入到我國境內的,可以說是半個洋玩意兒。當時的貓被引進中國之後因為專吃田鼠保護了莊稼,得到了當地人們的喜愛,自然而然的貓就成為了當地人民的朋友。甚至於有些地方還將貓咪作為了農作物的保護神,給其賦予了非一般的地位。

02

而且在古代,只要跟貓沾邊的詞語基本上都是褒義詞。古代民間人民都認為貓有五福,也就是貓可以給人帶來長壽,富貴,康寧,好德,善終的福氣,甚至於很多古代農民在豐收的時候都要去祭祀貓神來感謝他的守護,所以貓咪在古代也是一種極其受歡迎的吉祥物。然而古代人民真的沒有吃過貓嗎?

其實也不是。李時珍在他的《本草綱目》中就提過了有關貓肉味道的言論,他說貓肉的味道非常的差,整體味道發酸實在不是一份好的佳餚。由於古代物資缺乏也沒有多種調料可以去處理食材所以貓肉的那股難以壓制的酸味,導致很多人都非常厭惡這個味道,久而久之就沒有人再去嘗試貓肉了,這也從側面很好地保護了貓咪的生存。

03

除此之外,貓在古代的主要飲食都是老鼠而老鼠常年生活的地方陰暗且細菌極易滋生。貓以老鼠為食身上不免會帶著眾多細菌,人如果吃了一個身上帶有多種細菌的貓就很容易得各種各樣的疾病,甚至於還會得鼠疫。

在當時社會醫療條件不發達的年代鼠疫是一種非常嚴重的疾病,得了這種疾病的人非死即傷,所以當時的人也就沒人敢再去嘗試貓肉了。現代社會貓基本上都是作為寵物陪伴在人們的身邊,它可愛的外表以及有趣的個性讓很多人都愛不釋手,面對如此可愛的貓咪,又有多少人能真正下得去手將其吃掉呢?

04

14年前,帶著父母一起出家的北大天才鄧文慶,現狀咋樣?

10歲上大學16歲讀博,曾逼迫父母買北京房,神童張炘煬現狀咋樣?

5年過去了,曾因感動嫁給中國富豪的泰國「人妖皇后」,現狀如何

12年過去了,靠業餘看書被聘入復旦大學的38歲下崗工人,現狀如何

12年過去了,只有初中文化,娶了美國姑娘的河南小夥,現狀如何

文章題目:號稱「啥都敢吃」的中國人,為何不吃貓,《本草綱目》給出答案文章作者:尋歷史真相-Rookie配圖聲明:本文所用圖片均源於網絡,侵刪盜用警告:本帳號已與「維權騎士」籤約,可實時監測全網盜用文章行為,請遵守道德底線,莫做伸手黨!

相關焦點

  • 幾乎什麼都吃的中國人,為何不吃貓肉?《本草綱目》早已給出答案!
    其實,早在古代,就已經早已有人試過吃貓肉了,而這件事,甚至記錄到了李時珍的著作《本草綱目》中。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古人不吃貓這一事的原因吧。 一、不忍心 中國古代時農業大國,在秋收之後,人們都會把多餘的賣掉,留下自己的口糧,將其存放起來。存放起來的糧食自然會招來老鼠,而這時,就到了貓發揮作用的時候了。
  • 中國人什麼肉都敢吃,為什麼不敢吃貓肉?看完你還敢吃嗎?
    為什麼會這樣呢,難道是因為長得太可愛了,所以我們不捨得吃它們,但是對於古代人來說,他們可不管動物可不可愛,只要能填飽肚子,可是什麼都敢吃!但是,除了龍虎鬥這道菜之外,多數中國人在上千年裡是不吃貓肉的。而據說「龍虎鬥」只是小範圍流傳於廣東,不過它是創始於清末,此前嶺南地區並沒有這道菜。
  • 越南人每年吃掉400萬隻貓,為何中國人不吃?看看李時珍寫了啥
    說起吃,我們中國人應該是最有心得的,除了那些受保護的動植物,以及本身就不具食用性的東西之外,我們幾乎是無所不吃。從古至今,我們中國人的食譜都是非常廣的,小到雞鴨魚兔,大到豬馬牛羊,甚至傳說古人連龍肉都吃過。當然了,這裡包含有一定誇張的成分,但不可否認的是,我們在吃這一領域真的很在行。然而,大家是否有過疑惑,為什麼很少聽說有人吃貓肉呢?
  • 「黃鼠狼」為何不能吃,其實並非迷信?李時珍早已經給出答案
    《本草綱目》:「鼠狼即鼬也。此物健於搏鼠及離畜,又能制蛇虺。」而中國古話「民以食為天「更是將人們對吃食的需求體現得淋漓盡致。但在中國卻有一種動物人們是從古至今從不敢吃,更不敢傷它害它,它就是黃鼠狼,「黃鼠狼」為何不能吃,其實這並非是迷信?李時珍早已經給出答案。
  • 入侵物種小龍蝦牛蛙都敢吃,為何中國人不敢吃這種魚?原因很簡單
    入侵物種小龍蝦牛蛙都敢吃,為何中國人不敢吃這種魚?原因很簡單說起入侵物種,每個國家都是存在的,當然我們中國也不例外,入侵到中國的物種也是有很多的,但都被我們中國吃貨給很好的解決掉了,把這些物種都做成了各種的美食,所以才沒有導致泛濫成災的現象,就像大家喜歡吃的小龍蝦,還有牛蛙,這些其實都是入侵我們中國的物種,尤其是牛蛙,牛蛙的破壞性非常的強,在剛開始的時候,人們也是對它束手無策,知道它能吃之後,現在也是被換著各種方法來烹飪,而且也是餐桌上常見到的一種美食
  • 人類為何不吃貓肉《本草綱目》中記載原因,看完就明白了
    人類為何不吃貓肉?《本草綱目》中記載原因,看完就明白了自從有人類歷史以來,就有各種飲食的記載。
  • 中國人為什麼不吃貓肉?
    我國飲食文化博大精深,在網上也經常可見「中國人啥都吃」的調侃。
  • 中國人會吃,可不是啥都敢吃,面對非洲這些美食,也只能退避三舍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作為中國人一定不會對「吃貨」這個詞語感到陌生,當然我們也不否認,可是「二手」消息有的時候的確不夠靠譜,咱們中國人會吃,可不是啥都敢吃。
  • 古人為何不吃貓肉?李時珍《本草綱目》早已記載,原因很簡單
    中國人自古崇尚吃文化,無論是飛禽走獸,還是家畜池魚,幾乎無所不吃。但吃什麼並不是人類的本意,這都是生活所迫被逼出來的,比如天天有魚有肉,各類家禽都不缺的情況下,誰還會去亂吃呢?而古代生產力比較低下,老百姓種出來的糧食少之又少,再加上常年的戰亂,天氣等多種原因導致我們可以吃的東西越來越少。但是很多人都注意到了這一點,那就是中國從不吃貓肉,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印度人來到中國旅遊,嚇的飯都不敢吃,吐槽中國人什麼都敢吃
    近年來,中國發展很快,甚至很難在世界上找到與中國發展相媲美的第二國家,但是,根據世界各國的觀點,印度很可能將超過中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但是很顯然,在中國人的眼裡這是不可能的,因為印度的發展太落後了,怎麼能把它和中國比較呢?
  • 中國人為何不吃貓肉?其實李時珍早已道出原因,古人試過
    我國的美食發展歷史要比很多國家都久遠,而且我們對食物的研究以及各種肉類,穀物類,植物類都能各盡其用。類似昆蟲,雞爪,雞頭鴨頭等這些東西都是西方廚師不會參考運用,而我國的廚師們則將這些東西的美味發揮到了極致。不論是飛禽走獸還是奇珍異草,都有適合它和適合各類人的烹飪手段。對美食很有研究的中國人,把很多食材運用到極致,但是卻唯獨不用貓肉。
  • 《魚翅與花椒》:中國人啥都吃?英國作家的味蕾探險記!
    魚翅與花椒魚翅與花椒是兩個極具代表性的傳統中國食材,早在明代,《本草綱目》就記載到:「(鮫魚)背上有鬣,腹下有翅,味並肥美,南人珍之。」以當時的技術水平,捕撈鯊魚是十分危險的活動,魚翅繁瑣的處理過程更是難倒了眾人。不過在「民以食為天」的中國,這些困難都不算困難。
  • 為何兩億年前的史前生物,在英國眾多卻無人敢吃?中國人說出答案
    提到上古時期,我們印象最深的就是恐龍,但是恐龍到如今早就曾經滅絕,不復存在了,但是你曉得嗎,有一種生物比恐龍呈現得還早,近幾年卻曾在英國眾多,英國人不敢吃,這是為何,中國人說出答案。再後來英國人也引進了這種美食,當時當地很多經濟條件好的人都喜歡吃七鰓鰻,可是後來人們逐步認識到它的風險性,由於它長著一個圓盤
  • 為何兩億年前的史前生物,在英國泛濫卻無人敢吃?中國人說出答案
    提到上古時代,我們印象最深的就是恐龍,但是恐龍到現在早就已經滅絕,不復存在了,但是你知道嗎,有一種生物比恐龍出現得還早,近幾年卻曾在英國泛濫,英國人不敢吃,這是為何,中國人說出答案。這種動物就是七鰓鰻,這種動物還有著遠古時期的外形,比恐龍出現的時間還早,曾經也被國人們發掘,把它們送上餐桌,只不過後來七鰓鰻都被國人們吃得瀕臨滅絕了,所以也就很少在中國出現過。
  • 吃還是不吃?非洲大蝸牛讓消費者犯難了
    中國在世界上最出名的就是,啥都能做成美食的國家,亞洲鯉魚,小龍蝦,豬大腸,鮑魚,扇貝等,甚至在國外泛濫成災的生物,都能被我們國人吃到被保護。當環境不適宜時,它們會把身體縮回到殼裡,分泌出一種粘液,將殼封住,穿過惡劣的環境。
  • 蝙蝠:我進化這麼醜,你們也吃?中國人:我們啥都吃!
    有一句老話說得好,中國人除了天上的飛機,地上四條腿的桌子外,其他就什麼都吃了。有個笑話說,蝙蝠:我花了千百萬年,才進化到今天這麼醜的境地,你們竟然也吃?中國人:我們啥都吃!每當我們看新聞,看到其他國家,什麼野兔成災,什麼魚到處泛濫成災,我們中國人不禁要問了,怎麼都沒人吃呢,這麼好吃的東西?而且還在中國賣得也不便宜,要是野生的那就更貴了。
  • 吃還是不吃?巨型蝸牛讓消費者犯難了
    蝸牛肉蛋白質含量極高,脂肪和膽固醇幾乎為零,含有多種維生素和人體所需的營養物質,而且在《本草綱目》中記載蝸牛是具有藥用價值的。也正是因為菜餚太美味,很多吃過蝸牛的人總是抱怨,一份焗蝸牛,量少,蝸牛也小,不夠吃也吃不過癮,為什麼就不能換大一點的蝸牛呢?
  • 加拿大被金魚入侵,當地人:中國人蟲子都敢吃,怎麼就不吃金魚?
    其實你要是見過加拿大的金魚,就不會覺得這種寵物可愛了,差不多這座城市的池塘,都已經被亞洲金魚佔領了,這裡的金魚體型和國內完全不一樣,簡直是巨型金魚了,因為寵物魚有一種特點,就是你給它的外界環境越大,體型就會越大,生活在這裡的金魚,最大的已經長到了19斤,物種的泛濫,大多數都來源於人們「盲目」的善心。
  • 中國人都不敢吃的物種:卻被非洲人快吃到滅絕,一年吃1800萬公斤
    因為在我國,每個地域都有著不同的美食文化,並且種類多到數不勝數。在外國人眼中,中國人不僅愛吃,而且會吃,無論是天上飛的,還是地上跑的,亦或是水裡遊的,就沒有中國人是不吃的。甚至有很多食材被外國人嫌棄,在中國卻被當成寶貝來對待,例如豬蹄和雞爪。
  • 《貓和老鼠》遊戲中貓為什麼不吃奶酪?一張圖給出答案!
    在遊戲裡,老鼠尋找奶酪,並把它們推進洞中,而貓這是奶酪守護者,但是防守的再嚴密,依舊會有奶酪被老鼠推進洞裡。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貓不吃奶酪?其實在遊戲剛出來的時候,那時候貓是可以吃奶酪掉在洞口的殘渣的,至於說為什麼現在的貓不吃奶酪,玩家用一張圖給出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