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來,紅豆樹被國人視為「相思之樹」。紅豆樹以其鮮紅豔麗的種子和質地優良的木材著稱於世,具有極高的材用、景觀和森林文化價值。其樹幹通直高大,樹冠呈傘形,濃蔭覆地,樹姿優雅清秀,花、果、種子都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以種子入藥,具有理氣、通經的功效。
紅豆樹,通常叫鄂西紅豆,又名顧山紅豆、江陰紅豆、戴氏紅豆和花梨木等,因種子皮色鮮紅而得名,常綠或半落葉喬木。主要分布於江蘇南部、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陝西南部、四川、重慶和貴州等地,生於海拔400-650米的丘陵、河邊或山谷常綠闊葉林中。在國產的豆科紅豆屬植物中,紅豆樹(鄂西紅豆)、光葉紅豆(烏心紅豆)、欖綠紅豆(胭脂樹)、小葉紅豆及臺灣紅豆等均以材紋美麗、緻密堅硬而著名,尤其是紅豆樹這個樹種最聞名,在浙江和福建等省廣為推廣種植。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一首廣為流傳的詩,一段魂牽夢繞的情。春季催生出來的紅豆樹新枝,載著王維的思緒,用採擷到的紅豆來寄託相思的情緒,帶給人們無限遐想,讓人們對那千古傳誦的相思聖物——紅豆,充滿無限期待。
紅豆樹結的種子又名相思子,秋末結果,剝開豆莢,便是一粒粒心形的鮮豔紅豆。
紅豆又名相思子,傳說是心有相思之苦的人,落淚樹下,難以化解,最終凝結而成。江蘇省江陰市顧山有個紅豆村,紅豆村有座紅豆院,紅豆院內有棵千年紅豆樹,吸引了許多慕「相思豆」名而來的中外遊客,也牽繫著無數痴情男女的情思。相傳這棵紅豆樹為南朝梁代昭明太子手植,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
傳說昭明太子因心愛姑娘早逝,萬念俱灰,在顧山播種兩顆紅豆種子,經數百年後,這兩棵紅豆樹合抱為一體,成就了「連理枝」的夢想。
不緣紅豆始相思。紅豆樹文化內涵深厚,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對紅豆情有獨鍾,有關紅豆的詩詞不勝枚舉。除了王維的《相思》,溫庭筠的《新添聲楊柳枝詞》有「井底點燈深燭伊,共郎長行莫圍棋。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又如「中有蘭膏漬紅豆,每回拈著長相憶」(韓偓《玉合》),「紅豆不堪看,滿眼相思淚」(牛希濟《生查子》),「半妝紅豆,各自相思瘦」(黃庭堅《點絳唇》),「萬斛相思紅豆子,憑寄予個中人」(劉過《江城子》),「交枝紅豆雨中看,為君滴盡相思血」(趙崇嶓《歸朝歡》),「幾度相思,紅豆都銷,碧絲空嫋」(王沂孫《三姝媚·櫻桃》)等詩句。「滴不盡相思血淚拋紅豆,開不完春柳春花滿畫樓」, 作家曹雪芹在《紅樓夢》中關於紅豆的描寫也讓人肝腸寸斷 。
紅豆的寓意有很多種。自古以來,人們對紅豆懷有一種特殊感情,一些地方的青年男女,把紅豆樹種子作為珍貴聘物相互饋贈,充當愛情的無價信物,寄託相愛情意。還有用紅豆串成項鍊,或者作為手鐲、戒指等首飾的鑲嵌物,用以贈送親友、寄託覺悟。除此之外,紅豆還是一種象徵,周恩來總理曾評價粵劇大師紅線女為「南國紅豆」,可見紅豆文化之魅力。
紅豆樹1年生優質容器苗培育(龍泉市林科院基地)
紅豆樹的樹形、葉、花、果、種子均具很高觀賞價值。
紅豆樹是常綠或落葉喬木,高20米以上,胸徑可達1米;幼樹耐陰,樹皮灰綠色,具灰白色皮孔,長大後喜光,為陽性樹種;老樹皮暗灰褐色,小枝綠色。在土壤肥沃、水分充足的地方生長較快,幹形通直。萌芽力較強,生長速度中等,壽命較長,老樹仍能保持旺盛生長。
2017年在重慶黔江區發現的「紅豆樹王」,由於樹齡較長,樹洞已空心,樹洞可同時容納10位成年人。據考證,這棵紅豆樹生長了1200年,讓人稱奇的是,經過1000多年的風雨剝蝕,雖然樹心已空,但是紅豆樹依然枝繁葉茂。
作為優良的觀賞樹種,紅豆樹樹體高大通直、端莊美觀、濃蔭覆地,可長高至數十米,形同巨傘,其樹姿優雅清秀。葉子為奇數羽狀複葉,春季嫩葉呈微紅色,夏天葉片呈亮綠色,賞心悅目,枝葉繁茂多姿。紅豆樹四季常青,在公園、綠地中與其他樹種配置使用,形成了獨特的森林景觀。
紅豆樹開花結實年齡遲且沒有規律,有的甚至幾十年才開一次花,大小年明顯,結實大年過後一般需3-5年才再次開花結果,因此紅豆樹種子就顯得彌足珍貴。夏初大朵大朵的蝶形花,著生在圓錐花序上,其花色或淡紅或潔白,燦若雲霞,形如蓮花。秋末結果,豆莢為茶色,狀如雞心。剝開豆莢,便是一粒粒心形蠶豆大的紅豆,殷殷如火,光彩奪目,晶瑩可愛。
紅豆樹是極為優良的道路綠化和庭園美化樹種,或孤植,或幾株叢植,或列植為庭蔭樹、行道樹、觀賞樹或風景樹。當在大型建築物前後配置,作為裝飾的時候,會顯得格外雄偉壯觀。
紅豆樹天然古樹群
紅豆樹作為我國特有種,在本屬中分布在緯度最北的地區,耐寒能力很強,屬於經濟價值較高的珍貴樹種。紅豆樹木材優良,是類似於新修訂的紅木國家標準中所列的29種紅木樹種之一,也是分布最北、最耐寒的紅木類珍貴闊葉用材樹種。紅豆樹木材堅實硬重,結構細密,不經油漆卻形同墨玉,刷漆後光亮性好,易膠粘,因而與紅木齊名,是優良的木雕工藝、儀器箱盒、高級家具、高級地板、特種裝飾和鑲嵌等珍貴用材。其市場需求量不斷增加,是很有發展前途的優良闊葉用材樹種。
紅豆樹的木材花紋有的形似蟲魚、有的類似鳥獸,上天賦予紅豆樹木材先天的優勢,為雕刻家們提供了藝術上構思的源泉,使得木材具有技術工藝和根雕文化的價值。「七分天成,三分人工」,圓雕作品《觀音》、根雕作品《姜太公釣魚》等工藝品,淋漓盡致地鑿刻出了紅豆樹木材得天獨厚的美感。
舉世聞名的龍泉寶劍劍鞘就是用它的心材加工而成,在市場上早已是高價難求。龍泉因寶劍而聞名,寶劍因紅豆樹而增輝。因此,龍泉將紅豆樹列為市樹,紅豆樹種業也是龍泉等地林農致富的重要產業,龍泉八都和錦溪兩個紅豆樹天然居群已得到有效保護。
紅豆樹種子被譽為地球上最美的心形種子。它色豔如血,形像一顆跳動的心臟,質地堅硬如鐵,常年不腐不爛,也被稱為 「植物紅寶石」,可製作工藝品及裝飾品。此外,其根與種子可入藥。其根性平,味苦,有小毒。中醫用來殺蟲、拔毒、排膿,可治疥瘡頑癬、癰疽腫毒等。我國學術界還發現紅豆樹的根有清熱解毒之效,可用來醫治乳痛、肝炎、咽炎等多種疾病。
紅豆果實
紅豆樹擁有獨特的文化價值和經濟價值,因而常被砍伐利用,致使分布範圍狹窄,成年樹日益稀少,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植物。
紅豆樹壽命長,因常被賦於避邪、長壽、庇福及吉祥等寓意,一些保留於村口和寺廟旁的紅豆樹風水林得到了妥善的保護。
近年來,除大力發展紅豆樹珍貴用材林及將其大量用於景觀綠化外,一些地方結合城市公園、特色小鎮和名人名樹園等建設來發展紅豆樹文化產業,挖掘紅豆樹文化內涵。千年不衰的紅豆樹擁有驚心動魄的堅貞力量,其豐富的內涵吸引著媒體的眼球。上海電視臺取景顧山紅豆樹拍攝了《紅豆村裡紅豆樹》《紅豆樹下相思多》《紅豆古樹發新枝》紀錄片,無錫市錫劇團根據顧山紅豆樹編排的錫劇《寂寞紅豆魂》,在戲劇類節目評比中多次獲獎。一部部影視作品吸引著無數「紅豆迷」們來到壽星樹旁觀賞、探奇。微風和暢、陽光明麗,大家閉上眼、雙手合十,默默地許下各自的心願。
當前,紅豆樹的常規育苗方式主要採用種子繁殖,但長期以來紅豆樹因其種子來源和數量難以滿足市場需求,人工林發展極其緩慢。使用種子苗造林,植株個體間生長分化大,且其秋梢易受凍害,易出現分叉現象,嚴重影響紅豆樹人工林培育成效。紅豆樹資源稀缺,繁育困難,急需加強資源保育、無性擴繁、種苗和林分精細化培育。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亞熱帶林業研究所與浙江省龍泉市林業科學院長期合作,在紅豆樹的種質資源收集利用、容器育苗和精細化培育等方面取得了多項研究成果,為紅豆樹高效培育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撐。今後,加強精細化經營是實現紅豆樹珍貴用材林高效培育的根本。(作者 周志春 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林科院亞林所首席專家,長期從事馬尾松和木荷兩種亞熱帶主要用材樹種的遺傳改良和相關學科研究。王舒琦 碩士,就職於中國林科院亞林所。編輯 王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