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金融人才分布指數首次發布

2021-01-11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2月24日,上海產業轉型發展研究院舉行新聞發布會,向社會首次發布「上海金融人才分布指數」。這是全國第一個金融人才分布指數。本次指數發布,旨在引導人才資源優化配置,引導各級政府和社會關注、支持所在區域人才集聚,改善投資環境,構築人才高地,推動城市功能轉型。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隨著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人口分布的集中化,人才分布成為影響城市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金融作為上海的重要產業,其人才分布數據從側面反映了行業當前的發展狀況和未來的發展趨勢。研究上海金融人才分布,對於推動行業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上海產業轉型發展研究院技術總監、獵上網數據中心總監潘佳鳴介紹,「上海金融人才分布指數」依託獵上網百萬級的人才資料庫,選取金融機構數、招聘崗位數、中介服務機構數、人才流動數、實際年報酬及各項環比等10個指標,對各指標進行加權,構建形成指數體系。本次發布的是2016年全年指數,對上海16個區取前十名排列。從綜合排名來看,浦東新區、徐匯區、黃浦區分列前三位。4至10位依次為長寧區、虹口區、靜安區、普陀區、寶山區、楊浦區、閔行區。數據顯示:浦東新區仍為「人才高地」,呈現「雙高」特性;浦西西遷趨勢明顯,徐匯長寧成中端人才新樂土;靜安區薪酬最高,人才流動呈「精英化」發展;人才薪酬差距拉大,兩極分化趨勢明顯。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浦東新區仍為「人才高地」,呈現「雙高」特性

&nbsp&nbsp&nbsp&nbsp2016年,浦東新區位居「上海金融人才分布指數」加權總排名首位,其中浦東新區金融機構數、招聘崗位數、中介服務機構數、人才流動數均連續兩年位列全市第一。浦東新區依然是上海的中高端金融人才高地,金融機構保有量大,人才流動性高,中介服務機構活躍,呈現人才素質高、人才流動高的「雙高」特性。

&nbsp&nbsp&nbsp&nbsp浦西西遷趨勢明顯,徐匯長寧成中端人才新樂土

&nbsp&nbsp&nbsp&nbsp相對於浦東新區金融人才流動的穩定性,浦西出現了新趨勢。數據顯示,徐匯區金融機構數連續兩年排名第三,招聘崗位數由全市第三攀升至2016年全市第二,中介服務機構數、人才流動數連續兩年位列全市第二。長寧區人才流動也有相似表現。而黃浦區、靜安區則呈現反向態勢。浦西金融人才已現西遷趨勢,招聘崗位數逐漸增多,相較之間的黃浦區、靜安區,未來徐匯區、長寧區將成中端金融人才新樂土。

&nbsp&nbsp&nbsp&nbsp靜安區薪酬最高,人才流動呈「精英化」發展

&nbsp&nbsp&nbsp&nbsp靜安區金融機構數、招聘崗位數在16個區排名居中,金融人才實際年報酬位列第一。而在人才流動方面,靜安區並不明顯。究其原因,靜安區大型金融機構保有量大,人才結構呈現少而精的特點。儘管靜安區金融人才流動性降低,但高端金融人才的保有量依然可觀。

&nbsp&nbsp&nbsp&nbsp人才薪酬差距拉大,兩極分化趨勢明顯

&nbsp&nbsp&nbsp&nbsp2016年上海市各區金融人才實際年報酬排名中,靜安區、浦東新區及楊浦區分別位列第一、二、三位,且呈明顯增長態勢,其他地區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數據顯示,集中在靜安區、浦東新區及楊浦區的高端金融人才,薪酬仍在不斷上漲。相反,分布在其他13個區的中端金融人才薪酬,或已趨於穩定,或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可見,高端金融人才與中端金融人才之間的薪酬差距正被逐步拉大,且兩極分化趨勢明顯。

&nbsp&nbsp&nbsp&nbsp上海產業轉型發展研究院專注於產業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的探索與實踐,此前先後發布了「上海區縣轉型發展指數」、「長江經濟帶城市轉型發展指數」、「上海城市摩行指數」、「上海電子消費品回收利用指數」、「上海新空間活動指數」,取得良好的社會影響。此次推出「上海金融人才分布指數」,為上海城市轉型、金融行業發展提供了重要參考。下一步,「上海金融人才分布指數」將每季度發布一次。

相關焦點

  • 2020中國產業金融發展指數報告發布
    記者今天獲悉,國家高端智庫、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編制的具有「風向標」和「晴雨表」意義的「2020中國產業金融發展指數」(2020 China's Industrial Finance Development Index,簡稱2020CIFDI)如期發布。
  •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發布第八期「中國金融中心指數」
    >11月4日,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發布了第八期「中國金融中心指數」(CDI•CFCI)。該指數利用金融產業績效、金融機構實力、金融市場規模和金融生態環境等四大領域的85項指標,綜合評價我國31個金融中心城市,包括三大全國性金融中心和六大經濟區域的28個區域金融中心。第一期CDI•CFCI於2009年發布,其後每年更新一次,動態反映我國金融中心建設的最新進展。
  • 國際金融報:上海有色金屬價格指數今日運行
    記者 宋薇萍上海有色金屬行業協會會長張敏祥昨日在上海宣布,「上海有色金屬價格指數(SMMI)」5月28日正式運行,並將於每日中午12時在《上海有色金屬網》及時發布。這意味著中國有色金屬爭奪世界定價權又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 中國城市科技創新發展指數2019發布,北京強勢領跑
    2020年1月4日,首都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和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聯合發布「中國城市科技創新發展指數2019」。指數對我國289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的科技創新發展水平進行了測度與評估,測算結果顯示,北京、深圳、上海、廣州、南京、杭州、蘇州、武漢、西安、珠海排名前10。北京位列第一,強勢領跑全國。
  • 我國首次發布碳交易統計指數反映市場走勢
    4月30日,國家電網公司系統內唯一一家專業從事碳資產經營業務的公司——上海置信碳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在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正式發布「置信碳指數
  • 中信銀行發布信銀全球多資產動量指數
    5月15日,中信銀行在上海召開「全球機會、中國機遇——中信銀行資管2019跨境投資論壇暨信銀全球多資產動量指數發布會」,圍繞跨境投資和指數投資進行了深入探討。來自銀行業理財登記中心、國際大型資管機構、外資銀行、中資銀行、基金公司、中信集團各家金融機構、中信銀行多家分行的近200位嘉賓參會,為銀行業資管轉型、資管跨境業務、指數類業務的發展建言獻策。中信銀行副行長郭黨懷在致辭中表示,近一年多來,境內資管行業的變革加快,中國金融業對外開放也在提速。
  • 自然指數首次聚焦年輕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排名第一
    自然指數首次聚焦年輕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排名第一 澎湃新聞記者 張唯 2019-10-24 12:56 來源:澎湃新聞
  • 2020全球創新自然指數排名最新發布,南京實現四連跳
    日前,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發布了《2020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GII2020)》。全球創新指數對131個經濟體創新能力進行排名,中國名列第14位,17個城市入圍100強。其中,南京市排名中國第4,全球第21位,在國內僅次於深圳香港廣州、北京、上海。
  • 中日韓產業博覽會 首次發布中日韓貿易發展指數
    峰會最後首次發布了「中日韓貿易發展指數」。這也是中日韓產業博覽會的一項創新嘗試。中日韓貿易發展指數結果顯示,2006—2015年間,指數總體呈上升趨勢,2014年達到最高值164.75後略有回落。 期間,受全球經濟周期及各國經貿環境政策影響,指數走勢呈現三個較為明顯的階段性特徵。2006—2009年為緩慢上升階段,指數從基期100點上升到115.46點,之後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回落至113.97點,年均增長率為5.31%。
  • 吸引人才,上海拼的是「舞臺」
    這個協議的籤訂,意味著雙方在專業技術支持、行業交流研討和航運教育培訓方面開展全面合作,共同推進上海航運事業的全面發展,這是國際權威海事組織與國內機構首次籤訂全面戰略合作意向書。  2011年,浦東新區啟動了「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簡稱「百人計劃」。
  • 神州信息被納入「區塊鏈50指數」 「區塊鏈+金融」價值受認可
    中證網訊(記者 董添)12月4日,中國證券報記者從神州信息獲悉,公司正式被納入「區塊鏈50指數」。深證區塊鏈50指數以深交所上市公司中業務領域涉及區塊鏈產業上中下遊的公司為選樣空間。
  • 報告|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目標與發展建議
    打造專業化的中介服務體系:加快引進更多國際知名會計、審計、法律、仲裁、信用評級、資產評估、投資諮詢等專業中介服務機構,形成完整的服務體系,為國內外金融機構和融資者營造穩定、高效的金融發展和公平競爭環境。大力完善金融人才政策。完善海外高層次金融人才引進政策與配套措施,進一步簡化外籍高層次緊缺人才的入境和居留手續。加強國內金融人才的集聚和培養。
  • 「四大功能」在上海高質量發展中加快形成
    9月,最新一期GFCI國際金融中心指數發布,上海超過東京,首次躋身全球三甲,僅次於紐約和倫敦。10月,全球「最強大腦」雲上相聚上海,137位全球頂尖科學獎項獲得者參與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本月,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如期而至,展覽面積、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數量均創新高,再次向世界展現中國全面擴大開放的堅定姿態。
  • 上期所就發布有色金屬期貨價格指數答記者問
    上期所相關負責人關於上海期貨交易所有色金屬期貨價格指數的答記者問1、為什麼要編制發布上海有色金屬期貨價格指數?回答:我國是有色金屬的生產和消費大國。經過多年發展,上期所有色金屬期貨已成為我國發展最為成熟、國際影響力最大的商品期貨板塊。有色金屬期貨品種對應的現貨覆蓋率高。
  • 六西格瑪管理基礎-常用連續分布之-指數分布
    實際的工作生活中,不少產品首次發生故障的時間或發生故障後需要維修的時間都服從指數分布。下式所表達的是指數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數。式中,「入」為大於0的實數,是指數分布的參數。指數分布的數學期望-均值、方差和標準差指數分布的數學期望-均值、方差和標準差均只和其唯一參數「入」有關。下面是一個實例,以便說明。這裡給出的是每年平均的洩露次數,需要轉化成兩次洩露之間的平均間隔時間。即365x24=8760小時。兩次洩露之間的平均間隔時間(MTBF)為8760/500=17.52小時。
  • ...同頻共振——濟南市人社部門發布2020年重點產業人才需求分析報告
    產業僱傭指數對比——  在參與調查的10個產業中,先進材料、大數據與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的淨僱傭前景指數均超過半數,分別為+58%及+54%,呈現出積極的招聘趨勢;產業金融、科技服務、生物醫藥產業的淨僱傭前景指數超過40%,分別為+45%、+44%和+43%;智能製造與高端裝備、文化旅遊、現代物流、醫療康養行業的淨僱傭前景指數分別為+39%
  • 中國氣候指數系列發布
    &nbsp&nbsp&nbsp&nbsp財新智庫和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近日在京聯合發布中國氣候指數系列。該指數系列開創了國內氣候大數據服務金融與實體經濟先河。
  • 上海復旦大學發布《全球正義指數報告》
    上海復旦大學發布《全球正義指數報告》 2020年04月06日 17:45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徐譚 字號 內容摘要:全球正義指數研究旨在對國家正義的表現和貢獻進行評估。
  • 獵聘報告:2019Q1全國中高端人才平均年薪21.47萬元
    自從今年兩會首次將就業優先政策置於國家宏觀政策層面以來,就業成為備受全社會關注的焦點話題。具體到中高端人才,各大行業、新興領域、熱點區域的就業情況如何,與各行各業用人方和職場人息息相關。求職與招聘分析1、從行業分析求職與招聘1)網際網路仍具人才集聚效應,金融薪酬遙遙領先2019年一季度中高端人才分布的行業特徵與2018年同期分布基本一致,前三行業人才集中度接近50%。
  • 機器學習:泊松分布與指數分布
    打開APP 機器學習:泊松分布與指數分布 阮一峰 發表於 2017-11-29 03:44:03 我舉一個例子,什麼是泊松分布和指數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