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裡生長著的蚯蚓靠吃什麼生存?它們對土壤到底有利還是有害?

2021-01-20 詩詞文化歷史藝術

春節神答主 藝術領域創作者

準確點說,蚯蚓是靠吃腐植土而生活的。形成腐植土的原料,絕大部分是腐爛成土的秸稈、落葉。以及腐熟透的農家肥,一般肥沃的土壤上層30釐米都是腐植土壤。但只有雨季,蚯蚓才會運動到表土上面。其它時間還是願意生活在深點的土層。

從蚯蚓排出的黃色土顆粒來看,蚯蚓不僅僅是吃腐植土壤。更願意吃腐植土以下的黃粘土壤。這種土壤才是地球原本有的土地。略帶土腥氣味。據說是地球形成時最原始的土地。

神話傳說是宇宙更高生命,排出體外的黃泥,就是這黃色土壤。難怪蚯蚓不僅愛吃這腐植土壤,地球後天形成在土壤表層的土壤營養。更願意吃黃色的地球先天的原始土壤。對蚯蚓來說,地球先天黃色的土壤的營養價值更高於植物所需的表土腐植土壤價值。

終究腐植土以下的黃色土壤具有更高的物質能量。這個能量對蚯蚓來說,是更高的營養餐。必竟黃色土壤有腥氣味的土香氣。

蚯蚓生命力強大,它的運動靠身體上一節一節的剛毛,於土壤的摩擦力行走。如果蚯蚓切斷了,會自然長出新的尾巴。翻園子時,會看到接結處很粗。蚯蚓沒有視覺和聽覺,靠感光功能,通過身體上粘液皮膚呼吸而生存。每條蚯蚓都有雌雄兩套生殖體系,可要繁殖,還需要另外的蚯蚓交配才能成功生育後代。

蚯蚓是土壤深松專家。經過蚯蚓的排洩達到深鬆土壤的目的。蚯蚓強大的吃土功能,能快速吸收消化土壤中的垃圾汙染物,當然是有益於土壤,有利於作物生長。有益於人類健康。但蚯蚓也能傳播雜草種子,有助土壤中的細菌繁殖,當然有害菌和有益菌,也能傳播寄生蟲和病菌。這些都在土裡,所以,蚯蚓對人類的功遠遠大於過。

文章原創藝術生態領域作品。歡迎朋友們審核、評論、轉發、收藏、讚美。

聲明:圖片來自網絡,圖片版權歸原拍攝者所有,如有想法可刪除圖片。

相關焦點

  • 蚯蚓在土壤裡到底有什麼用?改良土壤的「功臣!
    蚯蚓在土壤裡到底有什麼用?改良土壤的「功臣!蚯蚓具有母子兩代不願同居的習性,小的繁殖多了,老的就要跑掉、搬家。典型吃貨蚯蚓是雜食性動物,典型的吃貨。除了玻璃、塑膠和橡膠不吃,其餘如腐植質、動物糞便、土壤細菌、真菌等以及這些物質的分解產物都吃。每天吃食量相當於自身重量,約有一半作為糞便排出。這些年,你誤會過的蚯蚓Q:一條蚯蚓被斷成兩截後,會各自再長,成為兩條蚯蚓嗎?
  • 蚯蚓對農作物是有害的,還是有益的?
    關於蚯蚓,除了我們常說的地龍這個名稱之外,還有3個比較響亮的名稱,通過這3個名稱我們基本上可以判斷蚯蚓對農作物是有害的,還是有益的了。1、哲學家、科學家、教育家和思想家亞里斯多德,稱蚯蚓為「土地的腸子」。2、英國生物學家、進化論的奠基人達爾文,稱蚯蚓為「地球上最有價值的動物之一」。3、現代科學家,普遍稱蚯蚓為土壤生態系統工程師。
  • 土壤在農業生產中的重要性,到底土壤不好能不能種出好作物?
    怎麼修復土壤呢?實際使用的主要手段有物理、生物修復技術。物理很容易理解,通過吸附轉移中和等方法來達成。生物技術主要指利用微生物來降解土壤有害成分,目前市場上所推廣的技術多為微生物技術。重金屬和農藥殘留會通過植物根系傳導到植株體內,影響植株生長,使植株體內含有重金屬和農殘,從而影響產品質量和商品安全,直接造成園區經濟效益下滑。
  • 是植物固持了土壤,還是土壤支撐著植物?
    它們大部分都圍繞著一個共同的主題:植樹。的確,在大多數情況下,這項任務可以通過種植更多的樹來完成,因為它們能固持土壤。植被的增加,可以在強烈的暴風雨或洪水發生時,把傷害降低在可控範圍內。植物用根把土壤「綁」在一起,然后土壤就可以被固定在一個地方,不易流失。但同時,這種做法也可以使土壤繼續為植物提供幫助,例如維持植物生長所需的完整的營養和水分。因此,我們可以推斷土壤為植物提供了一個基礎,然後將植物固定在適當的位置。說白了,這是一種互惠互利的關係,它們之間相互依賴。
  • 田地裡的蚯蚓很少了,這是為什麼?怎樣才能讓蚯蚓再次回歸田地?
    那時,我很傻,就跑到到鄰居家裡尋找蚯蚓,逮來放進我家地裡。可是,就沒想到蚯蚓是大自然裡無邊界的自由爬動,只有你家土壤良好,適舒生存,它就不會爬走。那時,我們在農村院子裡看到,有許多農民在田地裡逮了許多蚯蚓用來餵雞鴨,母雞吃了下的蛋,蛋黃很黃;公雞吃了啼鳴聲很大。真沒想到,蚯蚓有這麼大的營養作用。
  • 養殖蚯蚓的時候,怎樣選擇養殖地?土壤對養殖有哪些重要性?
    它們長期生活在土中,既可以防止乾燥,又可以保護身體,使自己不致受到敵害的侵襲。外界發生幹早或潮溼、寒冷或炎熱時,它可以任其自然地在土壤中上下左右調節移動。連續陰雨,蚯蚓接近地表活動;連續睛天,蚯蚓向土壤深層轉移。蚯蚓雖然長期穴居在土壤中,但它們在土壤裡的自然分布狀況是有差別的。首先,我們需要對蚯蚓的日常生活規律有所了解。(1)蚯蚓與土壤結構存在密切的關係。
  • 在太行山的石頭上生長著許多茂盛的樹木,它們沒有土壤卻能生長
    我很好奇那一棵棵長在石頭上的樹木是怎麼生存的。在連綿起伏的大山裡面寂靜冷清,一點兒聲音也沒有,彎彎曲曲的盤山水泥路一邊是深深的山谷,一邊是突兀的山石。大大小小的石頭有的危峰兀立,有的壓頂而來,真是驚險刺激。
  • 蚯蚓糞對土壤改良有著諸多的作用和好處
    因為具有較大的表面積,蚯蚓糞吸收和保持營養物質的能力較高,可為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環境,同時,也有利於蚯蚓糞中水穩性團聚體的形成。   2、化學性質   蚯蚓糞陽離子交換性能、可溶性鹽含量及腐殖酸含量相對於有機廢棄物有明顯增加,通過蚯蚓的消解過程,養殖廢棄物中的有機質變為腐殖質類複合物質,穩定性較好。
  • 化肥減量和重建土壤生態系統 急需蚯蚓和蚯蚓糞回歸
    在我們腳下的土壤中生活著許多微小生命體,各種生物和微生物在土壤世界裡組成完整的生態系統。當這個生態系統健康、平衡時,土壤就會疏鬆、透水透氣,適合作物生長。當工業化的產品化肥、農藥過量介入後,土壤的生態平衡便會不同程度受到破壞。蚯蚓作為土壤中的「原住民」,是土壤生態系統裡的重要元素。
  • 研究指出外來種蚯蚓正在讓北極土壤過度肥沃
    蚯蚓對北極植物生產力的影響相當於升溫3°C蚯蚓通常不被視為入侵種。 研究主持人、德國格賴夫斯瓦爾德大學生態學家歌思奇. 布魯威瑞(Gesche Blume-Werry)博士說,歐洲大部分地區都有蚯蚓,從來不被認為有什麼問題,但是人類將蚯蚓帶到了北極,使當地蚯蚓分布愈來愈廣。
  • 土壤為什麼能滿足植物需要?土壤改良的重要性有哪些?
    土壤是土壤顆粒經過長期的自然作用按照一定的結構堆積而成的。 通過了解我們知道植物可以從土壤中吸收其生長所需的礦質營養,土壤母質本身就是各種礦質元素組成的。我們需要做的只是把從土壤上拿走的有機物還回土壤,按照自然規律進行合理的農業種植,就能維持土壤的健康並不斷地提升土壤環境,就能夠滿足人類的需要。  肥沃的土壤  表層土的養分來自腐爛的動植物的遺體,他們被稱為腐殖質。 腐殖質腐殖質是植物生長的必需肥料。腐殖質越多土壤越肥沃。 不是所有的表層土都是肥沃的。
  • 細說土壤和土壤微生物
    ,可能很多人的思維中首先會蹦出「土老冒」、「土得掉渣」、「窮得吃土」等「土」的貶義詞,而事實上,土壤可是對我們生活有重要意義。可以說,如果離開了土壤,我們將無法生存。「搖籃」、農業之本,還是糧食安全、水安全和更廣泛的生態系統安全的基礎。
  • 電擊捉蚯蚓,一年上萬噸?不容忽視:地下產業鏈背後隱藏的土壤生態危機
    10年前,偶然一次機會,我曾經看過有關蚯蚓的所有科普資料,為它的偉大而震撼!所以我對蚯蚓常懷感恩之心。如果沒有蚯蚓,就根本不會有肥沃的土壤,也根本不會有果實纍纍的桑田,蚯蚓是「大地母親的魂魄」,它是默默耕耘的「隱遁者」,它值得擁有一個屬於它的榮譽徽章,也許設立一個「蚯蚓日」來提示人們更好的了解和保護蚯蚓。誰來保護我國土壤健康?靠《野生動物保護法》?
  • SEL|蚯蚓在長期免耕土壤中促進了根系來源碳向土壤大團聚體的累積
    結果顯示,蚯蚓的存在顯著增加了土壤大團聚的量,促進了根系來源碳向土壤大團聚體的轉移,這種作用在保護性耕作措施土壤中更加明顯。作為生態系統的工程師,蚯蚓通過挖掘、取食及排洩等活動影響土壤結構、養分循環,進而影響土壤有機碳的分解。土壤有機碳的穩定過程高度依賴於土壤團聚體的形成和穩定性,而團聚體的形成和穩定性也受到蚯蚓活動的影響。 不同耕作措施對土壤團聚體含量、動態過程等的影響會隨土壤質地、氣候條件和植被類型等的變化而不同。
  • 把蚯蚓切成3段會發生什麼?它們之間是什麼關係?
    蚯蚓是我們最常見的環節動物,通常它們都是在潮溼的土壤中活動,吃的是「垃圾」排出的是「肥料」,它們只有在雨天才偶爾的爬出地面,盡情的嬉戲。蚯蚓最為人熟知的能力無疑就是再生能力了,如果你將一條蚯蚓從中間扯斷,那麼它很有可能會發育成兩個個體。那麼,如果把一條蚯蚓斷成三段,會發生什麼呢?
  • 蚯蚓成功在火星模擬土壤中繁殖後代
    實驗使用的模擬火星土壤來源於地球上的火山巖,蚯蚓的誕生也讓科學家們對未來有一天建立火星農場充滿了希望。荷蘭瓦赫寧根大學的Wieger Wamelink教授解釋稱,在試驗中活的成年蚯蚓被放到模擬火星土壤中,來評估它們在獨特土壤環境下的適應能力,而且研究人員並未料到試驗中的蚯蚓能夠成功繁殖。
  • 土壤環境汙染嚴重,辰和生物教您怎樣改良土壤、提高蔬菜品質!
    目前我國施用的化肥中,磷肥約佔20%,磷肥的生產原料為磷礦石,它含有大量有害元素F和As,同時磷礦石的加工過程還會帶進其它重金屬Cd、Hg、As、F,特別是Cd。另外,利用廢酸生產的磷肥中還會帶有三氯乙醛,對作物造成毒害。研究表明,無論是酸性土壤、微酸性土壤還是石灰性土壤,長期施用化肥還會造成土壤中重金屬元素的富集。
  • 美旭評電捕蚯蚓:地龍儀對土壤生物和非生物環境均造成破壞
    生物量是指土壤中微生物的數量,土壤生物量能反映土壤的質量,一般來說,健康土壤含有微生物數量較多。而作為地龍機的主要受害者,蚯蚓在土壤總生物量的佔比高達60%。蚯蚓承擔著分解者的角色,作為土壤有機質的分解和能量流動中重要的一環,蚯蚓不僅能改變土壤結構,通氣性等性質催熟土壤,還能促進微生物和有機質的傳播與轉換。
  • 現在有地方搞電蚯蚓潮,對土壤,生態有多大的影響
    拿個黑色的儀器,在土地、老宅院裡來回探測,遇到金屬類的東西會滴滴滴的叫,然後主播就會一點點的挖開,最後發現是半截鏽釘子,很多東西,基本腳本都一樣。這個東西,大家也就看個樂呵,有人經不住誘惑,花大幾百甚至上千買了一個,根本什麼都探不到,在家裡吃灰,退也退不掉,賣二手的也沒有買。說回這個「地龍儀」電蚯蚓,也是一樣的套路。
  • 土壤有機質到底是什麼?
    種地的朋友應該對「土壤有機質」這幾個字不陌生!但是對於它的作用及重要性我想大家不一定都知道!今天我們主要講講有關土壤有機質的一些事! 1什麼是有機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