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電視機問世以來,隨著技術的發展與完善,早已成為很多家庭必不可少的物品之一。目前主流的液晶電視也已經統治我們的客廳20餘年,現在的液晶電視價格非常優惠,但在畫面尺寸上已然到達了一個瓶頸。雖說市面上出現了百吋以上的大屏液晶電視,但昂貴的價格可不是一般家庭能夠承擔的起的。如何才能滿足廣大人們對更大畫面的追求,成了顯示界必須要突破的屏障。
不玩套路 六大問題解讀真實的雷射電視
說到擁有大畫面還不佔空間,相信很多人會想到家用投影機,但因為投影自身的諸多問題,家用投影始終難以得到普及。這是為什麼呢?首先,普通家用投影機的亮度有限,白天放在客廳觀看的話畫面確實很難看清。其次是投射距離的問題,因為投影機投射畫面的大小與投影距離是成正比的,很多人家中的客廳有限,所以想看更大的畫面還是有些困難的。最後還有光源壽命的問題,傳統投影機的燈泡光源一般只有幾千小時的壽命,亮度衰減快,需要定期更換燈泡,提高了後期維護成本。
雷射電視的出現將使這些問題迎刃而解。雷射電視這兩年在顯示圈是一個新穎而又火爆的詞彙,而雷射電視也是解決家庭觀看大屏最好的方案之一。現在的雷射電視的鏡頭多數採用的反射式超短焦設計,一般只需要幾十釐米的距離就能實現百吋左右的畫面。同時,雷射電視的雷射光源在亮度和使用壽命上相比於傳統家用投影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這也是它最大的優勢之一。
今天,筆者將通過以下幾個問題對現在的雷射電視進行解釋和分析,讓大家全方位的了解一下這個投影圈的新興產物。
問題一:雷射電視為何多數採用DLP技術?
問題二:雷射電視的成像色彩究竟好不好?
問題三:雷射電視觀看3D大片效果如何?
問題四:雷射電視為何要搭配抗光幕?
問題五:雷射電視與液晶電視相比誰更護眼?
問題六:雷射電視的優缺點有哪些?
首先跟大家科普一下什麼是雷射電視。雷射電視包括兩大部分,第一就是雷射投影機本身,之所以叫雷射電視,因為該投影機的光源採用了雷射光源,因此雷射電視的本質是一款採用反射式超短焦投影技術的雷射光源投影機;另一部分則是投影幕布,因為雷射電視必須要配合特定的幕布才可以,不是隨便的白牆或者軟幕就可以的。(不配幕的畫面是很慘的)
雷射光源成像原理
目前市面上的雷射電視大多數是採用DLP成像技術,日系產品在使用LCD技術並沒有在這個市場出現。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DLP採用的是數位技術,其核心成像器件是DMD晶片,這種晶片體積小運用靈活,配合光機可以實現反射式超短焦的技術。而3LCD投影技術在這一方面的創新稍弱。
左側為DLP技術原理右側為LCD技術原理
然而雷射電視為什麼要採用反射式超短焦的鏡頭呢?因為這種鏡頭可以實現在很短的距離投出上百吋畫面的效果,也就是說把雷射電視放在離牆面很近的地方就可以了。完全不需要考慮像傳統投影機投射距離的問題,而且使用者也不用擔心在客廳走動影響到畫面了。
說了這麼多DLP技術並不代表LCD技術就不好,只是在現階段的雷射電視領域DLP技術比LCD技術的優勢更為明顯。這兩項技術一直是投影市場的兩大主要陣營,各有優劣,目前日本廠商已經做出採用LCD技術的雷射電視,相信隨著技術的發展,這類雷射電視一定會出現在我們眼前。
一臺雷射電視好壞對於消費者來說主要還是看它的畫面效果如何,雷射投影在亮度的方面的表現一直很優秀,但在色彩測試方面總是有瑕疵。今天就給大家簡單說說其中的緣由。
理論上說RGB雷射光源的色彩是最好的,但是這種方案的價格太高。因此業界開始採用藍色雷射半導體配合螢光輪的方式來實現RGB三原色,這種「簡化」的方案,在色彩的準確度其實一直是有問題的。首先,因為目前的藍色雷射器出光波長略微短2-6個納米的影響,畫面出現了色彩偏紫的情況。之後採用的藍色雷射+藍色、綠色、紅色螢光粉的模式改善了這個問題,但是藍色不正的情況依舊會出現。
藍色雷射+螢光體實現RGB三原色
其次是藍色雷射混合螢光粉色輪的模式會造成色域數值不高,雖然雷射光源的理論色域值是非常之高。但是那指的是RGB雷射光源的表現,對於這種單色雷射光源來說,色域數值卻是和理論數值差距還很大。色域不高就導致了畫面色彩的層次還是不夠,很多色彩的區分還是難以展現。就拿紅色為例,多種多樣的紅色很多投影機都難以分辨,但是人眼在大自然中卻是可以分辨這種差別的。
雙色雷射原理
總體來說,現在的雷射電視在畫面色彩表現上還是不太盡如人意,也希望各大廠商能夠拿出更多更好的解決方案,無論是使用雙色光源或者真正的RGB光源也好,還是調整色輪色段的比例範圍也罷,儘快修復雷射電視的這一弊端才可以解決色彩的問題。
當今社會很多人都喜歡看3D電影,如果能在家中看3D影片的話更是不少人的夢想。其實3D影片效果的好壞很大程度上跟畫面的亮度有關係,因為3D技術的原因,現在被動3D眼鏡都會很大程度的降低影片的亮度。而亮度是畫面質量好壞的重要一環。沒有亮度畫面的明暗對比就出不來,對於3D影片來說,眼鏡帶來的亮度衰減使得真實的畫面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如果想在家中看3D影片,投影機亮度不夠的話影響還是蠻大的。
3D電影畫面亮度降低很多
隨著雷射光源的應用以及雷射電視的出現,投影亮度的控制終於有了辦法。雷射光源擁有高亮、節能、色彩以及長壽命的特點。這些特點讓雷射光源在家用市場有著天然的優勢。尤其是長壽命的特點,保證了雷射光源的亮度衰減並沒有那麼快。
並且雷射光源的能效也更好,雷射光源的目前已經可以達到10流明/瓦,因此在電能耗費上,輸出同樣的亮度,雷射光源更為省電。目前一些光源廠商以及投影機廠商也紛紛給出30000小時的質保時間,如果雷射光源的亮度在30000小時內衰減到70%以下,可見雷射光源的技術已經比較的成熟了。
不同燈源的投影畫面亮度對比
因此,想在家中感受更為震撼的3D影片的話,雷射電視是個不錯的選擇。相信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3D影片畫面亮度的問題將被雷射電視從根本上解決。目前雷射光源的成本正在持續下降,雷射電視的定價也將逐步被更多人接受。
說了這麼多雷射電視的主體,接下來就為大家說說它的另一個部分——幕布。前面我提到過,雷射電視是有兩部分組成,兩者缺一不可。這是因為雷射電視需要克服環境光,凸顯一個較為明亮的畫面。這種幕布採用特殊光學鋸齒結構,鋸齒結構上方為黑色的光線阻絕吸光層,下方為特殊塗料結構,可讓投影影像真實回饋,得到的高對比度圖像。這樣的幕布有抗環境光,增加對比度的優勢。
我們實測過程中雷射電視在普通幕布上的效果
其實這個原理並不難理解,幕布上的顆粒結構和材料比較的複雜,但是其本質的原理其實是將雷射電視斜下方照射上來的光線折射到觀察者的眼睛中。白牆是漫反射的效果,也就是下面的光線照到白牆之上後,光線向四周發射,因此畫面的亮度就會降低,而經過特殊設計的抗光幕布則是將光線集中投射觀者的方向,因此畫面的亮度更高。抗光幕根據抗光原理有所,有利用物理結構實現抗光效果的,也有利用光學塗層實現抗光的。
抗光幕原理
購買雷射電視的同時,一定是要搭配專門的抗光幕。這種幕布的確有效果,即便是把評測室的燈開著,畫面依舊清晰給力,色彩也沒有什麼特別大的變化。話說回來,對於購買雷射電視的人來說,幕布的費用還是能承擔的起的,不然買回家中就很難體驗雷射電視的優勢了。
抗光幕機構
抗光幕的科技含量還是很多的,好的抗光幕能夠提供良好的抗光效果,同時增加對比度,擁有良好的視角表現等等,需要研究專門的物理結構或者光學塗層。不要貪圖便宜買一些價格低廉的仿製品,那樣的效果也會大打折扣的。因此最好選擇與雷射電視專門配置的抗光幕產品。
在一些未來題材的電影中,我們會看到雷射槍、雷射劍、雷射炮等傷害爆表的武器出現,很多人就會猜測,雷射電視的雷射光源會不會像電影中那樣對我們的眼鏡造成傷害呢?這個擔心是沒有必要的,首先雷射電視在整機正常使用的時候,雷射光源是被幾乎密封的包裹的,不會對人眼造成傷害。
雷射電視的光線不足以造成傷害
雷射電視與我們常見的液晶電視相比均採用的是偏振光,兩者的光源都是藍色LED配合黃色螢光粉實現的白光,看液晶顯示屏和看雷射投影屏幕,在光學上來看並沒有什麼差別。並且雷射投影的畫面是反射光,相比於液晶屏幕的直射光來說,雷射光源的畫面更適合長時間觀看。加上距離遠畫面大,其實綜合來看,對於人類眼睛來說,看雷射投影的畫面更加的安全,損傷更小。
成像過程已經消除了雷射的威力
就目前來看雷射光源在投影機中的應用危險性不大,尤其是普通的家用產品,由於亮度並沒有達到工程機那麼高,對於用戶危害幾乎是0。至於高亮的工程雷射投影機,雖然有可能因為損壞造成一定的危害,但是畢竟這種偶然的情況,畢竟我們看的是雷射電視而不是工程雷射投影,所以不必有過多的擔心。
通過之前的介紹,相信能夠解答很多朋友對雷射電視的一些困惑,重新認識雷射電視。但每個物品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筆者總結了幾點雷射電視的優缺點,讓大家更為直觀的了解雷射電視。
雷射電視是新生產物,優缺點都很明顯
雷射電視的優點:
1、色彩飽和度高,色域更廣,畫面更加的鮮明
2、採用雷射光源,亮度高,色彩表現更好,壽命更長更安全
3、與液晶電視相比,畫面更靈活,尺寸更大
4、大多數的雷射電視均帶有智能系統,功能全,資源豐富
雷射電視的缺點:
1、多數的雷射電視解析度依舊停在1080P,擁有4K畫質比較少
2、價格昂貴,一般雷射電視的售價在2萬—7萬之間
3、雖說色彩表現上高於傳統的家用投影,但由於單光源的原因,色彩呈現不準確
目前來看雷射電視的發展還處在初級階段,還有很多技術上的缺陷需要完善,所以說想要被大眾所接受就要做到更加完美。隨著更多廠商的加入,雷射電視認知度會不斷上升,雷射電視也將不再是現在這樣的高端定位。只要在技術上不斷革新,定價趨於合理,相信雷射電視的春天馬上就會到來。
今天關於雷射電視的介紹和解讀先寫到這裡,如果大家有想要了解有關投影方面的問題,歡迎大家給我留言,我會定期給大家進行分析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