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定於每年9月頒發的拉斯克獎,受新冠疫情影響,今年將不再頒發;不過諾貝獎官方則如期公布了今年的頒獎日程,依然是熟悉的日期(CEST時間10月5日-10月12日),熟悉的味道,不過頒獎典禮則將推遲至明年。
根據拉斯克獎官方在網站上公布的消息,今年提交的提名候選將自動納入明年的獲獎提名名單中,從今年11月開始,拉斯克獎將開始接受2021年拉斯克獎新提名。
拉斯克獎基金會主席克萊爾·波默羅伊(Claire Pomeroy)表示:非常遺憾,我們必須取消今年的獎項,它旨在獎勵那些闡釋生物醫學領域基礎生物學問題,以及為人類健康帶來強大的、新的治療方案的研究者。
拉斯克獎(The Lasker Awards),是生理學和醫學領域除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外的又一頂級大獎,由阿爾伯特·拉斯克和瑪麗·拉斯克於1945年創立,旨在表彰醫學領域作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醫生和公共服務人員。拉斯克獎最初分為基礎醫學獎、臨床醫學獎和公眾服務獎,後又增設特殊貢獻獎。
榮獲拉斯克基礎醫學獎和臨床醫學獎的科學家,通常會在隨後的一年到數年得到諾貝爾獎,也因此在醫學界又素有「諾貝爾獎風向標」之稱。中國著名藥學家屠呦呦,於2011年榮獲拉斯克基礎醫學獎,4年後,榮獲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去年首次來華參與第二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的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醫學獎得主威廉·凱林(William G. Kaelin Jr)和格雷格·塞門扎(Gregg L. Semenza),也均於2016年榮獲拉斯克基礎醫學獎。
2019年第二次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期間,4位新科諾獎同臺,左一為威廉·凱林(William G. Kaelin Jr),左二為格雷格·塞門扎(Gregg L. Semenza)
不過今年年度最受關注的頂尖科學大獎「諾貝爾獎」並沒有取消,除了頒獎典禮推遲外,公布計劃不變。諾貝爾獎官方委員會已經在官方網站上宣布了今年的公布日程:
根據官方網站透露的信息,今年的頒獎計劃如下:
生理學或醫學獎:北京時間:10月5日(周一)17:30(最早)
物理學獎:北京時間,10月6日(周二)17:45(最早)
化學獎:北京時間,10月7日(周三)19:00(最早)
和平獎:北京時間,10月9日(周五)17:00
經濟學獎:北京時間,10月12日(周一),17:45(最早)
正如拉斯克獎官方所說的,今年的新冠大流行(Covid-19),使支持基礎醫學研究的重要性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緊迫。全球科學工作者正日以繼夜尋求控制新冠疫情的良方,以期早日終結。
本號將持續關注今年諾貝爾獎的宣布,如果你有什麼預測,或者關注的重點領域,歡迎在後臺給我們留言交流!
**新聞來源**
https://www.nobelprize.org/
http://www.laskerfoundation.org/new-noteworthy/articles/2020-lasker-awa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