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科學人士的共同點:喜歡聽小故事

2021-01-11 懷疑探索者

之前,我寫了一篇《對反科學人士思維方式的研究》,在文章中寫道:反科學人士擅長文科思維,他們屬於刺蝟型;科學人士則擅長理科思維,他們屬於狐狸型。

今天,我讀了科羅拉多大學物理系研究員萬維鋼老師的《選民的大腦想要什麼》一文,有感於其表達的思想「選民都是無知的」與反科學人士的特點確有共通之處,所以也做一番分析。

加州大學的George Lakoff在《政治之腦》中描述了非常有趣的一類思維模式,他說,選民想要的東西,叫做「小故事」。這個所謂的「小故事」,類似簡潔的小段子,有點類似野史傳奇,但是很吸引人。據腦科學家的研究,普通人難以理解複雜的世界,對龐雜的信息無法認知,所以需要通過「小故事」去做出解讀。至於這些「小故事」是不是真實可靠,他們是管不著的,只需要這個故事離奇、有趣、勵志、驚險即可。而小故事最鮮明的特徵就是,它們最能調動人的感情。畢竟人是自然界的感情動物,這是生物基因本能決定的,非經過長期的科學訓練難以獲得理性的王冠。

很多人都愛聽「小故事」

萬維鋼引述《政治之腦》說,選民最喜歡兩類小故事,因為這兩類小故事最容易引起共鳴。

第一類,是「不怕敵人的勇敢故事」。選民們通過讀取這種故事,感覺自己也變得勇敢了。

比如,小布希在競選的時候,就經常談自己年輕時參加軍隊的故事。而反科學的旗幟人物,也喜歡吹噓自己「揭露利益集團的邪惡,與邪惡勢力作戰」。這個所謂的「利益集團」,是「拿美金」收買科學家的某某企業。好像全世界科學界和某些大企業沆瀣一氣,聯合起來欺騙全球人民。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某老師說自己被人找上門,對方要花2億元封他的口。讀者們一看,這位老師真是太勇敢了,為了「正義的事業」,無畏地與「利益集團」鬥爭,還兩袖清風拒絕了2億元。這不是英雄,誰是英雄?至於這個故事裡面的邏輯荒誕百出,讀者是不會去考慮的。他們要的是這種「勇鬥邪惡」的感人小故事。

第二類,是「自我救贖的奮鬥故事」。選民們絕大多數都是來自基層,他們讀了這種故事,就有代入感,認為自己也能和故事中的主角一樣,通過奮鬥實現人生理想。比如,歐巴馬就經常談他上高中的時候吸食大麻,整天渾渾噩噩,現在作為一個「底層」的黑人要努力改變世界。

三井壽

日本著名漫畫《灌籃高手》中,最有人氣的角色不是櫻木花道、流川楓,而是三井壽。三井壽原本是初中的優秀籃球手,後來加入湘北在訓練中意外受傷,遺憾離開籃球隊。因此,嫉恨隊員赤木剛憲的他性情大變,淪落為街頭混混。最後,在安西教練的感召下,三井壽重歸籃球隊,在一次又一次突破極限的搏殺中,他終於完成了個人的救贖,也重新回歸正常的人生軌跡。

而某位反科學的姓金的大佬,他就特別喜歡「賣慘」。比如,說自己因為揭露了生物基因利益集團的陰謀,由此被封殺,並且遭遇了「碰瓷」律師的起訴云云。這怎麼不讓不明真相的群眾為他掬一把同情淚?

就我來看,選民也好,反科學人士也好,他們還喜歡第三類故事,即「無間道」的故事。

也就是說,社會上被廣泛表彰的名譽極高的「大人物」,原來他們統統是壞人安插在權威機構中的臥底,目的是利用權力和影響力悄悄幹壞事。越是名譽高的人,越可能是最壞的人。

三位科學家獲得科學大獎,由此遭遇攻擊

比如,一位研究雜交水稻60多年的袁姓老先生,堂堂的工程院院士,他原來是偷偷摸摸搞生物基因技術的,為的是賺黑心錢,這個老頭最壞,原來我們都被他欺騙了。由此,還針對袁姓老人派生出「他兒子移民了」之類的小故事。而某位老師的讀者最喜歡讀這類故事,並且深信不疑。總之,這類故事能夠讓他們擁有「撥開雲霧」之欣喜,好像自己曉得了絕大多數地球人都不知道的內幕,並為此沾沾自喜。

我發現,越是在職業和收入上較高層次的,越不會信這類陰謀論小故事,因為不屑。反之,則愈發深信不疑。這也正常,在生活中不得志,總覺得全世界都對他們不友善,所以看事業有成的人士總是不順眼,揭發一個名譽極大的「大人物」,總是可以讓他們獲得內心的安慰——我不好,你也別好。袁姓老人享譽全球,我要是把他拉下馬,這得造成多大轟動啊,這輩子不算白活了。

喜歡聽小故事的人,他們自己都是思維比較簡單的人。比如,他們評價一個人,就是非黑即白。某老師被他們判斷為「好人」,既然是「好人」,怎麼可能做錯事情呢?好人是永遠不會做錯的。憑什麼說他是好人呢?因為這個好人有「拒絕2億元,勇鬥邪惡」的小故事。這還不算好人嗎?

那麼,憑什麼說這個小故事就是真實的呢?很簡單啊,這位老師總是到處罵,罵這個罵那個,罵的都是權貴,我們聽了心裡能不舒坦嗎?我們心裡舒坦了,這位老師當然是我們的「代言人」啊,他還不算好人嗎?

參考資料:《智識分子:做個複雜的現代人》(萬維鋼 著)

作者:懷疑探索者

相關焦點

  • 反科學人士的口頭禪包括哪些?
    也有一些人喜歡說,「世界上還有很多科學解釋不了的東西。」第七,實際並不存在科學解釋不了的東西。只有由於缺乏足夠的工具或者資料,暫時解釋不了的東西。第八,那些喜歡把「世界上還有很多科學解釋不了的東西」作為口頭禪的人,他們所謂的「解釋不了」,其實絕對是馬上就能被解釋出來的。只不過他們自己能力差,自個兒解釋不了。
  • 思考能力低下的人,為什麼非常喜歡聽故事
    其中有一個高贊的回答列舉了思考能力低下的幾種表現:包括特別喜歡聽故事和看故事,情緒化,容易被煽動,情感和邏輯不分等等。在如今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實際上也是一個故事泛濫的時代,打開手機,到處都是各種各樣吸引人的故事。
  • 十個個幼兒園小故事,暑假講給小朋友聽!
    故事目標:1.知道微笑是一種美。2.懂得要愛護花。(周末帶孩子去公園看花)可設置一些問題讓幼兒討論:1.小天天和花兒都有一個什麼特點讓人喜歡?2.小天天為什麼一直沒有摘公園裡的那朵花?3.外婆為什麼說:"天天也是一朵愛笑的小花?"讓幼兒明白:微笑會讓大家喜歡,愛護花的孩子更讓人喜歡。
  • 故事小主播|唐昕:小老鼠和大老虎(聽故事成為一種習慣)
    在她的公眾號裡(ID:xiaolijianggushi),每天都會更新一個故事音頻,分享育兒故事,已經吸引了百萬媽媽關注。小莉點評唐昕小朋友才3歲8個月,就已經講得這麼好了。在她講的這個故事裡,小老鼠和大老虎的形象非常生動,也非常風趣。小唐昕不僅講得非常清晰流暢,而且整個故事聽起來都很活波,也很有感染力。
  • ...通過米老鼠拼圖搭橋認識新朋友 一口氣找到彼此有15個共同點
    頭戴感應儀器的她坐在舒適柔軟的沙發上,在侯莫易的引導下專注地看著屏幕,聽著音樂,漸漸放鬆身心。2分25秒後,「菩提樹」變得枝繁葉茂,周圍的土地長滿了綠草,開遍了鮮花。「剛開始挺緊張,現在心裡好輕鬆呀!」對於中間有一小段時間,剛長出的樹葉忽然消失,湯程月解釋說,「那時有一個男生壓到了我的腳上,沒想到就分心了那麼一下,就被感應到了。」
  • 【聽故事】《風吹草動》成語故事
    小豆丁講故事 Weixin ID xiaodoudingstory
  • 美國心理學家:高智商兒童的確有很多共同點,與父母遺傳無關
    劉易斯·推孟對1500個高智商的孩子做過跟蹤,發現了他們擁有高智商的三個共同點。美國心理學家研究:高智商兒童的共同點在於這3點1、創造力人類之所以能不斷進步,就是因為人類有無與倫比的創造創新的能力,這也是我們從小就被教育要成為科學家的原因。
  • 「小蝌蚪找媽媽」講半年娃還要聽,娃都能背了為啥還要反覆聽?
    今天我同事跟我說,她3歲的女兒特別喜歡聽《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我隨口接道:我兒子也喜歡。同事瞪大眼睛誇張地搖著我的肩膀:你知道她有多喜歡麼!基本每天晚上都要我講!關鍵我已經講了半年了,半年了啊!關鍵她都會背了,還要我講!我都快講吐了!看著同事一臉哀嚎,我深表認同。
  • 扁桃與黑猩猩的共同點
    扁桃與黑猩猩的共同點
  • 【聽故事】《為什麼海水是鹹的》百科故事
    小豆丁講故事 Weixin ID xiaodoudingstory
  • 美國心理學最新研究發現:高智商兒童確實有共同點,但並非靠遺傳
    經過長時間的追蹤後,劉易斯·推孟發現了這些高智商兒童之間的共同點。美國心理學最新研究:高智商兒童確實有3個共同點,但並非靠遺傳!1、創造力強大劉易斯推孟發現,高智商並且最終獲得成就的孩子,童年時期一個最大的共同點就是創造力。那創造力體現在哪些方面?喜歡思考、異常活躍、喜歡天馬行空的比喻、喜歡提問題、更是一個拆家能手。
  • 【聽故事】趣味科普繪本:章魚能爬上高樓嗎?
    我是艾瑪老師從事英文教學十餘年研讀萬千中英文繪本讀物為孩子們選好書、讀好書是我的熱愛和樂趣歡迎收聽荔枝電臺育兒類排名第一的艾瑪讀繪本重溫好故事,和孩子一起成長。最近艾瑪讀繪本公眾號會在發布新內容的同時,重溫之前講過的好故事,方便新來的小夥伴們閱讀和收聽。聽 故 事想聽更多故事,可以在荔枝FM、網易雲、喜馬拉雅FM、蜻蜓FM、牛聽聽、火火兔等APP,搜索「艾瑪讀繪本」。600多個中英文繪本故事任意聽,可以快進快退、離線下載、隨意選擇節目,磨耳朵更方便哦。
  • 聽華萊士講那「無窮」的故事
    ——《墨經》小的時候喜歡聽故事,做了爸爸也得給兒子講故事。但有一個故事,永遠講不完,也永遠聽不完,那就是:從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廟,廟裡的老和尚在講故事,他說:從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廟,廟裡的老和尚在講故事,他說……。到大學學了微積分,才知道「老和尚的故事」就是一個「無窮嵌套」,或者說「無窮循環」。什麼是「無窮」?是政治家的雄心抱負,是詩人的瀰漫情思,還是哲學家的深邃智慧?
  • 睡前聽故事《大象的鼻子》
    溫馨提示:點上方 "大米媽媽講故事故事大概最後,鱷魚的力氣終於用完了,猛地鬆開了小象的鼻子,只聽「撲通」一聲巨響,象孩兒重重地跌坐在地上。小象發現自己的鼻子變形了,變得特別長小象特別高興,於是,愉快的搖晃著自己的長鼻子回家了。正是從那時候起,所有的大象都長著一個長長的鼻子了。
  • 聽星巴克講咖啡的故事
    10名河南商報的幸運粉絲相聚星巴克,在濃濃的咖啡香味裡,聽星巴克的River老師講咖啡的故事。  180毫升水與10克咖啡粉  是最完美搭配  製作一杯好的咖啡有四個要素:適量的咖啡粉、咖啡的研磨程度、水的品質和咖啡粉的新鮮程度。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咖啡粉與水的比例。  180毫升水與10克咖啡粉是最完美的搭配,當然,你可以按著自己的口味來。
  • 故事小主播|童喵喵:野天鵝(堅強勇敢的公主故事)
    在她的公眾號裡(ID:xiaolijianggushi),每天都會更新一個故事音頻,分享育兒故事,已經吸引了百萬媽媽關注。小莉點評喵喵小朋友給我們帶來的是安徒生童話裡的一個經典故事,惡毒的王后把小公主伊莉莎的哥哥們都變成了野天鵝,伊莉莎依靠頑強的毅力,不停地編制披甲,最後拯救了哥哥們。
  • 5個有道理的小故事,你一定要講給寶寶聽
    原標題:5個有道理的小故事,你一定要講給寶寶聽 編輯:小菜 「兒子說:我最討厭聽大道理了。我一邊引經據典,口沫橫飛,他自巋然不動。人是杵在那裡,但思緒早已經不知雲遊到何方了,說完該幹嗎幹嗎,一點效果沒有。」
  • 【哲理小故事】|吸血蝙蝠
    >歡迎訂閱亞洲真理Radio大家好,我是木蘭,歡迎收聽有聲哲理小故事,今天給大家帶來是一個關於一匹野馬的故事它身體極小,卻是野馬的 天敵。這種蝙蝠靠吸動物的血而生存,它在攻擊野馬時,常附在馬腿上,用鋒利的牙齒極敏捷地刺破野馬的腿,然後用尖尖的嘴吸血。無論野馬如何蹦跳、狂奔,都無法驅逐這種蝙蝠,蝙蝠卻可以從容地吸附在馬的身上,落在野馬的 頭上,直到吸飽吸足,才滿意地飛去。而野馬常常在暴怒、狂奔、流血中無可奈何地死去。
  • 別頭疼,先聽了這個故事《小狼孩史蒂夫》晚安故事
    添加蜜桃姐姐小助理私號:mitaojiejie020說出你想聽的故事吧 史蒂夫的媽媽是一個尊重孩子個性發展的媽媽,她沒有對孩子提出條條框框的要求,但就是因為這種自由的教育風格,使得史蒂夫在入學適應時出現了一系列問題 來聽蜜桃姐姐講故事吧!
  • 盤點歌手許巍的七大金曲,你最喜歡聽哪一首歌?
    在現在的繁華社會中,每個人都忙忙碌碌,當夜深人靜,疲憊不堪時,不如打開手機,看一看別人的故事和生活,看一看又有哪一些電影、好劇,或是有哪些故事,哪些人打動了你。下面小編就給大家盤點一下歌手許巍的七大金曲,願大家都能放下心中的浮沉,從這篇文章中獲得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