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如果把一隻蚯蚓切成3段,那麼等這3段蚯蚓都長大之後,它們之間是什麼關係?
感謝提問!在弄清楚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些與蚯蚓有關的知識,以便更好的解答這個問題。
蚯蚓是環節動物門寡毛綱的代表性動物,屬於營腐生生活動物,靠腐敗的有機物為食。蚯蚓雖小,但被認為是地球上最有價值的動物。1881年英國生物學家、進化論的奠基人達爾文也曾指出,蚯蚓是世界進化史中最重要的動物類群。
目前已知的蚯蚓種類高達2500多種,在世界上有廣泛的分布。之所以說蚯蚓是最有價值的動物,主要體現在對土壤的改良方面。蚯蚓可以通過掘穴、取食、消化、排洩等活動在其體內外形成一系列的反應圈,從而對土壤生態系統的生物、理化過程產生影響,因此它被稱為「生態系統工程師」。
蚯蚓的生長對環境的溫度、溼度、酸鹼度、通風條件以及腐殖質要求較高,經常釣魚的朋友每當三伏天都會遇到一種情況就是挖不到蚯蚓,這是因為這個時期降雨偏少且溫度較高,許多蚯蚓死亡或逃逸到其它潮溼陰涼的地方。而這個時候,只需要在經常挖蚯蚓的地方大片土層上撒適量的水使得土壤溼潤且無明細浸水,第二天基本上都可以挖到蚯蚓。
蚯蚓是雌雄同體、異體受精、生命力頑強的動物之一,以往有一種說法就是蚯蚓截多少段就能長出多少條蚯蚓。其實這種說法是錯誤的,並且科學實驗表明,通常情況下將蚯蚓趨於對等的截成兩段時,由於它的斷面肌肉能夠快速收縮形成栓塞,並且能夠便迅速自己溶解形成新的細胞團,在切面上形成結節狀的「再生芽」,而體內的其他細胞能夠通過大量的有絲分裂向「再生芽」裡生長,很快沒頭的一截能長出頭、沒尾的一截也能長出尾,這無疑就變成了兩條活生生的蚯蚓。
但是,蚯蚓在自我治療「創傷」方面雖然造詣深厚,但這也並不意味著隨便截取一段就能生長,畢竟任何動物都沒有無中生有的本領。因此如果將蚯蚓截成3段也需要合理,像中間極短或兩頭極短這樣的方法成活率(生長率)肯定也會極低,因為達不到細胞分裂的條件。
前面講到了蚯蚓是環節動物,也就是從表面看蚯蚓是一節一節組成的,如果都是從蚯蚓的頭和尾各第七節處將其截成三段,這種方法能夠使「三條蚯蚓」的成活率達到最高,即兩端的兩條蚯蚓一個缺頭、一個缺尾,能夠通過細胞增殖生長出,而中間既沒頭也沒尾的一截,也因為同時保留了部分頭部和尾部的結構,亦能長出頭和尾。
「無心插柳柳成蔭」,與楊樹、柳樹的扦插一樣,只有個體和母體之分,談不上存在「輩分」關係,因此蚯蚓被截成三段也僅僅只是個體與母體間的關係。而如果非要用「關係」來區分,那麼在生物學上則被稱為克隆,因為這是通過無性繁殖而實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