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刊印成書是在中國明代萬曆二十四(1596)年,作者是李時珍(1518 - 1593),他在生命晚期還在病榻上親自校勘書稿,最後全部刊印成書他生前未能看到。這是一部對人類生存發展、健康幸福作出突出貢獻的醫藥學巨著,在世界醫藥學領域影響深遠。這部著作是李時珍畢生心血的結晶,也包含著他子孫和學生的辛勤工作。為保證內容翔實可靠,他親自考察,行程萬裡,博覽群書,辨疑勘誤,該書總計引用古籍超 800 部,收載藥物 1892 種,同時還有藥物插圖 1000 餘幅,藥方 10000 餘個,不僅為中國藥物學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而且對世界醫藥學、植物學、動物學、礦物學、化學的發展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中國家喻戶曉。出版後還被譯成日、法、德、英、拉丁、俄、朝鮮等 10 餘種文字在國外出版,廣泛傳播,被達爾文稱為 「中國古代的百科全書」,2011 年入選《世界記憶名錄》。
本文帶您了解《本草綱目》的作者李時珍,書名《本草綱目》是什麼意思?書裡寫了什麼?又因何而偉大?
作者簡介
李時珍,字東璧,晚年自號瀕湖山人,湖北蘄春縣蘄州鎮東長街之瓦屑壩(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醫藥學家。後為楚王府奉祠正、皇家太醫院判,去世後明朝廷敕封為 「文林郎」。
自 1565 年起,李時珍先後到武當山、廬山、茅山、牛首山及湖廣、安徽、河南、河北等地收集藥物標本和處方,並拜漁人、樵夫、藥工、捕蛇者等為師,記錄上千萬字札記,弄清許多疑難問題,歷經 27 個寒暑,三易其稿,完成了 192 萬字的巨著《本草綱目》,此外對脈學及奇經八脈也有研究,著述有《奇經八脈考》《瀕湖脈學》等多種。
李時珍畫像
書名為什麼叫《本草綱目》?
「本草」 --自古以來,人們用來治療疾病的藥物有很多,包括了植物、動物和礦物,其中以植物裡的根類、草類最多,在古漢語裡,「本」 是 「根」 的意思,所以古人就用 「本草」 二字來代表藥物。
「綱目」 --「綱」 的原意指漁網上提網的總繩,「目」 是漁網上的網眼,抓住了總繩,就能控制好網眼,所以古人常用 「綱舉目張」 來形容做事能抓住關鍵、條理分明,並把綱目的概念用到書籍撰寫上,形成了 「綱目體」,成為中國志書編纂的一種傳統形式。具體結構是先設總綱,或稱大類,各綱之下再設細目,目以綱舉,以綱統目,目下再設子目。
所以 「本草綱目」 的字面意思就是以綱目體例撰寫的藥物書籍。王世貞為《本草綱目》寫的序言中說得更明白:「每藥標正名為綱,附釋名為目」。所謂目隨綱舉,因此叫作《本草綱目》。
《本草綱目》寫了什麼?
《本草綱目》共計 52 卷,本質上是以綱目體例撰寫的藥物學大辭典。
第一、二卷為 「序例」,內容主要為中醫理解藥物的性能,使用原則和方法。是以《神農本草經》中的理論內容為基礎,追加不同時代學者及他本人的觀點,再將後世發揮的其他理論加入。
第三、四卷為 「百病主治」,以病名為綱,以辨證用藥為目,把藥物按其性能和主治進行分類,為醫者臨床辨證選藥提供了方便,同時也體現了辨證論治的精神。
第五卷至五十二卷:逐一介紹共計 1892 味藥材。
每味藥材分別記錄如下內容:
【釋名】羅列各種異名,解釋名字的由來
【集解】描述形態、產地、栽培、採集時間與方法
【辯疑】【正誤】糾正前人的錯誤
【修治】如何炮製和保存藥物
【氣味】藥物的性質
【主治】列舉能醫治的主要病症
【發明】闡明治病機理,記述前人及自己的用藥心得
【附方】介紹怎麼用,輯錄以該藥物為主的各種驗方
【附錄】形態上或藥效上相近而卻不能確認的藥物
《本草綱目》因何偉大?
《本草綱目》之前重要的本草學著作:
*《神農本草經》:中國古代本草的核心著作,載藥 365 種。
*《本草經集注》:總結漢朝至魏晉時期本草知識的書籍,載藥 730 種。
*《唐本草》:世界第一部由國家頒布的用藥法典,首次出現藥圖,載藥 884 種。
*《本草拾遺》:唐代一部以不厭詳悉、廣泛收集為特色的書,載藥 1576 種。
*《開寶本草》:宋代官修本草,為我國第一部雕版印刷的本草書籍,載藥 963 種。
*《嘉佑補註本草》:宋代官修本草,載藥 1082 種。
*《圖經本草》:作為《嘉佑補註本草》的補充,匯集各地所產藥圖而成,為我國第一部雕版印刷的藥物圖譜,載藥 635 種,繪圖 933 幅。
*《證類本草》:宋徽宗時期,載藥 1558 種。
在《本草綱目》還未出現時,由北宋民間醫生唐慎微撰寫的《證類本草》已經在中國流行了 500 年。《證類本草》創造性地採用了方藥對照和圖文對照的形式,不僅將宋代官修本草著作進行了合併,並且輯錄了大量宋代以前的重要醫藥著作,被宋朝政府修訂成為了國家級的用藥法典。李時珍稱讚:「使諸家本草及各藥單方,垂之千古,不致淪沒者,皆其功也」。並將其作為《本草綱目》的寫作藍本,也成為《本草綱目》成就偉大需要超越的著作。
偉大的原因1:看清古今,定位未來,廣泛收羅
古代大部分本草著作都傾向於只收錄經典、常用的藥物知識,不收錄偏僻、少用的知識,而李時珍卻認為都應該收錄,因為看問題不應該僅限於當時,還要看過去和未來,現在用的藥物古代並不一定用,未來不一定還繼續用,現在偏僻的藥,未來就也可能成為重要的藥。所以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引用的書籍不僅包括了 276 部古代的本草書籍,還對 591 部非藥物書籍的內容也進行了儘量的核查引用,其中 440 部都是李時珍首次引用,新增加藥物 347 種,字數更是遠超了《證類本草》。
《本草綱目》還不僅是一部藥物書籍,也是一部博物書籍,內有天文學、地理學、史學、礦物學、生物學、化學等內容。為後人的研究提供了豐富的資料,難怪被達爾文稱為 「中國古代的百科全書」。
三七是最好的見證
在明朝末期,三七剛剛被人們發現可用於軍人創傷的恢復,按照其他著作的慣例是不會被收錄的,但李時珍按照自己的原則,把三七收錄到了《本草綱目》中。他並不知道在 500 年後的今天,三七已經成為了治療心血管疾病的常用藥物。這充分說明了《本草綱目》在撰寫時廣泛收羅的正確性。
偉大的原因2:敢於說出自己的觀點
《證類本草》嚴格摘錄其他書籍的內容,並按照時間順序排列,卻對內容沒有任何闡述,更沒有自己的觀點。《本草綱目》卻不同,李時珍在書中說出了自己的原則:「復者芟之,闕者輯之,訛者繩之」。意思就是要將重複的刪去,缺少的補充,錯誤的改正。敢於把自己經過分析得到的觀點寫進去,還介紹了很多自己及父親治病用藥的經驗。
挑戰權威人士
東晉有名的道家學派高人葛洪,在《抱樸子》中說吃了水銀可以成仙,把蜘蛛和其他幾種藥一起吃了,人就能站在水上不會掉下去。李時珍敢於說出這些內容「不足信」。
不迷信經典
《神農本草經》上將澤瀉列為上品,認為長期吃可以讓身體輕,能在水上走。陶弘景、蘇頌都認同,但李時珍認為 「安有此神功耶?其謬可知」。
狗脊是一種具有鎮痛、利尿及強壯功能的蕨類藥用植物,古人往往分不清與菝葜、萆薢的來源。李時珍從植物特徵分析,認為狗脊 「似大葉蕨,比貫眾葉有齒」,與陶弘景所說莖上帶刺,葉圓形的百合科植物不同。
偉大的原因3:創新分類方法,解決難題
難題--藥物太多,前人的分類方法存在不足,難以參照。
古代大部分本草書籍都是混合使用三品分類法、自然屬性分類法和功效分類法。《證類本草》就是這樣,把藥物按照來源屬性分成了 10 部後,由於草類太多,又把草類分為上、中、下三類。對於最末級的藥物的排序,主要是按照醫生的使用習慣,用得多的排到前面。然而,由於劃分的類別較少,難以概括所有的同類藥物,導致很多歸類不正確,比如雨水和灶心土等被歸到了玉石類,蛇、龜等爬行動物被歸入了蟲魚類。並且,過去這些方法不管怎麼組合,相鄰兩個藥物之間都沒有聯繫。
三品分類法:最早見於《神農本草經》,把藥物按照有毒與否,能否久服,分為上、中、下三品。上品,多為補養藥,可以長期吃;中品多為驅邪治病,兼有補養作用,有的有毒,有的無毒,斟酌其宜;下品多屬攻邪治病之藥,毒性較大,多用於急症,不可久服。
自然屬性分類法:是按照藥物來源屬性進行分類,最早見於魏晉時期的《吳普本草》,把藥物分為六類。發展至《證類本草》中,人們已總結出了十類自然屬性的藥物,包括玉石、草、木、人、獸、禽、蟲魚、果、米谷、菜。這顯然在藥物越來越多時,更有利於查找。
功效分類法:是按照藥物主要治療什麼病症進行分類。
《本草綱目》解決難題的辦法:
--物以類聚、目隨綱舉、析族區類
將 1892 種藥物歸入了 16 部 60 類中,分類遠多於《證類本草》中的 10 部 30 類。比如數量較多的草部,分為了山草、芳草、溼草、毒草等 10 類,人們容易從類別名稱就可以大致了解藥物的生長特性,比如芳草就是指具有芳香氣味的本草。
除了更多的分類,順序的變化更是創舉,從無機物到有機物,從植物到動物,從低等動物最終到高等動物 「人」 ,這一順序和近現代的生物分類方法不謀而合。
水、火、土、金石——無機物
草、谷、菜、果、木——植物
蟲、鱗、介、禽、獸、人——動物
在最末級的藥物排序處理上,李時珍開創性的提出了 「析族區類」 的分類原則,按照他認為具有相似屬性的物种放到一起,比如將菊花、艾葉和青蒿排列在相近的位置,將同樣會流出汁液的大戟、澤漆、甘遂和續隨子排到一起,經過現代植物分類學證實,這些都是屬於親緣關係相近的植物。這一創舉不僅為《本草綱目》內容的查找提供了方便,其前衛的自然分類方法,比西方植物學家林奈的自然分類法早出了 200 餘年,對後世的科學研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偉大的原因4:推動了其他學科的發展
植物學研究:《本草綱目》記載了 1000 餘種植物,不僅收集了前人的記載,還記錄採集標本,對植物的產地、生境、生長發育特徵、栽培、採收的方法等內容,為後人植物學研究提供了豐富的資料。
動物學研究:《本草綱目》記載了 400 餘種動物,描述了許多動物的形態、生理特徵、繁殖情況及病症等,對我國乃至世界的動物學研究做出了巨大貢獻。
礦物學:《本草綱目》記載礦物類藥物 100 餘種,記載了這些藥物的產地、種類、特性、理化性質、開採、冶煉提煉方法、性味、功效等。並且還記載了重要金屬礦產的分布地域以及找礦的方法,為礦物學研究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當然除了在以上自然科學界的貢獻,如同前面介紹的,在化學、物理學等方面也是貢獻突出。
文化貢獻:《本草綱目》說明藥物產地、性味、主治的特點,經常引用名家詩文,記載了我國古代詠藥詩的文化特色。另外,書中還記載了大量民俗、宗教等文化內容。為後人研究古代文化提供了豐富的資料。
李時珍以《本草綱目》這部巨著為人類做出了偉大的貢獻,深受後世尊敬,被後人稱作 「醫中之聖」。人們對《本草綱目》的研究至今還在進行。
荷花 Nelumbo nucifera
(信息來源:中國野生植物保護協會公眾號 編輯 王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