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有理:加快打造「兩鏈」暢通的製造樞紐 | 三個地·理論周刊

2021-01-15 浙江在線

2020-12-21 07:30 |浙江新聞客戶端 |肖高 編輯 周宇晗 章忻

資料圖

構建新發展格局,是新形勢下我國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的戰略舉措,為我省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新機遇。省委十四屆八次全會提出,「十四五」時期我省要基本建成國內大循環的戰略支點、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樞紐。加快打造產業鏈供應鏈「兩鏈」暢通的製造樞紐,是助力暢通雙循環、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必由之路。

製造樞紐是支撐我省高質量發展的戰略基石

如何理解製造樞紐?從全產業鏈角度來看,其在全球範圍內具備較大的產業配套規模、較強的全球布局以及全產業鏈上下遊的整合和協同,同時從產品研發設計、生產到最終產品,以及供應商全生命周期管理體系和產品售後的客戶服務等,形成了一個全產業鏈的閉環體系。從現代產業體系來看,其具備雄厚的產業基礎能力,並通過供應鏈推動產業基礎向高級化發展,同時實現產業鏈和供應鏈的現代化。製造樞紐是價值鏈的關鍵環節,是供應鏈的主要支撐,是創新鏈的核心支點,是各種要素的綜合集成。

產業鏈、供應鏈是全球產業從產品間分工深入到產品內分工的結果。產業鏈是一個包含研發設計、原料、生產、物流、消費在內的完整鏈條,涵蓋產品生產或服務提供的全過程,是產業組織、生產過程和價值實現的統一。供應鏈是從原料採購到中間產品、最終產品流通,再由銷售網絡把產品送到消費者手中的網鏈狀結構,以原材料、半成品及產成品等物流為主要載體,由原料供應商、製造商、分銷商、零售商構成,它是產業鏈物流的動態實現。

製造樞紐連接著供需兩端,「兩鏈」暢通是打造製造樞紐的內在要求。通過創新驅動轉型升級、內需挖潛等舉措,解決產業鏈、供應鏈面臨的收縮、阻隔、切斷、延滯等問題。在供給端,通過推進科技創新,在關鍵核心技術上逐步實現國產替代,推動產業從下遊逐漸向中上遊發展,實現價值鏈從低端向高端邁進。在需求端,加快釋放消費潛力,改革完善收入分配、社會保障和城鄉區域協同發展體系,利用新技術、新模式鼓勵和激發新型消費。打造「兩鏈」暢通的製造樞紐,是實現數字賦能現代化先行的必然途徑,產業體系現代化先行的根本要求,科技創新現代化先行的重要載體,是我省聚焦聚力高質量、競爭力、現代化的戰略舉措。

浙江打造全球製造樞紐的現實優勢和短板

浙江是全球價值鏈分工的重要參與者。從產業集群看,我省在數字安防、汽車及零部件、綠色化工、現代紡織和服裝等行業擁有一定優勢。從製造業企業看,2019年全省有製造業企業近55萬家,2020中國民營企業製造業500強榜單,我省97家製造業企業上榜,產業數位化指數居全國第一。從全球化布局看,製造業龍頭企業積極參與全球化競爭,通過利用境外資源、先進技術、市場渠道,不斷推動產業鏈向價值鏈高端延伸。從營商環境看,近年來,我省深化投資審批制度改革,推廣「標準地+承諾制」,實施「放水養魚」行動,暢通惠企政策「最後一公裡」等,營造最佳營商環境,省級行政區中營商環境便利度排名中位居前列。

但應該看到,我省製造業在自主創新能力、資源利用效率、產業結構水平等方面和發達國家還有差距。一是產業基礎能力不夠強。工業「四基」多數處於價值鏈中低端,核心基礎零部件設計與基礎工業製造軟體不強,先進位造工藝應用不足,關鍵基礎材料缺乏。二是產業創新能力不夠。我省研發投入偏低,2019年全社會R&D經費支出佔GDP比重的2.62%。三是產業鏈上下遊協同不足。傳統產業集群的同質化問題突出。我省近1萬家汽車零部件企業,大部分的產品服務於汽車後市場,與省內整車企業配套的零部件企業較少。四是製造業與服務業融合程度不高。比如,浙江時尚產業製造業較為發達,但是融合「製造、品牌、設計、文化、時尚」等因素的跨界產業發展不夠,缺乏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品牌營銷展會等業態,適應線上線下的供應鏈體系建設也不完善。全球疫情對產業鏈、供應鏈帶來嚴峻挑戰,我省可能面臨替代產品數量不足、質量參差不齊的狀態,從長期看可能導致產業鏈降級、轉移風險。

以新發展理念加快建設全球先進位造業基地

打造「兩鏈」暢通的製造樞紐,就是要紮實推進位造業產業基礎再造和產業鏈提升工程,實現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供應鏈水平的現代化,加快構建安全、自主、可控的產業鏈供應鏈體系和現代化經濟體系,加快建設全球先進位造業基地。

重構產業鏈供應鏈競爭新優勢。一是推進位造業基礎固鏈壯鏈。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和產業鏈提升工程,聚焦聚力三大科創高地建設,打造全域創新體系,建設全球創新策源地。加快建設項目儲備庫,合力攻關「卡脖子」技術,掌握關鍵核心技術。二是聚焦優勢產業鏈建鏈興鏈。打造具有浙江辨識度的十大標誌性產業鏈,形成與全球先進位造業基地相匹配的產業鏈體系和現代產業體系。三是應用「5G+工業網際網路」暢鏈強鏈。深入實施數字經濟「一號工程2.0版」,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工業大數據在研發設計、生產製造、企業經營等各環節的應用。

推進產業集群向產業鏈集群轉變。一是加快發展戰略性支柱產業群。對標國際先進水平,加快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戰略性支柱產業群。堅持提升產業鏈、穩定供應鏈與做強產業集群互促共進。二是推進傳統製造業轉型升級。加快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和塊狀經濟改造提升。以智能化改造為抓手,運用先進技術升級傳統產業,破解資源要素產出不高問題。三是強化產業鏈的集群優勢。在集群內部,建設產業鏈數位化平臺,促進產業鏈上下遊企業縱向聯動。在集群之間,著力打造快速響應、敏捷柔性的供應鏈,增強優勢企業對供應鏈的主導力和管控力。

增強「鏈主型」企業對產業鏈的控制力。一是合力打造產業鏈「鏈主型」企業。鼓勵企業股改上市、產業併購,整合技術、人才、品牌等核心資源,培育壯大一批龍頭企業、「鏈主型」企業,增強產業鏈供應鏈控制力。二是培育專精特新「小巨人」和「隱形冠軍」。培育和壯大一批處於產業鏈核心環節的「專精特新」「隱形冠軍」「單打冠軍」,打造一批浙江製造「百年老店」。三是大力提升產業配套能力。支持本土龍頭企業搭建產業鏈聯盟,組建上下遊共同體,積極打造「頭部企業+中小微企業」協同創新生態圈。支持「鏈主型」企業跨國收購兼併,深度嵌入全球創新網絡。

大力發展融合型製造業新模式。一是打造「智能+協同製造」新模式。促進生產、質量控制和運營管理系統全面互聯,在降本增效的同時加強產業鏈供應鏈的協同。推廣新型精益製造,拓展網絡化協同製造、共享製造、個性化訂單式製造等模式。二是打造「智能+服務製造」新模式。引導企業優化終端及後端資源,拓展產品全周期管理服務。加快發展科技服務、數字貿易、商務服務等重點行業。三是打造「智能+綠色製造」新模式。發展綠色製造,構建以綠色工廠、綠色園區、綠色產品和綠色製造先行區為重點的綠色製造體系。加強綠色供應鏈管理,通過供應鏈全生命周期的環境管理,提升供應鏈競爭力。

以全產業鏈思維優化營商環境。一是營造良好的制度環境。加快數位化改革,提高政府數位化服務水平,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激發企業創新活力。二是創新產業鏈招商方式。繪製產業鏈精準招商圖,建立產業鏈補鏈延鏈項目庫,精準對接央企、跨國企業,強化靶向招引、精準招商。發揮製造業龍頭企業作用,引進一批重大項目及專精尖配套項目。三是加快製造業人才培養和集聚。打造與全球先進位造業基地相匹配的高技能人才集聚地,支持製造業龍頭企業與職業院校、高等院校、科研機構、行業協會等共建產教聯盟。

【作者單位:省委辦公廳】

1608507055000

相關焦點

  • 浙江日報《三個地·理論周刊》正式創刊
    書「三個地」華章 展優越性窗口 浙江日報《三個地·理論周刊》正式創刊 2020年04月20日 05:42:28來源:浙江在線   浙江在線4月20日訊 由省委宣傳部指導的浙江日報
  • 三個地·理論周刊
    我省製造業在諸多細分領域處於領先地位,若能進一步鞏固和發揮「浙江製造」品牌,積極參與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的全球產業鏈重構,用好倒逼機制,著力補鏈引鏈強鏈,加快吸引全球高端製造產業鏈落戶,推進國產替代和產業鏈協同創新,培育先進位造業集群,我省打造全球先進位造業基地的藍圖必將早日實現。五是集聚新要素的機遇。我國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經濟逐步企穩回升,但國外疫情愈演愈烈,經濟衰退在所難免。
  • 深圳機場加快打造國際航空物流樞紐
    來自UPS、深航、敦豪、縱騰、華為、小米等國內外航司、貨代、大型製造企業、跨境電商物流服務商的代表,圍繞後疫情時代全球航空物流業的發展方向以及合作機制展開了深入探討。年內將新增多個國際全貨機航點今年以來,深圳機場克服疫情給世界經濟和全球航空業帶來的不利影響,按照中央「六保」「六穩」工作部署,危中尋機、化危為機,加快打造國際航空物流樞紐,著力提升航空貨運供給能力,為全球物資流通和供應鏈穩定搭建順暢的「空中通道」,積極融入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 ...查志強:以新發展理念引領對外開放現代化先行 | 三個地·理論周刊
    《中共浙江省委關於制定浙江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要實現「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基本形成,在更深層次改革、更高水平開放方面走在前列」,為我省高水平對外開放提供了現實路徑。加快建設「一帶一路」重要樞紐。當今世界國際格局發生深刻調整,不穩定性因素進一步增多,使我國開放發展面臨的外部環境更加複雜。
  • 周青:打造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窗口」丨三個地·理論周刊
    面對全球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趨勢,浙江「網際網路+」、生命健康、新材料三大科創高地建設需要在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構築科技創新大平臺、加快創新鏈產業鏈融合發展、強化高科技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面協同發力。著力突破建設三大科創高地的關鍵核心技術。堅定不移地走自立自強的科技創新道路,突破建設三大科創高地的關鍵核心技術,構建完善的自立自強的科技創新體系。
  • 河南省發改委產業研究所研究室主任:支持鄭汴洛三城聯合打造國際...
    加快建設5G、數據中心、工業網際網路等新基建,鞏固提升河南信息集散中心和網絡交換樞紐地位,打造中部領先、全國一流的大數據產業中心和數據應用示範區。三是強化「多鏈」融合聯動,推動要素高效整合和協同發力。深入推進5G、大數據、雲計算、工業網際網路、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研發、設計、生產、管理、售後服務各環節的融合發展,著力建設一批數位化生產線、智能化工廠,加快培育一批集「智能製造+增值服務」功能於一體的「兩業」融合發展企業,驅動製造業向數位化、智能化、服務化轉型,促進位造業提質、降本、增效。三是強化載體升級,激發活力動力推進產業集聚區「二次創業」。
  • 建設英歌石科學城、亞太對流樞紐 增強「大連製造」競爭力
    建議稿安排了 11 個方面的任務。楊德泉著重就其中六個重要方面作以介紹。高水平規劃建設英歌石科學城關於科技創新,建議稿提出,加強創新策源能力建設、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提高科技成果轉化應用能力、打造人才集聚新優勢、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綜合起來說,就是"三個抓"。
  • 金羚集團董事長潘皓炫:建議在江門大廣海灣打造珠西交通樞紐
    金羚集團董事長潘皓炫:建議在江門大廣海灣打造珠西交通樞紐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記者 鄒錫蘭 實習生 侯燕婷)「如果我們能夠在江門布局一個交通樞紐,直接連通內地,這樣對整個珠西的拉動會起非常大的作用。」
  • ...中心組:在打造「重要窗口」中 交出創新高分報表 |三個地·理論...
    2020-12-07 07:07 |浙江新聞客戶端 |溫州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 編輯 周宇晗
  • 長三角智庫:集聚一體化發展的創新要素 | 三個地·理論周刊
    堅定不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發展創新型經濟,已然成為我國邁向高質量發展新時代的重大課題。新增長理論認為,知識和人力資本等創新要素的集聚、積累與溢出是現代經濟增長的主要源泉。作為我國經濟最具活力、創新能力最強、開放程度最高的長三角地區,要通過加快集聚創新要素來推動區域高質量一體化發展,以更好地引領長江經濟帶發展和新發展格局構建。
  • 馬曉暉:順勢而為 乘勝前進 展示湖州獨特魅力|三個地·理論周刊
    省委十四屆七次全會指出,「重要窗口」植根於「三個地」的深厚基礎,同時又彰顯了「三個地」新時代方位。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湖州人民在時代潮流中高歌猛進,推動改革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今年是「兩山」理念提出15周年,這是湖州重整行裝再出發的標誌性節點。
  • 強強聯手打造「中國氫谷」!又一外資項目落戶海鹽經開區
    9月17日上午,海鹽舉行三江高分子聚醚項目暨美國空氣產品供氣協議籤約儀式,總投資3億美元的三江高分子聚醚項目正式落戶海鹽經濟開發區,三江化工和美國空氣產品公司將強強聯手,聚焦氫能源上下遊產業鏈建鏈、補鏈、強鏈,打造「中國氫谷
  • 張彤:讓長江流域的「毛細血管」暢通
    具體來講,一是打造國際旅遊目的地。我們將著力彌補入境遊市場、休閒度假旅遊市場「短板」,到2017年,力爭全市文旅產業總產值突破1000億元,旅遊業增加值佔全市經濟總量的比重達到18%。    二是成為全省高新技術產業增長極。將加快產業引進、改造、提升步伐,建立起與新常態相適應、與旅遊城市相匹配的現代產業體系。    三是成為四川綜合交通次樞紐。
  • 廣州市舉全市之力打造世界航空樞紐新形象!
    疫情期間,為推動該項目順利啟動,廣州空港經濟區針對性地制定系列暖企、穩企政策,專項支持飛機維修企業加快開展客改貨業務,全力協調解決波音客改貨飛機交付、外籍技術人員入境籤證等問題,確保飛機按期交付、外籍技術人員順利到崗,實現波音、GAMECO逆勢推進首架飛機「客改貨」業務順利落地。
  • 【2020熱點時政】加快建設製造強國和網絡強國,這6個方面是著力點!
    ,這6個方面是著力點!《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對「十四五」時期及中長期我國推動高質量發展作出了戰略部署。當前,工業和信息化系統面臨的緊迫任務就是根據《建議》提出的新要求,精心編制好製造強國和網絡強國建設等相關規劃,充分發揮中長期規劃對工業和信息化發展的引領作用,加快關係戰略性全局性的重點領域跨越式發展,推動製造強國和網絡強國建設向縱深發展。
  • 「全力打造『五個濟南』,加快建設黃河流域中心城市」系列新聞發布...
    公路方面,加快濟南至高青、濟南繞城高速二環線東環段、西環段建設,推動濟南至濰坊高速、濟南繞城高速大北環、S103旅遊公路、G104京嵐線濟南黃河公路大橋擴建項目前期工作。空港樞紐方面,推進濟南機場改擴建工程立項,加快商河通用機場建設,推進萊蕪雪野通用機場改擴建前期工作。
  • 董雪兵:以『三鏈』協同引領鄭洛西高質量發展合作帶建設
    我報告的主題是「以『三鏈』協同引領鄭洛西高質量發展合作帶建設」。鄭州都市圈、洛陽都市圈、西安都市圈及周邊區域區位條件優越、文化底蘊豐富、經濟基礎紮實、對外開放活躍、生態環境良好、科技實力雄厚、城鄉生活宜居,尤其是鄭州、洛陽、西安三個城市具有硬科技、先進位造、國際市場等諸多綜合優勢,打造「鄭洛西高質量發展合作帶」對於連接中西部、溝通南北方構建發展新高地,示範帶動沿黃九省區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都具有重要意義。
  • 我在之江學新語:加快轉變發展模式 | 三個地·理論周刊
    堅決對標湖州打造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樣板地模範生的要求,真正從講政治、顧大局的高度,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道路;緊盯突出環境問題,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加快補齊基礎設施短板,切實築牢、壓實生態環境的「基礎樁」,以實際行動讓南潯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
  • 以長江經濟帶建設為契機 安徽加快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
    」江海直達船設計團隊負責人呂冰說,現在利用江海直達船,從舟山直達馬鞍山,不到30個小時,比過去縮短了50多個小時。  藉助江海聯運,舟山至長江物流運輸格局不斷拓展。 「海進江」的鐵礦石、煤炭,晝夜不息地由寧波舟山港減載或換裝到長江江蘇、安徽段港口,最遠可達武漢、城陵磯;「江出海」的水泥熟料、砂石料等幹散貨,則由長江沿線的銅陵、池州、蕪湖等地,源源不斷地運抵舟山的海港。
  • ...路橋區委書記潘軍明:主動打好新發展格局組合拳 | 三個地·理論...
    省委全會還提出了當前具有牽動性、創新性和突破性的「十三項戰略抓手」,著力打好構建新發展格局組合拳是其中之一,也是路橋區積極爭取先行先試的重點突圍課題。路橋區作為浙東南商貿之都、製造強區,一直以來是浙東南參與經濟全球化的重要循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