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為何不吃貓肉《本草綱目》中記載原因,看完就明白了

2021-02-23 四坊賞晴雨

人類為何不吃貓肉?《本草綱目》中記載原因,看完就明白了

自從有人類歷史以來,就有各種飲食的記載。應該說自從智人出現,這個星球上的所有活物就都變成了人類的口中食。就是經歷過冰河世紀的很多大型動物,比如一種巨大的六米高的美洲巨型地懶,也在智人到訪後消失了。可以說天上飛,地上跑,還有水裡遊,只要是活的東西,都能讓人當成食物。

在一些極端的生存挑戰中,很多毒蟲毒蛇都能被拿來吃掉,從這個角度來看,人類真是世界各物的天敵了。而且到了現在,各種肉類都形成了產業,完整的從養到殺到做成即食的食品,豬牛羊雞鴨魚都是名正言順的食物來源了。而在中國,狗肉也是一道大補的美餐,這讓一些愛寵人士很是難以接受。

但是無論人們有多麼愛吃,有這樣一個發現,好像大家沒有見到過吃貓肉的,這是什麼原因?可能大部分人覺得自古就沒有吃貓肉的傳統吧。還有人說因為貓吃老鼠,老鼠身上有很多細菌,所以人害怕被病毒傳染。那很多人都知道老鼠也是一道菜,貓為什麼不能呢?

還有的說法認為,貓是有靈性的動物,傳說貓是有九條命的,並且因為貓會抓老鼠,在古時候人們以種植農田為生的時候,貓就是農田的守護者,有了貓,才能保護莊稼和糧食不會遭到老鼠的糟蹋。在這種情況之下,古時候的人更不可能去捕殺貓來吃了,吃了貓就相當於忘恩負義之人,而且會遭到貓的報復。就從這個迷信的角度來看,古人也是不會去吃貓肉的。

但是在中藥裡,其實,貓肉也是一味有食療效果的藥的,有去除疲勞,治療風溼的作用,體虛之人可以食用。但是到底為什麼人不吃貓肉呢?《本草綱目》裡面其實李時珍已經告訴大家了,貓肉不好吃,所以吃的人很少。

怎麼不好吃?據說貓肉的味道有些偏酸,口感不好,因為肉質生硬。其實以原料豐富,什麼都敢當做食材的粵菜裡有這樣一道菜叫做「龍虎鬥」,就是貓肉和蛇肉作為主要材料的,但是哪怕它再經典,因為口感不佳,現在也沒有人再點這道菜了。以此看來,人類還是很注重口味的,食色性也,這句話一點也不虛妄,要是貓肉好吃的話,貓兒們現在也不會是這種慵懶的主子樣了

相關焦點

  • 古人為何不吃貓肉?李時珍《本草綱目》早已記載,原因很簡單
    但吃什麼並不是人類的本意,這都是生活所迫被逼出來的,比如天天有魚有肉,各類家禽都不缺的情況下,誰還會去亂吃呢?而古代生產力比較低下,老百姓種出來的糧食少之又少,再加上常年的戰亂,天氣等多種原因導致我們可以吃的東西越來越少。但是很多人都注意到了這一點,那就是中國從不吃貓肉,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幾乎什麼都吃的中國人,為何不吃貓肉?《本草綱目》早已給出答案!
    ▲十三香小龍蝦 那麼,為什麼中國人不吃貓肉呢?其實,早在古代,就已經早已有人試過吃貓肉了,而這件事,甚至記錄到了李時珍的著作《本草綱目》中。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古人不吃貓這一事的原因吧。 一、不忍心 中國古代時農業大國,在秋收之後,人們都會把多餘的賣掉,留下自己的口糧,將其存放起來。存放起來的糧食自然會招來老鼠,而這時,就到了貓發揮作用的時候了。
  • 中國人為何不吃貓肉?其實李時珍早已道出原因,古人試過
    美食不中飽人吃。——《偈頌七十六首其一》《漢書·酈食其傳》中說:「民以食為天」,自古以來我國就很重視農業的發展,在封建時代,農業為人類提供足以維持生存的糧食。對美食很有研究的中國人,把很多食材運用到極致,但是卻唯獨不用貓肉。中國人為何不吃貓肉?其實李時珍早已道出原因,而且古人嘗試過。
  • 中國人為什麼不吃貓肉?
    我國飲食文化博大精深,在網上也經常可見「中國人啥都吃」的調侃。
  • 號稱「啥都敢吃」的中國人,為何不吃貓?《本草綱目》給出答案
    01甚至於中國人還將外來入侵物種小龍家差點兒吃到滅絕,幸運的是現在人們都用人工養殖的小龍蝦來供應餐桌,這樣可以有效地保護那些野生小龍蝦。然而很多人提出疑問面對什麼都能吃的中國人,為什麼不見他們去吃貓肉呢?其實無論是古代中國還是現代中國對貓的態度都是極其尊重的。因為貓是在西漢時期通過絲綢之路來進入到我國境內的,可以說是半個洋玩意兒。當時的貓被引進中國之後因為專吃田鼠保護了莊稼,得到了當地人們的喜愛,自然而然的貓就成為了當地人民的朋友。
  • 中國人什麼肉都敢吃,為什麼不敢吃貓肉?看完你還敢吃嗎?
    為什麼會這樣呢,難道是因為長得太可愛了,所以我們不捨得吃它們,但是對於古代人來說,他們可不管動物可不可愛,只要能填飽肚子,可是什麼都敢吃!但是,除了龍虎鬥這道菜之外,多數中國人在上千年裡是不吃貓肉的。而據說「龍虎鬥」只是小範圍流傳於廣東,不過它是創始於清末,此前嶺南地區並沒有這道菜。
  • 越南人每年吃掉400萬隻貓,為何中國人不吃?看看李時珍寫了啥
    說起吃,我們中國人應該是最有心得的,除了那些受保護的動植物,以及本身就不具食用性的東西之外,我們幾乎是無所不吃。從古至今,我們中國人的食譜都是非常廣的,小到雞鴨魚兔,大到豬馬牛羊,甚至傳說古人連龍肉都吃過。當然了,這裡包含有一定誇張的成分,但不可否認的是,我們在吃這一領域真的很在行。然而,大家是否有過疑惑,為什麼很少聽說有人吃貓肉呢?
  • 日本「河童」,在《本草綱目》中都有記載,它真的存在嗎?
    《本草綱目》中關於河童的記載其實河童這種生物,最早的記載是在中國 而非日本,河童也被稱為水虎,起源於中國黃河流域上遊的一種民間鬼怪,根據《本草綱目》記載,河童是居住在河流中的妖怪。>人為生產河童標本在日本的歷史記載中
  • 人吃的肉食大都是草食性動物,為何不吃肉食性動物呢?有三個原因
    人是雜食動物,既吃植物,也吃肉食,但是在人類所吃的肉食中,大部分都是植食動物的肉,很少會吃肉食動物的肉,這是為什麼呢?最主要的原因其實就是植食性動物好捉、好養、數量也多。
  • 黃鼠狼為何不能吃,真是因為迷信?看李時珍在《綱目》中記載了啥
    如果你是比較喜歡傳統民俗文化,或者喜歡看一些靈異盜墓類小說的讀者,那麼一定就對「五大仙」不陌生。 五大仙又稱為「五大家」,分別為「狐黃白柳灰」,指的是5種跟人類生活非常貼近的動物,「狐」是狐狸,「黃」是黃鼠狼,「白」為刺蝟,「柳」為蛇,「灰」為老鼠。
  • 為何人類都吃食草型動物,不愛吃食肉型動物?看完就懂了!
    為何人類都吃食草型動物,不愛吃食肉型動物?看完就懂了!目前人類已經進入了新時代,周圍的一切都被科技環繞著,尤其是手機的出現,人們出門的頻率越來越少,就算出門手機就跟連體嬰兒一樣,根本離不開。除了人類之外,地球上生存無數的動植物,這些動物都有自己的生活習性和特徵。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人類在吃肉的時候,往往吃的是一些食草型的動物,而不吃食肉型的動物,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在整個大自然界中,有著完整的生態系統,想要組成一個健全的生態系統。首先要有生產者、分解者和消費者。
  • 重慶雨水為何多在夜間下?看完你就明白了!
    {"title":"重慶雨水為何多在夜間下?看完你就明白了!"看完你就明白了!據《方輿勝覽》中記載,北碚縉雲山稱之為「巴山」,此詩便是李商隱身居異鄉重慶所作。重慶的夜雨,就似一位歷經滄桑的老者,攜著神秘和雋永。何謂夜雨?氣象上,夜雨是指晚上8點以後,到第二天早晨8點以前下的雨。
  • 本草綱目記載馬肉有毒,食用者會口吐白沫,日本人經常吃怎麼沒事
    筆者-小文人類作為地球生物鏈頂端的生物,幾乎把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包括食肉和食草生物都吃了個便,而在偷獵者的迫害下,就連森林之王老虎或是海中霸王鯊魚的肉都被人們品嘗過了。人類食用的肉類當中,草食動物佔據大部分,其一是因為草食動物以植物為生,成本低,且容易飼養。其二,草食動物的運動量比較少,比起肉食動物的肉質更為鮮美,而且,人類食用草食動物已有千年以上的歷史,這已經成為了人們的一種習慣。
  • 林草科普|中國藥用植物 - 《本草綱目》
    所以 「本草綱目」 的字面意思就是以綱目體例撰寫的藥物書籍。王世貞為《本草綱目》寫的序言中說得更明白:「每藥標正名為綱,附釋名為目」。所謂目隨綱舉,因此叫作《本草綱目》。《本草綱目》卻不同,李時珍在書中說出了自己的原則:「復者芟之,闕者輯之,訛者繩之」。意思就是要將重複的刪去,缺少的補充,錯誤的改正。敢於把自己經過分析得到的觀點寫進去,還介紹了很多自己及父親治病用藥的經驗。挑戰權威人士東晉有名的道家學派高人葛洪,在《抱樸子》中說吃了水銀可以成仙,把蜘蛛和其他幾種藥一起吃了,人就能站在水上不會掉下去。
  • 《本草綱目》中太歲肉靈芝的功效和記載,都在這篇文章裡面
    談起古典醫籍 ,那《本草綱目》一定是大家心中赫赫有名的存在 ,但很多人都想知道,本草綱目全書中的太歲肉靈芝,在當代有沒有? 太歲肉靈芝產品到底對我們的養生保健有沒有用呢?本草綱目中的太歲水李時診著的《本草綱目》稱得上是國醫療界的教科學典籍 ,它將我國 源遠流長的中醫學呈現的酣暢淋漓
  • 《本草綱目》中蘊含的食養智慧
    《本草綱目》共有52卷,載有藥物1892種,收集醫方11096個,是我國醫藥寶庫中的一份珍貴遺產。在藥物分類上改變了原有上、中、下三品分類法,採取了「析族區類,振綱分目」的科學分類。《本草綱目》不但對每種藥的藥性、氣味、主治等有詳細的記載,而且對於每種藥的特性,不同部位的特性,易混淆品種的特性都描述得非常詳細。
  • 為何日本人常吃生魚片,卻不見他們擔心有寄生蟲?看完就明白了
    ——《索蝦》 品味美食是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個活動,古人對於吃這一項可謂是絞盡了腦汁。唐彥謙的《索蝦》、袁枚的《隨園食單》等作品,無不顯示出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歷史上,中國人們對吃的喜愛和推崇。
  • 人類為何只吃食草動物,幾乎不吃肉食動物,你知道嗎?
    在大自然間存在著許許多多不同的物種,我們人類只是其中一環,而在大自然界食物也是非常多的,所以就分為了不同的物種,比如說有的動物專門吃草,也有的動物專門是食肉型的動物,我們人類都是出了名的雜食的,不僅吃肉而且也吃素,許許多多的動物都成了人類餐盤當中的食物,就比如說我們非常喜歡的牛肉羊肉等等,但是不知道各位小夥伴們有沒有發現這樣一個規律
  • 為何肉食動物不敢攻擊大熊貓?看下熊貓的先祖叫啥,你就明白了
    歐陽直在《蜀警錄》記載,自從張獻忠死後,四川「遍地皆虎,或一二十成群,或七八隻同路,逾牆上屋,浮水登船爬樓,皆聞所未聞。而另外一部清代的《三岡識略》也提出,四川閬中、南充一帶的丘陵中,至少棲息存在了一千隻老虎。至於老虎為何不敢動大熊貓,大家只要聽說一下它這一霸氣側漏的名字就明白了,雖然現代大熊貓是在清末才發現,然而過去古人的書中多次有關於大熊貓的記載。
  • 珍貴食材中的「天價」魚翅營養價值究竟有多好?看完你就明白了
    珍貴食材中的「天價」魚翅營養價值究竟有多好?看完你就明白了。小吃貨們,你們現在所見到的就是非常珍貴的魚翅啦,這時候就有網友卻說,這一種美食聽過,卻沒有嘗過。小愛前段時間跟老闆去旅遊,然後老闆就請客吃了魚翅,發現味道這一方面馬馬虎虎,小愛感覺非常的疑惑,為何這一點點美食就能夠賣到天價?這段時間小愛在網絡上面看到了一段視頻,這一段視頻裡面的專家就說了魚翅裡面的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