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集聚效應顯現 南昌航空產業多點開花加速「起飛」

2021-01-16 南昌新聞網

   

  第十一屆中部博覽會上展示南昌航空產業發展成就 記者 成奔 攝

  4月26日,中國商飛江西生產試飛中心在南昌高新區奠基,預計2020年底國產新支線客機ARJ21將在這裡完工、試飛、交付;8月25日,航空工業洪都公司整體遷入南昌航空城;10月18日,我國民企自主研製的通用飛機GA20系列機正式投產……

  11月2日,瑤湖機場將迎來「首屆南昌飛行大會」,洪都公司、昌飛公司、江西商飛、江西快線、冠一通飛等公司的飛行表演展示以及國外的特技飛行表演,將讓市民在家門口大飽眼福……

  產業集聚效應顯現

  作為新中國第一架飛機的誕生地,南昌是我國重要的航空產業研發和生產基地之一。立足良好的產業基礎,南昌抓住軍民融合上升為國家戰略的歷史機遇,推動航空產業做大做強。

  為推動航空產業發展,我市規劃建設了南昌航空城,總佔地面積50平方公裡。今年,航空工業洪都公司整體搬遷到南昌航空城,意味著今後洪都的科研生產中心將以南昌航空城為主,在提高企業研發生產能力、提升企業產能的同時,也將給南昌航空城帶來集聚效應。

  「航空產業的集聚效應在高新區會發揮得更好,我們可以把相關的供應商吸引到航空城,並採取更多政策配套措施,促進相關產業在這裡落戶。」航空工業洪都公司副總經理鄭堂介告訴記者,以C919大飛機項目為牽引,他們將與中國商飛進一步對接,跟進CR929合作,並以「初教6」軍轉民適航取證為契機,進一步放大「初教6」的品牌效應,爭取早日投放市場。

  南昌航空城日新月異。中國商飛江西生產試飛中心已開工建設,將於2020年底交付首架飛機;C919大部件生產緊張有序,CR929復材研發基地已明確落戶,西班牙阿努瓦公司將布局航空復材零部件項目……南昌航空產業呈現出「立足洪都、依託商飛、多點開花」的發展態勢。

  目前,南昌航空城已落戶項目40個,在談重點項目30多個。其中,整機製造企業7家、航空運營企業4家、通航飛行服務4家、無人機製造企業4家、航空發動機製造企業1家、航空新材料製造企業3家、航空科研機構2家、航空產品配套製造企業10家。

  「南昌造」飛機將全球飛行

  日前,記者走進位於高新區的冠一通飛有限公司,在展示區看見一架白底藍條紋的GA20飛機,這架多用途4座固定翼螺旋槳飛機由單發動機驅動,無論是靜態還是滑行都非常輕盈優雅。

  2017年4月,冠一通飛落戶江西南昌,2018年5月GA20首架機在南昌高新區下線並滑跑,同年9月19日在瑤湖機場成功首飛,目前已成功試飛83架次。

  這一款GA20飛機是中國民企首個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通用飛機型號,飛機最大續航裡程1200公裡,爬升率每秒5米,在2600米高度75%功率的情況下燃油消耗量僅每小時32升,優於國際上大多數競爭機型,適用於航校飛行培訓、旅遊觀光及私人飛行,市場前景廣闊。

  「我們將完成200到300架次的試飛任務,預計在2020年取得中國民航局型號合格證,隨後便啟動產業化進程,並實現交付,目前已獲得了首個100架飛機的意向訂單。」冠一通用飛機有限公司董事長朱頌華說,今年10月18日,GA20系列機正式投產,生產5架,用於靜力、疲勞、顫振試驗以及適航取證等,同時GA20飛機將成為江西適航審定中心成立以來審定的首個民營型號。

  「GA20適航取證已經進入最後衝刺階段。接下來,我們還會爭取美國和歐洲的適航證,進行全球銷售。」朱頌華激動地說,公司將在南昌航空城建成集研發中心、製造基地、試驗試飛中心、客服中心和飛行培訓中心五大功能於一體的通用飛機產業基地,2022年發展成為年產100架飛機的整機龍頭企業。

  「南昌造」飛機全球飛行,即將成為現實。

  已形成完整的航空產業體系

  航空產業是南昌有比較優勢的戰略性新興產業。近年來,南昌著力推進航空產業發展壯大,依託航空城磁場效應,以承接大飛機項目為契機,吸引了一個個航空產業項目落戶。

  走進南昌航空城,一座集整機研發與製造、通用航空運營與服務、航空器交易與維修、航空人才培訓於一體的航空產業新城初具雛形。「為加快航空產業發展,我們高標準建設了南昌航空科創城標準廠房,預計年底正式啟用,屆時有近20家企業入駐。同時,圍繞瑤湖機場打造航空科創城配套產業園,並在中國商飛生產試飛中心周邊打造通航產業園,這些將構成南昌航空城產業鏈的基本要素,最後形成軍民兩翼齊飛的良好態勢。」南昌航空城管委會副主任劉益告訴記者,預計2020年高新區航空產業產值將達到500億元。

  為加快航空產業發展,高新區聚焦航空科創城建設,重點布局「十大平臺」。目前已落戶的平臺有8個,分別是江西適航審定中心服務平臺、航空產業投資服務平臺、低空空域管理和服務平臺、航空軍民融合產業服務平臺、航空應急救援平臺、通用航空空中旅遊服務平臺、航空技術研發製造平臺、飛行器交易及展覽平臺。

  隨著瑤湖機場建成投入使用、國產飛機C919、ARJ21瑤湖機場轉場試飛、C919前機身和中後機身在高新區生產、江西適航審定中心服務平臺等「十大平臺」加速布局,北航江西研究院、中國商飛江西生產試飛中心等重大項目相繼落戶,我市已形成從研發、設計、製造、試飛到適航取證全覆蓋的較為完整的航空產業體系。

  南昌大航空產業的新動能、新引擎不斷壯大,南昌「航空夢」正在新時代迸發新活力。

  (南昌日報記者 張代豔)

相關焦點

  • 天津航空航天產業「起飛」
    本報訊 記者武自然報導:空客A320總裝線、中航直升機、彩虹無人機……在這些大項目好項目的帶動下,天津市航空航天產業實現快速發展。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天津市航空航天工業總產值實現165.4億元,同比增長26.3%,增速居天津市工業優勢產業之首。
  • 秀英區打造金融產業聚集區 金融資源集聚效應顯現
    乘著自貿港建設的東風,中海油南方總部、招商局集團總部第二總部、海口國際免稅城等優勢項目在海口西海岸片區聚集增效,國金證券海南分公司、海南省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海南結算)、義安保險等企業也相繼落地,海口秀英區西海岸片區的金融聚集區初現雛形,金融資源集聚效應初顯。
  • 革命老區加速「起飛」逐夢藍天:江西為什麼能?
    中新社南昌9月24日電題:革命老區加速「起飛」逐夢藍天:江西為什麼能?事實上,江西是中國航空資源大省,當地近年來加速「起飛」逐夢藍天,「掘金」航空產業。繪就「航空夢」搶佔制高點江西發展航空產業並非「半路出家」。1935年1月,與義大利合作建立的中意南昌飛機製造廠在江西設立;1954年7月,新中國第一架自製飛機「初教-5」在南昌研製成功並翱翔藍天。
  • 通州產業集聚效應與項目建設「二期效應」同頻共振
    產業興,經濟強。當前,正值長江經濟帶、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多重戰略機遇疊加期,南通市通州區明確並重點培育壯大新一代信息技術、汽車及零部件、智能裝備三大主導產業,圍繞主導產業強鏈、補鏈、延鏈,產業集聚效應與項目建設「二期效應」同頻共振。
  • 雙城記·九龍坡行(四)| 用好經濟圈產業集聚效應,同頻共振發展夢!
    雙城記·九龍坡行(四)| 用好經濟圈產業集聚效應,同頻共振發展夢!上期我們說到了一企跨兩城↓↓↓雙城記·九龍坡行(三)| 一企跨兩城,加速「經濟圈」今天的產業篇,咱們就來繼續聊一聊成華與九龍坡的產業集聚效應。成華
  • 新一輪5G建設藍圖加快繪製,「乘法效應」凸顯產業變革加速
    當前,我國5G建設已顯現出階段性成果。工信部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0月,已累計開通5G基站超過70萬個,5G獨立組網初步實現規模商用,網絡覆蓋全國地級以上城市及重點縣市。據此測算,2020年我國5G通信產業規模將達到5036億元,同比增長128%。值得注意的是,面向2021年的5G建設規劃正加速制定。
  • 新疆產業集聚與民族團結的關係研究(節選)
    經濟學家繆爾達爾(1957)提出的循環累積因果理論,提出了經濟集聚過程的不同階段會出現「回流效應」和「擴散效應」。國內學者對產業集聚與經濟增長的研究多集中於實證,周兵、蒲勇健(2003)分析了我國產業集聚的區域差異,並計算出我國產業集聚的空間基尼係數,比較了我國產業集聚的區域差異,然後基於西部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的數據做了關於產業集聚與西部經濟增長的 OLS 回歸,結果表明區域經濟增長率與區域人均產出集聚、企業單位數集聚、企業總產值集聚等指標都呈現出正相關關係。
  • 2020中國航空產業大會
    當天,在江西直升機有限公司舉行的全國航空應急救援裝備展,同樣賺足了眼球。國內43家研發機構和生產企業帶來的200多件航空應急救援裝備,令航空愛好者流連忘返。由江西直升機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防疫噴灑專用直升機——小青龍防疫無人直升機,特別引人關注。
  • 【2020南昌飛行大會】就在明天!「江西第一」即將亮相!
    2020南昌飛行大會來啦!我本人作為南昌航空大學民航學院的院長,也有這樣擔當和責任,為江西航空產業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按照準備周期情況來看,我們這次主要是以亮相展示為主。目前表演方案有兩套,具體要根據上級的批覆和天氣情況來定。」
  • 中國高功率雷射設備產業集聚格局
    到2017年,全球雷射市場產業規模將超過110億美元,其中,中國雷射產業將佔到1/3。  這次,我們綜合各方面信息,就中國高功率雷射設備產業集聚格局發表一孔之見。  全國生產高功率雷射設備的廠商約有50家。
  • 龍崗區擬打造無人機產業集聚區
    記者從中獲悉:依託這一測試場的集聚聯動效應,龍崗區未來將在坪地打造無人機產業集聚區。調研組一行首先來到龍崗區無人機測試場實地了解有關情況,隨後,與40多家無人機企業代表座談,共同就龍崗區無人機產業發展出謀劃策。
  • 產業研究|利用資源稟賦加快產業集聚,推動區域經濟發展
    產業集群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引擎:一、產業集群的發展可以實現資源優化配置,聚集各類資源要素,降低基礎設施建設和企業運營成本。二、對內,產業鏈中的龍頭企業可以充分發揮集聚帶動效應,促進產業鏈中的企業快速成長發展;對外,可以吸引更多相關企業到此集聚。
  • 中國航空產業大會將在江西舉辦 航空應急救援體系建設成亮點
    8月31日,「2020中國航空產業大會」新聞發布會在南昌舉行。 張瑩 攝8月31日,「2020中國航空產業大會」新聞發布會在南昌舉行。張瑩 攝中新網南昌8月31日電 (吳鵬泉 張瑩)記者31日從「2020中國航空產業大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此次大會將於9月20日至22日在「千年瓷都」江西景德鎮舉辦,航空應急救援體系建設將成為大會的主要特色和亮點。
  • 虛擬實境(VR)產業的發展趨勢及集聚模式
    結合東灘顧問《虛擬實境(VR)產業投資趨勢及發展模式》產業內參的研究,筆者從產業集聚創新的角度出發,主要對中國虛擬實境(VR)產業發展現狀、投資趨勢、機會領域、產業集聚創新模式等內容進行系統闡述,以期為地方政府和投資者提供參考決策。
  • 我國石墨烯產業應用與發展態勢
    近年,石墨烯產業發展勢頭迅猛,中國石墨烯產業應用領跑國際,上市公司表現搶眼,企業合作動作連連,產業格局初具雛形;企業合力打通終端渠道,應用市場遍地開花,石墨烯技術逐步「走近生活」;國家層面的政策引導、系統規劃明顯加速,產學研合作貫通產業鏈條,品牌競爭格局即將形成。石墨烯作為新材料產業的先導,在帶動傳統製造業轉型升級,培育新興產業增長點,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作用越來越顯著。
  • 天津打造千億元航空航天產業
    據工信部網站消息,航空航天產業在天津市已形成產業聚集效應,大項目好項目紛紛落戶。今年前三季度,該行業總產值達244.7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速達41.4%。天津市為引進大項目好項目搭建平臺,創造發展環境,在財政、土地、金融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目前已形成以大飛機、直升機、無人機、大火箭、衛星為產業核心的「三機一箭一星」格局;中國航空工業集團、中國航天科技[5.78% 資金 研報]集團、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三家國內航空航天產業領軍企業相繼落戶。除了航空航天產業大項目好項目,一批國家級的航空航天大院大所也紛紛來津落戶。
  • 2020南昌飛行大會在瑤湖機場開幕 國產C919大飛機亮相
    10月31日,以「江西飛機飛起來」為主題的2020南昌飛行大會在航空工業洪都瑤湖機場盛大開幕。江西省委書記劉奇,省長易煉紅,中國商飛董事長賀東風,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彥仲,航空工業副總經理洪蛟共同推桿,啟動2020南昌飛行大會。
  • 南昌驚豔全世界
    3天時間國內外200餘家航空航天企業、研究機構的400多名行業專家、學者、客商齊聚南昌十餘萬人次進入大會動靜態展區觀展飛行大會讓南昌人在家門口盡享航空盛宴!也為英雄城航空產業發展注入新動力!這場「速度與激情」的高空盛宴彰顯了南昌發展航空業的決心和信心!
  • 四川大力發展航空與燃機產業 航空第四城成都再起飛
    ——成都航空航天產業「井噴」式發展觀察  今年年初,「中國3D航空小鎮」在彭州市麗春鎮啟動建設;  7月31日,由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噴氣式客機C919首架機機頭部段在成都下線;  8月1日,中國商飛首個公司級地區發展平臺在雙流縣掛牌成立;  8月8日,成都航空四站科技集團公司、四川宇翔通用航空公司與金堂籤訂通用航空機場項目建設投資協議
  • 懷仁:以產興城 加速產業集聚發展
    城市是產業的載體,產業是城市的支柱。在產城融合發展這一思路的指引下,懷仁經濟技術開發區抓招商、上項目,突出改革為要,不斷刷新著開發區速度,真正形成產業集聚、以產興城新格局。山西仁昊氣體科技有限公司是山西省重點工程項目,佔地面積93畝,總投資5.2億元,主要生產醫用氧氣、液態氧、液態氮等產品,滿足化工、能源、鋼鐵等基礎行業和光伏、通信、醫療等新興產業對氣體和清潔能源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