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草科普|家有千棵棕 子孫不受窮

2020-11-02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

「碧玉輪張萬葉陰,一皮一節筍抽金」的棕櫚,最有利用價值的是棕片,即葉鞘纖維。自先秦時期開始,人們就收割利用棕片以創造經濟價值,諺語云「家有千棵棕,子孫不受窮」。棕櫚不但能創造經濟價值,「棕櫚型」樹冠還可以營造南國熱帶風情植物景觀。悠久的栽培利用過程中,還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棕櫚植物文化。

棕櫚,又名棕樹、栟櫚,棕櫚科棕櫚屬常綠喬木。樹幹具環狀葉痕,上部具殘存網狀纖維葉鞘。葉圓扇形,掌狀深裂。葉柄兩側具細齒。肉穗花序簇生,花小而黃色。核果闊腎形,熟時藍黑色,被白粉。在我國主要分布在秦嶺、長江流域以南,中南半島、日本亦產。江南各地廣泛栽培,主要剝取葉鞘纖維,用於編制棕繩、蓑衣、棕墊、地毯、棕刷等。

棕櫚之名始見於我國先秦文獻《山海經》,書中記載「石翠之山,其木多棕是也」。李時珍在《本草綱目》釋名棕櫚,又稱栟櫚,因皮中毛縷如馬之鬃鬣,故名。

優質纖維葉中來

棕櫚最有利用價值的是棕片,即葉鞘纖維。葉鞘纖維耐拉力強,耐磨耐腐,柔軟度好,斷裂伸長小,擁有麻類纖維的優良特徵,是極為難得的功能性和環保型的天然纖維資源,十分適合作編織和紡織品原料。

我國自先秦時期就開始收割利用棕片以創造經濟價值,諺語云「家有千棵棕,子孫不受窮」「家有千棵棕,不松也要松」「千棕萬桐,永世不窮」。這裡「棕」就是棕櫚,意思是說只要多栽棕櫚和油桐,就會有穩定的收入來源,子孫後代就不會過窮苦日子。在過去確實如此,如果家裡種一片棕櫚,棕片年年割,直接拿去販賣,或製成棕繩、蓑衣、棕墊、地毯、棕刷等棕櫚製品銷售換錢,收入來源穩定可靠,何愁受窮之憂。同時,以棕片為營生的手藝人「棕匠」行業,也順勢誕生。

到20世紀八九十年代,棕櫚種植熱情達到高潮,一度成為江南許多農村地區的主要發展產業。據云南、湖南、江西、貴州、四川、廣西等省區不完全統計,棕櫚人工林面積達百萬畝,年採剝棕片十餘萬噸。其中,雲南紅河縣的棕櫚種植面積、棕片及棕製品產量位居全國前茅, 被譽為「棕櫚之鄉」。

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棕櫚製品逐漸被新產品所取代,棕櫚的經濟價值也大打折扣,像棕蓑衣基本已被雨衣或雨傘所取代,棕繩基本已被塑料繩或鋼絲繩所取代,棕刷基本已被塑料刷所取代。再加上,村民掙錢的路子更廣了,再也不用像過去一樣守著自家一畝三分地掙錢過日子,現在外出打工比在家裡種棕櫚、賣棕片來錢更快更容易了。因此,人們種植棕櫚的積極性也沒以前高了,手藝人「棕匠」也早已失業。

隨著人們對功能性和環保型的天然綠色纖維製品的熱切追求,棕櫚的經濟價值又得到了進一步開發利用,棕片可以製成環保型天然床墊,棕葉可以應用於現代紡織業,棕片和棕葉還可製成自然降解的包裝材料等。

宋代詩人董嗣杲曾在《棕櫚花》中描寫到「一皮一節筍抽金,胚成黃穗如魚子」。

憶苦思甜棕苞菜

棕苞是棕櫚未開放的花苞,因外層花苞類似筍殼,裡面生有密集成列的米粒狀小花蕾,如魚腹中的魚籽,故又稱為「棕魚」或「棕筍」。剝去外層花苞片,裡面如魚籽似的包體,就是做菜食用的部分。宋代詩人董嗣杲曾在《棕櫚花》中描寫到「一皮一節筍抽金,胚成黃穗如魚子」。

每年三四月,是棕苞採集的時節。成熟的棕櫚花苞體態豐腴,一串串黃澄澄,十分誘人。但古人對其還是有點懼怕,常認為棕苞有毒,食用者少。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記載:「棕魚,皆言有毒不可食,而廣、蜀人蜜煮、醋浸,以供佛、寄遠,蘇東坡亦有食棕筍詩,乃制去其毒爾。」

根據現代棕苞營養成分研究分析,棕苞沒有毒性,棕苞具有高纖維、高鉀和低脂肪、低熱量的營養優點,是一種豐美、健康、天然的綠色食品,生熟都可吃,同時,亦兼有消炎清火、降血壓、助消化的藥用功效。但因其蛋白質和維生素C含量偏低,口味微苦澀等缺點,現代食用棕苞並不普及,食用棕苞者多集中在少數民族及偏遠山區,並成了當地的特色農家菜式。

棕櫚為典型的「棕櫚型」樹冠,可以營造南國熱帶風情植物景觀

園林綠化好樹種

棕櫚是單子葉植物為數不多的木本植物,它與常見的雙子葉闊葉樹種、松柏類針葉樹種營造的植物景觀風格不同。棕櫚樹幹無分枝,亭亭玉立,葉大形,集生幹頂,組成典型的「棕櫚型」樹冠。「棕櫚型」樹冠是熱帶植物景觀的象徵,棕櫚科植物大部分樹種都具有「棕櫚型」樹冠,如我們熟悉的椰子樹、蒲葵、魚尾葵等。因此,棕櫚科樹木可以營造出具有南國熱帶風情的植物景觀。

棕櫚性喜光,喜溫暖溼潤氣候,耐寒性極強,最低可忍受零下14攝氏度的低溫,是國產棕櫚科植物分布最廣、最耐低溫的樹木。加上其樹形挺拔秀麗,葉形優美動人,適應性強,能抗多種有毒氣體,故常被廣泛用於江南各地園林綠化及工廠綠化。又因其四季碧綠,經冬不凋,生機盎然,盡顯一派南國風光,因此,棕櫚也常常被引種栽培於長江以北地區,如河南、北京、天津、湖北、山東、山西等省市,經多年的引種培育後,棕櫚已具有一定的抗寒能力,但遇到極端低溫,仍需一些人工保護,以防極端低溫凍傷樹體。

棕櫚不但可以用於園林綠化,還可以用於石漠化治理。棕樹具有淺根性、宜石灰土等生態特性,完全可以廣泛種植於土壤瘠薄的石漠化地區,種植的棕櫚不但能有效防治石漠化惡化和水土流失的生態問題,還可收割棕片助力農民脫貧致富。

棕櫚的肉穗花序

棕櫚的植物文化

棕櫚在我國長期的栽培利用過程中,還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棕櫚文化,主要體現在棕櫚崇拜、棕櫚文學和棕櫚藝術3個方面。

棕櫚常作為村落標誌、愛情象徵、生殖力象徵、祖宗象徵及風水樹而被崇拜。如雲南哈尼族人常把棕櫚作為村寨標誌,諺語云:「無棕無竹不成哈尼寨」。哈尼族人也常借絲絲相連的棕片象徵著親密無間的愛情,借勃勃生機的棕心象徵著子孫繁衍的生殖力。客家人常把棕櫚作為祖先來崇拜,他們認為「棕」者,「宗」也,故在房前屋後常遍植棕櫚,以應「種棕樹, 敬祖宗」之說。棕櫚極易繁殖成活,生命力頑強,江南各地鄉村也常把棕櫚作為風水樹普遍栽培,以護衛風水。

棕櫚作為文化情感表達符號,最早可追溯到唐代大詩人杜甫的《枯棕》「蜀門多棕櫚,高者十八九。其皮割剝甚,雖眾亦易朽。徒布如雲葉,青黃歲寒後。交橫集斧斤,凋喪先蒲柳。傷時苦軍乏,一物官盡取。嗟爾江漢人,生成復何有。有同枯棕木,使我沉嘆久」,詩人借棕櫚被過度割剝以至枯死,來寓意蜀中百姓慘遭暴斂而生存無路。唐代徐仲雅《詠棕樹》「葉似新蒲綠,身如亂錦纏。任君千度剝,意氣自沖天」,表達了其傲岸不屈的人格象徵。北宋文同《竹棕》「秀幹扶疏彩檻新, 琅玕一束淨無塵。重苞吐實黃金穗, 密葉圍條碧玉輪。凌犯雪霜持勁節, 遮藏煙雨長輕筠」,讚譽了其經霜不凋的節操美。

棕櫚常作為繪畫、舞蹈藝術的表現題材。如我們熟知的著名畫家齊白石繪製的《棕櫚樹》《棕櫚螞蚱》《棕櫚草蟲》等畫作。雲南紅河縣哈尼族人在祭祀、喪葬、逢年過節、農事休閒時常盛行跳「棕扇舞」, 以表現哈尼族人民對死者的尊敬和懷念及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廣西那坡縣黑衣壯族人常手持棕櫚葉跳「八字舞」,象徵著黑衣壯人的堅強性格與毅力,跳「團結舞」象徵著黑衣壯人的和諧團結。

值得強調一下,西方的棕櫚文化與中國的棕櫚文化不同。西方文化中的棕櫚樹是指棕櫚科刺葵屬的海棗樹,又稱椰棗樹,象徵著希望、和平、勝利和好運。不過,中國翻譯者常將西方的棕櫚樹誤譯成中國的棕櫚樹,如漢語聖經中誤把西方的海棗樹譯為「棕樹」或「棕櫚樹」,導致很多中國學者把西方的海棗樹文化與中國的棕櫚文化混為一談。(作者 徐永福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林學院講師,主要從事植物區系、植物分類、植被生態、植物資源等方面的研究,主要承擔「樹木學」和「野生觀賞植物資源開發利用」的教學工作。先後參加多項國家及省部級科研項目,對國內100多個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和溼地公園進行過植物資源考察,出版專著4部,發表科研論文15篇,科普文章10篇,參編教材3部。編輯 王強)

相關焦點

  • 俗語「千棵棕萬棵桐,子孫都不窮」,為何現在種植的人越來越少?
    俗語「千棵棕萬棵桐,子孫都不窮」,為何現在種植的人越來越少?文/農夫也瘋狂老話常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在農村家家戶戶都有一些土地,而其除了可以種植農作物以外,還可以栽種很多的樹木。自古以來農村人都有種樹的習慣,為了不讓任何一塊土地浪費,即便是荒地上也會栽種上一些樹木。因為多種樹總是有好處的,老輩人就常說「前人種樹,後人乘涼」,這也是留給子孫後代的一筆財富。而過去農村還有俗話「千棵棕萬棵桐,子子孫孫都不窮」,說的是什麼意思呢?為何現在棕樹和桐子少有人種植了呢?
  • 每日英語:勤勞之人不受窮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口語>每日一句英語>正文每日英語:勤勞之人不受窮 2013-02-20 16:11 來源:恆星英語 作者:   Poverty
  • 老話:五指不露縫,一生不受窮,啥說法?有什麼特殊含義?
    老話:五指不露縫,一生不受窮,啥說法?有什麼特殊含義?「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是我們耳熟能詳的俗語,而俗語則是由老一輩人口耳相傳形成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多俗語在歷史的長流中逐漸消失了,而那些保留下來的俗語則是我們今天珍貴的財富。
  • 農村俗語「五指不露縫,一生不受窮」,啥意思?老話靠譜嗎?
    導讀:農村俗語「五指不露縫,一生不受窮」,啥意思?老話靠譜嗎?在農村生活,對於孩子的相貌以及其他身體特徵,都會有很多的說法,最為常見的是老人總愛抱著孩子,掰開小手一根指頭一根指頭地仔細看,看看孩子手上有幾個簸箕,有幾個鬥,鬥也被叫做螺,呈規則的螺旋狀,而簸箕則是雜亂無章的指紋,對於有幾個鬥,老人會有不同的說法,常見的稱為:一鬥窮二鬥富,三鬥四鬥賣豆腐,五鬥六鬥開當鋪,七鬥八鬥坐著走,九鬥十鬥享清福。
  • 基地最新霸王棕價格多少錢一棵?
    霸王棕,又名俾斯麥櫚、美麗蒲葵,是棕櫚科植物中的珍稀種類,可達30米或更高,霸王棕株型巨大,掌葉堅挺,葉色獨特,為棕櫚科植物中的珍稀種類。高大壯觀,生長迅速,喜陽光充足、溫暖氣候與排水良好的生長環境。耐旱、耐寒。
  • 林草科普|椰子:熱帶寶樹 海南名片
    植株高大,可達15-30米,莖粗壯,有環狀葉痕,基部通常膨大成圓錐體或葫蘆頭,常有簇生小根。葉羽狀全裂,裂片多數,外向摺疊,革質,線狀披針形,長3-6米。北宋蘇軾《椰子冠》是中國文學史上較早描寫椰子的詩,「天教日飲欲全絲,美酒生林不待儀」。明代文臣邱浚著名七言詩《椰林挺秀》最後一句寫道:「醉來笑吸瓊漿味,不數仙家五粒松」,就是在描寫甘美的椰漿。椰樹是伴隨一代代海南人成長的生命樹。李時珍曾寫道:「南人稱其君長為爺,則椰取於爺義」,可以看到椰子在海南歷史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 林草科普|中國林草建設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
    >攝影 範朋飛天行長臂猿,是2017年首次由我國專家發現並命名的長臂猿新物種,目前總數不超作為生態建設的關鍵部門,林草系統承擔了森林、草原、溼地、荒漠幾大生態系統保護、修復及陸生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職能。近年來,中國林草建設有力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生物多樣性保護逐步納入自然資源保護修復各類規劃和計劃,野生動植物就地與遷地保護網絡不斷得到完善,生物多樣性保護監督檢查力度不斷加大,基礎調查及科研穩步推進,宣傳和國際合作不斷深化。
  • 濰坊市工商局:60%棕纖維床墊質量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按照山東省工商局《2016年全省流通領域商品質量抽查檢驗工作計劃》,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產品質量法》和《流通領域商品質量抽查檢驗辦法》等法律法規規定,濰坊市工商局委託山東省產品質量檢驗研究院於2016年6月 27日至7月8日在奎文區、高新區、昌邑市的部分家具交易市場、批發市場,家居商城,家具專賣店共抽樣檢驗棕纖維床墊20組,其中合格8組,不合格
  • 王棕——認識海南植物(11)
    王棕 王棕,莖直立,喬木狀,高10-20米;莖幼時基部膨大,老時近中部不規則地膨大,向上部漸狹。
  • 各地林草頭條丨雲南實施6000餘畝滇金絲猴棲息地廊道修復造林
    各地林草頭條丨雲南實施6000餘畝滇金絲猴棲息地廊道修復造林 2020-12-30 12: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百年貴族:蘇州貝家,傳承17代富貴不減,在上海擁有千套房產
    許多富貴之家有著巔峰的輝煌,但是緊隨其後的是敗落和衰弱。而有一個家族,歷經數百年,富貴傳承17代,堪稱中國真正的貴族,薪火相傳,綿延不絕,至今仍活躍在人們的視野之中,它就是貝氏家族。他曾說:「人生並不長,我的原則是,只做自己認為美麗的事,創造出有震驚效果的美感。」事實上他做到了這一點,超越了自己,甚至他的建築還超越了時代,那些古老的建築在今天也散發出驚豔的美感和巨大的價值,隨著時間的發展,更加具有韻味。
  • 這5種「鎮宅樹」,家門口種一棵,枝繁葉茂,每年都開花結果!
    如果家裡有院子,或者門前可以種樹,人們會選擇種一種「鎮宅樹」。但如果不是一個經過仔細研究的朋友,很多人不知道在家門口種什麼樹。有時,隨機種植也可能成為禁忌。因此,房子前面的樹木必須選得很好,如柳樹、桑樹、槐樹、楊樹等,永遠不會被種植!
  • 這五種樹,個個都有好寓意,家裡養上一棵,鎮宅守家、越養越吉祥!
    中國人一直對樹有一種特殊的情結,家裡有院子的,必定會栽上幾棵樹,好像有了樹,這個院子就「活了」,就有了生命。古人認為一草一木皆有靈,植物也有吉兇之分,是以家裡養一些「吉樹」,能「藏水避風、陪萌地脈、化解煞氣、增旺增吉」······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推薦五種寓意喜慶的吉祥樹,家裡養上一棵,鎮宅守家、旺財旺運,養得越久越吉祥!
  • 這五種樹,個個都有好兆頭,家裡養上一棵,鎮宅守家、越養越吉祥
    中國人一直對樹有一種特殊的情結,家裡有院子的,必定會栽上幾棵樹,好像有了樹,這個院子就「活了」,就有了生命。並且它有樹保平安、護家吉祥之意,風水學中認為平安樹常年生機勃勃,有聚氣生旺、招財旺運的風水作用,將其擺放於東南角,可主財運,能增強財運和運勢;放置於西南方則寓意家庭和睦、大吉大利,另外平安樹還能淨化空氣、減輕異味,家裡養上一棵,清香典雅、端莊大氣。
  • 廈門探奇:翔安呂塘「檳榔樹」實為「王棕」?
    翔安呂塘的「檳榔樹」 去過幾次呂塘,對呂塘頗有好感。借調區文聯期間,被有關部門邀請去討論幾家小學的易名時,我建議將「呂塘小學」改為「九溪小學」,結果,竟然入選了。這也算是我與翔安、與呂塘的一段緣份。 呂塘的九溪溪畔長著幾棵果實奇特的大樹,我原以為是檳榔,故在前幾天的《沒錯,閩南人曾經有嚼檳榔的習慣!》一文中引用了其圖片。今天,有位叫張心家的讀者給我留言稱「十分喜歡鷺客社,但文中配照不是檳榔樹」。
  • 秦州區「科普大篷車千校行」活動受歡迎
    科普輕騎兵 流動科技館秦州區「科普大篷車千校行」活動受歡迎日前,天水市科協統一組織的「科普大篷車千校行」活動在寒假到來前圓滿落幕。被譽為「校園科普輕騎兵」的這次巡展活動,讓孩子們在娛樂中感受到了科學帶來的樂趣,所到之處,孩子們參與熱情高漲,受到廣大師生的熱烈歡迎。每到一校,3輛科普大篷車如同一座流動科技館,只見科普大篷車機器人舞蹈、雙曲狹縫、科學實驗課等活動一下子就點燃了現場同學的熱情,滿載科學知識的科普大篷車,向廣大師生展示了「三維立體科普展板"、「VR鏡體驗」、「航拍無人機"等10多種科教產品。
  • 詹姆斯·韋伯望遠鏡將研究神秘的棕矮星
    【博科園-科學科普】一閃一閃的小星星,我想知道你是什麼。天文學家們希望NASA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強大的紅外能力將解開一個與觀星一樣重要的謎團——天空中那微弱的光線是什麼?棕矮星把恆星和行星之間的明顯區別弄得很模糊,把對這些物體的認識和它們形成的理論拋到一邊。
  • 棕黑錦蛇顏色為什麼有深有淺?
    今天來說一些關於蛇的知識,來說一個問題,棕黑錦蛇的顏色為什麼有深有淺。棕黑錦蛇那麼,棕黑錦蛇的顏色差別如此之大,都和什麼有關係呢?棕黑錦蛇全長1.5米 -1.9米(野生大多數1.5米左右,人工養殖的更大更胖,一般都有1.8米了。)
  • 為公僕者,當以何遺子孫
    國人有個傳統,人活一世,總想為子孫留下點什麼,以為念想。人的「三觀」不同,人生追求各異,欲留給子孫什麼也自然不同。有的窮其一生積累錢財留給子孫,有的把拼將一輩子的產業留給後代,有的乾脆買房置地留給下輩……古往今來,世相俗態莫不如此。假使在古代,無論從政為官,無論豪紳商賈,他們以何遺子孫,都不為過。
  • 林草科普|紅豆:相思聖物 情有獨鍾
    古今相思無價信物紅豆又名相思子,傳說是心有相思之苦的人,落淚樹下,難以化解,最終凝結而成。江蘇省江陰市顧山有個紅豆村,紅豆村有座紅豆院,紅豆院內有棵千年紅豆樹,吸引了許多慕「相思豆」名而來的中外遊客,也牽繫著無數痴情男女的情思。相傳這棵紅豆樹為南朝梁代昭明太子手植,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