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為什麼不吃貓肉?

2021-02-12 不言文玩

        我國飲食文化博大精深,在網上也經常可見「中國人啥都吃」的調侃。

        但最近小編卻發現,除了廣州「龍虎鬥」以外,我國大部分飲食文化中,似乎並沒有吃貓肉的習慣,這是為什麼呢?


一.貓不好吃

        一種生物能被普遍食用並產生飲食文化的前提,首先是它必須在經濟上是划算的,即滿足好吃,好養等基本條件。

        而貓肉首先就不好吃。

        《本草綱目》有云:然狸肉入食,貓肉不佳,亦不入食品,故用之者稀。

        就連外國人都知道貓肉不好吃。

        法國著名作家儒勒凡爾納在《八十天環遊地球》寫到:

        雖然兔肉加了五香佐料,還是讓福格先生聞到了一股令人作嘔的怪味。於是,福格先生叫來了飯店老闆。

        「你們宰兔子時,有沒有聽見它喵喵叫?」


        更何況貓不止不好吃,還難養,並且靈活難抓,長相可愛,這些原因都使它難成食材。


二.養貓防鼠

        我國古代長期屬於農耕文明,而對糧食威脅最大的就是老鼠了,它們不止偷吃糧食,還傳播病菌,造成糧食汙染。

        所以貓在古代作用十分重要,甚至一度因捉老鼠而受人崇拜。

        據《禮記》記載:古之君子,使之必報之。迎貓,為其食田鼠也;迎虎,為其食田豕也,迎而祭之也。

        君子把貓請來祭祀,是因貓吃掉了危害莊稼的田鼠;請老虎來祭祀,是因為老虎吃掉了危害農田的野豬,所以老虎和貓都應該被人們祭拜。


三.貓很神秘

        我國貓文化中,很早就認為貓是一種很有靈性,能夠溝通陰陽兩界,甚至略顯恐怖的動物。

        據《隋書•外戚傳》記載:獨孤陀性好左道,其外祖母高氏先事貓鬼,轉入陀家。其貓鬼每殺人,所死家財物潛移於畜貓鬼家。……貓鬼至,上賜陀夫妻死。

        這是我國古代首次因貓形成的政治事件。

        而《清稗類鈔》勸導人們勿殺貓之意就更明顯了:貓鬼為祟陽春縣修衙署,方築牆。一日,匠未飯,有貓來,竊食其飯及羹。匠大憤,捕得之,活築牆腹以死。工竣,署中人皆不安,兒童僕從率多病亡。

        可見在古代,隨便殺貓可是要遭天譴的,稍不注意,貓死後陰魂便有可能化鬼索命,十分兇殘。

        殺貓有風險,做菜需謹慎。

想買保真極品小鳳眼?

鳳眼圈親自去尼泊爾進貨的

超級大咖老朱

了解一下?

老朱文玩
主營鳳眼菩提

免費科普,義務鑑定

盤玩指導,免費設計

相關焦點

  • 中國人什麼肉都敢吃,為什麼不敢吃貓肉?看完你還敢吃嗎?
    為什麼會這樣呢,難道是因為長得太可愛了,所以我們不捨得吃它們,但是對於古代人來說,他們可不管動物可不可愛,只要能填飽肚子,可是什麼都敢吃! 首先說一下,中國人是吃貓肉的。比如有道菜叫龍虎鬥,說的就是貓肉和蛇肉煮成的。
  • 幾乎什麼都吃的中國人,為何不吃貓肉?《本草綱目》早已給出答案!
    ▲十三香小龍蝦 那麼,為什麼中國人不吃貓肉呢?其實,早在古代,就已經早已有人試過吃貓肉了,而這件事,甚至記錄到了李時珍的著作《本草綱目》中。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古人不吃貓這一事的原因吧。 一、不忍心 中國古代時農業大國,在秋收之後,人們都會把多餘的賣掉,留下自己的口糧,將其存放起來。存放起來的糧食自然會招來老鼠,而這時,就到了貓發揮作用的時候了。
  • 中國人為何不吃貓肉?其實李時珍早已道出原因,古人試過
    美食不中飽人吃。——《偈頌七十六首其一》《漢書·酈食其傳》中說:「民以食為天」,自古以來我國就很重視農業的發展,在封建時代,農業為人類提供足以維持生存的糧食。對美食很有研究的中國人,把很多食材運用到極致,但是卻唯獨不用貓肉。中國人為何不吃貓肉?其實李時珍早已道出原因,而且古人嘗試過。
  • 古人為何不吃貓肉?李時珍《本草綱目》早已記載,原因很簡單
    中國人自古崇尚吃文化,無論是飛禽走獸,還是家畜池魚,幾乎無所不吃。但吃什麼並不是人類的本意,這都是生活所迫被逼出來的,比如天天有魚有肉,各類家禽都不缺的情況下,誰還會去亂吃呢?而古代生產力比較低下,老百姓種出來的糧食少之又少,再加上常年的戰亂,天氣等多種原因導致我們可以吃的東西越來越少。但是很多人都注意到了這一點,那就是中國從不吃貓肉,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人類為何不吃貓肉《本草綱目》中記載原因,看完就明白了
    人類為何不吃貓肉?《本草綱目》中記載原因,看完就明白了自從有人類歷史以來,就有各種飲食的記載。
  • 號稱「啥都敢吃」的中國人,為何不吃貓?《本草綱目》給出答案
    中國人在國際社會上都有一個大胃王的稱號,只是因為無論什麼東西到達了中國都能被做成一道美味佳餚兒端上餐桌。然而很多人提出疑問面對什麼都能吃的中國人,為什麼不見他們去吃貓肉呢?其實無論是古代中國還是現代中國對貓的態度都是極其尊重的。因為貓是在西漢時期通過絲綢之路來進入到我國境內的,可以說是半個洋玩意兒。當時的貓被引進中國之後因為專吃田鼠保護了莊稼,得到了當地人們的喜愛,自然而然的貓就成為了當地人民的朋友。
  • 越南人每年吃掉400萬隻貓,為何中國人不吃?看看李時珍寫了啥
    說起吃,我們中國人應該是最有心得的,除了那些受保護的動植物,以及本身就不具食用性的東西之外,我們幾乎是無所不吃。從古至今,我們中國人的食譜都是非常廣的,小到雞鴨魚兔,大到豬馬牛羊,甚至傳說古人連龍肉都吃過。當然了,這裡包含有一定誇張的成分,但不可否認的是,我們在吃這一領域真的很在行。然而,大家是否有過疑惑,為什麼很少聽說有人吃貓肉呢?
  • 蝙蝠:我進化這麼醜,你們也吃?中國人:我們啥都吃!
    有一句老話說得好,中國人除了天上的飛機,地上四條腿的桌子外,其他就什麼都吃了。有個笑話說,蝙蝠:我花了千百萬年,才進化到今天這麼醜的境地,你們竟然也吃?中國人:我們啥都吃!每當我們看新聞,看到其他國家,什麼野兔成災,什麼魚到處泛濫成災,我們中國人不禁要問了,怎麼都沒人吃呢,這麼好吃的東西?而且還在中國賣得也不便宜,要是野生的那就更貴了。
  • 馬肉也是一種肉,為什麼幾乎沒人吃呢?說出來你可別不信
    為什麼很少吃呢?不過,不吃馬肉也不是絕對的。,羊或牛吃,就可以得到一斤的肉,而馬吃了,卻只能得到半斤肉。 而且有句話叫做「驢肉香馬肉臭,打死不吃騾子肉」,可能馬肉的味道並不好,所以大家才不會首選馬肉作為食材
  • 非洲人眼中的中國人:吃貓吃狗不信教、拼命勸酒清心寡欲
    對於能吃愛吃會吃的中國人民而言,種類豐富的食物就如上天給予的特別饋贈,他們極其重視任何一種可以食用的生物,將食物的食用方式開發得淋漓盡致。 如此一來,中國人鍾情研究一種食物的不同吃法,得以研發了琳琅滿目的菜式,菜式的與眾不同令外國友人讚不絕口,非洲人眼中的中國人亦是這般懂吃。
  • 回族不吃豬,藏族不吃魚,那漢族不吃啥?你真的了解你自己嗎?
    我們今天要說的話題就是,各民族在「吃」這件事上的差異。或許有的小可愛有所耳聞,藏族人不吃魚,回族人不吃豬肉,那麼,大家知道漢族人不吃啥嗎?小可愛們真的了解你們自己嗎?在揭露漢族人不吃什麼之前,我們先來看看藏族人為什麼不吃魚?魚肉富含蛋白質,補腦子,是個好東西,尤其是酸菜魚、番茄魚,每一樣讓人想起來都會垂涎三尺,為何藏族人偏偏不吃呢?
  • 鯨魚可以吃嗎?為什麼中國人不吃鯨魚?
    說到吃貨其實大家都知道的這些人啊幾乎就是看到吃的就走不動路了,給人的感覺就是只要能吃的吃貨們都愛吃,最近小編有發現一個有趣的事情,日本人吃鯨魚是比較常見的,但是中國人好像不怎麼吃鯨魚,那麼這到底是為什麼呢?下面我們一起來分析揭秘看看具體是什麼情況吧!
  • 印度稱「超級美味」的魚,中國人卻不敢吃,這是為什麼?
    中國人自古以來對美食都有很深的研究,相信很多朋友平時最大的愛好就是各種吃了。在外國人看來,中國人也是一個很會吃的國家,總是可以發掘各種各樣的美食,甚至在他們看來,中國人就沒有什麼是不吃的。但是中國還確實有一種東西是不吃的,這種魚在越南很出名,甚至被越南人稱為是「超級美味」的魚,但是中國人卻不敢吃,這是為什麼呢?
  • 人吃的肉食大都是草食性動物,為何不吃肉食性動物呢?有三個原因
    人是雜食動物,既吃植物,也吃肉食,但是在人類所吃的肉食中,大部分都是植食動物的肉,很少會吃肉食動物的肉,這是為什麼呢? 從遠古時期開始,人類進行狩獵活動,主要的狩獵對象其實也是一些草食性動物,就是因為草食性動物的攻擊能力不高
  • 中國大媽在美國公園徒手抓鳥,遭美國網友諷刺:只要能吃,中國人什麼...
    中國不少人至今仍喜愛吃貓肉、狗肉,常為人詬病。   近日一段視頻在美國社交網站上傳播開來。片中一名中國女子,在美國紐約某公園內,竟然先後徒手捉了多隻小鳥,試圖帶回家。這一行為遭到了美國網友的批評。
  • 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為什麼黃鱔頭和田螺尾不可以吃?
    「黃鱔不吃頭,田螺不吃尾」這是老人們留下來的一句俗語老話,這也是千百年來飲食經驗的一個總結,而其表達的意思其實就是告訴人們,黃鱔的頭不要吃,田螺的尾也不要吃,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呢?今天來給各位粗淺的分析一下:黃鱔不吃頭:民間關於黃鱔不吃頭有一個傳說,相傳有一種黃鱔叫望月鱔,此鱔比較喜吃腐肉,更加誇張的是,此鱔每逢月圓之夜,會出洞昂首望月,因而得名望月鱔。
  • 中國人不吃燕子,為什麼數量越來越少,會成為滅絕動物嗎?
    作為一名中國人,我們對食物的熱愛是無人能比較的,我們也經常聽到一些話,說中國人什麼都吃,國外泛濫成災的生物,到了中國就被端上了餐桌;甚至還有膽大人士專門去吃野生生物。
  • 為什麼吃生魚片時,日本人吃海水魚,中國人卻要吃淡水魚?
    其實,吃生魚片的傳統應該是中國人先發明出來的,中國自古就有「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說法,「膾」指的就是生魚片。那麼為什麼中國人都是吃淡水魚,即使是現在在廣東順德,人們依然還是吃淡水魚做的生魚片呢?順德魚生原來,中國人最早吃生魚片的人,並不是沿海地區的人,而是身處於西北內陸地區的周人
  • 為什麼中國人吃不慣西餐?老外們給的答案非常中肯,你們是否接受
    世界上每個國家的飲食習慣都是不一樣的,而且每個地方的美食都帶有當地濃濃的特色口味,而這種口味卻是其他地方的人所不能接受的。經常去國外旅遊的人就知道,外國人對美食的衡量標準跟我們是不一樣的,以至於他們口中的美食,在我們眼裡卻是黑暗料理。
  • 外國人好奇:中國人吃米飯的時候為什麼不用勺子?
    外國人好奇:中國人吃大米飯的時候為什麼不用勺子?其實對於老外來說也是有一個特別好奇的問題,就是中國人吃大米飯不用勺子,這到底是為啥呀?其實我首先要和大家說一下我們是怎麼吃米飯的,在餐桌上面我們都會把米飯蒸熟,用筷子也是特別容易夾起來的,相反勺子在吃蒸熟米飯的時候就沒有這麼靈活。其實筷子的作用不僅僅吃米飯,像我們平時吃各種炒菜麵條,筷子都能夠起到非常好的作用,而勺子就明顯不足了,其實說到我們的麵條,老外也是非常好奇,為什麼中國人吃麵條不用勺子,這不是更方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