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偷吃了地主家的牛,把牛尾巴塞石頭縫裡,牛尾巴拔不出來?

2020-12-05 尚宮女史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在加入起義軍之前就是一個窮小子,父母在的時候就很窮,朱元璋小的時候還放過牛,後來旱災、蝗災和瘟疫一起到來,十七歲的朱元璋失去了父母和兄長,窮得連給親人置辦棺材的錢都沒有,也沒有一塊地用來作為親人的墓地。

當時朱元璋實在沒有辦法就求到了地主劉德那裡,想求一塊地來將父母和兄長埋了,但是劉德不願意拿出一塊地來給朱元璋用。就在朱元璋走投無路的時候,劉德的一個哥哥劉繼祖主動給了朱元璋一小塊地,作為其父母和兄長的埋骨之地。

關於這段悲慘的往事,《高皇帝御製文集》中有記載,朱元璋在為明皇陵撰寫碑文的時候,寫過這樣一句話:

「田主德不我顧,呼叱昂昂,既不與地,鄰裡惆悵。忽伊兄之慷慨,惠此黃壤。」

這裡的田主德就是地主劉德,而伊兄就是劉繼祖。朱元璋登基的時候,劉繼祖已經去世,後來朱元璋誥封劉繼祖為義惠侯,其妻婁氏為侯夫人。至於劉德後來怎麼樣了,正史中並沒有任何的記載。

不過野史中和影視劇中,關於劉德的故事卻不少,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朱元璋偷牛吃的故事。說是少年朱元璋自小給地主劉德放牛,朱元璋家裡窮,整天餓得慌,有一天,朱元璋在放牛的時候,就和幾個小夥伴將其中的一個小牛犢給宰了,然後小夥伴們各個回家拿了傢伙什回來煮牛肉。

朱元璋和小夥伴們將小牛犢給煮著吃了,然後回去告訴劉德丟了一個小牛犢,劉德並不相信,他認為是朱元璋偷了牛,自然不可能輕易放過朱元璋。要知道在農耕時代,牛是很重要的牲畜,說起來要比少年朱元璋要值錢的多,所以當劉德發現少了小牛犢後簡直氣瘋了。

而朱元璋也是使出渾身解數來誆騙劉德,這其中有好幾個版本。比如明朝王文祿在《龍興慈記》中的記載:

「殺小犢煮食之,犢尾插入地,誑主者曰:「陷地裂去矣!」主者拽尾轉入地中,真以為陷也!」

意思是朱元璋為了誆騙劉德,將牛尾巴特意留了出來,然後插進了地裡,說什麼小牛犢遁地而走,只剩一截牛尾巴露在外面,劉德趕緊去拔牛尾巴,結果卻怎麼也拔不動,牛尾巴反而迅速陷進地裡不見了。

這可真是神奇,難道朱元璋為此還做了一個陷阱?所以牛尾巴一拔反而掉進了地裡?但即便如此,劉德作為一個地主,不會被這樣的小把戲騙了吧?這個記載大概率就是為了神化朱元璋。

當然也有記載說朱元璋將牛尾巴插進石頭縫裡了。電視劇《神機妙算劉伯溫》中還記載了一個版本,說是朱元璋和小夥伴們將小牛犢烤來吃了,然後回去就和劉德說丟了,劉德不信,所以第二天就報了官,狀告朱元璋偷牛。

但劉德還是晚了一步,因為朱元璋第二天就跑了,進了皇覺寺出家,所以劉德報官後只抓了那幾個小夥伴,一頓板子下去,小夥伴們就把實情說了出來,只是偷牛吃的正主是沒辦法懲治了。再加上劉德不肯借地給朱元璋,兩人算是結仇了。

等到數年之後,朱元璋居然稱帝了,而且還要回到家鄉去看看,劉德知道後世坐臥不安,吃不香睡不飽,就怕朱元璋到時候找他麻煩。而且朱元璋對鄉人的賞賜裡唯獨沒有劉德的,這更讓劉德驚懼不安,看來朱元璋還是記仇的。

不過好在朱元璋在回家鄉之前,先讓劉伯溫等人到他的家鄉去了,劉伯溫到了之後就開始搜集龍興故事,然後就知道了這個偷牛的小故事,劉伯溫覺得這個故事好啊,不是有那麼一句歌謠嗎?「八個小孩一頭牛啊,日月同行照九州啊……」

這個故事不就是這個歌謠的最佳詮釋嗎?然後他就找來劉德,對劉德交代了一番,告訴劉德到時候就這樣告訴朱元璋:

牛丟了之後,自己曾去山上找過牛,正好遇到了朱元璋,朱元璋就指了指一個方向,自己看過去,正好看到小牛犢鑽進了石頭縫裡。說時遲那時快,劉德趕緊跑過去,正好將牛尾巴攥住,但是牛還是跑了,只剩下怎麼也拽不出來的牛尾巴,後來這牛尾巴就變成了石頭,而這山坡也就成了牛尾坡。

朱元璋微笑著聽完,心裡門清,這不過是為了給他這個皇帝遮掩偷牛的事情,真正的事實如何,他這個皇帝最清楚了。不過,既然都這樣說了,自己也不能太記仇,於是就不再為難劉德。當然這些都只是野史記載,未必是真的。

倘若歷史上朱元璋真的在放牛的時候和小夥伴偷偷地烤了或者煮了一個小牛犢,大概率是被劉德抓住了,一頓皮鞭子是少不了的。也或許朱元璋真的想出了這麼一招對付劉德,說牛鑽進了石頭縫裡,而為了看起來更像是事實,所以朱元璋將牛尾巴插進石頭縫裡,特意弄得很結實,但是作為孩子的朱元璋和小夥伴們拔不出來,而劉德真的會拔不出來嗎?

很顯然是不可能拔不出來的,所以朱元璋受到處罰幾乎是肯定的了,很可能還為此失去了這份工作。

相關焦點

  • 牛尾巴是什麼魚種
    1 牛尾巴分布在我國大江南北,只有水的地方,就有牛尾巴的軌跡,對於新釣友來說:牛尾巴是什麼魚?怎麼釣,感覺很新鮮,興趣十足。2 牛尾巴其實和黃骨魚長相差不多,牛尾巴比黃骨魚長一些,尾巴像牛,尾巴俗稱牛尾巴。
  • 你們和小羅都錯了,牛尾巴的創造者並非是裡維利諾
    近日,巴薩傳奇羅納爾迪尼奧接受採訪時說到:「牛尾巴過人最初是應用於室內足球的技術,是我把這個技術帶到大球場上。」之後,小羅又把他的牛尾巴和裡維利諾的牛尾巴作比較,他認為二者各有特點,但他更勝一籌。我不知道是不是翻譯的問題,小羅竟會說是他把牛尾巴帶到大球場,我想小羅的本意應該是他把牛尾巴這項技術在大球場上發揚光大。
  • 你們和小羅都錯了,牛尾巴並非裡維利諾首創,締造者另有其人
    近日,巴薩傳奇羅納爾迪尼奧接受採訪時說到:「牛尾巴過人最初是應用於室內足球的技術,是我把這個技術帶到大球場上。」之後,小羅又把他的牛尾巴和裡維利諾的牛尾巴作比較,他認為二者各有特點,但他更勝一籌。我不知道是不是翻譯的問題,小羅竟會說是他把牛尾巴帶到大球場,我想小羅的本意應該是他把牛尾巴這項技術在大球場上發揚光大。
  • 農村一種奇怪大鳥,叫聲像牛叫,老人說它一叫喚天就要開晴了
    比如有些地方叫它地莽牛、牤牛、黃哞子、地馬牛等等。很多人也只是聽過它的叫聲,並沒有見到它的廬山真面目。因為這種鳥的警惕性很高,只要有人一靠近,就會馬上藏匿起來。雖然它和野雞一樣不是很擅長飛翔,主要是以奔跑為主,一旦發現有人來了,就會快速藏起來,再加上其個頭小,比鵪鶉還要稍微小一點。這種奇怪的大鳥學名叫黃腳三趾鶉,長得也很像鵪鶉,它在啼叫時的聲音悠長如同牛叫一樣。
  • 「牛尾巴」=「火雞脖子」?這牛尾湯沒牛肉味「倒有一個雞肉味」
    濟南張先生到大集上,以每斤15元的價格,買了2斤牛尾巴,清燉出來之後,這牛尾湯一點牛肉味都沒,倒有一個雞肉味,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張先生 濟南市民「吃一口啊,這個紋理也不對,就好雞肉的味道,好像不好吃,帶腥味,就是雞肉的味道,野雞味,應該是禽類的脖子」家人聽說這牛尾巴15元一斤後,都不敢吃了。
  • 大部分人會把它當成黃骨魚,其實叫牛尾巴。我們這裡500塊一斤
    牛尾巴魚是黑龍江和烏蘇里江的特產魚,非常難得和珍貴。從當地釣友口中得知,牛尾巴魚是一種季節性非常強的魚類,一般每年的6月份開始到9月是垂釣它的黃金旺季。很多釣友第一眼接觸牛尾巴,可能會覺得,這不就是廣東人口中的黃骨魚嗎?其實這是兩種完全不一樣的魚。牛尾巴魚全身金黃,其肉質也不是黃骨魚可以比擬的。本文就以實戰經歷為大家詳細介紹如何垂釣牛尾巴魚。
  • 牛尾巴到底在哪裡的公案
    牛尾巴到底在哪裡?想必大家看到這個題目就想到了,我們這個話題來自一篇古文《書戴嵩畫牛》。這個故事是宋朝的蘇軾寫的,講的是杜處士喜歡書畫,尤其喜歡唐朝的戴嵩畫的《牛》。有一天拿出書畫來晾曬,這時候一個牧童看到了《牛》這幅畫,拍著大笑說了這段話:「此畫鬥牛也。
  • 小羅技能大起底——「美杜莎之舞」與「牛尾巴」
    當然啦,「科爾賽羅拉精靈」「諾坎普牛尾巴」這樣的招牌技能聽上去就有種很厲害的感覺,在技能效果上肯定也不僅僅是常規的效果啦。這不,小妹特地在周末潛入了策劃老哥的辦公室,為大家打探到了一些內部消息!他在場上曾經上演過無數次「No-look-pass」的好戲,在《全民冠軍足球》裡也不例外!小羅的【瓜魯哈食蟻獸】技能(致命直塞)的效果之一,是——在送出直塞球的同時,頭部擺向另一個方向來幹擾對方的防守判斷!而距離傳球目標最近的一名防守球員,將因為被迷惑,而無法參與攔截結算!這樣一來,這腳傳球就變得穿透力十足有沒有!
  • 農村人稱它叫做「牛尾巴」,肉質鮮嫩無比,一斤賣到高價錢
    其實生活在農村裡的朋友們都會稱它為「牛尾巴」魚,主要還是尾巴跟牛的尾巴是有些相似,那時候去查了一下資料,確確實實是存在著這樣的魚類。牛尾巴魚對於環境不是那麼的高,只有不知道太髒的水質就能生存下去,而且外表一點魚鱗都沒有,當然裡面的骨頭特別的少,裡面的肉質鮮嫩無比。
  • 你有沒有試過用牛的尾巴,做一個牛尾燉湯的?
    你有沒有試過用牛的尾巴做一個牛尾燉湯的,可能聽起來不怎麼好,但是燉出來的湯就真的是特別的好喝。如果你和我一樣喜歡吃牛肉,然後呢你就可以用試試用牛,燉出來之後的超級的好吃,當然了,紅燴牛肉都是最方便的一鍋燉,我也經常會拿它來招待朋友的,然後呢,用它來當作一道蒸壓全場的大菜,我想說的是,牛肉各部位都可以拿來做紅燴牛肉的,這是我第一次用牛尾巴來做,我原本以為他會特別的肥,感覺做菜會特別的累,但是我錯了,用牛尾巴燉出來的湯,真的是特別的好喝。
  • 腦筋急轉彎:一口咬掉牛尾巴,是什麼字?高智商的人1秒就猜到了
    現在正式開始答題(一共有10道題,每題10分,共100分)——答案在最後哦1、一口咬掉牛尾巴,是什麼字?2、小黃左右手各拿著一個碗,突然他被絆倒了,摔了一跤,為什麼一個碗摔破了,一個沒摔破?3、身子裡面空空洞洞而卻擁有一雙手的是什么麼 4、雨天什麼傘不能打 5、街上那麼多的人是從哪來的 6、什麼東西從屁股裡排出後還可以當食物 7、什麼東西象大象一樣但毫無重量
  • 怎麼做才能將牛尾巴做的鮮美可口有營養?
    其次則是牛尾巴獨特的營養價值,根據相關資料顯示,牛尾巴具有緩解體虛、補鈣、補血、益精補髓等眾多功效,而且對於男性有比較明顯的滋補壯陽的作用,女性可以達到美容養顏的功效,而且還能提升一定的免疫力。所以從營養價值上來講,牛尾巴的特殊功效讓它自身的售價要高於牛肉。
  • 石頭縫裡「擠」石油
    可是,它的滲透率超低,要把勘探數字變為成桶成桶的石油,必須想辦法把油從石頭縫裡『擠』出來,這可是一道大難題!」面對記者,大港油田頁巖油勘探開發研究所副所長官全勝既興奮,又擔憂。  今年35歲的官全勝,此時住在一個鐵皮房子裡。雖然已近中秋,又有風扇在吹,裡面依然悶熱難耐,待一會兒就一身汗。為解決技術難題,保障頁巖油穩產,他全然顧不上這些。
  • 牛尾巴天秀+假動作晃倒對手 全英超僅遜一人
    開場第10分鐘,他就玩起花活兒:禁區右側面對拜拉姆和坎特維爾的兩人包夾,他用右腳來了一個「迷你」牛尾巴,巧妙涮過拜拉姆,可惜隨後的倒三角傳球被對手解圍。
  • 牛尾巴穿襠,對手屢遭戲耍
    不過,一項數據顯示,拉師傅不只會進球,他還是英超的犯罪式過人之王。在英倫足壇,穿襠過人被稱為「nutmeg」,意思大約是犯罪式過人,魚肉欺凌對手,這種突破跟進球、助攻一樣非常受到青睞。比賽中一旦完成穿襠,總是會被英媒和球迷津津樂道。
  • 買牛買羊都過秤稱,牛販子買牛不用稱,他怎麼知道牛有多重
    而牛販子在買農戶養的牛時卻是不過秤的,他先圍繞著牛轉上幾圈並用手拍拍牛的屁股,反覆的看了幾遍後,就開始和牛主人談價錢。談好價錢後他們就一手交錢,一手牽牛,這也算是公平交易,不然的話如果達不到牛主人要的錢數他們也不會成交的。豬羊過秤是因為他們的體積較小,稱重方便,一般的磅秤就可以稱出它們的體重。而牛的體積比較大稱重的時候不方便,再說稱牛需要那種地磅,農村這樣的地磅極少。
  • 石頭縫裡小龍—銅蜓蜥
    晴朗的天氣,當你靠近路旁的灌木叢,有時會聽到「窸窣」一聲,卻沒有發現任何動物的身影。遇到危險尾巴會自動斷掉,但過不久又會自己長出來。銅蜓蜥為卵胎生,小銅蜓蜥在母體內發育完成後才產出,生出來的小銅蜓蜥穿破卵膜後,直接就可以爬行。
  • 明朝開國大帝朱元璋之起義前的他
    ,分別為 1:1328——1344年,童年朱元璋,主要工作為放牛; 2:1344——1347年,和尚朱元璋,主要工作為化緣,也就是外出要飯; 3:1347——1352年,和尚朱元璋,主要工作為撞鐘,也就是打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