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拉斯克獎停發,「諾獎風向標」不指風向了...

2020-09-20 知識分子

圖片來自lasker foundation


撰文 | 葉水送

  


每年9月初,拉斯克獎網站推送的獲獎消息如同時鐘一樣精準。然而,今年當我們打開網站,上面赫然顯示:今年不發獎了。

這應該是拉斯克獎自創立的第75年來第一次停發獎項。至於拉斯克獎為何今年不頒發,想必大家都知道答案: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

由於每年拉斯克獎都是在9月初公布,比諾貝爾獎提前大半個月,因此被譽為「諾獎風向標」。不過,在生物醫學領域的科學家看來,這個美譽有些低估了它,拉斯克獎的分量在他們眼中並不亞於諾貝爾獎。在以往的拉斯克獎獲得者中,有91名獲獎者同樣也是諾貝爾獎獲得者。

1946年,美國廣告經理人、慈善家阿爾伯特·拉斯克及其夫人瑪麗·沃德·拉斯克(Mary Woodard Lasker)共同創立拉斯克基金會,並設立拉斯克獎,以表彰在醫學領域作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醫生和公共服務人員。為此,拉斯克獎項設立了三個獎項:基礎醫學研究獎、臨床醫學研究獎和公共服務獎,以及特殊貢獻獎。每個獎項的獲獎者將會獲得25萬美元的獎金。

2011年,我國科學家屠呦呦獲得拉斯克獎,極大地提升了國際科學界對她在青蒿素這一領域工作的認識,「風向標獎」 為日後諾貝爾委員會 「指明」 了方向,也讓屠呦呦成為中國本土科學家接連獲得這兩個獎項的 「第一人」。

今年拉斯克獎停發,令人不無遺憾。此前,知識分子每年都會跟進拉斯克獎,如2019年拉斯克獎揭曉,T細胞、B細胞及赫賽汀的發現者獲獎;2018年拉斯克獎公布,三個關鍵詞:組蛋白修飾、麻醉以及RNA研究;諾獎風向標:2017年拉斯克獎公布;2016拉斯克獎花落誰家?

拉斯克獎停發也讓我們意識到:在疾病面前,我們可選擇的武器仍非常少。

實際上,早在今年5月20日,拉斯克獎官方就已發出通知,稱由於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今年拉斯克獎獎不會頒發。新的一輪提名工作,即2021年的提名工作將於2020年11月啟動,2020年的拉斯克獎提名者將會自動進入到2021年的獲獎提名名單中。

為此,拉斯克獎基金會主席克萊爾·波默羅伊(Claire Pomeroy)不無沉重地表示,「非常遺憾,我們必須取消今年的獎項,它旨在獎勵那些闡釋生物醫學領域基礎生物學問題,以及為人類健康帶來強大的、新的治療方案的研究者。」

要知道,波默羅伊做出這一判斷是在今年5月。4個月後,這一判斷顯示了他當時對美國新冠疫情大流行的準確判斷,以及美國新冠疫情未來走向持有的悲觀態度。目前,美國是全球新冠感染人數最多的國家,累計確診人數為675萬人左右(截至9月15日),死亡人數近20萬人。如果美國總統川普也像波默羅伊那樣進行科學地預見的話,美國民眾或許能更早地脫離新冠疫情的泥淖。然而,時至今日川普仍在堅信:美國新冠肺炎死亡率全球最低。

在過去的75年裡,拉斯克獎雖然獎勵了數百個生物醫學領域的頂尖學者,但在面對新冠肺炎大流行時,我們仍束手無策。正如波默羅伊表示的那樣,「由於新冠疫情,在未來的世界中,我們對生物醫學領域的持續投資從未顯得如此重要。我也對當下諸多學者孜孜不倦地尋找控制新冠疫情的良方而感到無比的敬意」。

參考資料

http://www.laskerfoundation.org/new-noteworthy/articles/2020-lasker-awards/

http://www.zhishifenzi.com/news/multiple/6868.html

相關焦點

  • 成立74年押中80次,被稱為諾獎風向標的拉斯克獎今年卻停發了
    距離一年一度的「諾獎周」只剩下不到14天了。誰是今年的奪獎熱門?跟「流水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鐵打的村上春樹」不同,自然科學類獎項花落誰家的大眾關注度其實不(真)那(看)麼(不)高(懂)。這時,各路高含金量的國際獎就成了熱門參照,尤其是慣常在9月亮相的拉斯克醫學獎。但今年,有點特殊。已經9月下旬了,拉斯克醫學獎不但遲遲沒有動靜,還在自己的官方網站上貼出了「停發聲明」。至於停發原因,想必大家心裡都有答案——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
  • 諾獎黃金周,知識分子來了
    早在5月,拉斯克獎宣布取消今年的獎項,本年度的被提名者,會自動轉入2021年的提名名單中。拉斯克獎始於1946年,每年授予在生物醫學領域做出傑出貢獻的科學家,因其很多獲獎者此後會獲得諾貝爾獎,因此被譽為 「諾獎風向標」。
  • 諾獎黃金周來了
    年諾貝爾獎將與公眾見面,《知識分子》也將繼續帶來諾貝爾科學獎項的報導與解讀,分別是5日的生理學或醫學獎,6日的物理學獎和7日的化學獎,一起與讀者朋友共度 「諾獎黃金周」。早在5月,拉斯克獎宣布取消今年的獎項,本年度的被提名者,會自動轉入2021年的提名名單中。拉斯克獎始於1946年,每年授予在生物醫學領域做出傑出貢獻的科學家,因其很多獲獎者此後會獲得諾貝爾獎,因此被譽為 「諾獎風向標」。
  • 今年諾獎風向標拉斯克獎取消了, 諾獎呢?
    今年諾獎風向標拉斯克獎取消了, 諾獎呢? 原創 時佔祥 全球醫生組織 諾獎風向標——拉斯克醫學獎新冠疫情打亂了所有學術交流活動,一些學會或協會很快反應過來,開始舉辦網上虛擬年會,而且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 諾獎風向標 B細胞T細胞發現者斬獲2019拉斯克獎
    當日,被稱為「諾獎風向標」的拉斯克獎(Lasker Awards)公布,美國埃默裡大學的麥克斯·庫珀(Max D。 Cooper)、澳大利亞生物學家雅各·米勒(Jacques Miller)因發現了免疫系統中的B細胞和T細胞獲得基礎醫學研究獎。
  • 【諾貝爾獎「風向標」】B細胞、T細胞發現者獲2019拉斯克獎
    今年的拉斯克獎,被譽為「諾獎風向標」的拉斯克獎將其基礎醫學研究獎頒發給了發現T細胞和B細胞的2
  • 中國81歲屠呦呦獲被稱諾貝爾獎風向標拉斯克獎
    屠呦呦,一個因特別而好記的名字,屬於一位年過80的中國女藥學家。這位發現了治療抗瘧病藥物青蒿素的代表性人物,如今出現在了被譽為諾貝爾獎「風向標」的拉斯克獎名單上。就在20天前,北京大學生命科學院院長饒毅預言性地公開指出,非院士的屠呦呦和另外一位中醫科學家值得獲得諾貝爾獎。
  • 2020諾獎預測出爐!「引文桂冠」獎今日公布(​生理學或醫學領域4人獲獎)
    9 月 23 日,擁有 Web of Science、InCites 等著名論文及期刊索引平臺的科睿唯安公司(Clarivate Analytics)宣布了 2020 年「引文桂冠獎」得主,預測在今年或未來可能獲得諾獎的科學家。共有 24 位科學家入選,其中包含知名華人學者戴宏傑。
  • 2018年引文桂冠獎出爐,17名科學家入選「諾獎風向標」
    從2002年開始,在每年的諾貝爾獎頒獎前,原湯森路透(Thomson Reuters)集團就會公布其當年所評選出的「引文桂冠獎」(Citation Laureates),即著名的「湯森路透引文桂冠獎」 (Thomson ReutersCitation
  • 2020諾獎預測出爐!「引文桂冠」獎今日公布
    微信公眾號goldlongyu圖片來源:nobelprize.org2002 年以來,科睿唯安每年都會基於 Web of Science 平臺上的論文和引文數據,遴選諾貝爾獎獎項所涉及的生理學或醫學、物理學、化學及經濟學領域中全球最具影響力的頂尖研究人員,授予他們「引文桂冠獎」。
  • 2020諾獎預測出爐「引文桂冠」獎公布,諾貝爾化學獎會是他嗎
    9月23日,擁有Web of Science、InCites等著名論文及期刊索引平臺的科睿唯安公司(Clarivate Analytics)宣布了 2020年「引文桂冠獎」得主,預測在今年或未來可能獲得諾獎的科學家。
  • 2020諾獎預測出爐!「引文桂冠」獎公布,諾貝爾化學獎會是他嗎?
    9 月 23 日,擁有 Web of Science、InCites 等著名論文及期刊索引平臺的科睿唯安公司(Clarivate Analytics)宣布了 2020 年「引文桂冠獎」得主,預測在今年或未來可能獲得諾獎的科學家。共有 24 位科學家入選,其中包含知名華人學者戴宏傑。
  • 3位科學家獲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袁斯茹北京時間10月5日17點30分許(瑞典當地時間11點30分許),諾貝爾大會宣布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獎者為以下三位科學家,獎勵他們在細胞領域做出的貢獻。關於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今年是屠呦呦獲諾獎五周年。她因發現青蒿素,與其他兩位科學家共同獲得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同時她也是女性獲獎者中年齡最高的,獲獎年齡為85歲。
  • 2020諾獎預測出爐!「引文桂冠」獎公布,華人學者戴宏傑入選
    9 月 23 日,擁有 Web of Science、InCites 等著名論文及期刊索引平臺的科睿唯安公司(Clarivate Analytics)宣布了 2020 年「引文桂冠獎」得主,預測在今年或未來可能獲得諾獎的科學家。共有 24 位科學家入選,其中包含知名華人學者戴宏傑。
  • 2020諾獎預測出爐!引文桂冠獎今日公布,華人學者戴宏傑入選
    9 月 23 日,擁有 Web of Science、InCites 等著名論文及期刊索引平臺的科睿唯安公司(Clarivate Analytics)宣布了 2020 年「引文桂冠獎」得主,預測在今年或未來可能獲得諾獎的科學家。共有 24 位科學家入選,其中包含知名華人學者戴宏傑。
  • 2020諾獎預測出爐,這位華人學者有望獲獎
    圖片來源:nobelprize.org擁有Web of Science、InCites等著名論文及期刊索引平臺的科睿唯安公司(Clarivate Analytics)宣布了2020年「引文桂冠獎」得主,預測在今年或未來可能獲得諾獎的科學家。
  • 2020諾獎預測出爐!「引文桂冠」獎公布,清華校友戴宏傑入選
    來源: 科研圈、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9 月 23 日,擁有 Web of Science、InCites 等著名論文及期刊索引平臺的科睿唯安公司(Clarivate Analytics)宣布了 2020 年「引文桂冠獎」得主,預測在今年或未來可能獲得諾獎的科學家。
  • 2020諾獎預測出爐!「引文桂冠」獎今日公布,華人學者戴宏傑入選
    9 月 23 日,擁有 Web of Science、InCites 等著名論文及期刊索引平臺的科睿唯安公司(Clarivate Analytics)宣布了 2020 年「引文桂冠獎」得主,預測在今年或未來可能獲得諾獎的科學家。共有 24 位科學家入選,其中包含知名華人學者戴宏傑。
  • 2020諾獎顯示C肝是一種可以「治癒」的疾病
    年10月5日下午5點,斯德哥爾摩的卡羅林斯卡研究所的會議室裡,諾貝獎評審大會秘書Thomas Perlmann宣布了2020年第一個諾貝爾獎項——醫學/生理學獎,授予了研究C肝的三個科學家,NIH的Harvey Alter,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的Michael Houghton和
  • 2020諾獎預測出爐!「引文桂冠」獎今日公布,華人學者戴宏傑入選
    9 月 23 日,擁有 Web of Science、InCites 等著名論文及期刊索引平臺的科睿唯安公司(Clarivate Analytics)宣布了 2020 年「引文桂冠獎」得主,預測在今年或未來可能獲得諾獎的科學家。共有 24 位科學家入選,其中包含知名華人學者戴宏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