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14年,影響因子從2到20,《細胞研究》有何招數?

2020-12-09 學術橋

來源:上觀新聞


創刊三十年,紮根上海三十年。今年6月,由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與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主辦的英文期刊《細胞研究》,影響因子提升至20.507,這是中國自主創辦的期刊影響因子首次超越20。日前,《細胞研究》在上海舉辦了一場座談會,探討中國科技期刊未來發展之路。



很多人擔心這一影響因子只是「曇花一現」

《細胞研究》於1990年由中科院原上海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副所長姚錱院士創辦。當時中國生命科學整體處在發展初期,科研人員在國際英文期刊上發表文章相當困難,這份期刊的創立為中國生命領域科學家提供了對外學術交流的窗口。


2006年時任中科院原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院長的裴鋼院士接任主編,有國際權威期刊《細胞》科學編輯經驗的李黨生博士擔任專職常務副主編,同年《細胞研究》與英國自然出版集團開啟合作。


▲創刊號


影響因子是目前國際上通行的一項客觀的期刊評價指標,即期刊前兩年發表的論文在當年的被引用總次數除以該期刊前兩年發表的論文總數。2006年,《細胞研究》的影響因子只有2.161,一份名不見經傳的期刊要想爭取國內外科學家的優秀論文並不容易。2007年2月7日,《細胞研究》發表了原中科院生化與細胞所陳正軍課題組關於DNA修復的一篇論文。文章發表後,同時得到了《細胞》和《自然•細胞生物學》的點評,引發了科學界關注,不少科學家開始青睞《細胞研究》。


2013年,《細胞研究》成為第一個影響因子超過10的中國科技期刊。當時,國際上不少期刊都處於下滑期,很多人擔心這一影響因子只是「曇花一現」。在接下來的7年中,《細胞研究》的影響因子不僅持續上升,甚至超過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和《細胞》旗下同一領域內的多份高端子刊。


影響因子從2到20,《細胞研究》有何招數

短短14年,影響因子從2到20,《細胞研究》有何招數?


李黨生介紹,對於特別優秀的稿件,編輯團隊採取「快審快發」的個性化服務,最快72小時就可返回審稿意見。今年6月,《細胞研究》發表了一個神經遞質受體在閉合和激活兩種狀態下的不同結構,比《自然》早了兩三個星期。如今,《細胞研究》是一個受到國內外認可的高端學術平臺,海外科學家佔了投稿數量的一半。



不僅僅是「快」,《細胞研究》率先發表了不少具有概念性創新的原創成果。2014年,清華大學俞立教授觀察到一個新的細胞器,但當時尚無功能性數據支撐,被國際頂級期刊拒稿。《細胞研究》認為這是一個原始創新,大膽地予以刊發。5年後,該論文作者拿出了功能性數據,他所開拓的新領域也逐漸被國際同行認可。


為科學家服務,為科學發展服務,一直是《細胞研究》的初心。「《細胞研究》未來的目標絕不僅僅是著眼於影響因子的提升,而是服務國家戰略需求,將期刊辦成比肩《科學》《自然》《細胞》的世界頂尖期刊,帶動我國其他科技期刊的發展,進一步提升中國科研在全球的影響力,並為世界科學研究的發展和科學文化的建設提供中國期刊的貢獻。」李黨生說。


推動我國科技期刊改革發展任重道遠

有了影響因子超20的國際一流期刊,是否可以帶動我國其他科技期刊的發展?


中科院副院長張亞平介紹,目前中國科學院有19個期刊,躋身國際同學科排名前10%,它們代表了我國同類科技期刊的最高水平。對於中國學術界而言,這意味著有了自己的學術話語權的高端平臺,讓中國科學家在同世界同行競爭中處於相對公平公正的位置,同時對推動我國科學家的原始創新發揮了重要作用。


「我國可稱為科技期刊大國,但遠不能稱為科技期刊強國,相當多的優秀科研成果發表於國外英文科技期刊,我國科技期刊發展明顯滯後科學研究產出的增長。」中國科學院科學傳播局高級業務主管徐雁龍說,當下,我國科技期刊的發展還存在不少問題。


目前,我國科技期刊服務及傳播主要依賴於國外出版商。我國科學引文索引收錄的243種科技期刊中,超90%與國外出版商合作;入選「中國科技期刊卓越行動計劃」領軍和重點期刊類項目共51種期刊,僅1種未與國外出版商合作。


徐雁龍介紹,我國的英文科技期刊佔我國科技期刊總量的7.2%,而這一比例在德國、法國和日本,分別是56.3%、18.5%和17.4%。我國科技期刊尤其是英文科技期刊,國際影響力明顯低於國際平均水平,加之國際大型出版集團長期佔據霸主地位,嚴重的「馬太效應」對我國科技期刊發展壯大形成嚴峻挑戰。


高水平辦刊人才總體偏少。編輯出版系列人員在主辦單位的邊緣化現象沒有明顯改善,目前的地位和待遇難以吸引有較強學術背景的科學編輯人才和數字出版人才,留住現有人才也面臨很大困難。


高質量數位化出版平臺尚未形成。「平臺缺失—學術資源無法有效整合—平臺難以建立—資源加速外流」形成惡性循環,已發表的大量優秀論文與相關科學數據存貯在國外出版合作方的資料庫中,存在數據安全等諸多隱患。


近年來,中科院自主研發了三個覆蓋全業務鏈的信息化平臺,比如預出版平臺,這是國內第一個按國際通行模式規範運營、覆蓋自然科學全領域的中英文預發布平臺。打造了一個數據長期保存與發布共享存儲庫scienceDB,這是國內首家、全球第七家被施普林格•自然集團官方推薦的通用型科學數據存儲庫。


如何培育一批一流科技期刊的「種子選手」?徐雁龍介紹了中科院科技期刊改革的思路,既要遵循辦好期刊的學術規則,又要遵循辦好期刊的市場規則和行政規範;既要提升英文期刊國際化影響力,又要促進中文期刊可持續發展;既要推進期刊發展,又要推進期刊行業發展;既要服務科技創新,又要服務國家科研信息資源安全、經濟社會發展。


本文內容及未標註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分享之用,不代表本號觀點。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與我們聯繫或者請留言通知我們刪除。

來稿和內容合作信箱:qiaoqiao@acabridge.edu.cn

相關焦點

  • 影響因子破20後,而立之年的《細胞研究》瞄準期刊「百年老店」
    >》(Cell Research)在今年最新期刊引證報告中,影響因子提升至20.507。這也是中國自主創辦的期刊影響因子首次超越20。「不斷攀升的影響因子是中國基礎研究壯大的表現,《細胞研究》的發展之路也是中國科學的『自信之路』。」《細胞研究》常務副主編李黨生在今天由《細胞研究》舉辦的創建一流學術期刊座談會上說。影響因子20不是終點,秉持著「科學優先、科學家優先」的辦刊理念,《細胞研究》想做期刊「百年老店」——來自中國,服務全世界。
  • 上海《細胞研究》影響因子首破20
    前不久,誕生於上海的《細胞研究》影響因子突破20大關,創下我國本土學術期刊影響因子的歷史新高,在本學科領域期刊中排名世界第七、亞太第一;同樣是「上海智造」的《分子植物》影響因子突破12,在植物科學領域研究類期刊中穩居第二,連續9年在亞洲同領域期刊中排名第一;《光子學研究》在世界光學期刊中躋身前十
  • 中國自主創辦學術期刊《細胞研究》影響因子首破20
    中新網上海6月30日電 (申海鄭瑩瑩)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30日發布消息稱,中國自主創辦學術期刊《細胞研究》影響因子首破20。2019版最新期刊引證報告(JournalCitationReports)於新近發布,其中,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和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共同主辦的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細胞研究》(CellResearch)影響因子為20.507,在ClarivateAnalysis(科睿唯安)195種細胞生物學領域期刊中排名第7,在亞太地區生命科學領域學術期刊中繼續排名第一。
  • 中國原創學術期刊《細胞研究》影響因子首破20
    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和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共同主辦的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細胞研究》(Cell Research)影響因子為20.507,在Clarivate Analysis(科睿唯安)195種細胞生物學領域期刊中排名第7,在亞太地區生命科學領域學術期刊中繼續排名第一。
  • 【中國新聞網】中國自主創辦學術期刊《細胞研究》影響因子首破20
    30日發布消息稱,中國自主創辦學術期刊《細胞研究》影響因子首破20。這是中國自主創辦的學術期刊影響因子首次超越20。  影響因子是目前國際上通行的一項客觀的期刊評價指標。即某期刊前兩年發表的論文在當年的被引用總次數除以該期刊前兩年發表的論文總數。  《細胞研究》主編裴鋼30日受訪時表示,該期刊影響因子的突破,是中國基礎研究發展的一個表現,但不能過度量化,「『分』只是外在表現,期刊還是看口碑,要支持真正科研的發展,支持更多原創的工作。」
  • 影響因子破20!中國創辦的《細胞研究》成國際頂尖學術期刊
    )影響因子為20.507,在Clarivate Analysis(科睿唯安)195種細胞生物學領域期刊中排名第7,在亞太地區生命科學領域學術期刊中繼續排名第一。這是中國自主創辦的學術期刊影響因子首次超越20。
  • 影響因子破20!中國創辦的《細胞研究》成國際頂尖學術期刊
    中國自主創辦的學術期刊《細胞研究》影響因子首破20。細胞研究》(Cell Research)影響因子為20.507,在Clarivate Analysis(科睿唯安)195種細胞生物學領域期刊中排名第7,在亞太地區生命科學領域學術期刊中繼續排名第一。
  • 中國學術期刊《細胞研究》影響因子升至14.812
    》)影響因子提升至14.812,穩居亞太地區生命科學類學術期刊首位。  Cell Research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與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共同主辦,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信息中心/生命科學期刊社承辦,是以英文形式出版、編輯和發行高質量原創性研究論文
  • 《細胞研究》影響因子穩步提升
    據美國湯姆森科技信息研究所的數據顯示,我國優秀科技期刊《細胞研究》(Cell Research)的最新影響因子為4.535,在JCR公布的中國期刊中影響因子繼續排名第一,並首次實現了我國科技期刊SCI影響因子4.5的突破。Cell Research的發展得到前後兩任主編姚錱院士和裴鋼院士的悉心指導,並一直堅持「辦中國的國際品牌期刊」的辦刊理念。
  • 影響因子首次突破20!科技期刊「中國陣營」崛起
    《細胞研究》完成了影響因子從2到20的跨越,探索出一條可複製的辦刊模式,帶動上海乃至中國一批原創學術期刊崛起,成功躋身競爭激烈的國際一流學術出版陣營。  今年,中國共有九種本土學術期刊影響因子超過10,「上海原創」期刊佔據其中1/3。
  • 《細胞研究》而立之年如何把影響因子做到20|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經驗談
    2014年,他的課題組在細胞裡發現了一種長得像石榴的結構。他們相信這是一種新的細胞器,並取名為「遷移體」。像其他取得重大發現的科學家一樣,俞立第一時間把這篇論文投到了領域內最具聲名的國際期刊。影響因子已經在2分上下徘徊多年了。
  • 這本卓越期刊是中國影響因子最高的期刊明年繼續20分+
    首任主編是我國著名細胞生物學家、中科院院士姚錱,現任主編裴鋼院士,從2006年開始與國際著名出版集團自然出版集團(現為SpringerNature)合作出版。三十而立,在其創刊30年之際,2019年期刊影響因子突破20(IF=20.507),是中國乃至亞洲地區影響因子最高的期刊,是一本名副其實的TOP期刊。
  • Cell Research影響因子8.151 核心期刊排名第14
    根據近日發布的2009年度期刊引證報告,Cell Research(中文刊名《細胞研究》)影響因子為8.151,在國際細胞生物學領域發表原創論文的147種核心期刊中排名第14位,並連續5年在中國科技期刊中排名第一。影響因子是期刊定量評價的重要工具。
  • 江曉原:上海科技期刊創造「中國影響因子首超20」意味著什麼
    《細胞研究》作為一本中國本土辦的英文期刊,能夠用15年時間完成從2到20的跨越,在9000多種SCI期刊中,獲得該學科領域排名世界第七、亞太第一的影響因子,實屬不易。《細胞研究》的成功突圍足以說明,即使在美英主導的科技期刊領域,中國學術雜誌也有可能進入「高影響力陣營」。加快培育一批與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地位相匹配的世界一流期刊,關鍵在於「兩條腿走路」,即堅持國際化與本土化並重。
  • 細胞因子風暴和COVID-19致死——2020年細胞因子市場分析
    重組人幹擾素的銷售額超過聚乙二醇幹擾素的原因主要在於適應症更廣,前者適應症包括B肝C肝、尖銳溼疣、白血病、淋巴瘤等,後者的適應症僅為B肝C肝。此外,由於幹擾素副作用較大,臨床上對B肝更傾向於使用核苷酸類藥物,如恩替卡韋、替諾福韋等,這對幹擾素類藥物銷量造成了一定影響。
  • 《細胞研究》的「30」年和「20分」
    有怎樣的作用機制?」一連串問題「砸」過來,讓俞立有點為難。俞立是清華大學生物系教授。2014年,他的課題組在細胞裡發現了一種長得像石榴的結構。他們相信這是一種新的細胞器,並取名為「遷移體」。像其他取得重大發現的科學家一樣,俞立第一時間把這篇論文投到了領域內最具聲名的國際期刊。審稿意見回來了,審稿人的要求非常中肯,就是補充「遷移體」的更多信息和證據。
  • 江曉原:上海科技期刊創造「中國影響因子首超20」意味著什麼
    《細胞研究》作為一本中國本土辦的英文期刊,能夠用15年時間完成從2到20的跨越,在9000多種SCI期刊中,獲得該學科領域排名世界第七、亞太第一的影響因子,實屬不易。《細胞研究》的成功突圍足以說明,即使在美英主導的科技期刊領域,中國學術雜誌也有可能進入「高影響力陣營」。
  • 最新版學術期刊影響因子:最高187,《科學》為37.2
    由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共同主辦的期刊《細胞研究Cell Research》影響力穩步增長,由之前的14.331漲為15.606,在亞洲同領域學術期刊中排名第一。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是國際上通行的一項期刊評價指標,衡量的是一本學術期刊的影響力。根據影響因子的計算方法,最新發布的2016年影響因子是該期刊2014年和2015年所發表的論文在2016年的總被引數除以該期刊在這兩年所發表論文總數。
  • 科學網—《細胞研究》的「30」年和「20分」
    2006年,中國科學院院士裴鋼接任《細胞研究》主編時,它的SCI(科學引文索引)影響因子已經在2分上下徘徊多年了。在「馬太效應」盛行的期刊世界裡,這並不是一個很好的勢頭。 《細胞研究》創刊於1990年,首任主編、中國科學院院士姚錱從一開始就確立了國際化的辦刊方向。它不僅是當時國內少有的全英文期刊,而且在稿源、期刊檢索和網絡、編委和地區編輯等方面的國際化上都做出了努力。
  • 【學會動態】熱烈祝賀學會期刊Cell Research影響因子首破20!
    【學會動態】熱烈祝賀學會期刊Cell Research影響因子首破20!Cell Research影響因子為20.507,在Clarivate Analysis(科睿唯安)195種細胞生物學領域期刊中排名第7,亞太地區生命科學領域學術期刊中繼續排名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