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頻共振——濟南市人社部門發布2020年重點產業人才需求分析報告

2020-11-25 大眾網

  緊缺崗位

  ●大數據與新一代信息技術7個●智能製造與高端裝備8個●量子科技4個●生物醫藥6個●先進材料4個●產業金融7個●現代物流4個●醫療康養4個●文化旅遊4個●科技服務10個

  求賢若渴

  82%的企業表示正面臨人才緊缺的難題

  83%的企業計劃在2020年度增加人員總數

  84.8%的企業計劃在2020年度提高員工薪酬

  三大國家戰略交匯疊加下的濟南,正處於高質量發展機遇期、關鍵期、黃金期,著力以產業需求為導向,找準人才發展和產業發展共贏點,促進人才引進培育與重點產業、重要領域、重大項目相結合,打造「引進一批人才、發展一大產業、培育一個經濟增長點」的鏈式效應。圍繞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需要,濟南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針對大數據與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製造與高端裝備、量子科技等十大重點產業人才需求情況開展了集中調查,編制了《濟南市2020年重點產業人才需求分析報告》,幫助廣大企業和各類人才科學把握我市產業人才發展需求及未來趨勢,加快推進產業與人才深度融合、精準對接,形成人才引領產業、產業集聚人才的良性循環。

  調查對象樣本分析

  本次調查中,大數據與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的企業佔比為21%;智能製造與高端裝備產業的企業佔比為23%;量子科技產業的企業佔比為1%;生物醫藥產業的企業佔比為17%;先進材料產業的企業佔比為11%;產業金融產業的企業佔比為3%;現代物流產業的企業佔比為5%;醫療康養產業的企業佔比為3%;文化旅遊產業的企業佔比為4%;科技服務產業的企業佔比為12%。

  從企業性質來看,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及三資企業的佔比分別為14%、80%和6%。

  從企業規模來看,員工人數在1001人及以上的企業佔比為14%;員工人數在501-1000人的企業佔比為9%;員工人數在101-500人的企業佔比為28%;員工人數在11-100人的企業佔比為46%;員工人數在10人及以下的企業佔比為3%。

  2020年度招聘情況——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超八成的企業表示在2020年度增加人員總數。83%的企業表示計劃增加人員總數;3%的企業表示會減少人員總數;9%的企業表示會維持現狀;5%的企業表示尚不確定。從計劃增加人員總數企業的產業分布看,量子科技產業中計劃增加人員總數的企業比例最高,佔比為99%;醫療康養產業其次,佔比為95%;大數據與新一代信息技術、科技服務、現代物流、生物醫藥4個產業中計劃增加人員總數的企業比例均超八成,佔比分別為89%、89%、86%、84%;先進材料、智能製造與高端裝備、產業金融3個產業中計劃增加人員總數的企業比例均超七成,佔比分別為79%、78%、71%;文化旅遊產業計劃增加人員總數的企業比例較低,佔比為62%。

  2020年度薪酬情況——

  本次調查中,超八成的企業表示在2020年度提高薪酬水平。84.8%的企業表示計劃提高員工薪酬水平;0.2%的企業表示考慮降低員工薪酬水平;7.9%的企業表示會維持現狀;7.1%的企業表示尚不確定。

  從計劃加薪企業的產業分布看,醫療康養、大數據與新一代信息技術2個產業中計劃加薪的企業比例均超九成,佔比分別為94%、92%;現代物流、生物醫藥、先進材料、智能製造與高端裝備4個產業中計劃加薪的企業比例均超八成,佔比分別為89%、89%、84%、81%;科技服務、文化旅遊、產業金融3個產業中計劃加薪的企業比例均超七成,佔比分別為79%、77%、71%;量子科技產業計劃加薪的企業比例較低,佔比為67%。

  人才緊缺狀況——

  超八成的企業表示正面臨著人才緊缺的難題,佔比為82%;有14%的企業表示目前無人才緊缺問題;有4%的企業表示不確定。

  企業認為,造成人才緊缺問題主要的原因是「本地符合崗位能力要求的人才數量少」,回答比例超半數,為53%;表示「本地專業對口人才數量少」「新增業務導致人才急缺」的企業比例均超四成,佔比分別為44%、41%;表示「員工流動率過大」「工作地點偏遠」的企業比例均達兩成,佔比分別為25%、24%;表示「員工家庭因素」「薪酬待遇不理想」的企業比例接近兩成,佔比均為19%;表示「職業發展不明確」「工作環境不滿意」「管理機制不合理」「社保福利不完善」的企業較少,佔比分別8%、7%、4%、3%。

  高精尖缺人才的專業類型方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比例最高,佔比為34%;機械工程類、電氣工程類、信息與通信工程專業的需求比例均超兩成,佔比分別為29%、25%、23%;經濟金融類、生物醫藥、管理科學與工程、統計學、國際貿易學、材料化工類專業的需求比例均達一成,佔比分別為16%、16%、14%、12%、11%、11%;外語類、環境科學與工程、法學、建築學類專業的應屆生需求相對最少,佔比分別為8%、7%、5%、5%。

  人才需求分析

  僱傭前景調查是為了解未來某一時間段內企業在增加還是減少員工招募方面的意向。本次調研中,所有受訪對象均被問及同樣的問題:「您預計在未來一年內,貴公司的員工總數將會有何變化?」通過對調查結果的分析,可以得出「淨僱傭前景指數」。這一指數是在調查範圍內,期望在下一年度中增加員工人數的企業所佔比例減去期望減少員工人數的企業比例得出的數值。

  縱向整體形勢對比——

  2020年,我市重點產業招募需求預期較往年呈下行趨勢,淨僱傭前景指數為+44%。在受訪的企業中,49%的企業表示預計在未來一年增加員工人數;28%的企業表示將維持現有員工人數;而另外5%的企業表示將減少員工人數。對比2019年度數據(+45%),受疫情影響,2020年度下行趨勢顯著減緩。

  產業僱傭指數對比——

  在參與調查的10個產業中,先進材料、大數據與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的淨僱傭前景指數均超過半數,分別為+58%及+54%,呈現出積極的招聘趨勢;產業金融、科技服務、生物醫藥產業的淨僱傭前景指數超過40%,分別為+45%、+44%和+43%;智能製造與高端裝備、文化旅遊、現代物流、醫療康養行業的淨僱傭前景指數分別為+39%、+39%、+ 36%及+34%;量子科技產業雖然整體招聘需求企業比重很高,但是實體太少,納入全市產業僱傭指數大盤進行分析後,數據比重小。

  對比往年數據,重點產業呈現不同程度的招聘需求變化。其中,產業金融、大數據與新一代信息技術、科技服務、量子科技、生物醫藥、文化旅遊、醫療康養及智能製造與高端裝備產業的招聘需求趨勢都呈現下降趨勢。相較2019年,先進材料、現代物流產業的招聘趨勢則出現回暖趨勢。

  區域僱傭指數對比——

  從區域分布看,各區域招聘預期總體積極。萊蕪區僱傭前景最為樂觀,淨僱傭前景指數達+60%,預期招聘需求積極;另外有5個區域的淨僱傭前景指數超過+50%,分別為天橋區+58%、萊蕪高新區+56%、濟南高新區+54%、歷城區+52%、章丘區+51%;3個區域的淨僱傭前景指數超過+40%,分別為商河縣+44%、歷下區+41%、長清區+41%;4個區域的淨僱傭前景指數超過+30%,分別為平陰縣+39%、槐蔭區+ 36%、濟陽區+33%、市中區+32%;鋼城區的招聘趨勢預期較弱。

  產業人才緊缺指數分析

  本次人才需求調查,主要圍繞全市重點產業關鍵崗位需求情況展開。

  產業人才供給水平——

  人才質量水平方面,現代物流、醫療康養產業的企業需求高度滿足;大數據與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製造與高端裝備、先進材料、產業金融、文化旅遊產業的企業需求中度滿足;量子科技、生物醫藥、科技服務產業的企業需求較難滿足。

  人才流動程度方面,醫療康養、大數據與新一代信息技術、科技服務產業人才流動程度較高;文化旅遊、量子科技、生物醫藥、現代物流產業人才流動程度中等;智能製造與高端裝備、先進材料、產業金融產業人才流動程度相對較低。

  人才供給數量方面,先進材料、產業金融、現代物流產業人才供給數量相對充足;大數據與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製造與高端裝備、生物醫藥、文化旅遊產業人才供給數量能夠滿足需求;量子科技、醫療康養、科技服務產業人才供給數量不足。

  專業知識匹配度——

  智能製造與高端裝備、產業金融、現代物流產業招聘人才的專業知識符合崗位實際需求,大數據與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醫療康養、文化旅遊產業招聘人才的專業知識較符合崗位實際需求,量子科技、先進材料、科技服務產業招聘人才的專業知識難以滿足崗位實際需求。

  緊缺崗位分布——

  緊缺崗位綜合分析結果顯示,「高度緊缺崗位」共58個,其中:大數據與新一代信息技術7個、智能製造與高端裝備8個、量子科技4個、生物醫藥6個、先進材料4個、產業金融7個、現代物流4個、醫療康養4個、文化旅遊4個、科技服務10個。

  2020年度重點產業高精尖缺人才崗位需求目錄可掃描二維碼查詢。

相關焦點

  • 人才集聚引項目 同頻共振促發展
    中山不斷推動產才融合,實現高端人才集聚與重點產業發展同頻共振。核心提示以人才聚項目、以項目促發展,中山不斷推動產才融合,實現高端人才集聚與重點產業發展同頻共振。3月17日,中山市創藝生化工程有限公司收到廣東省醫療器械質量監督檢驗所、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廣州醫療器械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的檢驗報告。
  • 同頻共振&同頻共振
    很明顯,第一張圖中的鐘擺指針的方向是雜亂無章的,第二章圖的指針方向是一致的,這就是同頻共振的視頻,很不可思議,但的確發生了。實驗者隨意撥動會發聲的鐘擺。根據鐘擺的聲音和擺動可以看出。實驗一開始,所有擺動雜亂無序。但我們可以觀察到,這些鐘擺有的正在慢下來,有的正在加速。
  • 同頻共振話「雙城」
    圍繞這次協商,共有183名政協委員及界別群眾報送了141條社情民意信息;各專委會,市級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有關人民團體,各區縣政協共64家單位及部分市政協常委提交了調研報告127篇,為歷次市政協常委會會議之最。同頻共振踴躍建言委員們將豐富的調研成果帶到了現場。兩天時間裡,大家共同為唱好「雙城記」、建好「經濟圈」踴躍建言。
  • 雙城記·九龍坡行(四)| 用好經濟圈產業集聚效應,同頻共振發展夢!
    雙城記·九龍坡行(四)| 用好經濟圈產業集聚效應,同頻共振發展夢!在雙城記·九龍坡行中,除了探訪荷苗小劇場、卡諾普機器人等從成華走出、服務兩地的企業外,華仔還去了和龍潭新經濟產業功能區發展路徑相似的重慶西彭工業園區,探索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加速前進的背景下,成華與九龍坡同頻共振的發展夢
  • 豌豆思維與清華同頻共振, 推動數理人才培養
    清華大學出版社共同出版《少兒思維叢書》,也反映了教育主管部門、高等教育出版領域對於少兒數理思維教育的關注。當前,國內各個階段的理科教育一直受到高度重視。然而,國內理科教育在尖端科研領域卻沒有顯現出明顯的優勢。如今,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少兒思維叢書》提供了「數理人才從娃娃抓起」的培養方向。當然,清華大學出版社與豌豆思維合作,也屬於情理之中的事情。
  • 話浙江民生成就感: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同頻共振
    堅持每年辦好十方面民生實事,不斷健全完善五大機制,讓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三感」同頻共振,這或許是浙江的回答。自2004年以來,浙江每年確定就業再就業、社會保障、醫療衛生等十大民生重點工作統籌推進,具有浙江特色的為民辦實事長效機制不斷走深走實。圖為象山鄉村說事長廊。
  • 同頻共振,究竟同的是哪個頻?
    都說溝通,要同頻共振,否則雞同鴨講,無論如何講不清,也講不下去的。那麼究竟同的是什麼頻呢?先看看我這次被抗拒的諮詢。某國企領導,近天命年紀,就稱他A先生,因感情問題導致嚴重的焦慮情緒,來做心理諮詢。諮詢結束時,他突然說:張老師,你講的話每句都直戳我痛點, 讓我很有壓迫感。
  • 同頻共振的那個人,是你一生的貴人
    一切生命的本質都是能量,一切生命運動都是能量在振動,一切振動的能量,在同一磁場中最終會共振同頻。共振就像一個紐帶,將萬物相連。根據量子力學的著名共識:萬物都是振動。我們的想法、意識也是一種振動,因此也會產生共振,並相互影響。
  • 武義成立電動工具產業黨建聯盟 推動上下遊企業同頻共振抱團發展
    5月29日上午,武義縣電動工具產業黨建聯盟成立暨「紅管家」服務團隊授旗儀式在武義科技城舉行。27家武義縣電動工具產業企業代表和相關單位部門負責人齊聚,共同探討電動工具行業的抱團發展之道。電動工具產業是武義縣的特色產業、優勢產業。
  • 蔡豔: 政企同頻共振、攜手並進,奮力譜寫「十四五」婺城高質量發展...
    區委書記蔡豔強調,要認真貫徹落實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緊扣忠實踐行「八八戰略」、奮力打造「重要窗口」主題主線,政企同頻共振、攜手並進,高起點、高標準、高水平謀劃「十四五」發展目標,努力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打造新優勢,奮力譜寫「十四五」婺城高質量發展新篇章。區領導陳旭輝、範鋒鑫、王興國參加會議。
  • 與世界同頻共振
    與中國服務貿易共同成長,與世界經濟脈搏同頻共振。 從誕生於2012年的京交會到作為中國三大對外開放展會平臺之一的服貿會,8年時光,這個旨在打造全球服務貿易品牌的盛會已成為中國服務貿易的「晴雨表」,成為國際服務貿易高水平合作的「連心橋」。
  • 運用同頻共振效應,可以幫助你追求心上人!
    什麼是同頻共振原理?同頻共振原理指的是那些具有同樣頻率的東西會共振,也會產生共鳴或走到一起。這是有物理效應所引申而來的,一物理系統在特定頻率下,往往會比其他頻率更大的振幅做振動!也被人們運用到個人的思想、意識等方面。
  • 《數字文化產業就業報告(2020)》在京發布
    會上,《數字文化產業就業報告(2020)》由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所長、教授曾湘泉正式發布,該報告涵蓋了對遊戲、電競、直播、文學四個數字文化產業典型領域的就業相關研究及核心發現。報告顯示,數字文化產業正在創造大量的就業崗位,持續為"穩就業"做出重要貢獻,遊戲、電競、直播、網絡文學四個領域涉及到全職和兼職就業人數約3000萬人,全職就業大約1145萬人。
  • 2020金盾榜丨主辦方解讀,信用與產業鏈發展同頻共振
    本網10月22日訊 隨著10月20日線上報名截止,2020金盾榜也進入了發布前的「最後一公裡」———評定階段。本次,記者特別邀請到金盾榜主辦方,仟金頂大數據研究中心(或稱「仟金頂」)、仟金頂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執行總裁林顧強,ICM總編潘曉福,親自為大家解讀2020年第三屆金盾榜。
  • 通州產業集聚效應與項目建設「二期效應」同頻共振
    產業興,經濟強。當前,正值長江經濟帶、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多重戰略機遇疊加期,南通市通州區明確並重點培育壯大新一代信息技術、汽車及零部件、智能裝備三大主導產業,圍繞主導產業強鏈、補鏈、延鏈,產業集聚效應與項目建設「二期效應」同頻共振。
  • 你找到那個能與你同頻共振的人了嗎?
    電影《英雄》封面|來自電影《英雄》今天是2019年1月6日你會不會突然有那麼一個瞬間感覺自己很孤單,感覺這個世界沒有人能夠理解你,你很想傾訴,拿起手機卻不知道到底找誰從古至今,有這種感覺的人實在太多了。電影《英雄》在電影《英雄》中,人物無名十年磨一劍只為成功刺殺秦王,為了成功接觸秦王,他請求秦王一直在通緝的刺客長空、飛雪、殘劍來幫助他。
  • 泉州泉港:創新打造「宣講+黨建」同頻共振新模式
    近年來,泉港區堅持思想建黨、理論強黨,探索「宣講+黨建」同頻共振新模式,打造以「土專家」「土教材」「土辦法」為主要特點的「鄉土味」理論宣講機制,積極搭建連接理論與實踐、政策與群眾的橋梁,全面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基層生根發芽、入腦入心。
  • 心理學:巧用「同頻共振」原理,可以輕鬆撩到你的心上人
    什麼是同頻共振原理?同頻共振原理指的是那些具有同樣頻率的東西會共振,也會產生共鳴或走到一起。這是有物理效應所引申而來的,一物理系統在特定頻率下,往往會比其他頻率更大的振幅做振動!也被人們運用到個人的思想、意識等方面。同頻共振原理就好像心理學當中提到的「吸引力法則」又或者是群體的無形影響理論。
  • 同頻共振,不同頻會「地震」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同頻」這個詞。比如,兩個人說的東西完全八竿子打不著的時候,就會聽到「我倆不是一個頻道的」。如果兩個人聊天聊得火熱,一見如故「酒逢知己千杯少」。在人際關係中,同頻共振指的是:同樣頻率的東西會共振,共鳴或走到一起。
  • ...人才需求 養豬 薪酬增長率 人才供需 人才回流 種菜 高級管理...
    東方網12月12日消息:年薪20萬到50萬,獵頭公司明年將會主要獵取哪些人?昨日,省內一家權威獵頭公司發布了2011年河南省高級人才白皮書,同時發布了薪酬調查報告,根據人才需求走勢和行業分析,業內認為,除了新能源產業方面人才需求缺口大之外,在未來的三五年,新農業產業快速發展帶來高級人才的缺失,將成獵頭公司的一個重要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