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血蝙蝠的逆襲

2021-01-15 大科技

致命病毒

在寂靜的深夜裡,它悄無聲息地出現在村落中,用尖銳的牙淺淺地在人或牲畜的皮膚上劃出小口,溫熱的鮮血源源不絕地流入它的口中,直至它饗足而去,但是它給獵物留下的恐怖卻剛剛開始……

這就是令人聞之色變的吸血蝙蝠。吸血蝙蝠是哺乳動物中特有的吸血種類,分布在美洲中部和南部,它們是一種貪得無厭的生物,雖然平均體重大約只有100克,但每次進食都要吸食至少50克的血液,而最多的時候,它可以一次性吸食200克鮮血,足足有它體重的2倍!不僅如此,吸血蝙蝠的唾液中還含有一種抗凝血劑,能夠防止血液凝固,以便確保進食不被打斷,這樣即使吸血蝙蝠飽餐之後離開一段時間,被咬者的血液也不會停止外流,很容易造成失血性休克導致死亡。

不過,這還不是吸血蝙蝠最恐怖的地方,它所攜帶的狂犬病毒才是真正令人聞之喪膽的殺手。2010年,在巴西距裡約熱內盧約2400公裡的波特爾島上,接連發生了多起吸血蝙蝠傷人事件,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有300多人被咬傷,其中19人患上狂犬病死亡。

由於吸血蝙蝠的猖獗,拉丁美洲每年因此造成的損失高達3000萬美元,當地居民對這些吸人血的小生物簡直是恨之入骨。於是,當地政府就開始組織人力對吸血蝙蝠進行大規模捕殺,使得吸血蝙蝠對牲畜的威脅也就大大降低了。


變本加厲的復仇

但在平靜的表象之下,吸血蝙蝠正醞釀著更加兇殘的復仇。捕殺雖然使得吸血蝙蝠的數量有所下降,但是經歷捕殺後的蝙蝠族群感染和傳播致命病毒的機率卻大大上升了。

按照人們的常規思維,攜帶狂犬病毒的吸血蝙蝠應該在蝙蝠群中佔有一定固定的比例,比如一個擁有1000隻吸血蝙蝠的族群中,有10隻蝙蝠可能成為狂犬病的傳染源,那麼當這一數量下降到100隻時,就應該只有1隻蝙蝠可能成為傳染源。然而,研究人員花費了三年多的時間,對秘魯境內20多個吸血蝙蝠種群進行跟蹤調查後發現,大的蝙蝠群與小的蝙蝠群其狂犬病的發病率幾乎沒有任何差異。這也就是說,屠殺吸血蝙蝠對抑制狂犬病的傳播幾乎可以說是於事無補。

更為糟糕的是,那些經歷了屠殺後的吸血蝙蝠群,其狂犬病的發病率竟然比未經歷屠殺的吸血蝙蝠群要高出5%!人類對吸血蝙蝠大肆殺戮之後,它們對人類實行了更加兇猛的逆襲!

經研究,這其中的原因是當地人們捕殺蝙蝠的方式不合理。在拉丁美洲,人們在捕獲吸血蝙蝠後會將一種抗凝膠凃滿它們全身,然後將它們放走。這些蝙蝠逃回洞裡後,其它的蝙蝠會幫助它們清理身體,將塗滿它們身體的這種抗凝膠吃掉。這種抗凝膠對於成年吸血蝙蝠來說有著致命的殺傷力,但是卻不會傷害幼年蝙蝠。然而和人類一樣,成年吸血蝙蝠對狂犬病毒的抵抗力往往要遠高於幼年的吸血蝙蝠,當它們死去之後,容易感染和傳播狂犬病毒的幼年吸血蝙蝠實際上並沒有減少,從某種意義上說,其在族群中的比例甚至大大增加了,在這樣的情況下,經歷了屠殺後的吸血蝙蝠群狂犬病的發病率比之前增加了近一倍。

面對吸血蝙蝠的逆襲,究竟是繼續進行這場屠殺還是及早收手,這在目前看來,仍然是個兩難的選擇。


Long-press QR code to transfer me a reward

As required by Apple's new policy, the Reward feature has been disabled on Weixin for iOS. You can still reward an Official Account by transferring money via QR code.

相關焦點

  • 吸血鬼變福星,蝙蝠的逆襲
    回想疫情初期,蝙蝠曾一度被專家指認為是病毒的載體。更使這唯一一類演化出真正有飛翔能力的哺乳動物,平添了幾分的鬼魅。蝙蝠,別稱:天鼠、掛鼠、飛鼠。脊索動物門哺乳綱動物。在西方人眼裡,由於蝙蝠的習性與形象,成為了吸血鬼的化身。
  • 吸血蝙蝠居然也獻血
    因為新冠病毒,曾經SARS病毒宿主蝙蝠又進入了大家的視野。蝙蝠除了是很多病毒的宿主外,傳說中的吸血鬼,創作者的很多靈感也來源於蝙蝠中的吸血蝙蝠。這個物種有許多奇特的地方,一起來看看吧。蝙蝠都吸血嗎?吸血蝙蝠居然也被吸血在已知的近1400種蝙蝠中,只有三種是吸血鬼。
  • 電影中吸血蝙蝠真的存在嗎?吸血蝙蝠能吸多少血?
    最近,全國的疫情讓大家對很不起眼的蝙蝠有了新的認識,許多人了解到蝙蝠身上有數以千計的病毒,是實實在在的「毒庫」。這也讓我想到電影中的吸血蝙蝠,在電影中的吸血蝙蝠是一種非常可怕的動物。那麼吸血蝙蝠能吸多少血?被吸過血的動物會因為病毒感染而死嗎?這些問題是不是大家非常感興趣的呢?
  • 蝙蝠吸血有「講究」如何挑選吸血對象?
    全世界只有3種吸血蝙蝠,全部分布在美洲大陸;它們僅以血液為食,食譜極度狹窄,而且依靠嗅覺尋找獵物,依靠紅外感受器定位獵物暴露在體表的血管。因此,長期以來,人們認為吸血蝙蝠的味覺不再重要,可能嚴重退化。「事實上確實如此,我們前期的研究表明,全部三種蝙蝠的鮮味和甜味受體基因都是假基因;這些基因與正常基因序列相似,但失去了正常功能的DNA序列,通常是由基因突變引起的。因此,吸血蝙蝠已經失去了甜味和鮮味功能。」論文的責任作者、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趙華斌說。
  • 揭開吸血蝙蝠神秘面紗:一邊吸血一邊排尿
    據認為,這些吸血蝙蝠的棲息地可能受到附近採礦、伐木和建壩等人類活動的破壞,被迫去尋找新的獵物,瓦勞的村民此時不幸成為了受害者,連一些研究人員也不幸成為受害者。 吸血蝙蝠往往生活在完全不見光的地方,例如洞穴,老井、空心樹和建築物。這些棲息地的吸血蝙蝠數量從一隻到數千隻不等,經常還生活著其它種類的蝙蝠。通常情況下,吸血蝙蝠每個繁殖季節只孕育一隻幼仔。
  • 我的起源吸血蝙蝠蛋怎麼獲取 吸血蝙蝠蛋獲取技巧分享
    我的起源吸血蝙蝠蛋怎麼獲取 吸血蝙蝠蛋獲取技巧分享 作者:網際網路 來源:九遊 發布時間:2019-12-02 15:16:00手機訂閱
  • 動物界十大吸血動物 吸血蝙蝠只排在末位
    原標題:動物界十大吸血動物 吸血蝙蝠只排在末位 【科技訊】11月5日消息,說起吸血生物,第一個反應是西方的吸血鬼,或者說吸血蝙蝠,其實,生物界吸血的動物不在少數,論恐怖程度,吸血蝙蝠只能屈居末位!
  • 《饑荒哈姆雷特》吸血蝙蝠的相關介紹
    《饑荒哈姆雷特》中,我們可以發現沒有狗的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吸血蝙蝠,刷新的頻率和聯機中的狗相似。今天就來介紹一下吸血蝙蝠的刷新機制和掉落物品吧!吸血蝙蝠的血量有130點,攻擊力為15點。在前期時大概刷新3-4隻蝙蝠,到後期則是一次刷新十幾隻,這還不是令人絕望的。在毀滅季中的吸血蝙蝠一天會刷新20隻!不過也不用太過擔心,吸血蝙蝠的仇恨值不是很穩定,比較容易擺脫。殺死蝙蝠有機率掉「豬皮?」和「蝙蝠翅膀?」。「豬皮?」實際就是換了一個顏色的豬皮,至於蝙蝠身上為什麼會掉豬皮這個設定,可能得問官方才知道了。而「蝙蝠翅膀?」就是蝙蝠翅膀沒有區別。
  • 夜間的精靈——吸血蝙蝠【當然喜歡】
    聰明的你一定可以答對,就是蝙蝠!不過我們今天要介紹的主角有點兒特別,你可千萬別害怕啊。我們今天的主角是神秘的吸血蝙蝠,是世界上唯一依靠血液為生的哺乳動物。不過,你也完全不用擔心受到吸血蝙蝠的攻擊,它們主要棲息在墨西哥、中美洲和南美洲,在亞洲可沒有它們的身影哦!吸血蝙蝠喜歡在夜間活動。飢餓的它們會從動物的身上咬出一個傷口,吸食血液。
  • 中國版「吸血蝙蝠」《蝙蝠別墅》即將驚悚上映
    喜歡看恐怖片的網友們又有眼福了,魯網記者了解到,由黃明升執導,武藝、鄧紫衣主演的驚悚影片《蝙蝠別墅》將於9月30日登陸濟南各院線。這部由國內頂尖特效團隊打造的首部「動物災難」題材影片,被譽為中國版「吸血蝙蝠」,它能否讓人感受到嗜血蝙蝠在黑暗中對人造成的窒息攻擊,屆時可到影院親身感受一下。
  • 世界真奇妙 351 生物學 吸血蝙蝠
    親愛的朋友,您聽說過吸血蝙蝠吧!它專門在體型龐大的動物身上悄悄的吸著血!可是,您有沒有想過:吸血蝙蝠真的,一直都是靠吸血來維生的嗎?相信創造的生物學家,有很長的一段時間,一直百思不解:吸血蝙蝠怎麼會吸血成性的呢?聖經的創世記1:31不是清清楚楚的告訴我們「神看著一切所造的都甚好……」?
  • 吸血蝙蝠交朋友 反芻血液餵對方
    【新華社微特稿】美國一項研究發現,吸血蝙蝠會反芻「吃下去」的血液並口對口餵給陌生蝙蝠。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19日報導,俄亥俄州立大學研究人員觀察巴拿馬的吸血蝙蝠行為得出上述結論。他們從巴拿馬兩個地方捕捉多隻雌性吸血蝙蝠,讓它們分組相處,一些組中只有兩隻蝙蝠,分別來自那兩個地方;另外一些組有多隻分別來自那兩個地方的蝙蝠。每組蝙蝠中有一隻處於「禁食」狀態,其他蝙蝠則吃飽。研究人員發現,這些蝙蝠會彼此試探、建立「友誼」。最初,它們會為彼此梳理毛髮,最後則發展為吃飽的蝙蝠把吃下去的「血液大餐」、口對口餵給剛結識的蝙蝠。
  • 研究人員揭示吸血蝙蝠演化適應機制
    原標題:研究人員揭示吸血蝙蝠演化適應機制 本報訊(記者 季徵) 記者從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了解到,近日該所張國捷課題組研究人員在國際著名期刊上發表論文,揭示了吸血蝙蝠專門以吸血為食的演化適應機制。 吸血蝙蝠是專門以血液為食的蝙蝠,是哺乳類唯一專門以血液為食的類群。
  • 世界上最恐怖的「老鼠」:吸血蝙蝠,以吸血為生,一旦開始吸血,血液不會凝固
    但是那時候,吸血這一行為似乎很流行,因為龍也被認為會吸血,雖然它們吸的是大象的血,這些犧牲品與龍更相稱。羅馬的龍嗜血,翅膀如蝙蝠,自然讓人聯想到德古拉以及蝙蝠,但是它們之間的關聯完全不符合時間順序。南美洲有種「老鼠」,看起來也是很恐怖的,它就是吸血蝙蝠。它會吸正在睡覺的人與動物的血,但是又不會造成特別大的疼痛,是為了防止被吸血的人/獸驚醒。
  • 【哲理小故事】|吸血蝙蝠
    在非洲草原上,有一種不起眼的動物叫做吸血蝙蝠。它身體極小,卻是野馬的 天敵。這種蝙蝠靠吸動物的血而生存,它在攻擊野馬時,常附在馬腿上,用鋒利的牙齒極敏捷地刺破野馬的腿,然後用尖尖的嘴吸血。無論野馬如何蹦跳、狂奔,都無法驅逐這種蝙蝠,蝙蝠卻可以從容地吸附在馬的身上,落在野馬的 頭上,直到吸飽吸足,才滿意地飛去。而野馬常常在暴怒、狂奔、流血中無可奈何地死去。
  • 吸血蝙蝠發現有熱感應器官的血液
    吸血蝙蝠想吸你的血,但他怎麼找到的?新的研究表明蝙蝠在鼻子附近使用特殊的感應器,這些感應器對熱量非常敏感。 吸血蝙蝠所做的是通過一些專門的基因機器,它改變了它(熱傳感器)的結構,所以它改變了它被激活的溫度。它可以接收到血液流動引起的體溫變化的信號。 這些感受器和人類感受器非常相似,但也能感覺到熱量。那些感覺到痛苦的人..弄清楚適應這些傳感器是如何改變它們在自然界中的特性,可以幫助我們治療慢性疼痛和炎症等疾病。
  • 銀行家與吸血蝙蝠有何不同
    銀行家與吸血蝙蝠有何不同周末時光,今天不和大家說股票,分享一篇尤瓦爾關於《銀行家與吸血蝙蝠有何不同》的文章,讓活在全球各國都以經濟增長為目標的今天的我們,知道為什麼在以前的時代,人們卻從未以追求經濟增長為目標的原因
  • 原來我們都誤會蝙蝠了!1200種蝙蝠中,只有這3種是會吸血的!
    ,有人居然說蝙蝠都會吸血!加上蝙蝠們晝伏夜出的生活習性,所有人似乎都對它們畏懼三分了。今天,筆者就要為蝙蝠們「討個公道」!原來我們都誤會蝙蝠了!1200種蝙蝠中,只有3種是會吸血的!啊!不!蝙蝠既然不吸血,那它們平時吃什麼?是哪3種吸血蝙蝠?帶著這些問題,我們去了解一下吸血蝙蝠的世界! 1.
  • 吸血蝙蝠生病後會保持「社交距離」
    美國研究人員在野外實驗中發現,吸血蝙蝠生病後會減少與同伴接觸,保持「社交距離」,直至康復。俄亥俄州立大學研究人員與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校區研究生合作,從中美洲國家貝里斯拉馬奈地區一棵空心樹內部一處蝙蝠巢穴捕捉31隻成年雌性吸血蝙蝠,給其中16隻注射脂多糖。這種內毒素雖不致病,但會激發蝙蝠免疫反應,讓它們短期內感到不適。另15隻作為參照組,被注射生理鹽水。
  • 吸血蝙蝠生病後會保持社交距離
    【吸血蝙蝠生病後會保持社交距離】美國研究人員在野外實驗中發現,吸血蝙蝠生病後會減少與同伴接觸,保持「社交距離」,直至康復。研究人員捕捉31隻成年雌性吸血蝙蝠,給其中16隻注射脂多糖。這種內毒素雖不致病,但會激發蝙蝠免疫反應,讓它們短期內感到不適。另15隻作為參照組,被注射生理鹽水。 研究人員在每隻蝙蝠後背粘上微型距離傳感器,放它們回巢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