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因子破20後,而立之年的《細胞研究》瞄準期刊「百年老店」

2020-12-05 文匯網

創刊30年,由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與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主辦的英文期刊《細胞研究》(Cell Research)在今年最新期刊引證報告中,影響因子提升至20.507。這也是中國自主創辦的期刊影響因子首次超越20。

「不斷攀升的影響因子是中國基礎研究壯大的表現,《細胞研究》的發展之路也是中國科學的『自信之路』。」《細胞研究》常務副主編李黨生在今天由《細胞研究》舉辦的創建一流學術期刊座談會上說。影響因子20不是終點,秉持著「科學優先、科學家優先」的辦刊理念,《細胞研究》想做期刊「百年老店」——來自中國,服務全世界。

從「如獲至寶」到「習以為常」,期刊發展走上「正循環」

回顧這三十年《細胞研究》的創刊經歷,李黨生仍然感慨老一輩科學家在創辦中國本土期刊的洞見和堅持。1990年,中科院原上海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副所長姚錱院士創辦了《細胞研究》,那時國內學術期刊一片低迷,生存是擺在期刊面前的頭等難題。

《細胞研究》創刊號

2006年,時任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院長裴剛接手了《細胞研究》,當時身為《細胞》雜誌科學編輯的李黨生恰好有回國工作的打算,便受邀擔任了《細胞研究》的常務副主編一職。這一年,他們爭取到中科院生化與細胞所陳正軍研究組的一篇有關DNA損傷修復的原創論文,國際頂級學術期刊《自然細胞生物學》《細胞》相繼刊登了對該文的專家點評。

「這是一篇可以在影響因子20期刊上發表的文章。」李黨生如獲至寶。那時《細胞研究》的影響因子僅為2,能獲得這樣一篇高水平的文章,編輯的興奮可想而知。

稿源是決定一本期刊好壞的關鍵因素,《細胞雜誌》想要在一眾生物期刊中擴大影響力,必須獲得優質稿源。為此,李黨生帶頭「走出去」,走進實驗室、參加學術會議,盡一切可能增加與科學家面對面的機會。他們的「誠意」見效很快,期刊不斷收到不錯的稿件,又因為高質量稿件吸引更多人的關注,一條期刊發展的「正循環」通道由此打造。

開闢「綠色通道」和「快速通道」,推動提升我國學術期刊話語權和影響力

從2到20,《細胞研究》影響因子的飛速「躍升」是與中國基礎科研,尤其是生命科學發展相輔相成的,它如同一個擴音器,將一批中國原創科研成果率先在國際舞臺上亮相,對中國科學家而言,《細胞研究》已不僅僅是一本期刊,而是一個他們能夠響亮「說話」的重要平臺。

2008年,南京大學張辰宇教授課題組在血液中發現了microRNA,這一原創發現在國外知名刊物上投稿遭遇了非常大的阻力。「關鍵時刻」,張辰宇將文章投給了《細胞研究》,編輯部在高標準審核後,讓論文快速通過評審程序並在線發表。到目前為止,已有多個實驗室重複了這個顛覆性發現。

2014年,清華大學俞立教授發現了一種新的細胞器,但當時尚無功能性數據支撐,因此被國際頂級期刊拒稿。《細胞研究》認為這是一項原始創新,大膽予以刊發,同時邀請學術大牛撰寫點評文章。五年後,作者拿出了功能性數據。

今年獲得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的中科院北京基因組所的楊運桂研究員曾表示,他最有影響力的五篇文章,有兩篇是在《細胞研究》上首發的。

據中科院分子細胞卓越中心主任劉小龍透露,近年來《細胞研究》發表了不少具有概念性創新的原創成果,學術水平與《自然》《細胞》上的文章相當。尤其是今年疫情以來,《細胞研究》上發表的文章已經超過《自然》。

打造自己的出版平臺,將《細胞研究》打造成「百年老店」

當今世界大國競爭,科技競爭力和文化軟實力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作為創造、發布新思想、新理論、新領域、新路徑的重要陣地和搖籃,期刊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以《細胞研究》為代表,一批上海出品的高水平學術期刊在國際多個學科領域擁有了一定的話語權,贏得了較好的行業聲譽。

「30年來,我們從不吝嗇將我們的辦刊『秘訣』傳授給大家。」李黨生笑著說,在他看來要辦好一本刊物也簡單,主要抓住三個關鍵——稿源、編輯隊伍、國際化合作。早在2005年,《細胞研究》就與英國自然出版集團達成合作,借船出海,它也成為自然出版集團在亞洲合作辦的第一本學術期刊。而這些年《細胞研究》培養的編輯,已經成為國際學術期刊圈的「搶手」人才。

30年,影響因子實現從2到20的「質變」,但《細胞研究》的腳步絕不僅限於此。劉小龍透露,他的目標是將《細胞研究》打造成「百年老店」,推動我國生命科學的原始創新做出更大重要貢獻。

「科研人員經常提及的《自然》《科學》《細胞》等都在西半球,希望未來在東半球的中國上海有一本世界領先的科技期刊。」李黨生指著一張世界地圖說。目前給《細胞研究》投稿的科學家中,海外科學家的比例已佔一半,今後,當全球科學家提到《細胞研究》時都能有這樣一種感覺,來自中國,服務全世界。

作者:沈湫莎

圖片:《細胞研究》編輯部提供

相關焦點

  • 中國自主創辦學術期刊《細胞研究》影響因子首破20
    中新網上海6月30日電 (申海鄭瑩瑩)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30日發布消息稱,中國自主創辦學術期刊《細胞研究》影響因子首破20。2019版最新期刊引證報告(JournalCitationReports)於新近發布,其中,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和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共同主辦的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細胞研究》(CellResearch)影響因子為20.507,在ClarivateAnalysis(科睿唯安)195種細胞生物學領域期刊中排名第7,在亞太地區生命科學領域學術期刊中繼續排名第一。
  • 【中國新聞網】中國自主創辦學術期刊《細胞研究》影響因子首破20
    30日發布消息稱,中國自主創辦學術期刊《細胞研究》影響因子首破20。這是中國自主創辦的學術期刊影響因子首次超越20。  影響因子是目前國際上通行的一項客觀的期刊評價指標。即某期刊前兩年發表的論文在當年的被引用總次數除以該期刊前兩年發表的論文總數。  《細胞研究》主編裴鋼30日受訪時表示,該期刊影響因子的突破,是中國基礎研究發展的一個表現,但不能過度量化,「『分』只是外在表現,期刊還是看口碑,要支持真正科研的發展,支持更多原創的工作。」
  • 《細胞研究》而立之年如何把影響因子做到20|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經驗談
    影響因子已經在2分上下徘徊多年了。如果作者的文章在其他期刊那裡受到不公正待遇,或者審稿後要求大修或者退稿,《細胞研究》可以根據已有審稿意見給作者快速答覆——或者小修,或者重新送審;當某個領域的科學研究競爭太過激烈,作者希望儘快發表時,《細胞研究》在發揮編輯獨立判斷能力的同時,也會力促同領域科學家及時審稿。
  • 影響因子破20!中國創辦的《細胞研究》成國際頂尖學術期刊
    中國自主創辦的學術期刊《細胞研究》影響因子首破20。細胞研究》(Cell Research)影響因子為20.507,在Clarivate Analysis(科睿唯安)195種細胞生物學領域期刊中排名第7,在亞太地區生命科學領域學術期刊中繼續排名第一。
  • 中國原創學術期刊《細胞研究》影響因子首破20
    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和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共同主辦的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細胞研究》(Cell Research)影響因子為20.507,在Clarivate Analysis(科睿唯安)195種細胞生物學領域期刊中排名第7,在亞太地區生命科學領域學術期刊中繼續排名第一。
  • 影響因子首破20!上海科技期刊躋身國際一流期刊陣營
    根據科睿唯安最新公布的2019年度期刊引證報告(JCR),誕生於上海的《細胞研究》以20.507的影響因子,創下中國本土學術期刊影響因子的歷史新高,在本學科領域期刊中排名世界第七、亞太第一。對標世界一流打造與中國科技水平相稱的高端科技期刊用了15年時間,《細胞研究》的影響因子實現從2到20的跨越。15年前,李黨生博士辭去美國《細胞》雜誌編輯職務,應《細胞研究》主編裴鋼院士之邀,出任該雜誌的常務副主編。「我們有著同一個夢想:做出一本世界一流的中國學術期刊。」李黨生說。
  • 影響因子破20!中國創辦的《細胞研究》成國際頂尖學術期刊
    )影響因子為20.507,在Clarivate Analysis(科睿唯安)195種細胞生物學領域期刊中排名第7,在亞太地區生命科學領域學術期刊中繼續排名第一。這是中國自主創辦的學術期刊影響因子首次超越20。
  • 上海《細胞研究》影響因子首破20
    前不久,誕生於上海的《細胞研究》影響因子突破20大關,創下我國本土學術期刊影響因子的歷史新高,在本學科領域期刊中排名世界第七、亞太第一;同樣是「上海智造」的《分子植物》影響因子突破12,在植物科學領域研究類期刊中穩居第二,連續9年在亞洲同領域期刊中排名第一;《光子學研究》在世界光學期刊中躋身前十
  • 影響因子首破20!上海科技期刊躋身國際一流期刊陣營
    圖片來源:《細胞研究》編輯部■誕生於上海的《細胞研究》的影響因子實現從2到20的跨越,創下中國本土學術期刊影響因子的歷史新高,在本學科領域期刊中排名世界第七、亞太第一。文匯報資料圖片紮根上海深厚的創新土壤,一批「上海原創」科技期刊正通過跨越式發展,在世界一流學術出版陣營中嶄露頭角。根據科睿唯安最新公布的2019年度期刊引證報告(JCR),誕生於上海的《細胞研究》以20.507的影響因子,創下中國本土學術期刊影響因子的歷史新高,在本學科領域期刊中排名世界第七、亞太第一。
  • 【學會動態】熱烈祝賀學會期刊Cell Research影響因子首破20!
    【學會動態】熱烈祝賀學會期刊Cell Research影響因子首破20!(2019版)(Journal Citation Reports)顯示,由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卓越創新中心和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主辦的學術期刊Cell Research影響因子為20.507,在Clarivate Analysis(科睿唯安)195種細胞生物學領域期刊中排名第7,亞太地區生命科學領域學術期刊中繼續排名第一。
  • 影響因子首破「20」,究竟意味著什麼?這份中國自主創辦的期刊好生...
    短短7年,《細胞研究》的「影響力」又上了一個臺階。這份由中科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生化與細胞所)與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主辦的英文期刊,自2013年第一次實現中國科技期刊影響因子超過10的飛躍後,就在不久前,其影響因子提高至20.507,再一次實現中國科技期刊的歷史性突破。
  • 產業·動態丨影響因子首破20!上海科技期刊躋身國際一流期刊陣營
    圖片來源:《細胞研究》編輯部■ 誕生於上海的《細胞研究》的影響因子實現從2到20的跨越,創下中國本土學術期刊影響因子的歷史新高,在本學科領域期刊中排名世界第七、亞太第一。文匯報資料圖片紮根上海深厚的創新土壤,一批「上海原創」科技期刊正通過跨越式發展,在世界一流學術出版陣營中嶄露頭角。根據科睿唯安最新公布的2019年度期刊引證報告(JCR),誕生於上海的《細胞研究》以20.507的影響因子,創下中國本土學術期刊影響因子的歷史新高,在本學科領域期刊中排名世界第七、亞太第一。
  • 中國首次 上海一科技期刊影響因子超20
    ■上海科技期刊《細胞研究》影響因子為20.507,這是我國自主創辦的科技期刊影響因子首次超越20,在本學科領域期刊中排名世界第七、亞太第一    ■今年,中國共有九種本土學術期刊影響因子超過10,「上海原創」期刊佔據1/3    ■
  • 上海一科技期刊影響因子超過20
    走出去」進入國際評價體系「走進去」擁有學術話語權「走上去」躋身頂尖之列 中國首次 上海一科技期刊影響因子超20上海正致力培育一批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在國際學術期刊界形成「上海樣本」樹立「中國標杆」 ■上海科技期刊《細胞研究》影響因子為20.507,這是我國自主創辦的科技期刊影響因子首次超越20,在本學科領域期刊中排名世界第七、亞太第一  ■今年
  • 影響因子首破「20」,究竟意味著什麼?這份中國自主創辦的期刊好生了得
    短短7年,《細胞研究》的「影響力」又上了一個臺階。這份由中科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生化與細胞所)與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主辦的英文期刊,自2013年第一次實現中國科技期刊影響因子超過10的飛躍後,就在不久前,其影響因子提高至20.507,再一次實現中國科技期刊的歷史性突破。
  • 影響因子首次突破20!科技期刊「中國陣營」崛起
    (均期刊編輯部供圖)  影響因子首次突破20!據科睿唯安最新發布的2020期刊引徵報告(JCR),《細胞研究》,一本誕生於上海的原創科技期刊,以20.507的影響因子,創下中國本土學術期刊影響因子的歷史新高。
  • 江曉原:上海科技期刊創造「中國影響因子首超20」意味著什麼
    《細胞研究》作為一本中國本土辦的英文期刊,能夠用15年時間完成從2到20的跨越,在9000多種SCI期刊中,獲得該學科領域排名世界第七、亞太第一的影響因子,實屬不易。《細胞研究》的成功突圍足以說明,即使在美英主導的科技期刊領域,中國學術雜誌也有可能進入「高影響力陣營」。加快培育一批與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地位相匹配的世界一流期刊,關鍵在於「兩條腿走路」,即堅持國際化與本土化並重。
  • 僅14年,影響因子從2到20,《細胞研究》有何招數?
    今年6月,由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與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主辦的英文期刊《細胞研究》,影響因子提升至20.507,這是中國自主創辦的期刊影響因子首次超越20。2006年,《細胞研究》的影響因子只有2.161,一份名不見經傳的期刊要想爭取國內外科學家的優秀論文並不容易。2007年2月7日,《細胞研究》發表了原中科院生化與細胞所陳正軍課題組關於DNA修復的一篇論文。文章發表後,同時得到了《細胞》和《自然•細胞生物學》的點評,引發了科學界關注,不少科學家開始青睞《細胞研究》。
  • 江曉原:上海科技期刊創造「中國影響因子首超20」意味著什麼
    《細胞研究》作為一本中國本土辦的英文期刊,能夠用15年時間完成從2到20的跨越,在9000多種SCI期刊中,獲得該學科領域排名世界第七、亞太第一的影響因子,實屬不易。《細胞研究》的成功突圍足以說明,即使在美英主導的科技期刊領域,中國學術雜誌也有可能進入「高影響力陣營」。
  • 中國學術期刊《細胞研究》影響因子升至14.812
    )顯示,中國科學院旗下國際知名學術期刊Cell Research(《細胞研究》)影響因子提升至14.812,穩居亞太地區生命科學類學術期刊首位。  Cell Research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與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共同主辦,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信息中心/生命科學期刊社承辦,是以英文形式出版、編輯和發行高質量原創性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