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為何不吃貓肉?《本草綱目》中記載原因,看完就明白了
自從有人類歷史以來,就有各種飲食的記載。應該說自從智人出現,這個星球上的所有活物就都變成了人類的口中食。就是經歷過冰河世紀的很多大型動物,比如一種巨大的六米高的美洲巨型地懶,也在智人到訪後消失了。可以說天上飛,地上跑,還有水裡遊,只要是活的東西,都能讓人當成食物。
在一些極端的生存挑戰中,很多毒蟲毒蛇都能被拿來吃掉,從這個角度來看,人類真是世界各物的天敵了。而且到了現在,各種肉類都形成了產業,完整的從養到殺到做成即食的食品,豬牛羊雞鴨魚都是名正言順的食物來源了。而在中國,狗肉也是一道大補的美餐,這讓一些愛寵人士很是難以接受。
但是無論人們有多麼愛吃,有這樣一個發現,好像大家沒有見到過吃貓肉的,這是什麼原因?可能大部分人覺得自古就沒有吃貓肉的傳統吧。還有人說因為貓吃老鼠,老鼠身上有很多細菌,所以人害怕被病毒傳染。那很多人都知道老鼠也是一道菜,貓為什麼不能呢?
還有的說法認為,貓是有靈性的動物,傳說貓是有九條命的,並且因為貓會抓老鼠,在古時候人們以種植農田為生的時候,貓就是農田的守護者,有了貓,才能保護莊稼和糧食不會遭到老鼠的糟蹋。在這種情況之下,古時候的人更不可能去捕殺貓來吃了,吃了貓就相當於忘恩負義之人,而且會遭到貓的報復。就從這個迷信的角度來看,古人也是不會去吃貓肉的。
但是在中藥裡,其實,貓肉也是一味有食療效果的藥的,有去除疲勞,治療風溼的作用,體虛之人可以食用。但是到底為什麼人不吃貓肉呢?《本草綱目》裡面其實李時珍已經告訴大家了,貓肉不好吃,所以吃的人很少。
怎麼不好吃?據說貓肉的味道有些偏酸,口感不好,因為肉質生硬。其實以原料豐富,什麼都敢當做食材的粵菜裡有這樣一道菜叫做「龍虎鬥」,就是貓肉和蛇肉作為主要材料的,但是哪怕它再經典,因為口感不佳,現在也沒有人再點這道菜了。以此看來,人類還是很注重口味的,食色性也,這句話一點也不虛妄,要是貓肉好吃的話,貓兒們現在也不會是這種慵懶的主子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