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沒生長在水裡,為什麼魚這麼喜歡吃蚯蚓?

2021-02-12 垂釣小區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垂釣小區」,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給你推送新的釣魚資訊,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蚯蚓是我們常用的餌料想必大家都知道,也可以說是萬能餌。其實蚯蚓並不生活在水中,魚兒能遇到蚯蚓的概率也極低,除了下大雨將一些蚯蚓衝進水裡,或者有些老漁民用蚯蚓當餌捕魚這類情況。所以說魚兒基本上是無法遇上天然的蚯蚓,那是誰最開始用蚯蚓釣魚呢?魚兒真的喜歡蚯蚓嗎?

  正常的生態環境中,一條魚終生都不大可能邂逅一條蚯蚓,不過他們會經常遇見一些像蚯蚓的食物。魚的種類不少,大部分魚都不挑食。就如鯰魚喜歡吃死蟲,腐爛變質的藻類,魚卵甚至其它魚類。在水的世界裡,昆蟲的幼蟲也是魚類的美食,也許是蚯蚓特別像這些昆蟲的幼崽,所以魚兒也喜歡吃蚯蚓吧!那最早這批釣魚人是怎麼發現魚喜歡吃蚯蚓的呢?我們來大膽的猜測下不外乎是這幾種情況?

  最容易想到的情況無非就是水裡的幼蟲不好抓,就用地裡的蚯蚓試試。這個猜測可信度非常高,很早時釣魚的人用水裡的幼蟲釣魚,畢意是生活在水裡的幼蟲,肯定非常難抓,於是就有人拿菜地裡的蚯蚓試試,沒想到效果還真的不錯!

  第二種情況是古時老釣友通過細心的觀察,發現蚯蚓和水裡的一些昆蟲非常像,所以也用蚯蚓試試,結果發現蚯蚓是萬能餌料,蚯蚓釣魚就這樣流傳下來了!假如真的是這樣,那魚也太悲慘了,幾百年甚至幾千年都認錯了食物。

  再者就比較簡單了,在一些特殊的情況下,蚯蚓和魚相遇,然後被釣魚人看到。魚原來是非常喜歡吃蚯蚓這個事,就被發現了。其實這種情況也是有可能的,畢竟歷史上有很多事都是偶然的,就好比一個蘋果砸在牛頓頭上。 不知道各位釣友有什麼新的見解?

相關焦點

  • 為什麼魚喜歡吃蚯蚓?蚯蚓不生活在水中,為何能讓魚如此著迷?
    每一種生物都會有自己喜歡吃的食物,人類是這樣,動物也是如此。人類會喜歡吃蔬菜,吃水果,吃肉。而動物,喜歡吃什麼呢?像老虎,獅子,豹子都是食肉動物,兔子,馬牛都是要吃草的動物,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好奇一種動物,他所吃的東西令人難以想像。這種動物就是魚,魚愛吃蚯蚓是從古至今都不會改變的,那你有沒有思考過,為什麼魚愛吃蚯蚓呢?
  • 蚯蚓一直在泥土中,都沒和魚見過面,為什麼水的中魚卻喜歡吃?
    釣魚用蚯蚓,似乎成慣例了,筆者在老家時也經常釣魚,每次釣魚前都會去牆角落裡挖些蚯蚓備用,不過卻從沒有想過為什麼蚯蚓和魚都沒見過面,怎麼就成了釣魚用的餌呢?那麼水裡的魚是怎麼找食物的呢?這還要問嗎?不就是眼睛麼,魚眼睛和它的身體比例來看,大部分魚的眼睛都很大,那不就是用來找食物的嗎?
  • 冬季釣大鯽,蚯蚓作餌效果好!使用蚯蚓的7大技巧,你知道嗎?
    蚯蚓真是一款神奇的餌料,春夏秋冬都適宜,大魚小魚都愛吃,很多複雜的天氣下使用蚯蚓作釣甚至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不愧為「餌料之王」。在很多釣友的眼裡蚯蚓就是「萬能餌」,不管去何時何地帶再多的餌料,也不忘捎上一包蚯蚓。但是你知道為什麼魚愛吃蚯蚓?蚯蚓作釣又有怎樣的技巧嗎?且聽大亮為大家慢慢道來。
  • 釣魚:蚯蚓怕水,卻是魚的「萬能餌」,這是為什麼?
    魚在遊動時,水流從一個鼻孔流入,在另一個鼻孔流出,整個過程中,分散在水體裡的氣味分子不斷刺激嗅覺細胞,同時反饋給魚的神經中樞,以此判斷對不同氣味的興趣程度。如果對某種氣味極有好感,根據水體的氣味濃度,魚很容易發食物的位置。正是基於此,魚的嗅覺使用過程中,不斷演進、強化,以至於它的嗅覺遠超人類,大約是人的500倍。
  • 田地裡的蚯蚓很少了,這是為什麼?怎樣才能讓蚯蚓再次回歸田地?
    以前,鄉村關中一帶的田地裡蚯蚓很多,隨便刨開一塊土壤,就可以看到在土壤裡蠕動的蚯蚓,有的20公分長,有的不到一公分,看到它們爬過的地壤很鬆軟,且從自身腺體裡吐出溼潤的泥土。小時候跟隨爺爺下地,爺爺說,蚯蚓多的田地,土壤肯定肥沃。因為它能鬆動田壤,幫助土壤呼吸,增加土壤肥力。
  • 魚沒有和蚯蚓接觸過,卻喜歡吞食它,為什麼?攝食特點很關鍵!
    蚯蚓作為釣餌,釣魚人再熟悉不過,但若問為何魚偏愛蚯蚓,恐怕有不少釣友難以給出個確切的答案。魚生活在水裡,蚯蚓怕水多藏在陰暗潮溼的土壤裡,正常情況下,兩者很難接觸到的,那麼問題來了,既然從未接觸,為何魚卻偏好蚯蚓呢?特別是以鯽魚為代表的雜食性魚尤其喜歡蚯蚓。
  • 《流浪地球》裡為什麼大家都吃「蚯蚓幹」?真的可以吃嗎?
    弟弟在觀影的過程中,注意到特別有意思的一點,他們居然在吃蚯蚓幹!可是蚯蚓幹真的能吃嗎?嚴格從生物學分類上來說說蚯蚓並不是昆蟲,但是在在這裡弟弟要把蚯蚓和其他昆蟲混為一談了。以蚯蚓,蟑螂為代表的蟲子類,營養價值高,尤其是蛋白質含量高,還是優質蛋白質,另外還含有碳水,脂肪,礦物質等,是很有價值的生物資源。昆蟲們生長周期短,飼料轉化率高,飼養條件簡單,是非常效率的生產蛋白質的方式。
  • 大班科學活動:蚯蚓
    2、通過活動使幼兒懂得要保護蚯蚓。   3、發展幼兒觀察能力及激發他們探索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六隻盆:盆裡有泥和蚯蚓   2、每人一隻小盆子,一雙筷子;   3、每組一盆水,抹布;   4、蚯蚓示範圖,錄音,圖書等。
  • 使用蚯蚓釣魚要誘釣結合,喜歡用蚯蚓垂釣的朋友可以看看
    蚯蚓釣魚深受鯽魚、鯉魚、黃桑魚、鯰魚等魚的喜愛,在冬季用蚯蚓作餌更是效果顯著但要記得魚兒喜歡吃蚯蚓,不單單是因為這種餌料本身的成分(高動物蛋白),蚯蚓在水下扭動、掙扎的姿態可以更好的吸引魚兒注意,刺激它們咬鉤的欲望。
  • 小蟲子有無數種,為啥偏偏蚯蚓成了釣魚人的萬能餌?
    中間很有意思的是不管新手釣友還是老釣友,對餌料都非常重視,而不管新手釣友還是老釣友都神奇地認為「 蚯蚓」是釣魚的萬能餌。不管是大魚還是小魚,吃素的還是吃葷的都有釣友用蚯蚓釣到過。可是問題來了,蚯蚓並不是活在水裡的,為啥這麼多魚都喜歡刺蚯蚓?還是要根據蚯蚓的習性說起,蚯蚓的品種有很多,專業的咱就不說,單單常見的就有紅蚯蚓,綠蚯蚓,黑蚯蚓之類的,在環境潮溼的土壤裡它們數量非常龐大。
  • 覺得蚯蚓紅蟲誘魚太慢?只要加一個小步驟,魚獲翻番不是事兒!
    我個人也是比較喜歡用餌料的,但很多時候確實是沒辦法,還得備上一盒蚯蚓。經常就有人說,冬天釣魚,如果掛上蚯蚓都不咬鉤了,那基本可以收東西回家了!不過話說回來,蚯蚓紅蟲之類的活餌,縱有百般好處,但其誘魚效果一直是個很大的問題。這些蟲餌活餌,肯定是完全不存在霧化的,味道上雖然都具有很重的腥味,但是傳播性並不好,而且就那麼一兩條蚯蚓,能傳播多遠呢?
  • 冬季釣魚,蚯蚓和紅蟲選哪個?弄清楚這幾個問題,你就能做出選擇
    對於釣魚人來說,冬天可以說是最難熬的季節,一方面野外釣魚的時候坐著不動會非常的冷,另一方面,寒冷我們還能忍受一下,關鍵低溫對魚口影響還大,這老是不上魚那可是越釣越冷。所以針對冬天的特殊情況,釣魚人採用活餌做釣的就比較多,至於選擇哪種活餌,後面再做分析。首先,還是要來了解一下,冬天魚為什麼會喜歡吃活餌?
  • 土壤裡生長著的蚯蚓靠吃什麼生存?它們對土壤到底有利還是有害?
    春節神答主 藝術領域創作者準確點說,蚯蚓是靠吃腐植土而生活的。形成腐植土的原料,絕大部分是腐爛成土的秸稈、落葉。以及腐熟透的農家肥,一般肥沃的土壤上層30釐米都是腐植土壤。但只有雨季,蚯蚓才會運動到表土上面。其它時間還是願意生活在深點的土層。
  • 跟朋友一起釣黃顙魚,他用蚯蚓我用它,魚獲是他的幾倍
    黃顙魚屬於一種常見的淡水魚,主要還是偏愛吃「葷」,偶爾可能吃點草。對於我來說,最喜歡釣的就是黃顙。因為它吃口非常猛,只要咬鉤基本就不會跑,對於我這樣「懶」的釣魚人來說,加上幾支小拋竿、串鉤上面掛上餌,基本就可以等著它們上門了。
  • 為什麼釣魚要用蚯蚓?專家給出解釋:因為魚類的有三個特性
    釣魚是很多人旅遊的時候喜歡做的事,因為釣魚一方面不用耗費太大的體力,很多人去旅遊的時候就是為了放鬆身心。另一方面是釣到魚之後的喜悅感也是很多人喜歡釣魚的原因,而釣魚在人類的歷史上其實是很早就出現的。經常釣魚的人應該都知道最原始的餌料就是蚯蚓,那麼為什麼釣魚要用蚯蚓呢?
  • 用蚯蚓釣魚時,該打什麼窩料?多數人沒搞清楚!
    用蚯蚓釣魚時,該打什麼窩料?多數人沒搞清楚!在野外釣魚,窩料非常重要,先將魚引過來,再下釣,效率會高很多。平常我們用商品餌,非常清楚用什麼樣的窩料來配合餌料,但用蚯蚓釣魚時,該打什麼窩料呢?這個問題多數人沒有搞清楚!今天我們就從多個方面來了解一下,用蚯蚓垂釣,打什麼窩料最合適?
  • 為什麼農田裡的蚯蚓越來越少了,怎麼樣可以讓蚯蚓再次回歸農田?
    蚯蚓,也叫地龍,是一種雌雄同體的無脊椎軟體動物。一方面蚯蚓能夠取食消化分解雜草、秸稈、落葉等腐殖質,並將其轉化成養分豐富的有機質,為土壤微生物的生長和繁殖創造條件;另一方面,蚯蚓能夠在農田中蠕動活動,起到疏鬆土壤的作用,正是由於這兩個突出的貢獻,因此,蚯蚓被人們形象地稱為「生態系統工程師」。
  • 蚯蚓釣魚需要打窩嗎?怎樣才能打好窩?依據這種方法打窩準沒錯
    一、打窩的重要性由於蚯蚓本身屬於活餌,所以就沒有粉餌那樣的霧化或者散落的狀態,這在誘魚方面基本上就沒有作用,而且現在的商品蚯蚓,根據我實際做釣實驗,其本身散發的氣味也是比較小的,所以在氣味上也沒有誘魚優勢。最多只能憑藉其在水裡不斷蠕動的姿勢來吸引一下周邊的魚,但是距離非常有限,所以用蚯蚓釣魚必須要打窩。
  • 牛糞裡養蚯蚓,濟寧養殖戶試水農牧循環,光賣蚯蚓一年收益35萬
    再往裡走,就是奶牛養殖場了。在這座養殖場裡,現存欄奶牛460頭,產奶牛300頭,這些身形龐大的奶牛正低頭吃著牧草。每天,快要夕陽西下時,工作人員便趕著產奶牛走進擠奶車間,每天四五噸鮮奶通過自動化流水線、經過殺菌冷卻後,被收集到儲奶罐裡,等待乳品公司收購至奶製品加工工廠。「現在的鮮奶價格還可以,每公斤能賣到4元左右。」
  • 蚯蚓養殖技術及應用匯總
    這是因為:蚯蚓對光線敏感,當強光一照,它就不吃東西,鑽入地面。所以用自然樹木的陰影比用草帘子、爛布、麥稈之類的東西放在養殖床上面能更好地防護。蚯蚓最合適的生長溫度是15度至27度,在0度以下及32度以上時,活動就變得遲緩,蚯蚓就會停止吃食,繁殖的動作也變得緩慢,基本上不進行繁殖過程。養殖床的溫度一般在10度以下27度以上時,蚯蚓就難於孵化。蚯蚓生長環境中最適宜溼度為60%至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