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拉斯克獎取消,諾貝爾獎依舊

2021-01-14 澎湃新聞
2020,拉斯克獎取消,諾貝爾獎依舊

2020-09-21 12: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小文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

原定於每年9月頒發的拉斯克獎,受新冠疫情影響,今年將不再頒發;不過諾貝獎官方則如期公布了今年的頒獎日程,依然是熟悉的日期(CEST時間10月5日-10月12日),熟悉的味道,不過頒獎典禮則將推遲至明年。

根據拉斯克獎官方在網站上公布的消息,今年提交的提名候選將自動納入明年的獲獎提名名單中,從今年11月開始,拉斯克獎將開始接受2021年拉斯克獎新提名。

拉斯克獎基金會主席克萊爾·波默羅伊(Claire Pomeroy)表示:非常遺憾,我們必須取消今年的獎項,它旨在獎勵那些闡釋生物醫學領域基礎生物學問題,以及為人類健康帶來強大的、新的治療方案的研究者。

拉斯克獎(The Lasker Awards),是生理學和醫學領域除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外的又一頂級大獎,由阿爾伯特·拉斯克和瑪麗·拉斯克於1945年創立,旨在表彰醫學領域作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醫生和公共服務人員。拉斯克獎最初分為基礎醫學獎、臨床醫學獎和公眾服務獎,後又增設特殊貢獻獎。

榮獲拉斯克基礎醫學獎和臨床醫學獎的科學家,通常會在隨後的一年到數年得到諾貝爾獎,也因此在醫學界又素有「諾貝爾獎風向標」之稱。中國著名藥學家屠呦呦,於2011年榮獲拉斯克基礎醫學獎,4年後,榮獲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去年首次來華參與第二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的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得主威廉·凱林(William G. Kaelin Jr)和格雷格·塞門扎(Gregg L. Semenza),也均於2016年榮獲拉斯克基礎醫學獎。

2019年第二次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期間,4位新科諾獎同臺,左一為威廉·凱林(William G. Kaelin Jr),左二為格雷格·塞門扎(Gregg L. Semenza)

不過今年年度最受關注的頂尖科學大獎「諾貝爾獎」並沒有取消,除了頒獎典禮推遲外,公布計劃不變。諾貝爾獎官方委員會已經在官方網站上宣布了今年的公布日程:

根據官方網站透露的信息,今年的頒獎計劃如下:

生理學或醫學獎:北京時間:10月5日(周一)17:30(最早)

物理學獎:北京時間,10月6日(周二)17:45(最早)

化學獎:北京時間,10月7日(周三)19:00(最早)

和平獎:北京時間,10月9日(周五)17:00

經濟學獎:北京時間,10月12日(周一),17:45(最早)

正如拉斯克獎官方所說的,今年的新冠大流行(Covid-19),使支持基礎醫學研究的重要性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緊迫。全球科學工作者正日以繼夜尋求控制新冠疫情的良方,以期早日終結。

本號將持續關注今年諾貝爾獎的宣布,如果你有什麼預測,或者關注的重點領域,歡迎在後臺給我們留言交流!今年已頒布的國際重大獎項報導,也歡迎點擊文後「延伸閱讀」。

**新聞來源**

https://www.nobelprize.org/

http://www.laskerfoundation.org/new-noteworthy/articles/2020-lasker-awards/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拉斯克獎,諾貝爾獎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2020,拉斯克獎取消,諾貝爾獎依舊
    原定於每年9月頒發的拉斯克獎,受新冠疫情影響,今年將不再頒發;不過諾貝獎官方則如期公布了今年的頒獎日程,依然是熟悉的日期(CEST時間10月5日-10月12日),熟悉的味道,不過頒獎典禮則將推遲至明年。
  • 2020年拉斯克獎停發,「諾獎風向標」不指風向了...
    不過,在生物醫學領域的科學家看來,這個美譽有些低估了它,拉斯克獎的分量在他們眼中並不亞於諾貝爾獎。在以往的拉斯克獎獲得者中,有91名獲獎者同樣也是諾貝爾獎獲得者。 今年拉斯克獎停發,令人不無遺憾。此前,知識分子每年都會跟進拉斯克獎,如2019年拉斯克獎揭曉,T細胞、B細胞及赫賽汀的發現者獲獎;2018年拉斯克獎公布,三個關鍵詞:組蛋白修飾、麻醉以及RNA研究;諾獎風向標:2017年拉斯克獎公布;2016拉斯克獎花落誰家? 拉斯克獎停發也讓我們意識到:在疾病面前,我們可選擇的武器仍非常少。
  • 今年諾獎風向標拉斯克獎取消了, 諾獎呢?
    今年諾獎風向標拉斯克獎取消了, 諾獎呢? 2020-08-31 09: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諾貝爾獎「風向標」】B細胞、T細胞發現者獲2019拉斯克獎
    今年的拉斯克獎,被譽為「諾獎風向標」的拉斯克獎將其基礎醫學研究獎頒發給了發現T細胞和B細胞的2
  • 成立74年押中80次,被稱為諾獎風向標的拉斯克獎今年卻停發了
    在拉斯克獎的眾多獲獎者中,約有28%的獲獎者本身就是諾貝爾獎得主。而另有48%的獲獎者,在獲得拉斯克獎後的幾年內,會成為諾貝爾獎得主。屠呦呦,就是其中的一位。2011年屠呦呦站上了拉斯克獎領獎臺拉斯克獎之所以能如此高頻地精準押中諾貝爾獎得主,離不開他們內部嚴格的評選程序
  • 2020年諾貝爾獎頒獎晚宴因疫情取消
    【2020年諾貝爾獎頒獎晚宴因疫情取消】諾貝爾基金會執行長拉爾斯·海肯斯滕21日表示,今年10月將照常宣布諾貝爾獎各獎項名單,但受新冠疫情影響,今年12月將不再舉辦一年一度的諾貝爾獎頒獎晚宴。
  • 「諾貝爾獎的風向標」——拉斯克獎因疫情暫停頒發
    拉斯克獎也不例外......拉斯克獎獲得者由來自各國的傑出科學家組成的評審委員會評選產生。評選過程被認為是公平、預知、正直的典範。每年9月,將會公布本年度的拉斯克獎獲得者名單。而在今年5月,拉斯克官方發布消息稱,今年將暫停一年頒發拉斯克獎,2020年提交的拉斯克獎提名將於2021年由評審團進行審議。2020年11月開始接受明年拉斯克獎(Lasker Awards)的新提名。
  • 曾29次授予傳染病領域:拉斯克獎歷史告訴了我們如何應對新冠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花落傳染病領域,醫學領域的另一座「聖杯」-拉斯克獎卻在前不久因新冠大流行而宣布2020年度獎項停發。至今,長效性青黴素肌肉內注射依舊是全球數千萬梅毒患者治療的「金標準」。3年後,John F. Mahoney因為這個發現獲得歷史上第一個拉斯克獎。這個今後在醫學屆舉足輕重的獎項,也與傳染病結下了不解之緣。
  • 國際醫學大獎拉斯克獎結果揭曉
    拉斯克獎由有「現代廣告之父」之稱的美國廣告經理人阿爾伯特·拉斯克和夫人瑪麗·拉斯克於1946年創立,以表彰在醫學研究領域有突出貢獻的在世科學家、醫學研究者和公共服務人員或機構。拉斯克獎在世界醫學界具有很高聲譽,許多獲得者後來獲得諾貝爾獎。2011年,拉斯克獎臨床醫學研究獎項授予中國科學家屠呦呦,4年後她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 2020年諾貝爾獎頒獎晚宴將取消
    新華社斯德哥爾摩7月21日電 諾貝爾基金會執行長拉爾斯·海肯斯滕21日表示,今年10月將照常宣布諾貝爾獎各獎項名單,但受新冠疫情影響,今年12月將不再舉辦一年一度的諾貝爾獎頒獎晚宴。 海肯斯滕當天在接受瑞典《每日新聞報》採訪時表示,由於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原定於12月10日舉行的頒獎典禮和晚宴等慶祝活動將受到嚴重影響,其中計劃在斯德哥爾摩市政廳舉辦的晚宴將取消,音樂會等活動可能將在無現場觀眾的情況下舉辦。 海肯斯滕解釋晚宴取消的原因時說,目前全球疫情現狀不容樂觀,不適合大規模、近距離人群聚集,且難以確定各位獲獎者能否像往年一樣親自抵達瑞典領獎。
  • 中國81歲屠呦呦獲被稱諾貝爾獎風向標拉斯克獎
    這位發現了治療抗瘧病藥物青蒿素的代表性人物,如今出現在了被譽為諾貝爾獎「風向標」的拉斯克獎名單上。就在20天前,北京大學生命科學院院長饒毅預言性地公開指出,非院士的屠呦呦和另外一位中醫科學家值得獲得諾貝爾獎。網友感嘆,「饒毅老師眼光確實與眾不同。」  饒毅在昨天接受北京晨報記者電話採訪時說:「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的希望很大,事實上,她獲得這個獎甚至比獲得諾貝爾獎更厲害。」
  • 2020年諾貝爾獎得主領銜,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10月30日在滬...
    2020年諾貝爾獎得主領銜,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10月30日在滬開幕金羊網  作者:何晶  2020-10-20 包括61位諾貝爾獎得主在內
  • 諾貝爾獎今起陸續公布,率先公布生理學或醫學獎
    儘管被譽為「諾獎風向標」的拉斯克獎在今年5月宣布取消今年獎項,2020年諾貝爾獎仍會如約而至。諾貝爾獎分設物理、化學、生理學或醫學、文學、和平和經濟學六個獎項。 諾貝爾獎的獎金來自諾貝爾所成立基金的利息或投資收益。隨著諾貝爾基金的收益變化,諾貝爾獎的獎金有所浮動。
  • 2019拉斯克獎揭曉,T細胞、B細胞及赫賽汀發現者獲獎
    2019年9月10日,生物醫學領域的重要獎項拉斯克獎(Lasker Awards)公布,今年拉斯克獎共設立三個獎項:基礎醫學研究獎、臨床醫學研究獎以及拉斯克-布倫伯格公共服務獎。來自埃默裡大學的Max D。
  • 2019年拉斯克獎揭曉, T細胞、B細胞及赫賽汀的發現者獲獎
    拉斯克獎是生物醫學領域最重要的獎項之一,迄今為止,已有近90名獲得該獎項的科學家最終獲得了諾貝爾獎,因此拉斯克獎也被稱作「諾獎風向標」。中國首位自然科學諾貝爾獎得主、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屠呦呦,也曾於2011年榮獲拉斯克獎。今年的拉斯克獎包括基礎醫學研究獎、臨床醫學研究獎及拉斯克-布隆伯格公共服務獎三個獎項。
  • 比拉斯克獎幸運,受到疫情影響,2020年諾貝爾獎頒獎儀式線上舉行
    2020年諾貝爾獎頒獎儀式,受到疫情影響,所以不得不調整為:線上舉行。比起原定於每年9月頒發的拉斯克獎,同樣受新冠疫情影響「今年將不再頒發」的待遇,2020年諾貝爾獎頒獎儀式搬到線上,還是比較幸運的。最受關注的頂尖科學大獎「諾貝爾獎」,在12月將不再舉辦一年一度的頒獎晚宴。諾貝爾基金會執行長拉爾斯·海肯斯滕說:「主辦方將在斯德哥爾摩市政廳線上直播頒獎儀式。」
  • 拉斯克獎背後的故事:T細胞B細胞發現與抗癌藥赫賽汀的誕生
    有諾獎風向標之稱的拉斯克獎(Lasker Awards)於9月10日揭曉。拉斯克獎是生物醫學領域的重要獎項,設有三個獎項:基礎醫學研究獎、臨床醫學研究獎以及拉斯克-布倫伯格公共服務獎。拉斯克獎在生命科學、醫學領域享有盛譽,被譽為諾貝爾獎「風向標」。在該獎項的所有獲得者中,有近90人同時也獲得了諾貝爾獎。中國首位自然科學諾貝爾獎得主、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屠呦呦,也曾於2011年榮獲拉斯克獎。
  • 諾貝爾獎取消頒獎晚宴:典禮將以新形式舉行
    7月22日,據媒體報導,受新冠疫情影響,2020年諾貝爾獎晚宴將取消,頒獎典禮也將以「新形式」舉行。報導稱,諾貝爾獎基金會7月21日表示,受新冠疫情影響,12月的諾貝爾獎宴會將取消,頒獎典禮將以「新形式」舉行,這也是自1956年匈牙利十月事件後諾貝爾晚宴首次被取消。諾貝爾基金會理事長拉爾斯·海肯斯登(Lars Heikensten)在聲明中稱:「基於當前疫情,諾貝爾獎周將與以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