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興,經濟強。當前,正值長江經濟帶、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多重戰略機遇疊加期,南通市通州區明確並重點培育壯大新一代信息技術、汽車及零部件、智能裝備三大主導產業,圍繞主導產業強鏈、補鏈、延鏈,產業集聚效應與項目建設「二期效應」同頻共振。
營商環境提振投資信心
走出麗智電子(南通)有限公司廠區,200米外就有一個209路公交站臺,車程30分鐘便能直達通州城區萬達廣場。而在209路開通前,廠區員工至少要換乘一次、步行1.5公裡,花一個多小時才能「進一趟城」。
「公交車開通,我和員工們的又一個『願望』得到了滿足。」麗智電子資深協理張和堅表示,日益改善的生活條件讓員工們的幸福感不斷提升,「我常常會在休息日乘坐公交車去城區逛逛,看看通州。」
麗智電子於2016年落戶南通高新區,次年5月正式投產,當年實現銷售額近5億元。2018年,二期開工建設,廠房約4萬平方米,目前已竣工等待驗收,明年便可投產。「我們去年已著手規劃第三期。」張和堅表示,政府部門在項目建設推動、企業招工、技術改造等各方面都給予了很大支持,「很慶幸來到通州,我對通州的電子信息產業發展非常期待,這裡是充滿機遇的熱土。」
在通州,像麗智電子一樣持續布局二期、三期項目的企業不在少數。近年來,通州把服務企業發展作為強區之本,把打造最優發展環境作為不懈追求,推動政策落實,突出重大項目,做優金融服務,想方設法為企業創造條件、排憂解難,讓營商環境成為「金字招牌」,持續提振企業投資信心。
數據顯示,目前通州在壓鑄、電子信息、家紡等多個產業集聚區湧現出鴻圖、麗智電子、江海電容器等16個「二期」在建項目,總投資391.4億元。此外,「十三五」期間,通州累計培育本土規模以上企業440家,落戶(建設)10億元以上項目56個。
「公司最近是否有困難需要我們幫助協調解決?」日前,南通高新區管委會工作人員走訪了廣東鴻圖南通壓鑄有限公司等轄區內多家企業,開展調研,了解企業發展需求。
鴻圖壓鑄是深交所上市公司廣東鴻圖的合資下屬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汽車精密鋁合金壓鑄件生產的企業。2011年3月啟動建設,2013年竣工投產,同年推進二期工程建設,投產當年銷售額達3.5億元。2017年10月,鴻圖三期項目開工建設,2018年6月投入生產。
「通州緊鄰上海和蘇南的區位優勢吸引了我們,親清的政商關係留住了我們。」從廣東到通州,廣東鴻圖南通壓鑄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萬裡用一個簡單的例子,道出通州吸引項目落戶的金字招牌——優質的營商環境。「8月通州下了一場特大暴雨,公司用電出現故障,通州消防、供電等多部門緊急出動,幫助公司迅速恢復生產秩序。其實,他們一直都是這樣服務企業的,這讓我們非常感動。」
兩次在通州追加投資,鴻圖壓鑄發展蹄疾步穩。今年前三季度,公司主營收入8.2億元,與去年持平,預計全年收入將達11億元。
創新生態厚植髮展沃土
日前,2020年科技專家通州行暨產學研精準對接活動成功舉行,來自東南大學、南京工程學院、南京工業大學等高校的10餘名科技專家分別來到四方科技、海星電子等對接企業參觀交流,為企業科技創新提供智力支撐。
落戶南通高新區的四方科技節能冷鏈裝備二期項目初具規模,設備正在調試。該項目總投資20億元,主要生產新型節能板材,建成後可年產500萬平方米冷庫用夾芯板及配套設施,為四方科技探索發展新路徑的重要布局。
創新是引領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通州始終把創新驅動作為強區之本,以數控裝備、工業機器人、節能環保裝備等推廣應用為重點,鼓勵企業引進先進技術裝備,並對發展前景良好的企業進行扶持,有效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推進新興產業項目和高新技術企業做大做強。
「從一期、二期到現在的三期,廠區擴容的過程也是我們創新轉型的過程。」江華紡織從2009年落戶石港科技產業園到現在,已兩次追加投資,2017年底二期開建,今年4月三期開建,公司負責人胡小龍介紹,公司產品已從起初的棉紡紗生產徹底轉為無紡布生產。
在江華紡織二期車間,兩條水刺無紡布智能生產線正在高速運轉;而在一期車間,今年新上的8條熔噴無紡布生產線已滿負荷生產。對於正在建設的三期,一條8000萬元的全進口水刺無紡布生產線也已購置。「從勞動密集型轉向技術和資金密集型行業,是為了企業更好地發展。」胡小龍透露,今年1至10月,江華紡織完成銷售額3億元,全年預計達4億元。
創新已成為製造企業經營發展的「新常態」,為滿足創新型企業金融需求,通州建設以金融街、金融港、創投中心為主體的金融集聚區,連續多年被評為江蘇省「蘇科貸」優秀合作地區。
7月27日,恆科新材料銀團貸款籤約儀式成功舉行。由中國銀行牽頭,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交通銀行、浦發銀行等組成銀團,共同提供35億元的貸款,為恆科新材料發展壯大增添強勁動力。
恆力集團作為全國紡織行業領軍者,2009年至今已在通州區投資200億元建設了恆科新材料一期、二期項目。今年,恆力集團追加300億元投資建設的三期項目開工,將著力打造融高端製造、科技研發、生產服務等於一體的國際先進紡織新材料基地。
「通州政府及銀行金融機構一如既往地支持恆科新材料項目,讓政銀企之間的合作更放心、更安心、更舒心。」恆力集團副董事長、總經理範紅衛表示,集團將把安全、環保放在首要位置,在服務地方經濟的同時,實現企業綠色發展。
良好的創新生態厚植企業發展沃土,正成為通州項目建設「二期效應」的強勁引擎。今年前三季度,通州實現高新技術產業產值238.27億元,同比增長4.2%。
產業集聚釋放「生態紅利」
10月31日,集成電路零部件產業園落戶南通高新區,這是南通高新區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突出產業集聚發展、特色發展的又一重要創新載體和成果,標誌著南通高新區集成電路產業發展邁上了新臺階。
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產業是南通高新區的特色產業。隨著展華電子、深南電路、生益特種材料等大批電子信息產業優秀企業相繼落戶南通高新區,通州已形成完整產業鏈條,其中多家企業追加投資布局二期、三期項目,產業生態水平處於全國前列。
今年3月,南通深南電路三期項目開工,目前部分廠房已竣工,部分車間主體正在建設中。三期項目計劃總投資20億元,建設高端汽車電子及工控用高頻多層印製電路板生產線,預計2021年投產。
深南電路2014年落戶南通高新區,致力於建設PCB高端數據通信、汽車產品專線,主要從事高精度、高密度、高可靠性的多層印製線路板的生產製造及技術研發。今年上半年,一期、二期項目已經全部連線生產。2019年,公司實現銷售收入12.4億元,一、二、三期項目全面達產後,年營收將突破40億元。
圍繞主導產業強鏈、補鏈、延鏈,通州組建三大產業「鏈長制」工作專班,深耕細作產業板塊,開展補充式、填空式招引,並設立「硬槓槓」——確保新籤約註冊優質產業項目和科創型項目中,三大產業項目佔比不低於80%。
走進雄邦壓鑄(南通)有限公司產品展廳,北京奔馳、北美特斯拉、上海蔚來新能源等知名品牌汽車結構件陳列其中。公司管理部經理王素霞告訴筆者,「雄邦來通州的十多年並不孤單,周邊聚集了十多家同行,這裡已形成了高密度的壓鑄產業鏈。」
南通國豪精密壓鑄有限公司在雄邦壓鑄不遠處,由上海國豪機械製造有限公司投資4億元建設,一期用地52畝,建築面積2.8萬平方米。據公司總經理吳長巧介紹,公司當初謀劃產業從上海轉移的時候,就是被南通高新區具有鋁湯直供、模具設計及製造、精加工等配套服務的產業鏈所吸引。
「我們看中了這裡的產業基礎和原材料供應優勢,主動融入『朋友圈』,與上下遊企業密切合作。」吳長巧表示,公司的二期也在規劃籌備中,「一期、二期項目全部建成達產後,年銷售可達6億元。」
產業集聚形成的產業生態優勢進一步堅定了企業追加投資的信心和決心,而這種「生態優勢」釋放出的「生態紅利」,進一步催生了「二次效應」的不斷湧現。僅在南通高新區不到10平方公裡的面積內,就集聚了15家鋁壓鑄企業,其中壓鑄行業全國十強有3家;全國5臺最大噸位的壓鑄機,兩臺在南通高新區。南通高新區還被認定為江蘇省唯一的「中國壓鑄產業示範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