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產卵後會死嗎?為什麼?

2021-01-08 科學獵奇

蚯蚓是一種卵生的環節動物,而且它還是雌雄同體的動物,但是與大多數雌雄同類的動物不同的是,蚯蚓的繁殖方式是雌雄同體異體受精。在網絡上,流傳著許多說法,比如產卵後的蚯蚓就會死亡、蚯蚓的生殖方式是將身體斷成一節節的、無論將蚯蚓切成多少份,它都能長成新的個體等等。但是,這些說法都是謠言,今天我們就來闢一下謠。

蚯蚓的生殖方式

在自然界的動物中,有兩種生殖方式-有性生殖和無性生殖。無性生殖很簡單就是不需要經過兩性的生殖細胞的結合就能繁殖後代,比如擁有「返老還童」能力的燈塔水母就是用分裂生殖的方法來繁殖後代、水螅則是用出芽生殖的方式來繁殖後代。而有性生殖則恰恰相反,就是需要兩性的生殖細胞結合來繁殖後代的。我們常見的動物都是有性生殖的動物,而有性生殖又可以分為卵生、胎生、卵胎生三種方式。

雖然蚯蚓同時擁有雌雄的生殖器官,但是它無法獨立的完成繁殖,這是因為蚯蚓的卵、精細胞不是同時成熟的,而且同一條蚯蚓的雌雄生殖器官相隔較遠,雄性的生殖器官位於蚯蚓的10、11、18(生殖孔)節上,而雌性的生殖器官則位於第12、13節上。因此,它們必須要與其他的同類交換精卵細胞才能完成繁殖。

由於蚯蚓的雄性生殖細胞最先成熟,所以蚯蚓們互換的就是各自成熟的雄性生殖細胞,放完成互換後,這些生殖細胞會等待卵細胞的成熟,進而結合,最後由雌性生殖器官排出體外,形成受精卵,也就是蚓繭。受精卵為封閉狀態下的,它們會被拍到潮溼的土壤中,每一個受精卵約有1-3個胚胎。胚胎吸收卵中營養進而發育成幼蟲。

因此,蚯蚓的繁殖並不會有什麼對身體有損害的部分,故蚯蚓產卵後也不會死亡。

下面我們再來說一下蚯蚓的「再生」能力

許多人都知道蚯蚓具有再生能力,這種再生能力是指將蚯蚓斷成兩半,它的兩半大概率能夠再次成長為兩個完整的個體。那麼,蚯蚓的再生能力是一定的嗎?它可以無限再生嗎?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當蚯蚓被斷成兩節時,斷面的肌肉會迅速地收縮,此時一部分的肌肉開始溶解,形成新的細胞團。與此同時,蚯蚓體內的原生細胞也會迅速的在切面集結形成新的再生芽,而身體中一些器官和組織細胞也會通過有絲分裂在再生芽中形成缺失的器官和組織,這樣蚯蚓就能像分身術一樣,一分為二了。

但是,蚯蚓的再生並不是絕對的,如果在斷成兩節時損傷了它的主要器官,它也是無法再生的。其次,如果將蚯蚓斷成多節,它也是無法再生的,還有就是受環境等其他因素的影響,都能成為它能否再生的關鍵因素。

因此,蚯蚓既不是靠「一分為二」繁殖的,也不能無條件的再生。

有沒有產卵後死亡的動物?

大自然非常的神奇,幾乎你能想到的,它都有。我們都知道雌雄螳螂在結合完畢後,雌性有吃掉雄性的習慣,黑寡婦蜘蛛也有這個習性,這在生物學被稱為「性食同類」。但是,這些動物都是雌性吃掉雄性,並不滿足產卵後死亡的標準。那麼,有沒有一種動物能夠滿足這個標準呢?答案是肯定的,而且不止一種。下面,我們簡單地舉一個例子:大馬哈魚。

大馬哈魚是鮭魚的一種,雖然成年後的大馬哈魚都生活在太平洋中,但是這種魚卻是在淡水中出生的,原因就出在大馬哈魚是一種洄遊魚類。所謂的「洄遊」,簡單的說就是魚類因為環境變化、繁殖需要等因素自發的組成群體距離的定向遊動的一種行為,而大馬哈魚的洄遊就是因為繁殖需要。

通常大馬哈魚在4歲左右進入成年有了繁殖能力,此時它們就會集體像淡水出發,一旦大馬哈魚進入洄遊的狀態後,它們便不再進食,而是日夜兼程的趕路。到達淡水後,它們會產卵,而在產卵後,由於經過了長時間的跋涉而且沒有進食,此時的大馬哈魚已經遍體鱗傷、枯瘦如柴,身體中僅剩的營養也由於產卵消耗殆盡。

此後,在一周左右的時間內產完卵的大馬哈魚就會進入「等死狀態」。也就是說大馬哈魚一生只生育一次,好在這一次就能產下上千顆魚卵。

總結

經過科學的研究發現,蚯蚓被斷成兩節後,較長的那一節再生的能力比較的強,這恰恰就證明了蚯蚓的再生需要的條件是比較苛刻的。

而蚯蚓在完成繁殖後也不會死亡,因為它沒有像大馬哈魚那樣不吃不喝長途跋涉,只為繁殖。

相關焦點

  • 蚯蚓下雨後為什麼會爬出來到路面,雨過天晴後路面會留下什麼?
    蚯蚓下雨後為什麼會爬出來到路面,雨過天晴後路面會留下什麼?KL可樂 2020-08-09 21:31:43蚯蚓是靠溼潤的體表來進行呼吸的,其體壁密布毛細血管,土壤中的氧氣先溶解在體表的黏液裡,然後滲進體壁,再進入體壁的毛細血管中。體內的二氧化碳也經體壁的,毛細血管由體表排出。
  • 為什麼蚊子一定要吸血,不吸血會死嗎?看完後漲知識了
    天下之大無奇不有,在我們生活的世界中,存在著很多有趣的事情,而小編就非常喜歡這些有趣的事情,並且每天都會給大家分享一些世界上各種有趣的事情,而今天分享的原創文章是「為什麼蚊子一定要吸血,不吸血會死嗎?看完後漲知識了」。
  • 冷知識:一條蚯蚓如果斷成兩截會變成兩條嗎?
    目前已知的蚯蚓有3000多種,其中生活在澳大利亞的吉普斯蘭大蚯蚓體長達3米。循環系統為封閉式循環系統,消化管為一由前至後延伸的管狀構造以皮膚呼吸,會從背孔分泌黏液以保持皮膚的溼潤。古人誤以為蚯蚓出土時會發出聲音。在大雨過後,常見蚯蚓爬出洞口遭太陽曬死,目前學界對此仍無定論,應該不是怕水的原因(蚯蚓可在水中存活),可能原因包含生病、地底氧氣不足、二氧化碳過多(研究證實在二氧化碳環境下蚯蚓極快死亡)等。
  • 養殖蚯蚓,要想用低成本獲得高產量,必須做到這幾點
    你知道一條蚯蚓斷了能變成兩條,條件好的話兩條都能活嗎?你知道蚯蚓沒有爪牙該怎樣自保嗎?你知道為什麼吃喝不愁的蚯蚓還要機體搬家嗎?你知道蚯蚓世界的奇妙嗎?更重要的是,你知道蚯蚓的賺錢商機嗎?下面我們具體的來了解一下,養殖蚯蚓如何用低成本獲得高回報。
  • 蜻蜓,為什麼在水下產卵,為什麼長大後就不生長在水中了?
    1、蜻蜓為什麼在水下產卵?蜻蜓為什麼在水下產卵,有人這樣回答,"因為它們小時侯要生活在水下"。我感覺這樣的回答並不恰當,跟著會冒出一個問題"蜻蜓小時候為什麼要生活在水下",因為"蜻蜓在水下產卵",這樣就形成了死循環,誰也回答不了誰。蜻蜓在水下產卵,並沒有其它蜻蜓教它,我想這是它的本能,也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 黃粉蟲和蚯蚓混養,蚯蚓吃蟲糞沙,黃粉蟲吃蚯蚓糞,可行嗎?
    黃粉蟲不能和蚯蚓混養!雖然這二種蟲類都可以單獨餵養並發展成一個小產業,但是,若是將黃粉蟲和蚯蚓放在一起混養,不單二種蟲類的生存環境有一定的差別,僅僅是黃粉蟲卵、幼蟲、成蟲之間要分開對待就不可能讓二種蟲類混養。
  • 蚯蚓沒生長在水裡,為什麼魚這麼喜歡吃蚯蚓?
    蚯蚓是我們常用的餌料想必大家都知道,也可以說是萬能餌。其實蚯蚓並不生活在水中,魚兒能遇到蚯蚓的概率也極低,除了下大雨將一些蚯蚓衝進水裡,或者有些老漁民用蚯蚓當餌捕魚這類情況。所以說魚兒基本上是無法遇上天然的蚯蚓,那是誰最開始用蚯蚓釣魚呢?魚兒真的喜歡蚯蚓嗎?  正常的生態環境中,一條魚終生都不大可能邂逅一條蚯蚓,不過他們會經常遇見一些像蚯蚓的食物。
  • 大棚蚯蚓養殖技術
    蚯蚓屬雌雄同體,但須異體交配才能繁殖,性成熟的蚯蚓(即出現生育環)在交配一周後各自產卵,但產卵頻率與溼度、溫度等有很大關係。當溫度18℃―25℃,溼度30%―50%,通風條件好時,一般3―5天就產卵一粒;當溫度高於35℃或低於13℃時,產卵數量明顯減少。卵繭孵化適宜溫度為18℃―25℃,此時孵化時間短,約20天左右,孵化率高。
  • 蒼蠅交配後,為什麼可以一輩子都產卵?這是蒼蠅獨有的嗎?
    2014年美國共和黨某人員,在一次集會上說道:「你們知道國家健康研究院拿你們的稅在幹什麼嗎?他們花費93萬美元在研究雄性蒼蠅是否更喜歡年輕的雌性蒼蠅。」這次演講是成功的,他利用美國大眾對蒼蠅科研意義的質疑,成功煽動群眾的情緒,通過諷刺科學家贏得滿堂喝彩。曾經有人說過科研就是少數人知道價值,多數人覺得科學家是傻子,但是有時候連科學家自己也不清楚研究蒼蠅有什麼意義。
  • 蚯蚓幹,蟑螂塊……科幻電影中還有哪些重口味?
    《流浪地球》海報蚯蚓幹在本片中存在感極高,除了新上市的榴槤味蚯蚓幹,串串店賣的都是蚯蚓串,爺爺試圖收買看守人員時送上的精緻禮盒竟然也是「陳年蚯蚓幹」,由此可以看出,蚯蚓幹就是《流浪地球》中地下城居民的主食。《流浪地球》電影劇照為什麼不種點糧食、蔬菜、水果換換口味呢?
  • 三農:蚯蚓的繁殖
    1.蚯蚓的交配蚯蚓是雌雄同體、異體交配的動物。在自然環境下,一般春季到秋末都能繁殖。在熱帶、亞熱帶地區以及北方人工保溫條件下,可一年四季繁殖。蚯蚓交配後生產卵繭。蚯蚓交配時以頭部迎面互相接近,在環帶前後的腹面充分接觸。如環毛蚓在交配時雙方雄孔靠近對方受精囊孔。
  • 蚯蚓養殖技術,蚯蚓養殖周期
    蚯蚓俗稱曲蟮,中藥稱地龍,其經濟價值很高。此外,蚯蚓還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具有解熱、鎮痙、平喘、降壓、利尿和通經絡的功能。所以蚯蚓養殖得以發展,那麼蚯蚓養殖周期是多少呢?以下做個介紹。蚯蚓養殖周期蚯蚓的生活周期是指從蚓繭產下開始,經孵化、幼蚓成熟,直至出現環帶並開始產卵。通常為3~4個月。日本選育的養殖良種太平2號、北星2號,生活周期最短僅47天,最長為128天。還有的品種長達140~180天,這與飼養溫度密切相關。蚯蚓的一生需經歷卵繭期、幼蚓期、若蚓期、成蚓期、衰老期共五個時期。
  • 原來工蜂也會產卵,工蜂產卵與蜂王產卵到底有何區別?
    老蜂農都知道,不僅蜂王會產卵,其實工蜂也是會產卵的,並且產卵的工蜂壽命還能長達兩三年之久,所以只要工蜂產卵的蜂群沒有人工介入,那麼這群蜂即使有子也是只能滅亡,為什麼這麼說?下面我就給大家分析下工蜂產卵與蜂王產卵的區別,聽完後你就明白了。
  • 養殖蚯蚓需要掌握它的再生性,蚯蚓的生活周期和食性
    蚯蚓機體的一部分在受到損傷、脫落或截除後,又重新生長的過程稱為再生。再生性是蚯蚓的一種特殊生命現象,蚯蚓的再生分為生理性再生和損傷性再生。生理性再生是正常生命活動中不斷進行著的過程,而損傷性再生的能力因種類不同而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同時軀體後部的再生能力普遍高於軀體前部的再生能力,但蚯蚓再生後的體節一般不會超過原來未受傷時的體節。
  • 感染了鐵線蟲的螳螂還能產卵嗎?
    身體裡有鐵線蟲的螳螂會產卵嗎?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兩個問題。首先,我們簡單的來了解一下「隱形殺手」鐵線蟲鐵線蟲的外形就是一根粗的黑色頭髮一樣,因為又被稱為「發形蛇」。現存的鐵線蟲有約300種左右,它是一種卵生水生動物。成年的鐵線蟲體長平均在60公斤左右,最長者可達1米,成年後,雌性和雄性鐵線蟲會在水中交配,然後產卵。
  • 《流浪地球》裡為什麼大家都吃「蚯蚓幹」?真的可以吃嗎?
    弟弟在觀影的過程中,注意到特別有意思的一點,他們居然在吃蚯蚓幹!可是蚯蚓幹真的能吃嗎?蚯蚓含豐富的微量元素,但種類與含量會隨著生長環境或養殖條件的不同而有所變化。蚯蚓中富含硒。蚯蚓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B2以及核酸等物質。(以上幾段內容來源自網絡,侵刪)那為什麼在電影中的蚯蚓幹似乎都是網紅食品了,我們現在人卻不吃呢?
  • 寫給寶寶的為什麼(62)為什麼蚯蚓有分身術
    62.寫給寶寶的為什麼 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蚯蚓王國和螞蟻王國一直都是不和的狀態,尤其是最近,蚯蚓王國和螞蟻王國啊進行了一次慘痛的戰爭,這場戰爭啊持續了很久很久,從外觀上看,蚯蚓看起來強壯又有威力,但是蚯蚓王國的成員太少了,和螞蟻大軍相比較,他們太弱了,眼看蚯蚓馬上就要徹底落敗了,蚯蚓王國的國王使出了看家本領,只見他把自己的身體分成一節一節又一節的,這些蚯蚓呢,漸漸的又長大,又成了一支又一支的蚯蚓
  • 蚊子產卵之前為什麼要嘗「水的味道」?
    我們知道,許多昆蟲都喜歡將卵產在水中,蚊子當然也不例外,但是它們產卵對水質也是有要求的,一般會選擇在鹽度比較低的淡水中產卵。肯定有人會疑惑為什麼蚊子將卵產在鹹水中會死亡?它們又是怎麼分辨淡水和鹹水的呢?蚊卵在鹹水中為何會死亡很簡單,因為其中的鹽分濃度太高,會破壞卵的生理結構。
  • 冬季釣大鯽,蚯蚓作餌效果好!使用蚯蚓的7大技巧,你知道嗎?
    蚯蚓真是一款神奇的餌料,春夏秋冬都適宜,大魚小魚都愛吃,很多複雜的天氣下使用蚯蚓作釣甚至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不愧為「餌料之王」。在很多釣友的眼裡蚯蚓就是「萬能餌」,不管去何時何地帶再多的餌料,也不忘捎上一包蚯蚓。但是你知道為什麼魚愛吃蚯蚓?蚯蚓作釣又有怎樣的技巧嗎?且聽大亮為大家慢慢道來。
  • 穿蚯蚓時把鉤尖露出來會怎樣?
    有一位釣友問我一個很有趣的問題:在野釣中穿蚯蚓的時候將魚鉤露出,會不會影響魚口呢?魚兒看見魚鉤後會害怕從而影響上鉤率嗎?它讓我想起了自己剛學釣魚的時候的情景,小時候用蚯蚓釣魚,一般分三步:1,拍死蚯蚓;2,用手指掐成幾段;3,裝鉤的時候把魚鉤埋得嚴嚴實實,決不會露出魚鉤的尖頭。但經過多年作釣和對比才發現,實際上這三步全是錯的!一是蚯蚓不能拍死,這樣就失去了活力,蚯蚓在水下不斷扭動,掙扎才能更好地誘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