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74年押中80次,被稱為諾獎風向標的拉斯克獎今年卻停發了

2020-09-21 我是科學人

距離一年一度的「諾獎周」只剩下不到14天了。

誰是今年的奪獎熱門?

跟「流水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鐵打的村上春樹」不同,自然科學類獎項花落誰家的大眾關注度其實不(真)那(看)麼(不)高(懂)。這時,各路高含金量的國際獎就成了熱門參照,尤其是慣常在9月亮相的拉斯克醫學獎。

但今年,有點特殊。

已經9月下旬了,拉斯克醫學獎不但遲遲沒有動靜,還在自己的官方網站上貼出了「停發聲明」。至於停發原因,想必大家心裡都有答案——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

成立74年,押中80次

據不完全統計,從1946年拉斯克醫學獎創立至今,押中諾貝爾獎的次數就至少已經達到80次。

拉斯克獎的眾多獲獎者中,約有28%的獲獎者本身就是諾貝爾獎得主。而另有48%的獲獎者,在獲得拉斯克獎後的幾年內,會成為諾貝爾獎得主。

屠呦呦,就是其中的一位。

屠呦呦憑著青蒿素,獲得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大家都知道。但其實早在2011年,她就以同樣的成果登上了拉斯克臨床醫學獎的領獎臺。

當時,拉斯克獎評審委員、史丹福大學教授露西·夏皮羅給屠呦呦的頒獎詞是這樣的:屠呦呦的這一發現,緩解了億萬人的疼痛和苦惱,在100多個國家拯救了無數人的生命,尤其是兒童的生命。

2011年屠呦呦站上了拉斯克獎領獎臺

拉斯克獎之所以能如此高頻地精準押中諾貝爾獎得主,離不開他們內部嚴格的評選程序。單從候選人這一項,就足夠體現拉斯克獎的專業。

一般來說,拉斯克獎的候選人都是由美國和國際上知名的專業團體提名而來的。在獎項正式評選前,這些專業團體會在世界範圍內廣泛調查各個領域的合適候選人。一旦被這些專業團體「看上」,這些「準候選人」們就需要準備大量的證明材料,材料合格,才能通過國際評判委員會的初步評判和篩選。

但這也只是一個初選。獎項具體花落誰家,還要看拉斯克獎「伯樂團」的意見。

拉斯克獎的「伯樂團」是一個25人的隊伍,他們都是來自世界各國的傑出科學家。通過初選的每一個人都要經過這25人的審核,只有「全票通過」才能捧回拉斯克獎。

拉斯克獎獎盃

正是這樣近乎嚴苛的評選程序,讓拉斯克獎在整個醫學界備受尊重。只要能被拉斯克獎選上,就意味著最前沿、最有用、最有意義。

這也難怪拉斯克獎能在一眾科學獎項裡殺出重圍,成為諾獎人選的最強「預言家」了!

創始人竟是個做廣告的?

別看拉斯克獎現在是醫學界的諾獎,但它的創始人——阿爾伯特・拉斯克,和醫學沒有半點關係。

他是一個天才廣告狂人,「現代廣告之父」。最輝煌的時候,美國9家主要廣告公司的老闆都是拉斯克之前的職員。這樣的成績讓他能自信地喊出:「除了我,世上沒有別的廣告人。」

阿爾伯特・拉斯克

可就在所有人都以為拉斯克會帶著廣告界走向另一個高峰的時候,他卻毅然選擇了離開——因為他最摯愛的妻子,在1936年9月因癌症逝世了。直到這時,拉斯克才意識到,疾病才是每個人都無法逃避的「災難」。

隨後,拉斯克就把主要的精力和金錢都投入到了美國的醫學活動中。

20世紀40年代,美國國內對醫學問題的關注和研究正處在低谷時期。當時,大名鼎鼎的洛克菲勒基金會甚至已經放棄了與癌症有關的項目,美國的癌症協會也幾乎不再把資金投入到醫學研究裡去。

這並不是拉斯克想看到的。

他和自己的第二任妻子瑪麗開始在《讀者文摘》上發表相關文章,還動用了私人關係邀請到當時非常有名的演員鮑勃·霍普去電臺講話,吸引民眾對癌症的興趣……「公開授獎」也是他們眾多策略中的其中之一。

1946年,拉斯克正式創立了一年一度的拉斯克獎,用於獎勵在醫藥領域取得突出貢獻的科學家。為了讓自己更專業,從獎項創立開始,拉斯克和瑪麗就一直堅持和世界各地最傑出的科學家保持聯繫,確保基金會可以及時掌握世界醫藥科學領域最前沿的進展情況。

正是在這樣的堅持下,拉斯克獎漸漸獲得了業內的肯定,甚至激發了美國國會的興趣。

但遺憾的是,拉斯克卻沒等到這個獎項大放異彩的那一天。在拉斯克獎創立後的第6年,創始人拉斯克逝世,死因同樣是癌症。

拉斯克獎設立的初衷,是為了讓公眾能充分認識到那些能夠致命或致殘的疾病所帶來的危害,以及徵服它們的迫切性。

但在74年後的今天,拉斯克獎卻第一次因為「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不得不停下前進的腳步。它用「停發」告誡所有人:在疾病面前,我們可選擇的武器依舊很少

「在未來的世界中,我們對生物醫學領域的持續投資從未顯得如此重要。」拉斯克獎基金會主席波默羅伊如是說,「我也對當下諸多學者孜孜不倦地尋找控制新冠疫情的良方,而感到無比敬佩。」

《我是科學人》紀錄片由長安信託特約贊助。

相關焦點

  • 2020年拉斯克獎停發,「諾獎風向標」不指風向了...
    然而,今年當我們打開網站,上面赫然顯示:今年不發獎了。 這應該是拉斯克獎自創立的第75年來第一次停發獎項。至於拉斯克獎為何今年不頒發,想必大家都知道答案: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 由於每年拉斯克獎都是在9月初公布,比諾貝爾獎提前大半個月,因此被譽為「諾獎風向標」。
  • 今年諾獎風向標拉斯克獎取消了, 諾獎呢?
    今年諾獎風向標拉斯克獎取消了, 諾獎呢?2020-08-31 09: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時佔祥 全球醫生組織 諾獎風向標
  • 諾獎黃金周來了
    早在5月,拉斯克獎宣布取消今年的獎項,本年度的被提名者,會自動轉入2021年的提名名單中。拉斯克獎始於1946年,每年授予在生物醫學領域做出傑出貢獻的科學家,因其很多獲獎者此後會獲得諾貝爾獎,因此被譽為 「諾獎風向標」。
  • 諾獎黃金周,知識分子來了
    早在5月,拉斯克獎宣布取消今年的獎項,本年度的被提名者,會自動轉入2021年的提名名單中。拉斯克獎始於1946年,每年授予在生物醫學領域做出傑出貢獻的科學家,因其很多獲獎者此後會獲得諾貝爾獎,因此被譽為 「諾獎風向標」。
  • 諾獎風向標 B細胞T細胞發現者斬獲2019拉斯克獎
    當日,被稱為「諾獎風向標」的拉斯克獎(Lasker Awards)公布,美國埃默裡大學的麥克斯·庫珀(Max D。 Cooper)、澳大利亞生物學家雅各·米勒(Jacques Miller)因發現了免疫系統中的B細胞和T細胞獲得基礎醫學研究獎。
  • 中國81歲屠呦呦獲被稱諾貝爾獎風向標拉斯克獎
    屠呦呦,一個因特別而好記的名字,屬於一位年過80的中國女藥學家。這位發現了治療抗瘧病藥物青蒿素的代表性人物,如今出現在了被譽為諾貝爾獎「風向標」的拉斯克獎名單上。就在20天前,北京大學生命科學院院長饒毅預言性地公開指出,非院士的屠呦呦和另外一位中醫科學家值得獲得諾貝爾獎。
  • 2018年引文桂冠獎出爐,17名科學家入選「諾獎風向標」
    由於科睿唯安旗下的Web of Science平臺目前擁有著最權威的論文和引文數據,除了能給出期刊影響因子外,每年也能通過大數據分析來預測各個科學領域中,最有影響力的研究人員,將「引文桂冠獎」授予這些科研明星。這些人也很有可能是將來的諾獎得主,因此「引文桂冠獎」也被稱為「諾獎風向標」(但引文桂冠獎沒錢)。到現在為止,已有46位「引文桂冠獎」得主獲得諾貝爾獎。
  • 【諾貝爾獎「風向標」】B細胞、T細胞發現者獲2019拉斯克獎
    今年的拉斯克獎,被譽為「諾獎風向標」的拉斯克獎將其基礎醫學研究獎頒發給了發現T細胞和B細胞的2
  • 曾29次授予傳染病領域:拉斯克獎歷史告訴了我們如何應對新冠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花落傳染病領域,醫學領域的另一座「聖杯」-拉斯克獎卻在前不久因新冠大流行而宣布2020年度獎項停發。但在歷史上,拉斯克獎曾多達29次頒發給了傳染病領域的重大進展(完整名單見文末),其中也包括今年的新晉諾獎得主Harvey J. Alter, Michael Houghton和Charles M. Rice。
  • 2020諾獎預測出爐!「引文桂冠」獎今日公布(​生理學或醫學領域4人獲獎)
    9 月 23 日,擁有 Web of Science、InCites 等著名論文及期刊索引平臺的科睿唯安公司(Clarivate Analytics)宣布了 2020 年「引文桂冠獎」得主,預測在今年或未來可能獲得諾獎的科學家。共有 24 位科學家入選,其中包含知名華人學者戴宏傑。
  • 「諾貝爾獎的風向標」——拉斯克獎因疫情暫停頒發
    《醫師報》融媒體記者 張玉輝新冠疫情的影響,使得今年的一切都比以往更為艱難。拉斯克獎也不例外......拉斯克獎獲得者由來自各國的傑出科學家組成的評審委員會評選產生。評選過程被認為是公平、預知、正直的典範。每年9月,將會公布本年度的拉斯克獎獲得者名單。而在今年5月,拉斯克官方發布消息稱,今年將暫停一年頒發拉斯克獎,2020年提交的拉斯克獎提名將於2021年由評審團進行審議。
  • 他們接到獲得諾獎電話時都說了些什麼?
    三位從事丙型病毒肝炎(C型肝炎)的科學家醫生榮獲了今年諾獎桂冠。拉斯克獎得主再次榮獲諾獎三位科學家醫生也都是榮獲諾獎「風向標」——拉斯克醫學大獎的得主拉斯克獎評選委員會主席,諾獎得主約瑟夫·戈登茨坦說「想獲諾獎,還是爭取先獲拉斯克獎吧,之後獲諾獎就八九不離十了。」
  • 2020諾獎預測出爐「引文桂冠」獎公布,諾貝爾化學獎會是他嗎
    得主,預測在今年或未來可能獲得諾獎的科學家。2002 年以來,科睿唯安每年都會基於 Web of Science 平臺上的論文和引文數據,遴選諾貝爾獎獎項所涉及的生理學或醫學、物理學、化學及經濟學領域中全球最具影響力的頂尖研究人員,授予他們「引文桂冠獎」。
  • 2020諾獎預測出爐!「引文桂冠」獎公布,諾貝爾化學獎會是他嗎?
    9 月 23 日,擁有 Web of Science、InCites 等著名論文及期刊索引平臺的科睿唯安公司(Clarivate Analytics)宣布了 2020 年「引文桂冠獎」得主,預測在今年或未來可能獲得諾獎的科學家。共有 24 位科學家入選,其中包含知名華人學者戴宏傑。
  • 2020諾獎預測出爐!「引文桂冠」獎公布,華人學者戴宏傑入選
    9 月 23 日,擁有 Web of Science、InCites 等著名論文及期刊索引平臺的科睿唯安公司(Clarivate Analytics)宣布了 2020 年「引文桂冠獎」得主,預測在今年或未來可能獲得諾獎的科學家。共有 24 位科學家入選,其中包含知名華人學者戴宏傑。
  • 2020諾獎預測出爐!「引文桂冠」獎今日公布,華人學者戴宏傑入選
    9 月 23 日,擁有 Web of Science、InCites 等著名論文及期刊索引平臺的科睿唯安公司(Clarivate Analytics)宣布了 2020 年「引文桂冠獎」得主,預測在今年或未來可能獲得諾獎的科學家。共有 24 位科學家入選,其中包含知名華人學者戴宏傑。
  • 2020諾獎預測出爐!引文桂冠獎今日公布,華人學者戴宏傑入選
    9 月 23 日,擁有 Web of Science、InCites 等著名論文及期刊索引平臺的科睿唯安公司(Clarivate Analytics)宣布了 2020 年「引文桂冠獎」得主,預測在今年或未來可能獲得諾獎的科學家。共有 24 位科學家入選,其中包含知名華人學者戴宏傑。
  • 2020諾獎預測出爐!「引文桂冠」獎今日公布,華人學者戴宏傑入選
    9 月 23 日,擁有 Web of Science、InCites 等著名論文及期刊索引平臺的科睿唯安公司(Clarivate Analytics)宣布了 2020 年「引文桂冠獎」得主,預測在今年或未來可能獲得諾獎的科學家。共有 24 位科學家入選,其中包含知名華人學者戴宏傑。
  • 2020諾獎預測出爐!「引文桂冠」獎今日公布
    圖片來源:nobelprize.org2002 年以來,科睿唯安每年都會基於 Web of Science 平臺上的論文和引文數據,遴選諾貝爾獎獎項所涉及的生理學或醫學、物理學、化學及經濟學領域中全球最具影響力的頂尖研究人員
  • 2020,拉斯克獎取消,諾貝爾獎依舊
    原創 小文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原定於每年9月頒發的拉斯克獎,受新冠疫情影響,今年將不再頒發;不過諾貝獎官方則如期公布了今年的頒獎日程,依然是熟悉的日期(CEST時間10月5日-10月12日),熟悉的味道,不過頒獎典禮則將推遲至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