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為何不吃貓肉?其實李時珍早已道出原因,古人試過

2020-12-07 蒲芯大人leela

美食不中飽人吃。——《偈頌七十六首其一》

《漢書·酈食其傳》中說:「民以食為天」,自古以來我國就很重視農業的發展,在封建時代,農業為人類提供足以維持生存的糧食。倘若沒有農業的發展,一個國家的基礎便不復存在。而且在我國封建時代,很多朝代都實行重農抑商的政策,這種政策重視農業的發展而輕賤商業,因為歷代統治者也都明白,唯有重視農業,才能打好一個國家的經濟基礎。商業只不過是將一些產品倒賣,它沒有產生實質性的產品,不像農業,如果發展好了將會產生大量的糧食供皇宮貴族以及平民百姓們過上能夠保證溫飽以上的生活水平。

而我國古人也很好研究美食,能將各種各樣的植物穀物做成各種美味和形態各異的食品,讓中國人的餐桌上的飯菜不僅美味而且好看,可謂是色香味俱全。我國的美食發展歷史要比很多國家都久遠,而且我們對食物的研究以及各種肉類,穀物類,植物類都能各盡其用。類似昆蟲,雞爪,雞頭鴨頭等這些東西都是西方廚師不會參考運用,而我國的廚師們則將這些東西的美味發揮到了極致。不論是飛禽走獸還是奇珍異草,都有適合它和適合各類人的烹飪手段。對美食很有研究的中國人,把很多食材運用到極致,但是卻唯獨不用貓肉。中國人為何不吃貓肉?其實李時珍早已道出原因,而且古人嘗試過。

中國美食

其實貓的誕生地並不是中國,而是在埃及和波斯這兩個國家。貓現在多作為人類的寵物,出現在大眾的視野,很多人也喜歡貓的溫順、嬌小和美麗。但是要知道人類對貓並不像對狗那樣迅速的完全聽話和忠誠,貓有自己最獨特的想法與癖好,它不會因人類給他的各種好處便屈服於人類提出的各種要求。所以貓身上似乎有一種你無法接近的高貴勁兒,而且貓愛抓老鼠的天性也為人類社會作出了不少的貢獻。畢竟我國封建時代是以農業為基礎,並號稱為農業大國的。但是老鼠對田地的破壞自然也是給農業的發展帶來了很大的阻礙,但是人類又不能有更好的方法去消滅田鼠,而貓的出現則大大減少了田鼠對田地的損害。

古代人養貓劇照

在古埃及貓則是一種尊貴的象徵,他們更是為保護貓而出臺法律以制止人們對貓的傷害。而在我國古代貓也是會被當成王公貴族的寵物,因為其高貴的姿態和柔順的皮毛似乎更能成為貴族的一種象徵。養貓就是那個時候最奢侈的一件事情,雖然一些平民百姓家也會養貓,但是他們養貓來不是為了逗樂玩弄,而是為了捕捉老鼠。而且貓也與玄學有很大的聯繫,在我國古代有貓神一說,貓是有9條命的,人不但不可以殺貓,甚至在見到死貓時也不能棄之不顧。而且貓的瞳孔是長條狀,不像人類或其他動物都是圓形的,所以從貓的眼神裡,人們也會出現一種敬畏的心理。

而且在我國古代,貓與很多皇宮裡的謎團事件多有關聯。例如武則天與蕭淑妃的事件,再例如宋朝時期的狸貓換太子事件。各種靈異事件以及難以解開的謎團都有貓的身影,所以自古至今貓就是一種很神秘的存在。不僅外國人不愛吃貓肉,中國人也是不愛吃貓肉的,而且古代的肉類食材也很豐富,不一定非要挑著貓肉來吃。

李時珍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李時珍曾在其著作《本草綱目》中說過,貓肉是很酸的,不是一種美食的食材。其口感不佳,並且還混雜著很多玄學色彩,而且貓以捕食老鼠為生,老鼠身上就存在著很多的細菌與寄生蟲,吃了老鼠的貓身上也會有各種寄生蟲。畢竟病從口入,想要保持一個健康的身體和良好的生活,也不要吃這種可能帶有細菌和病毒的動物。而且如今疫情的發生,不也是因為人們吃了帶有多種病毒的蝙蝠導致的,所以也勸誡人類不要因獵奇心理而去食用沒有衛生許可的食材。

參考文獻:《漢書·酈食其傳》

相關焦點

  • 古人為何不吃貓肉?李時珍《本草綱目》早已記載,原因很簡單
    中國人自古崇尚吃文化,無論是飛禽走獸,還是家畜池魚,幾乎無所不吃。但吃什麼並不是人類的本意,這都是生活所迫被逼出來的,比如天天有魚有肉,各類家禽都不缺的情況下,誰還會去亂吃呢?而古代生產力比較低下,老百姓種出來的糧食少之又少,再加上常年的戰亂,天氣等多種原因導致我們可以吃的東西越來越少。但是很多人都注意到了這一點,那就是中國從不吃貓肉,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幾乎什麼都吃的中國人,為何不吃貓肉?《本草綱目》早已給出答案!
    ▲十三香小龍蝦 那麼,為什麼中國人不吃貓肉呢?其實,早在古代,就已經早已有人試過吃貓肉了,而這件事,甚至記錄到了李時珍的著作《本草綱目》中。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古人不吃貓這一事的原因吧。 一、不忍心 中國古代時農業大國,在秋收之後,人們都會把多餘的賣掉,留下自己的口糧,將其存放起來。存放起來的糧食自然會招來老鼠,而這時,就到了貓發揮作用的時候了。
  • 越南人每年吃掉400萬隻貓,為何中國人不吃?看看李時珍寫了啥
    說起吃,我們中國人應該是最有心得的,除了那些受保護的動植物,以及本身就不具食用性的東西之外,我們幾乎是無所不吃。從古至今,我們中國人的食譜都是非常廣的,小到雞鴨魚兔,大到豬馬牛羊,甚至傳說古人連龍肉都吃過。當然了,這裡包含有一定誇張的成分,但不可否認的是,我們在吃這一領域真的很在行。然而,大家是否有過疑惑,為什麼很少聽說有人吃貓肉呢?
  • 人類為何不吃貓肉《本草綱目》中記載原因,看完就明白了
    人類為何不吃貓肉?《本草綱目》中記載原因,看完就明白了自從有人類歷史以來,就有各種飲食的記載。
  • 中國人什麼肉都敢吃,為什麼不敢吃貓肉?看完你還敢吃嗎?
    首先說一下,中國人是吃貓肉的。比如有道菜叫龍虎鬥,說的就是貓肉和蛇肉煮成的。但是,除了龍虎鬥這道菜之外,多數中國人在上千年裡是不吃貓肉的。而據說「龍虎鬥」只是小範圍流傳於廣東,不過它是創始於清末,此前嶺南地區並沒有這道菜。
  • 號稱「啥都敢吃」的中國人,為何不吃貓?《本草綱目》給出答案
    中國人在國際社會上都有一個大胃王的稱號,只是因為無論什麼東西到達了中國都能被做成一道美味佳餚兒端上餐桌。然而很多人提出疑問面對什麼都能吃的中國人,為什麼不見他們去吃貓肉呢?其實無論是古代中國還是現代中國對貓的態度都是極其尊重的。因為貓是在西漢時期通過絲綢之路來進入到我國境內的,可以說是半個洋玩意兒。當時的貓被引進中國之後因為專吃田鼠保護了莊稼,得到了當地人們的喜愛,自然而然的貓就成為了當地人民的朋友。
  • 中國人為什麼不吃貓肉?
    我國飲食文化博大精深,在網上也經常可見「中國人啥都吃」的調侃。
  • 「黃鼠狼」為何不能吃,其實並非迷信?李時珍早已經給出答案
    ,是將外來入侵物種吃成需人工養殖的神奇民族。而中國古話「民以食為天「更是將人們對吃食的需求體現得淋漓盡致。但在中國卻有一種動物人們是從古至今從不敢吃,更不敢傷它害它,它就是黃鼠狼,「黃鼠狼」為何不能吃,其實這並非是迷信?李時珍早已經給出答案。
  • 人吃的肉食大都是草食性動物,為何不吃肉食性動物呢?有三個原因
    人是雜食動物,既吃植物,也吃肉食,但是在人類所吃的肉食中,大部分都是植食動物的肉,很少會吃肉食動物的肉,這是為什麼呢?最主要的原因其實就是植食性動物好捉、好養、數量也多。
  • 入侵物種小龍蝦牛蛙都敢吃,為何中國人不敢吃這種魚?原因很簡單
    入侵物種小龍蝦牛蛙都敢吃,為何中國人不敢吃這種魚?原因很簡單說起入侵物種,每個國家都是存在的,當然我們中國也不例外,入侵到中國的物種也是有很多的,但都被我們中國吃貨給很好的解決掉了,把這些物種都做成了各種的美食,所以才沒有導致泛濫成災的現象,就像大家喜歡吃的小龍蝦,還有牛蛙,這些其實都是入侵我們中國的物種,尤其是牛蛙,牛蛙的破壞性非常的強,在剛開始的時候,人們也是對它束手無策,知道它能吃之後,現在也是被換著各種方法來烹飪,而且也是餐桌上常見到的一種美食
  • 中國人為何不喜歡吃鯨魚,而日本人卻很喜歡?原因很現實
    中國人為何不喜歡吃鯨魚,而日本人卻很喜歡,原因非常現實。這最近是怎麼一回事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眾所周知,中國是一個美食大國,許多在國外泛濫令人頭痛的食物,經過中國廚師的時候都會變得非常美味,讓人流連忘返。
  • 馬是食草動物,為何古人寧願餓死也不吃馬肉?聽聽專家怎麼說
    ,中國人的菜桌上,什麼樣的菜系都有,原材料也涉及很多動物和植物,可唯獨就是沒有馬,在古代的時候,古人也有寧願餓死也不吃馬肉的說法,這是為什麼呢?不過這些動物也僅限於食草動物,至於人類為什麼只吃食草動物,這就和複雜的食物鏈有一定的關係了,可馬也屬於食草動物的一種,為什麼人不吃馬肉呢?
  • 黃鼠狼為何不能吃,真是因為迷信?看李時珍在《綱目》中記載了啥
    再加上黃鼠狼皮毛光滑體態優美動作迅敏,如果不去聞氣味單看外表,還是挺能唬人的,種種原因相加,就有了黃仙之名說起來我們或許能夠發現,還真沒人吃這五大仙,尤其是在老一輩的口中更是千萬不能食用,這是為何?真的是害怕被報復嗎?
  • 愛因斯坦為何稱中國人「勤勞、骯髒、愚鈍」?網友點評,分歧性大
    愛因斯坦為何如此評價中國?歸根到底,可以用一個詞來形容:知之甚少。其實,愛因斯坦並沒有真正地去了解過中國,儘管他的大名在中國人耳中是如雷貫耳,但是他本人卻從未在中國真正地待過。早在1919年,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被介紹到中國,給中國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非洲人眼中的中國人:吃貓吃狗不信教、拼命勸酒清心寡欲
    對於能吃愛吃會吃的中國人民而言,種類豐富的食物就如上天給予的特別饋贈,他們極其重視任何一種可以食用的生物,將食物的食用方式開發得淋漓盡致。 如此一來,中國人鍾情研究一種食物的不同吃法,得以研發了琳琅滿目的菜式,菜式的與眾不同令外國友人讚不絕口,非洲人眼中的中國人亦是這般懂吃。
  • 古人「吞金自殺」,黃金明明沒有毒性,為何會死亡,原理是什麼?
    古人」吞金自殺」,黃金明明沒有毒性,為何會死亡,原理是什麼?我們看古裝電視劇卻發現了很多種自殺方式。可以說,除了普通的上吊自殺,還有服毒自殺之外,還有一種讓我們意想不到的就是吞金自殺。其實黃金根本就是沒有毒性了,那麼吞金自殺,它得原理是什麼?就讓小編為大家講解一下吧。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就有說到。說毒性就是我們所說得生金,生金沒有經過煉製可以說具有毒性,但是只要在煉製十幾次,之後就沒有毒性的。這就說明了,其實真正的純正的黃金他是根本沒有毒性的。只有沒有經過煉製的那種生金是具有很大的毒性。這是因為生金中含有非常大量的水銀。
  • 印度科技為何差中國那麼遠?印度專家含淚道出真相:是中國人太強
    那為何和我們幾乎同一起步的印度會差中國那麼遠?印度專家含淚道出真相:是中國人太強。這位印度專家時常都會感嘆,為何同一起步線,同樣是人口大國,印度科技發展那麼差,中國卻那麼好?這讓印度覺得十分不可思議,對於印度人來說,印度如今的科技發展水平一直止步於十幾年前。
  • 古人都能吃到什麼水果?
    冬天,吃點香甜粘稠的水果,軟糯而溫暖,是冰天雪地裡的小確幸。作為現代人,我們是幸福的,因為能吃到世界各地的新鮮水果:智利車釐子、紐西蘭奇異果、熱帶的芒果和菠蘿等等。那麼問題來了:咱們古代人都吃些什麼水果呢?蘋果古人吃的蘋果跟現在的不同,中國蘋果又稱綿蘋果,古稱「柰」。柰最早出現在西漢司馬相如的《上林賦》中:「梈【pēng】柰【nài】厚樸[hòupò]」。
  • 為何古人寧可凍死,也不願挖地洞抵禦寒冷?答案來了!
    不敢說百分百沒有,但絕對是很少很少見了,而在古時,可能是隔一段時間就會發生的。 但是,問題也就來了,為何古人在寒冷冬天即便凍死,也不挖地洞生存起來呢?是因為懶嗎?可別說「懶」這個字了!「懶」好像是當今人們的專屬吧(狗頭保命),古人是非常勤快的,為何?沒有過多娛樂方式,每天下下田,幹活也成了樂趣嘛!
  • 蝙蝠:我進化這麼醜,你們也吃?中國人:我們啥都吃!
    有一句老話說得好,中國人除了天上的飛機,地上四條腿的桌子外,其他就什麼都吃了。有個笑話說,蝙蝠:我花了千百萬年,才進化到今天這麼醜的境地,你們竟然也吃?中國人:我們啥都吃!每當我們看新聞,看到其他國家,什麼野兔成災,什麼魚到處泛濫成災,我們中國人不禁要問了,怎麼都沒人吃呢,這麼好吃的東西?而且還在中國賣得也不便宜,要是野生的那就更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