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託情感的「相思豆」就是紅豆?別鬧,吃錯了會喪命的

2021-01-15 李園園註冊營養師

文/李園園(中國註冊營養師)

古詩「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被歷代人傳送。代表相思的「紅豆」也成了一種感情寄託物,被寫進歌詞裡,寫進故事裡。

然而此紅豆就是我們吃紅豆冰棍、豆沙包、紅豆糕的紅豆嗎?

不是。

園園特別提醒您,切不可混淆,畢竟一個沒毒、一個吃了會喪命的區別啊。

一、咱們平時吃的「紅豆」,大都是赤豆/赤小豆

我們平時所說的紅豆指的就是豇豆屬的赤豆、赤小豆(還有好多名字,例如飯豆、紅飯豆、紅小豆等),跟綠豆是親戚。赤豆與赤小豆主要就是品種的差別,就好比茄子有長有圓很多種,大米有扁長有橢圓好多種,芒果有大有小很多種類似,本質一回事兒。從個頭來看,赤豆大些(長5-6mm,寬4-5mm)、赤小豆小些(長寬3-3.5mm),從「出生地」來看赤豆南北都有種植,而赤小豆則基本是南方種植,從口感上來說差別不是很大。總之,這都屬於可以吃的「紅豆」,用來熬粥、做豆沙餡兒、紅豆冰棍等等,可以說是十分親民的食物之一了。

二、詩詞裡的「紅豆」是只可玩味、不可食用的「毒」豆

而在古詩「紅豆生南國」裡的這個「紅豆」,學者認為是另外一種文藝範兒十足的「相思豆」。相思豆(Abrus precatorius)又稱相思子、紅漆豆、鴛鴦豆,主要分布在我國南方。外表非常漂亮,種子的三分之二為紅色,而種臍那頭為黑色,是經典的「黑紅」配,很好看,所以自古以來就被拿來做首飾,然而卻是一種笑裡藏刀的種子。

做首飾尚可,把相思豆當作紅豆來吃就危險了。相思豆的種子子葉中含有一種叫做相思子毒蛋白(Abrin)的物質,有很強的細胞毒性。相思豆毒素在小鼠中的半數致死量(LD50)僅為0.56μg/kg,人體對這種毒蛋白的吸入半數致死劑量大約是2~5μg/kg,以一個60kg的成年人來算,差不多0.2毫克就可能致死了,也就是說一顆種子就有可能致死了。

那麼做首飾會不會中毒呢?只要種皮不破壞就沒事兒。因為這種毒蛋白只存在於裡面的子葉裡,外層的種皮並沒有,而且種皮非常堅硬不太容易被磨破,所以做首飾比較安全(種皮如此堅硬,即便加熱足夠時間導致毒蛋白活性消失,也不適合食用)。但是如果已經破損、打孔、穿洞的相思豆,就有接觸毒素的危險了。

另外還有一種長得很美麗、外表十分紅顏的豆兒,叫海紅豆,也不是真正的紅豆。海紅豆也常被用來做首飾,但是也有毒,同樣不能吃。古詩「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裡面說的可能是相思豆或者海紅豆等(學者好像也沒有統一意見喔)。

總之,此紅豆非彼紅豆,詩詞裡的「紅豆」都是不能吃的,切不可把相思豆或海紅豆當作日常吃的紅豆來吃。

參考資料:

物種日曆

維基百科

《紅小豆保健功能研究進展》等

園園最後絮叨:文章原創。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喜歡請關注俺,一枚專注營養、並且會跟您一起踐行用腦袋吃飯,把營養落到實處的註冊營養師。

如果受用,歡迎您轉發分享,或許能幫到更多朋友。其他商業轉載請聯繫,謝謝。

有任何聲音都歡迎您後臺暢所欲言喔,大家的留言我一般都會抽空瀏覽噠~

相關焦點

  • 相思紅豆究竟是什麼?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提起紅豆,人們都會情不自禁地聯想到唐代詩人王維的這首《相思》詩。的確,在大家的心目中,紅豔又可愛的紅豆早已成為情侶乃至親友間相互思念的一種信物象徵。因此,紅豆又被稱為「相思豆」。
  • 煮粥時放了兩顆相思豆 20歲姑娘差點喪命·杭州日報
    本報訊(記者 餘敏 通訊員 魯青)「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但最近,蕭山的一位姑娘卻差點命喪相思豆。這到底是咋回事呢? 煮粥放兩顆相思豆補補 小姑娘才20歲,是從外地來蕭山工作的。前幾天,晚上煮粥喝,聽朋友說紅豆、綠豆放進去一起煮更有利於健康,於是煮的時候加了兩顆相思豆。但是,喝完粥馬上就感到腹脹不適,馬上到浙二急診。
  • 紅豆並不算特別,為何卻被文人用來寄託相思?原來背後有一個傳說
    也正是因為如此,自古以來,有多少的作品,都是用來描繪愛情的,並且產生了不少可以寄託自己情感的事物,比如紅豆,便總是被人們用來寄託自己的相思之情。紅豆是一種主要生長在海南、雲南等地,對環境和氣候條件都非常苛刻的豆科植物種子。紅豆有個非常神奇的地方在於,它有可能生長出「心」的形狀。
  • 女子喝粥加兩顆「相思豆」差點被毒死:紅豆有劇毒且無藥可解
    青年時報12月12日消息,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念著這首詩,要是手裡再拿上一枝紅豆,清風吹來,帶著鬢角的頭髮飄起來,讓思緒飄往南國,那意境,別提多陶醉了。可是,最近杭州蕭山的一位姑娘卻差點因為這豆子丟了性命。
  • 微博大V紛紛提醒:這種「紅豆」千萬別吃!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紅豆寄託著相思之意,然而這種「相思」有時候卻會成為劇毒。最近,有網友稱自己的叔叔嚼了一顆相思子,引得眾多微博大V紛紛轉發提醒:相思子是有劇毒的!原來這麼多人不知道相思子和紅豆不是一種植物!人民日報早前就發過提醒:見到這種豆子,不要隨意採摘、佩戴或食用!
  • 林草科普|紅豆:相思聖物 情有獨鍾
    春季催生出來的紅豆樹新枝,載著王維的思緒,用採擷到的紅豆來寄託相思的情緒,帶給人們無限遐想,讓人們對那千古傳誦的相思聖物——紅豆,充滿無限期待。古今相思無價信物紅豆又名相思子,傳說是心有相思之苦的人,落淚樹下,難以化解,最終凝結而成。江蘇省江陰市顧山有個紅豆村,紅豆村有座紅豆院,紅豆院內有棵千年紅豆樹,吸引了許多慕「相思豆」名而來的中外遊客,也牽繫著無數痴情男女的情思。相傳這棵紅豆樹為南朝梁代昭明太子手植,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
  • 紅豆相思細品人生
    但是作為媽媽的女兒,我深感自責,沒能經常陪在媽媽身邊,小時候媽媽煮的紅豆雞蛋薺菜湯那是我最喜歡的美食。紅豆很久之前以為王維寫的《紅豆》寄託相思之情就是我記憶中媽媽的紅豆,後來才知道王維的紅豆並不是媽媽煮的紅豆,又名相思子,一種生在嶺南地區的植物,結出的籽象豌豆而稍扁,呈鮮紅色。
  • 相思豆有毒!濟南女子夜市上買豆熬粥喝兩口中毒入院
    「藏紅豆」照片,「這應該不是普通的紅豆,我們對比了一下網上照片,這種紅黑色豆子,學名叫雞母珠,是一種劇毒植物,吃上一粒可能導致死亡。」  對此,醫院營養師表示,相思豆有「紅豆」的俗稱,因此在使用時也可能同能夠食用的紅豆相混淆,「有人可能會不了解情況誤食,因此一定要注意全紅的食用紅豆和紅黑相間的相思豆的區分。」  據了解,目前張女士身體狀況較為穩定。公安、疾控等相關部門已介入調查。
  • 相思致命!你的「紅豆手鍊」,千萬別啃了吃
    人世間有千萬種相思,植物界亦有千萬種紅豆,除了相思子,再來介紹其它幾種常被冠以紅豆之名的植物。赤豆(Vigna angularis)與赤小豆(Vigna umbellata)都是豇豆屬的常見栽培植物,一般也叫紅豆,做豆沙、甜點、做粥煮飯,都是這種紅豆,跟綠豆也是親戚。開黃花,結細長莢果。
  • 專家:佩戴「相思豆」飾品不會中毒 但應謹慎保管
    專家:佩戴「相思豆」飾品不會中毒 但應謹慎保管 2016-03-02 14:34:31  這種相思豆每一顆直徑約0.5釐米,鮮紅的種子上還有一塊凸出的黑點,「猴眼珠」的別名也由此而來。中山植物園科普部李梅博士介紹,這種植物主要產自熱帶地區,我國廣東、廣西、雲南、臺灣等地的山地樹林中都有生長。相思子的表面並沒有毒,種子周圍其實有一層堅硬的殼保護,整吞都不會立刻中毒,但是如果咀嚼哪怕半顆就會中毒。
  • 王維《相思》詩詞中的「紅豆」,究竟指的是哪一種植物?
    王維《相思》詩詞中的「紅豆」,究竟指的是哪一種植物?>《相思》紅豆生南國,秋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紅豆代表相思,在魏晉南北朝後開始流行。,因而北方的紅小豆、赤豆等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之類完全可以排除,這就是為什麼上面沒有列出的原因所在,然後再根據歷史文獻進行挑選。
  • 相思豆有毒?知道真相的我哭了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唐】 王維念著這首詩,要是手裡再拿上一枝紅豆,清風吹來,帶著鬢角的頭髮飄起來,讓思緒飄往南國,那意境,別提多陶醉了。
  • 杭州姑娘煮粥時加了2顆相思豆 差點丟了性命
    姑娘說自己晚上在家裡煮粥,聽朋友說相思豆可以增強免疫力,自己看著覺得這個相思豆和紅豆、綠豆差不多,不會有什麼問題,往鍋裡又加了兩顆相思豆。沒想到吃完後肚子就不舒服,腹脹難受,連夜看了急診。接診的醫生詢問病史後,確定是相思豆中毒。
  • 民間故事——此物最相思,一個關於紅豆的傳說
    王維曾經寫詩:「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紅豆又叫相思豆,代表的是愛人之間的相思之情,下面我講一個關於紅豆相思的民講故事。相傳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對恩愛的夫妻,男耕女織,日子過得十分幸福。然而朝廷動蕩,戰爭連綿,朝廷派人四處徵兵買馬,抵禦外敵。
  • 男子怒吞58顆相思豆「雞母珠」 中毒送醫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唐] 王維念著這首詩,要是手裡再拿上一枝紅豆,清風吹來,帶著鬢角的頭髮飄起來,讓思緒飄往南國,那意境,別提多陶醉了。可這兩天,一個武漢男將卻因為與妻子吵架吃下不少相思紅豆而差點命喪黃泉。
  • 又是紅豆又是新月,這首詩將相思書寫的無人能及,令人驚豔
    就是這樣一首神奇的詞被人們奉為神作,這是一首關於風月的詞,也是一首關於綿綿不絕的相思的詞。短短四十字卻寫出了別人洋洋灑灑千字不能表達的相思之情,新月和相思紅豆的意象在詞中運用的更是少有人及,單單看詞的第一句便已經無人能及了。讀起來朗朗上口令人驚豔無比,接下來大家就跟隨筆者一起進入到這首詞中感受一下詞人筆下的相思之情到底如何,是否能夠觸動人心呢?
  • 相思紅豆熟啦!快來上海植物園近距離觀賞它們~
    在上海植物園的桃林,有一種青枝綠葉的喬木,枝頭上黑褐色的果莢已紛紛開裂,露出了一粒粒紅亮的種子,這是豆科紅豆屬花櫚木的種子。看看收集的花櫚木種子,多漂亮,非常飽滿硬實,這可是真正的紅豆。除了上述兩種正宗的「紅豆」植物,漫步薔薇園,還可以發現似豆非豆的果實,在遊船碼頭這裡,草坪邊有幾株牛筋條,其樹上的滿是深紅色的小果,這是薔薇科牛筋條屬植物,是我國的特有種,分布在四川、雲南等地,它似小「紅豆」的部分是宿存的花萼筒發育成的,正真的果實是半包在「紅豆」裡的黑色部分。
  • 海紅豆 | 樹上的"mm豆"
    在大學學習了植物學後,我便對這句耳熟能詳的詩文產生了疑惑:「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我們平時吃的紅豆是一年生草本,何來發枝一說...
  • 俗語:「淑女不吃『離娘肉』,硬漢不拿『分家豆』」,是啥意思?
    既然「離娘肉」有這種寓意,那麼,作為一個知書達理的淑女來說是不願意吃「離娘肉」的。因為在她們看來,這塊「離娘肉」就是自己母親身上掉下來的肉,如果吃了這塊肉,就等於在吃自己,也等於在吃母親的肉,所以,淑女會特意將這塊肉做好,並請母親來吃,自己是不會吃的。其實,這就是「淑女不吃『離娘肉』」這句俗語的由來。
  • 紅豆又名相思子,王維這首詩語言深情動人,飽含相思之情
    此紅豆非彼紅豆,這裡所說的紅豆是海紅豆,也就是相思豆,傳說是心有相思之苦的人,落淚樹下,難以化解,最終凝結而成。相思豆有著極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它質堅如鑽、色豔如血、形狀似心臟,紅而發亮,不蛀不腐,可以永久保存而不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