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被切成兩半之後還能活,那麼它們見面的時候還會認識彼此嗎?

2020-09-10 好冷的知識

釣魚的人抓到蚯蚓的時候都會把蚯蚓切成兩半。眾所周知,蚯蚓被切成兩半之後還能存活,但是,被切成兩半的身體,它們見面的時候還會認出對方嗎?答案是不會。

蚯蚓是一種低等生物,大腦很小,就連自己的肌肉活動都控制不住,更不要說思維意識了。蚯蚓只能處理一些比較簡單的生理活動,比如說在有陽光的時候,它就會感知到陽光,從而跟隨陽光移動。

還有在人們抓到蚯蚓或者拿樹枝戳蚯蚓時,蚯蚓會簡單的抽搐,那也屬於它的本能反應,除了抽搐外,就沒有任何的反抗能力了。所以說呢要想讓蚯蚓做到認出自己身體的另一部分並且發出驚訝等其他訊息,是不可能的。

而且最重要的一點是,被切成兩半的蚯蚓往往只有一半存活,而且世界上蚯蚓的種類是非常豐富的,根據統計,蚯蚓在世界上一共有三千多種,每一種蚯蚓的再生能力都是不一樣的,所以說呢有些蚯蚓就是不死之身,有些蚯蚓就是……

見過蚯蚓的都知道,蚯蚓的身上會有一節皮膚顏色和其他的皮膚不一樣,這個呢就是蚯蚓的生殖環帶。實驗表明,只有包含了生殖環帶的那一節,才能長出新的身體,成為一條完整的蚯蚓。也就是說呢,如果哪一截身體沒有生殖環帶,那麼就存活不下來,只有有生殖環帶的那一節,才能夠存活。

有人會問,那如果是從生殖環帶的那節切斷的,兩半身體會不會都存活呢?可惜的是,如果是從生殖環帶那切開,那麼兩節身體都存活不了了。

相關焦點

  • 把蚯蚓切成3段會發生什麼?它們之間是什麼關係?
    蚯蚓是我們最常見的環節動物,通常它們都是在潮溼的土壤中活動,吃的是「垃圾」排出的是「肥料」,它們只有在雨天才偶爾的爬出地面,盡情的嬉戲。蚯蚓最為人熟知的能力無疑就是再生能力了,如果你將一條蚯蚓從中間扯斷,那麼它很有可能會發育成兩個個體。那麼,如果把一條蚯蚓斷成三段,會發生什麼呢?
  • 如果把一隻蚯蚓切成3段,長大之後,它們之間是什麼關係?
    原題:如果把一隻蚯蚓切成3段,那麼等這3段蚯蚓都長大之後,它們之間是什麼關係?感謝提問!在弄清楚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些與蚯蚓有關的知識,以便更好的解答這個問題。蚯蚓是環節動物門寡毛綱的代表性動物,屬於營腐生生活動物,靠腐敗的有機物為食。
  • 羨慕蚯蚓一分為二的特技?我渦蟲可以一分為二百七十九!
    有一個段子,說一條無聊的蚯蚓想踢足球,於是把自己切成了22段,結果住進了醫院。我們知道,即使是再生能力很強的蚯蚓,也架不住把自己切成「肉餡」。而且蚯蚓的切段再生有很多限制。比如,儘管把赤子愛勝蚓(Eisenia Fetida)切成兩段可以「分身」,但如果其中一段特別短,那麼短的那一段很可能無法存活。
  • 世界首個活體機器人誕生,切兩半後還能癒合,霍金的擔心會成真嗎
    在古代,什麼事都需要人來完成,而工業革命之後,各種機器已經能夠取代很多人類的工作,而在即將到來的工業4.0時代,另一個革命性的物體——機器人,將會取代人類大部分的重複性勞動。 世界首個活體機器人誕生,切兩半剛後還能癒合。
  • 百科解答|為什麼蚯蚓斷開了兩截還能活
    小朋友們,你們見過蚯蚓嗎? 在自然界裡,一般動物,不論是無脊椎動物中的甲殼類也好,昆蟲也好,脊椎動物中的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也好,如果把它們的身體切成兩段, 肯定很快死去;至於高等的哺乳動物,那就更不用說了。 蚯蚓卻不一樣。它有一種特殊的再生本領。如果一條蚯蚓被切成兩段,它不但不會死去,反而會變成兩條完整的蚯蚓。 它哪來這種本領呢?
  • 蚯蚓產卵後會死嗎?為什麼?
    蚯蚓是一種卵生的環節動物,而且它還是雌雄同體的動物,但是與大多數雌雄同類的動物不同的是,蚯蚓的繁殖方式是雌雄同體異體受精。在網絡上,流傳著許多說法,比如產卵後的蚯蚓就會死亡、蚯蚓的生殖方式是將身體斷成一節節的、無論將蚯蚓切成多少份,它都能長成新的個體等等。
  • 為什麼蚯蚓切兩半還能活?終於有人搞清楚了
    ◎ 科技日報記者 趙漢斌蚯蚓不僅是土壤生態系統中的重要成員,也以擁有極強的前後部體節再生能力著稱。但蚯蚓為何擁有再生的本領一直是個謎。近日,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發表在《自然·通訊》上的研究一項成果,揭示了蚯蚓再生的分子細胞學機制。動物的再生能力,一直是個令人著迷且非常複雜的生物學過程。
  • 如果您想要獲得3000度高溫,只需要把葡萄切成兩半,臭氧同時誕生
    如果您將一個葡萄切成兩半,並通過外皮將兩半稍微相連,那麼它將在微波爐中瘋狂地燃燒。說明原理:微波爐產生的微波將很快將葡萄中的雜散離子在兩半稍微相連的葡萄皮之間來回移動。結果,產生的電流將多餘的能量灌注入橋接葡萄的皮中,將其加熱到3000度,最終爆發出火焰。同時,行進的電子在火焰中穿過電弧並穿過間隙,從而使葡萄周圍的空氣電離,進而產生非常明亮的藍色燃燒等離子體。
  • 江陰市民發現狀似鐵釘的怪蟲 被稱為「蚯蚓殺手」
    江蘇江陰市民發現狀似鐵釘的怪蟲 被稱為「蚯蚓殺手」  解說近日家住江蘇江陰的梅先生在散步的時候發現了一條長相奇特的小蟲子,乍一看就和釘子似的。  江蘇江陰市民發現狀似鐵釘的怪蟲 被稱為「蚯蚓殺手」  解說近日家住江蘇江陰的梅先生在散步的時候發現了一條長相奇特的小蟲子,乍一看就和釘子似的。  同期(市民 梅先生)  我是出去散步的時候發現,這個東西的。在那個水泥地上,沿屋簷下面。當時發現的時候,我還以為蚯蚓。然後看見那個頭,又不像蚯蚓,不知道什麼東西。
  • 蚯蚓切成兩段不會死,紐蟲:這算什麼,我粉身碎骨都沒事
    許多對動物感興趣的人都知道蚯蚓這種特殊的動物,它們生活在土壤中,通過吸收土壤中的有機物來生存,並可以在短時間內壯大它們的家族,由於蚯蚓總是生活在土壤中,農民在耕種時總會意外地將它們的身體分成兩段,但是它們不會死亡,經過一段時間蚯蚓就會恢復成原來的樣子,變成一條完整的蚯蚓。
  • 被砍成兩段的蚯蚓見面,是父慈子孝還是兄友弟恭?
    本文由科普作家冉浩進行科學性把關雨後潮溼的地面上,總是能見到不少蠕動爬行的蚯蚓,對這些平時深藏地下的生物,你了解多少呢?快來看看它們的神秘生活吧。它們就像行走的粉碎機,將土壤中腐爛的有機物吞入腹中,經過消化再排出體外,這樣就能形成鬆散細碎並且富含氮、磷、鉀等多種養分的天然肥料。在蚯蚓腸胃中發現的「二烷基呋喃磺酸類」表面活性劑,不僅可以讓它們高效地消化含有泥土的食物,還能保證蚯蚓的消化系統免受植物多酚的不利影響。嚴格來說,蚯蚓並不是一種生物,而是環節動物門環帶綱寡毛類無脊椎動物的統稱,分類學上屬於單向蚓目。
  • 全球首個活體機器人誕生:切成兩半也能自己縫上
    「這些都是新穎的活機器,」佛蒙特大學(簡稱UVM)的計算機科學家和機器人專家Joshua Bongard說:「它們既不是傳統的機器人,也不是已知的動物物種,而是一類新的人工製品:一種活的、可編程生物。」這些新生物是在UVM的超級計算機上設計的,然後由塔夫茨大學的生物學家組裝和測試。
  • 史前戰鬥力超群的5大遠古生物,第4個可以瞬間把鯊魚切成兩半
    「本文章已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在地球的不斷演變的過程中,曾經出現過很多強大的生物,今天就來給大家盤點一下史前戰鬥力超群的5大遠古生物,其中第4個可以瞬間把鯊魚切成兩半。
  • 那些曾經錯過的人,你還會想起他嗎,還會心痛嗎
    文/姜彡水凡是過往皆為序章人生是個很漫長的過程,我們會認識許多許多的人,也會錯過許多許多的人。你還會經常想起他嗎?想起時,心還會痛嗎?今天,久未聯繫的沫沫突然跟我發微信。簡單的寒暄之後,她才斷斷續續的跟我說起,她最近失戀了。她是春節回家的時候相親認識的對方。媒人牽線搭橋,互換了微信。因為疫情,也沒能見面。
  • 【東邪圖鑑】蚯蚓殺手:笄蛭渦蟲 B. kewense
    這是一種比較低等的陸生扁形動物,雖然相貌怪異,但是現代科學研究證實它身體不含毒素(即使它們有著鮮豔的顏色😍)……這貨主要以土壤中的小動物和有機物為食,還有個外號叫「蚯蚓殺手」,碰到蚯蚓後纏殺,再分泌消化液,用在身體中部的開口吸食,但是這個的身體是扁平的。它用皮膚呼吸,靠身體上細微的纖毛運動,運動很緩慢。
  • 冬季釣魚,蚯蚓和紅蟲選哪個?弄清楚這幾個問題,你就能做出選擇
    對於釣魚人來說,冬天可以說是最難熬的季節,一方面野外釣魚的時候坐著不動會非常的冷,另一方面,寒冷我們還能忍受一下,關鍵低溫對魚口影響還大,這老是不上魚那可是越釣越冷。所以針對冬天的特殊情況,釣魚人採用活餌做釣的就比較多,至於選擇哪種活餌,後面再做分析。首先,還是要來了解一下,冬天魚為什麼會喜歡吃活餌?
  • 它有再生能力嗎?
    那麼,野生蠑螈生活在什麼地方?吃什麼食物?它有再生能力嗎?一、野生蠑螈生活在什麼地方?蠑螈屬動物生活在丘陵沼澤地水坑,池塘或稻田及其附近。10月到次年3月多在水域附近的土隙或石下進入冬眠。3~9月多在山邊水草豐盛的水坑或稻田內活動。底棲,爬行緩慢,很少遊泳。像其他兩棲動物一樣,它們要靠皮膚來吸收水分,因此需要潮溼的生活環境。環境溫度到攝氏零下以後,它們會進入冬眠狀態。
  • 幼兒園小班教案:《好朋友(認識蚯蚓)》
    幼兒園小班教案:《好朋友(認識蚯蚓)》 http://www.hteacher.net 2016-10-31 14:25 中國教師資格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 養殖蚯蚓的時候,怎樣選擇養殖地?土壤對養殖有哪些重要性?
    養殖蚯蚓的時候,怎樣選擇養殖地?土壤對養殖有哪些重要性?導語:各位看官大家好,很高興和大家又見面了。隨著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養殖戶將養殖對象轉移到蚯蚓這種生物上,讓這種十分神奇的生物越來越多的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