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行業打造30個5G全連接工廠,打造3~5個具國際影響力的綜合平臺...

2021-01-14 每日經濟新聞

1月13日,工信部官網正式發布了《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以下簡稱《計劃》)。

《計劃》明確,到2023年,工業網際網路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量質並進,新模式、新業態大範圍推廣,產業綜合實力顯著提升。

其中,在新型基礎設施方面,《計劃》提出:覆蓋各地區、各行業的工業網際網路網絡基礎設施初步建成,在10個重點行業打造30個5G全連接工廠。標識解析體系創新賦能效應凸顯,二級節點達到120個以上。打造3~5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綜合型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基本建成國家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中心體系,建設20個區域級分中心和10個行業級分中心。

圖片來源:新華社

深化「5G+工業網際網路」融合應用

本次《計劃》明確提出網絡體系強基行動、標識解析增強行動、平臺體系壯大行動、數據匯聚賦能行動等共11項重點任務。

網絡體系是支撐工業網際網路的基礎。《計劃》把「加快工業設備網絡化改造」放在了首位,要求支持工業企業對工業現場「啞設備」進行網絡互聯能力改造,支撐多元工業數據採集。同時,要推進企業內網升級,開展企業外網建設。

《計劃》還提到要深化「5G+工業網際網路」。支持工業企業建設5G全連接工廠,推動5G應用從外圍輔助環節向核心生產環節滲透,加快典型場景推廣。

此外,要探索5G專網建設及運營模式,規劃5G工業網際網路專用頻率,開展工業5G專網試點。建設公共服務平臺,提供5G網絡化改造、應用孵化、測試驗證等服務。

2020年11月下旬,在2020中國5G+工業網際網路大會上,一系列5G與工業網際網路相融合的應用場景集中亮相,展示了以5G、工業網際網路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給製造業智慧升級帶來的廣闊空間。

浪潮集團執行總裁王洪添曾公開表示,如今消費網際網路改變了很多工作、生活模式,未來,5G+工業網際網路將讓製造業高質量發展而變得更加強大。

談及對推動工業網際網路落地的建議時,王洪添認為,5G+工業網際網路是新興事物,當前應用場景不夠清晰,建議各地各部門結合區域經濟特徵,對5G+工業網際網路應用場景進行梳理,針對應用場景聯合工業網際網路生態推動實踐,通過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幫助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上雲上平臺。

記者注意到,在這方面《計劃》明確提出:持續推進「5G+工業網際網路」融合應用。針對重點行業培育30個左右典型應用場景。編制發布「5G+工業網際網路」發展指數。同時明確到2023年,建成8個「5G+工業網際網路」公共服務平臺。

推動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中心建設

在數據匯聚賦能行動方面,《計劃》提出:要推動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中心建設。持續提升國家中心的數據匯聚、分析、應用能力,推進區域分中心與行業分中心建設。研究工業網際網路數據權屬確定、價值評估、資源交換、效益共享等機制,制定數據交換接口標準規範,推動國家中心、各區域和行業分中心之間數據資源的高效流通。

與此同時,要打造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中心綜合服務能力。面向政府提供工業經濟和產業運行監測指揮、應急事件預警協調等服務,面向行業提供數據管理能力提升、工業資源共享、解決方案推廣等服務,為企業提供設備與業務系統上雲、產融合作、供需對接等服務。

中國工業網際網路研究院院長徐曉蘭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深度融合,大數據已經成為新一輪工業革命的重要驅動力,是實現傳統製造業向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的關鍵要素,也是實現數字產業化、產業數位化的核心要素。

「雖然我國工業大數據潛在資源豐富,但尚未形成統一的管理、服務和安全體系,建設國家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中心體系,實現國家中心+區域分中心+行業分中心的全國工業大數據一盤棋布局,是解決大數據開放共享水平較低、開發應用難度偏大、價值未能充分挖掘等問題,提升工業網際網路發展水平的有效舉措。」

徐曉蘭表示,具體而言,國家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中心在以下三個方面可以助力工業網際網路的發展。

一是支撐政府監管。通過廣泛匯聚政府、企業、行業協會、研究機構等多種主體的實時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實現對工業網際網路產業的監測分析,並對產業鏈供應鏈建設布局、產業數位化率、工業網際網路對經濟和就業貢獻力等情況開展實時監測,建立「用數據說話、用數據決策、用數據管理、用數據創新」的產業管理服務新模式,為工業網際網路領域重大問題的研判和國家政策文件的制定提供精準的數據支撐。

二是賦能企業發展。大數據中心著力建設數據驅動、價值導向的大數據應用創新模式,旨在提升企業數據管理、分析能力,推動工業知識、技術、經驗等軟體化,激發企業數據應用創新潛力,優化跨行業、跨地域、跨時空的資源配置,培育智能化生產、網絡化協同、個性化定製、服務化延伸等工業網際網路新模式、新業態,形成企業提質增效降本減存的競爭新優勢。

三是提升安全水平。大數據中心聚焦數據資源全生命周期的安全防護,對數據實行嚴格分類分級管理,通過主動探測、流量分析、決策樹分析、深度學習等技術手段,構建全天候、全方位的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資源安全態勢實時感知能力,實現對數據安全隱患的「預警、檢測、響應」動態防禦,保障工業網際網路安全發展。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國際影響力的綜合平臺……未來3年工業網際網路領域要幹這些大事...
    重點行業打造30個5G全連接工廠,打造3~5個具國際影響力的綜合平臺……未來3年工業網際網路領域要幹這些大事 每日經濟新聞 2021-01-13 21:37:45
  • 工信部:支持工業企業建設5G全連接工廠 將規劃專用頻率
    中新社北京1月13日電 (記者 劉育英)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13日對外發布的《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提出,支持工業企業建設5G全連接工廠。到2023年,在10個重點行業打造30個5G全連接工廠。
  • 昆明今年重點打造「三中心兩平臺」 - 滇臺連線
    今年,昆明市科技創新工作將以區域性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為中心,重點打造「三中心兩平臺」,充分發揮地緣優勢,從科技創新環境改善和科技創新平臺建設著手,把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作為昆明未來科技創新工作發展的主線,助力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 劉虎威教授:打造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質譜學術交流平臺
    為此,我們特別採訪了中國質譜學會副理事長、北京大學劉虎威教授,請他談談如何將「中國質譜學術大會」打造成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國際學術交流平臺。在劉虎威看來,隊伍搭建好,水平上來了,中國質譜發展具有影響力的另一個重要標誌就是國際化。他表示:「中國質譜要走出去,就要跟國外交流,得到國際學術界的認可;同時要把國際學術牛人請進來與我們交流。」  近幾年在香港、澳門、臺灣等地區,以及韓國、新加坡、日本、英國等國家舉辦的質譜學術交流會上,常能看到中國學者受邀出席的身影。
  • 三大國際會展巨頭緣何搶灘蓉城?成都打造「國際會展之都」成效頻出
    事實上,受到國際知名會展企業青睞,這並不是成都的「第一次」。 經過兩年調研和準備,國際展覽業協會亞太區主席、上海萬耀企龍展覽有限公司總裁仲剛決定進入成都市場。仲剛是UFI China Club(UCC)的發起人,這個機構立足服務於UFI大中華區會員、連接全球會展精英,帶動更多優秀會展項目加入UFI 組織,從多方面推進中國在會展國際組織的表達和影響力。
  • Icon-雲端打造四川國際交往新平臺
    這個由中國建筑西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與芬蘭配卡 · 薩米寧建築師事務所、芬蘭海林及合伙人建築師事務所攜手設計打造的「Icon·雲端項目」,不僅是成都一座新的城市地標,更是以國際化標準打造的國際交流交往平臺。  據悉,這一項目將於5月10日,在2017中國·成都全球創新創業交易會中正式亮相,向來自全世界的嘉賓展示四川、成都的國際化風採。
  • 泰山新聞出版小鎮:打造全產業鏈聚集平臺 構建新聞出版新生態
    泰山新聞出版小鎮:打造全產業鏈聚集平臺 構建新聞出版新生態 2020-12-03 16: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廈航打造空中快線:每天30個航班連接京閩
    2020年3月,廈航正式轉場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運營,廈航集團在京津冀的發展進入了嶄新歷史階段。廈航緊抓大興機場投運的歷史契機,堅定實施北方總部建設,進一步落實國家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助力福建實現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目標。
  • 瓦力工廠機器人:打造機器人編程教育全生態鏈閉環
    瓦力工廠機器人:打造機器人編程教育全生態鏈閉環 2018-03-30 11:34:57   來源:網絡綜合
  • 學習有理:加快打造「兩鏈」暢通的製造樞紐 | 三個地·理論周刊
    製造樞紐是價值鏈的關鍵環節,是供應鏈的主要支撐,是創新鏈的核心支點,是各種要素的綜合集成。產業鏈、供應鏈是全球產業從產品間分工深入到產品內分工的結果。產業鏈是一個包含研發設計、原料、生產、物流、消費在內的完整鏈條,涵蓋產品生產或服務提供的全過程,是產業組織、生產過程和價值實現的統一。
  • 綜合 協調 經濟 創新 打造萬億綜合交通產業「浙江樣板」
    打造平臺  「五個一」舉措全方位構建產業模型  近年來,省交通運輸廳將綜合交通產業培育作為重中之重,堅持「一手抓項目、一手抓產業」,重點出臺1個產業規劃、制定1個扶持政策、建立1個統計體系、構建重點聚焦交通建築業、交通裝備製造業、交通運輸業、交通關聯服務業4個領域,爭取到2022年總產出超3萬億元,全省綜合交通產業總體水平居全國前列,產業影響力、競爭力和帶動力不斷增強,拉動經濟增長的引擎作用更為凸顯,形成一批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領軍企業和產業集群,成為全國發展樣板。  有了頂層設計,政策扶持與制度保障讓計劃落地生根。
  • 中國聯通引領5G智能科技新風向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該項目建成後可容納2500個標準機櫃,可極大提升聯通5G業務、工業網際網路、雲計算、大數據等綜合服務能力。    中國聯通攜手雅戈爾開發的全球最大的全連接5G+西服智能工廠,利用聯通5G大連接、高帶寬、低時延等能力,串聯180多道服裝工序,對雅戈爾在大貨、團購和高級定製混流柔性化生產能力的提升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 擁抱工業4.0 臺晶電子聯手賽意信息打造智能工廠
    被動元器件作為半導體行業通用性最強的電子元器件之一,多年來應終端需求升級保持著平穩增速。臺晶電子通過自主核心技術,成功開發出各式感測組件,產品廣泛應用於通訊、穿戴式裝置、物聯網、伺服器存儲設備、車用、電信、醫療等市場。  "工業4.0"時代驅動智能工廠的建設  在過去30多年的發展歷程裡,臺晶電子自身信息化的腳步從未停止過。
  • 山東打造核能綜合利用+綜合智慧能源示範工程
    ,依託該項目,山東院將打造核能綜合利用+綜合智慧能源示範工程。  海陽核電專家村項目是將海陽核電廠內的高溫淡化海水輸送至核電專家村,通過採用「水熱同傳」技術,配置綜合能源一體化管控平臺、儲能、光伏、智慧路燈等,為專家村提供採暖、製冷、生活熱水和飲用水,實現核能綜合利用與智慧能源的深度融合,提高專家村居民生活品質。
  • 佛山移動攜手美的集團打造5G電子車間
    智能化的工廠裡,工業機器人是主角,但機器人工作效率、操作靈活度,對產品質量有著關鍵性的影響。這時,5G應用就派上用場了。為發力佛山工業網際網路智能製造,探索和推動5G賦能垂直行業,佛山移動啟動了「5G垂直行業先導項目」,攜手美的集團成功在順德北滘落地首個5G行業樣板間——美的集團洗消工廠5G電子車間。
  • 打造連接世界的全球物流體系
    【核心看點】 全球物流體系,是中國連接各國、各地區的物流服務體系。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加強水利、鐵路、公路、水運、航空、管道、電網、信息、物流等基礎設施網絡建設。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提出,深化電力、石油天然氣、鐵路等行業改革,降低用能、物流成本。這為我們發展現代物流,打造連接世界的全球物流體系指明了方向。
  • 綜合 協調 經濟 創新 打造萬億綜合交通產業「浙江樣板」_杭州網
    2018年2月,浙江發布全國首個省級綜合交通產業發展規劃,對全省綜合交通產業做了頂層設計和整體布局。重點聚焦交通建築業、交通裝備製造業、交通運輸業、交通關聯服務業4個領域,爭取到2022年總產出超3萬億元,全省綜合交通產業總體水平居全國前列,產業影響力、競爭力和帶動力不斷增強,拉動經濟增長的引擎作用更為凸顯,形成一批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領軍企業和產業集群,成為全國發展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