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相思》詩詞中的「紅豆」,究竟指的是哪一種植物?
文:花木君
紅豆,又名相思子,在我國傳統文化中,是代表愛情、愛慕、相思、思念的信物,古往今來被文人墨客廣為詠嘆,有許多著名的詩詞傳世,其中以王維的詩詞最為馳名:
《相思》
紅豆生南國,秋來發幾枝。
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
紅豆代表相思,在魏晉南北朝後開始流行。人們用紅豆作為飾品配飾,或者作為饋贈佳品,當然更多的是作為男女之間的定情信物,其原因是紅豆色澤鮮豔,鮮紅晶瑩,猶如珊瑚珍珠,再加上紅豆是在豆莢中成熟後開裂,豆莢猶如眼睛,紅豆猶如淚珠,恰似「離人淚」,非常形象,再加上紅豆經久不變色,保存期限長,因而贈送紅豆成為一種習俗和文化,成為傳統愛情文化的一部分。
然而,在現實中,植物果實有紅豆的物種非常之多,常見有的有草本的紅豆和木本的紅豆,尤其是木本,從現在統計來看,就豆科(Leguminosae)而言就有三屬40餘種。比較著名的有相思子屬(Abrus)的相思子(Abrus precatorius Linn.);海紅豆屬(Adenanthera)的海紅豆(Adenanthera pavonlna Linn. var. microsperma);紅豆屬(Ormosia)的光葉紅豆(Ormosia glaberrima)、花櫚木(Ormosia henryi)、紅豆樹(Ormosia hosiei)、緣毛紅豆(Ormosia howii)、海南紅豆(Ormosia pinnata)、禿葉紅豆(Ormosia nuda)等等。
那麼,究竟哪一種是古代所指的紅豆呢?我們看一下最早的記載,王維的詩詞《相思》,還有一個名字叫《江上贈李龜年》,李龜年是唐玄宗時期著名的樂工,善歌,還擅吹篳篥,擅奏羯鼓,也長於作曲等,安史之亂後,李龜年流落到江南(此處指唐朝的江南,唐朝的江南在今湖南省;唐朝的江左在今江南地區),因而從詩詞的意思和李龜年所處的地區,可以判定紅豆應該是是南方特有的喬木,而不是一年生或多年生的草本,因而北方的紅小豆、赤豆等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之類完全可以排除,這就是為什麼上面沒有列出的原因所在,然後再根據歷史文獻進行挑選。
(紅小豆)
關於紅豆的明確形態描述,見於晚唐李匡乂的《資暇集》:「豆有圓而紅、其首烏者,舉世呼為相思子,即紅豆之異名也。其木,斜斫之則有文,可為彈博局及琵琶槽。其樹也,大株而白枝,葉似槐,其花與皂莢花無殊。其子若扁豆,處於甲中,通身皆紅。李善(唐代學者)云:『其實赤如珊瑚』,是也。」。
(北美冬青)
然而,其中也有相互矛盾的,比如「豆有圓而紅、其首烏者」,應該是指的有黑色的紅豆,那應該是現代的相思子屬,然而下面又有「其子若扁豆,處於甲中,通身皆紅」,則是指的紅豆屬的紅豆樹或者海紅豆屬的海紅豆之類,而「其木斜斫之則有文」,「其樹也,大株而白枝,葉似槐,其花與皂莢花無殊。」,當為紅豆屬或海紅豆屬喬木,因為相思子是藤本。看來李匡乂也只是對習俗多見的紅豆進行概述,由於古人「同名異株」現象,因而並非指哪一種,而是統稱。
(相思子)
並且在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也沒有對之進行分類,只有「相思子」一條,僅僅有「紅豆,苦、平、有小毒、使人嘔吐。止熱悶頭痛。除風痰瘴瘧疾,殺蟲。」,依然讓人無法分辨。那麼,該認為哪一種更加符合古人紅豆的描述呢?
筆者認為,應該綜合古人描寫,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判斷,①產於南方分布較廣的喬木,符合最初本意;②顏色亮麗,「赤如珊瑚」,觀賞價值高;③植株高大茂密,壽命長,象徵愛情長久;④無毒性,避免無意中中毒。我們就依據以上幾點採取排除法甄選。
(相思子)
我們先來看相思子屬,全屬約12種,我國有4種,分別為廣州相思子(A. cantoniensis)、毛相思子(A. mollis)、相思子(A. precatorius)、美麗相思子(A. pulchellus),這類紅豆的特點是,種子橢圓形或近球形,大多半紅半黑(或者黑少紅多),有光澤。相思子紅豆具有較高觀賞價值,然而相思子是藤本,不符合高大喬木的先決條件,並且最大的缺點是相思子(A. precatorius)有劇毒,誤食時會中毒,嚴重時甚至會喪命!因而這類即便是有觀賞價值,應該不會是古詩詞的紅豆,因為不可能因為相思使得人不慎而喪命吧?!
再看海紅豆屬,全屬約10種,我國產1種的變種,也就是海紅豆(A. pavonlna Linn. var. microsperma),分布於雲南、廣西、廣東、福建、臺灣等省區。海紅豆的果實近圓形至橢圓形,鮮紅色,有光澤,觀賞價值較高。不過海紅豆雖然沒有相思子那麼劇毒,也有小毒,作為藥用不作內服,並且分布過於偏南方,和王維詩詞所寫略有不符,因而海紅豆似乎也不甚符合古代紅豆的含義(當然不否認觀賞價值)。
那麼,最後就剩下紅豆屬(Ormosia)了,紅豆屬全屬約有100種,我國有35種2變種2變型,本屬為常綠或落葉高大喬木,枝葉茂密,圓錐花序或總狀花序,花冠白色或紫色,多數種類木材花紋美麗,淡紅色至褐紅色,質地堅重,紋理美麗,刨削後有光澤;種子紅色或亮褐色,並且無毒(或小毒),觀賞價值高。並且從形態和色澤產地等方面來看,符合古詩詞中的紅豆含義,應該是古代紅豆真實所指。
確定了紅豆屬,可以確定具體是哪一種嗎?這個確實無法肯定,因為紅豆屬近40種,很多形態相近,種子相似,大多顏色亮麗,色澤鮮豔,是製作飾品和贈送的極佳愛情信物。再加上我國歷來「同名異株」和「同株異名」現象非常普遍,因而只能說紅豆屬的種子,是比較貼近古人紅豆含義的果實,不太可能具體到哪一種。
不過,在傳統中,一般多指豆科、紅豆屬的紅豆樹(Ormosia hosiei Hemsl. et Wils.),紅豆樹,又叫鄂西紅豆、江陰紅豆、何氏紅豆等,是紅豆屬中分布於緯度最北地區的種類,分布在陝西(南部)、甘肅(東南部)、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四川、貴州等省份,而其他種類再要更偏南方。因而從王維當時賦詩的「南國」定義來看,在地理方位上是最為符合的。
因而,我們可以基本做出推斷,那就是在王維的《相似》(《江上贈李龜年》)詩詞中的「紅豆」,應該是指的豆科、紅豆屬的紅豆樹(Ormosia hosiei Hemsl. et Wils.)。不過可惜的是,紅豆樹現在野生種群數量極為稀少,已經面臨瀕危滅絕境地,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物種,具體形態和現狀,我們另文詳談。
2020-6-6易花得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