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小故事】|吸血蝙蝠

2021-02-15 亞洲真理Radio

歡迎訂閱亞洲真理Radio

大家好,我是木蘭,歡迎收聽有聲哲理小故事,今天給大家帶來是一個關於一匹野馬的故事。

在非洲草原上,有一種不起眼的動物叫做吸血蝙蝠。它身體極小,卻是野馬的 天敵。這種蝙蝠靠吸動物的血而生存,它在攻擊野馬時,常附在馬腿上,用鋒利的牙齒極敏捷地刺破野馬的腿,然後用尖尖的嘴吸血。無論野馬如何蹦跳、狂奔,都無法驅逐這種蝙蝠,蝙蝠卻可以從容地吸附在馬的身上,落在野馬的 頭上,直到吸飽吸足,才滿意地飛去。而野馬常常在暴怒、狂奔、流血中無可奈何地死去。  

動物學家在分析這一問題時,一致認為吸血蝙蝠所吸的血量是微不足道的,遠不會讓野馬死去,野馬的 死是它暴怒的習性和狂奔所致。

細想一下,這與我們的現實生活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將我們擊垮的有時候並不是那些看似滅頂之災的挑戰,而是一些微不足道的雞毛蒜皮的小事。我們大部分時間和精力無休止消耗在這些雞毛蒜皮之中,最終讓大部分人一生一事無成。親愛的朋友,你是否也在為一些雞毛蒜皮的事勞神費心呢?生活需要求我們不斷地清點,看看忙忙碌碌中,哪些是重要的,是必要的,哪些是不重要的,或是無須勞神去忙的。然後,果斷地將那些無益的事情拋棄,不去理它。

聖經上說:(瑪6:33-34)

也把這個故事講給您的朋友和孩子聽吧,願我們都在生活中獲得真正的喜樂。

聽完今天的故事,您有什麼感受想要分享,就請在我們節目下方的留言區留言吧!在這裡木蘭也有一個小小邀請,如果您聽到過什麼好的故事,歡迎您分享給我們,我們的故事徵集郵箱是tianzhuasia@gmail.com,木蘭會在今後的節目裡講給大家聽……

喜歡這個節目,就請在文末點個「在看」吧……

今天的故事就講到這裡,再見!

The Voice of Asian Christianity

亞洲教會的聲音

相關焦點

  • 自然科普 動物殺手系列之:長著尖利小牙的吸血蝙蝠
    今兒認識一下會飛又長著尖利小牙的吸血蝙蝠。可別小瞧蝙蝠這個群體,這可是地球上唯一具有飛行能力的哺乳動物,你見過豬牛羊啥的會飛嗎?蝙蝠長著皮毛,不是羽毛;用乳汁餵養小蝙蝠。蝙蝠的捕食目標通常也是會飛的動物,比如飛蛾之類的。從名字就看得出來,我們是以吸血為生的。我們會貼著地面快速低飛,搜尋有體溫的動物,一旦發現目標,就用我們尖利的小牙齒咬穿他們的皮膚,吸他們的血。
  • 吸血蝙蝠的逆襲
    不過,這還不是吸血蝙蝠最恐怖的地方,它所攜帶的狂犬病毒才是真正令人聞之喪膽的殺手。2010年,在巴西距裡約熱內盧約2400公裡的波特爾島上,接連發生了多起吸血蝙蝠傷人事件,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有300多人被咬傷,其中19人患上狂犬病死亡。由於吸血蝙蝠的猖獗,拉丁美洲每年因此造成的損失高達3000萬美元,當地居民對這些吸人血的小生物簡直是恨之入骨。
  • 我的起源吸血蝙蝠蛋怎麼獲取 吸血蝙蝠蛋獲取技巧分享
    我的起源吸血蝙蝠蛋怎麼獲取 吸血蝙蝠蛋獲取技巧分享 作者:網際網路 來源:九遊 發布時間:2019-12-02 15:16:00手機訂閱
  • 吸血蝙蝠居然也獻血
    因為新冠病毒,曾經SARS病毒宿主蝙蝠又進入了大家的視野。蝙蝠除了是很多病毒的宿主外,傳說中的吸血鬼,創作者的很多靈感也來源於蝙蝠中的吸血蝙蝠。這個物種有許多奇特的地方,一起來看看吧。蝙蝠都吸血嗎?吸血蝙蝠居然也被吸血在已知的近1400種蝙蝠中,只有三種是吸血鬼。
  • 揭開吸血蝙蝠神秘面紗:一邊吸血一邊排尿
    每個棲息地通常只有一隻雄吸血蝙蝠,雌吸血蝙蝠及其後代的數量則在20隻左右。每隻吸血蝙蝠每隔幾天便要享受一頓血餐。 如果在進食期間不能吸食足夠的血,它們可能與棲息地的其它吸血蝙蝠聯繫,請求它們捐獻食物。口對口的食物交換在形式上與接吻差不多。野外吸血蝙蝠的壽命最長為9年,圈養狀態下可達到19年。
  • 電影中吸血蝙蝠真的存在嗎?吸血蝙蝠能吸多少血?
    最近,全國的疫情讓大家對很不起眼的蝙蝠有了新的認識,許多人了解到蝙蝠身上有數以千計的病毒,是實實在在的「毒庫」。這也讓我想到電影中的吸血蝙蝠,在電影中的吸血蝙蝠是一種非常可怕的動物。那麼吸血蝙蝠能吸多少血?被吸過血的動物會因為病毒感染而死嗎?這些問題是不是大家非常感興趣的呢?
  • 夜間的精靈——吸血蝙蝠【當然喜歡】
    聰明的你一定可以答對,就是蝙蝠!不過我們今天要介紹的主角有點兒特別,你可千萬別害怕啊。我們今天的主角是神秘的吸血蝙蝠,是世界上唯一依靠血液為生的哺乳動物。不過,你也完全不用擔心受到吸血蝙蝠的攻擊,它們主要棲息在墨西哥、中美洲和南美洲,在亞洲可沒有它們的身影哦!吸血蝙蝠喜歡在夜間活動。飢餓的它們會從動物的身上咬出一個傷口,吸食血液。
  • 蝙蝠吸血有「講究」如何挑選吸血對象?
    全世界只有3種吸血蝙蝠,全部分布在美洲大陸;它們僅以血液為食,食譜極度狹窄,而且依靠嗅覺尋找獵物,依靠紅外感受器定位獵物暴露在體表的血管。因此,長期以來,人們認為吸血蝙蝠的味覺不再重要,可能嚴重退化。「事實上確實如此,我們前期的研究表明,全部三種蝙蝠的鮮味和甜味受體基因都是假基因;這些基因與正常基因序列相似,但失去了正常功能的DNA序列,通常是由基因突變引起的。因此,吸血蝙蝠已經失去了甜味和鮮味功能。」論文的責任作者、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趙華斌說。
  • 世界上最恐怖的「老鼠」:吸血蝙蝠,以吸血為生,一旦開始吸血,血液不會凝固
    在不同的故事中,所謂的upierz有不同的稱呼,如oupires、wapierz或者vampires。莫雷裡編寫的《歷史大辭典》(1759年)中有一個非常明確的定義:「VAMPYR。這個詞在斯拉夫語中的意思為螞蟥,因此,在斯拉沃尼亞,也會用這個詞指稱那些疑似吸活人血的死人。」
  • 動物界十大吸血動物 吸血蝙蝠只排在末位
    原標題:動物界十大吸血動物 吸血蝙蝠只排在末位 【科技訊】11月5日消息,說起吸血生物,第一個反應是西方的吸血鬼,或者說吸血蝙蝠,其實,生物界吸血的動物不在少數,論恐怖程度,吸血蝙蝠只能屈居末位!
  • 《饑荒哈姆雷特》吸血蝙蝠的相關介紹
    《饑荒哈姆雷特》中,我們可以發現沒有狗的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吸血蝙蝠,刷新的頻率和聯機中的狗相似。今天就來介紹一下吸血蝙蝠的刷新機制和掉落物品吧!吸血蝙蝠的血量有130點,攻擊力為15點。在前期時大概刷新3-4隻蝙蝠,到後期則是一次刷新十幾隻,這還不是令人絕望的。在毀滅季中的吸血蝙蝠一天會刷新20隻!不過也不用太過擔心,吸血蝙蝠的仇恨值不是很穩定,比較容易擺脫。殺死蝙蝠有機率掉「豬皮?」和「蝙蝠翅膀?」。「豬皮?」實際就是換了一個顏色的豬皮,至於蝙蝠身上為什麼會掉豬皮這個設定,可能得問官方才知道了。而「蝙蝠翅膀?」就是蝙蝠翅膀沒有區別。
  • 你能吃我我也能吃你——真假吸血蝙蝠考
    那麼,再回來說假吸血蝙蝠,這些物種由於古老的誤解而被統稱為假吸血鬼,但就像真正的吸血蝙蝠一樣,它們的確是食肉性的。(小吸血蝠) - Diphylla ecaudata (Hairy-legged vampire bat)一個一個看過來!
  • 中國版「吸血蝙蝠」《蝙蝠別墅》即將驚悚上映
    喜歡看恐怖片的網友們又有眼福了,魯網記者了解到,由黃明升執導,武藝、鄧紫衣主演的驚悚影片《蝙蝠別墅》將於9月30日登陸濟南各院線。這部由國內頂尖特效團隊打造的首部「動物災難」題材影片,被譽為中國版「吸血蝙蝠」,它能否讓人感受到嗜血蝙蝠在黑暗中對人造成的窒息攻擊,屆時可到影院親身感受一下。
  • 世界真奇妙 351 生物學 吸血蝙蝠
    親愛的朋友,您聽說過吸血蝙蝠吧!它專門在體型龐大的動物身上悄悄的吸著血!可是,您有沒有想過:吸血蝙蝠真的,一直都是靠吸血來維生的嗎?相信創造的生物學家,有很長的一段時間,一直百思不解:吸血蝙蝠怎麼會吸血成性的呢?聖經的創世記1:31不是清清楚楚的告訴我們「神看著一切所造的都甚好……」?
  • 吸血蝙蝠交朋友 反芻血液餵對方
    【新華社微特稿】美國一項研究發現,吸血蝙蝠會反芻「吃下去」的血液並口對口餵給陌生蝙蝠。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19日報導,俄亥俄州立大學研究人員觀察巴拿馬的吸血蝙蝠行為得出上述結論。他們從巴拿馬兩個地方捕捉多隻雌性吸血蝙蝠,讓它們分組相處,一些組中只有兩隻蝙蝠,分別來自那兩個地方;另外一些組有多隻分別來自那兩個地方的蝙蝠。每組蝙蝠中有一隻處於「禁食」狀態,其他蝙蝠則吃飽。研究人員發現,這些蝙蝠會彼此試探、建立「友誼」。最初,它們會為彼此梳理毛髮,最後則發展為吃飽的蝙蝠把吃下去的「血液大餐」、口對口餵給剛結識的蝙蝠。
  • 研究人員揭示吸血蝙蝠演化適應機制
    原標題:研究人員揭示吸血蝙蝠演化適應機制 本報訊(記者 季徵) 記者從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了解到,近日該所張國捷課題組研究人員在國際著名期刊上發表論文,揭示了吸血蝙蝠專門以吸血為食的演化適應機制。 吸血蝙蝠是專門以血液為食的蝙蝠,是哺乳類唯一專門以血液為食的類群。
  • 原來我們都誤會蝙蝠了!1200種蝙蝠中,只有這3種是會吸血的!
    ,有人居然說蝙蝠都會吸血!加上蝙蝠們晝伏夜出的生活習性,所有人似乎都對它們畏懼三分了。今天,筆者就要為蝙蝠們「討個公道」!原來我們都誤會蝙蝠了!1200種蝙蝠中,只有3種是會吸血的!啊!不!蝙蝠既然不吸血,那它們平時吃什麼?是哪3種吸血蝙蝠?帶著這些問題,我們去了解一下吸血蝙蝠的世界! 1.
  • 吸血蝙蝠發現有熱感應器官的血液
    吸血蝙蝠想吸你的血,但他怎麼找到的?新的研究表明蝙蝠在鼻子附近使用特殊的感應器,這些感應器對熱量非常敏感。 吸血蝙蝠所做的是通過一些專門的基因機器,它改變了它(熱傳感器)的結構,所以它改變了它被激活的溫度。它可以接收到血液流動引起的體溫變化的信號。 這些感受器和人類感受器非常相似,但也能感覺到熱量。那些感覺到痛苦的人..弄清楚適應這些傳感器是如何改變它們在自然界中的特性,可以幫助我們治療慢性疼痛和炎症等疾病。
  • 暴怒的野馬卻逃不掉吸血蝙蝠的「魔掌」,傳說中的真相
    在非洲草原上有種身體極小的吸血蝙蝠就是野馬的天敵。顧名思義,別別看這種蝙蝠身體極小,可是它靠吸食動物的血液生存。也就是說這種吸血蝙蝠要想正常生存,就必須要吸食其他動物的血液。那麼這樣的極小的吸血蝙蝠又有什麼本領能保證其吸到所需要的動物血液呢?因為任何動物也不會等著讓吸血騙蝙蝠來吸食,因此這種吸血蝙蝠要想能夠吸到自己所需的血液就必須要尋找到自己的吸血目標。
  • 銀行家與吸血蝙蝠有何不同
    銀行家與吸血蝙蝠有何不同周末時光,今天不和大家說股票,分享一篇尤瓦爾關於《銀行家與吸血蝙蝠有何不同》的文章,讓活在全球各國都以經濟增長為目標的今天的我們,知道為什麼在以前的時代,人們卻從未以追求經濟增長為目標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