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拉斯克獎揭曉, T細胞、B細胞及赫賽汀的發現者獲獎

2021-01-20 HiMed醫創合作社群


9月10日,2019年阿爾伯特·拉斯克獎獲獎者出爐。拉斯克獎是生物醫學領域最重要的獎項之一,迄今為止,已有近90名獲得該獎項的科學家最終獲得了諾貝爾獎,因此拉斯克獎也被稱作「諾獎風向標」。中國首位自然科學諾貝爾獎得主、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屠呦呦,也曾於2011年榮獲拉斯克獎。今年的拉斯克獎包括基礎醫學研究獎、臨床醫學研究獎及拉斯克-布隆伯格公共服務獎三個獎項。


其中,基礎醫學研究獎授予發現了兩種不同類型的淋巴細胞——B細胞和T細胞的麥克斯·庫珀(Max D. Cooper)和雅克·米勒(Jacques Miller);臨床醫學研究獎得主是發現了赫賽汀的H·麥克·謝潑德(H. Michael Shepard)、丹尼斯·J·斯拉蒙(Dennis J. Slamon)和阿克塞爾·烏爾裡希(Axel Ullrich)。拉斯克-布隆伯格公共服務獎授予全球疫苗免疫聯盟(Gavi,the Vaccine Alliance)。





(圖源:laskerfoundation.org)


獲獎理由:麥克斯·庫珀與雅克·米勒發現了兩種不同類型的淋巴細胞,即B細胞和T細胞,這一巨大突破提供了適應性免疫系統的組織原則並開創了現代免疫學的新紀元。


麥克斯·庫珀,英國皇家學會外籍會士,美國免疫學家,1933年8月出生於美國密西西比州,畢業於密西西比大學與杜蘭大學醫學院,現為美國埃默裡大學病理學教授。


雅克·米勒,英國皇家學會會士,澳大利亞生物學家,1931年4月出生於法國尼斯,畢業於雪梨大學與倫敦大學,現為沃爾特和伊萊扎霍爾醫學研究所的教授。


兩位科學家發現了兩種不同類型的淋巴細胞——B細胞和T細胞,並闡述了它們的功能。這項開創性的工作推動了基礎科學和醫學科學的巨大進步,其中有許多研究都是基於兩位科學家的發現完成的,有一些甚至已經獲得了拉斯克獎和諾貝爾獎,比如單克隆抗體相關研究、抗體多樣性的產生機制、免疫防禦中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體(MHC)的限制機制、樹突細胞中的抗原處理過程,以及用於治療癌症的檢查點抑制療法。


包含B和T細胞的適應性免疫系統可以消滅入侵病原體,並對它們產生「記憶」,另外還可以在遇到身體中其他異常細胞時消除它們。B細胞在骨髓中發育並產生針對病原體的抗體,用以標記和破壞病原體。T細胞在胸腺中成熟,可以提醒B細胞體內存在病原體。


在米勒的研究之前,胸腺被認為是一個退化器官,但米勒認為胸腺對免疫功能至關重要;庫珀隨後證明適應性免疫系統中存在兩種不同的細胞譜系:B細胞和T細胞。庫珀在雞模型中發現,一種稱為法氏囊的鳥類器官是B細胞成熟的部位,並且描述了B細胞發育的不同階段;而米勒隨後的工作發現,B細胞和T細胞之間的相互作用,可以讓它們正常的成熟和發揮功能;而之後庫珀又發現,在哺乳動物中,B細胞可以在胎兒的肝臟和出生後的骨髓中產生。


這些開創性的發現定義了適應性免疫領域,並已經成為當前免疫學研究和臨床進展的基石。「麥克斯·庫珀對免疫學領域的貢獻非常巨大,並且可以說是革命性的,」埃默裡疫苗中心主任,喬治亞州研究聯盟傑出學者Rafi Ahmed博士表示,「他們開創性的研究,正在塑造現代科學,並給醫學的發展帶來希望。」




(圖源:laskerfoundation.org)


獲獎理由:來自基因泰克的前科學家H. Michael Shepard,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Dennis J. Slamon,以及德國馬克普朗克研究所的Axel Ullrich(前基因泰克僱員),因赫賽汀的發現而獲得今年的拉斯克-德貝基臨床醫學研究獎(Lasker~DeBakey Clinical Medical Research Award)。


單克隆抗體是一類可特定靶向病毒或癌細胞的蛋白。赫賽汀是一個人源化的單克隆抗體。自該藥於1999年被美國FDA批准上市以來,目前已治療了全球230萬名乳腺癌患者。主要用來治療HER2(人類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陽性的乳腺癌患者。


在美國,每年超過50000名婦女被診斷出患有這種類型的乳腺癌。Shepard 和Ullrich曾就職於基因泰克,Slamon來自加州大學的洛杉磯分校,他們在赫賽汀的藥物發現以及臨床開發上發揮了重要作用。這三名研究人員首先證實單克隆抗體用來治療實體瘤是可行的以及有效的,他們打開了癌症治療的新路徑。




(圖源:laskerfoundation.org)


獲獎理由:全球疫苗免疫聯盟(Gavi,the Vaccine Alliance)是一家在全球範圍持續提供兒童疫苗的聯盟,已經拯救了數百萬條生命,突顯了免疫在預防疾病中的力量。


疫苗是拯救生命、提高健康最為經濟有效的方式之一,然而全球仍有數百萬兒童未能接種疫苗。全球疫苗免疫聯盟通過獨特且可持續的經濟模式,以及創新的運輸系統,擴大了兒童疫苗的接種範圍,在縮小兒童疫苗接種不平等方面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自2000年創立以來,Gavi已經幫助接種了超過7.6億名兒童,在73個國家拯救了超過130萬條生命。




紮根於醫療領域,我們提供的不止是資金。

HiMed種子天使融資申請


      

醫療孵化器 | 空間入駐| 天使投資| 資源對接 

『HiMedClub』

目前已聚集8000+行業內粉絲關注

除了線上交流社群,還有豐富的線下活動!


相關焦點

  • 2019拉斯克獎揭曉,T細胞、B細胞及赫賽汀發現者獲獎
    2019年9月10日,生物醫學領域的重要獎項拉斯克獎(Lasker Awards)公布,今年拉斯克獎共設立三個獎項:基礎醫學研究獎、臨床醫學研究獎以及拉斯克-布倫伯格公共服務獎。來自埃默裡大學的Max D。
  • 拉斯克獎背後的故事:T細胞B細胞發現與抗癌藥赫賽汀的誕生
    有諾獎風向標之稱的拉斯克獎(Lasker Awards)於9月10日揭曉。拉斯克獎是生物醫學領域的重要獎項,設有三個獎項:基礎醫學研究獎、臨床醫學研究獎以及拉斯克-布倫伯格公共服務獎。拉斯克獎在生命科學、醫學領域享有盛譽,被譽為諾貝爾獎「風向標」。在該獎項的所有獲得者中,有近90人同時也獲得了諾貝爾獎。中國首位自然科學諾貝爾獎得主、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屠呦呦,也曾於2011年榮獲拉斯克獎。
  • 【諾貝爾獎「風向標」】B細胞、T細胞發現者獲2019拉斯克獎
    今年的拉斯克獎,被譽為「諾獎風向標」的拉斯克獎將其基礎醫學研究獎頒發給了發現T細胞和B細胞的2
  • 國際醫學大獎拉斯克獎結果揭曉
    新華社華盛頓9月10日電(記者周舟)國際醫學界著名大獎拉斯克獎的2019年獲獎名單10日揭曉,2名科學家因免疫細胞研究獲得基礎醫學研究獎項,3名科學家因單克隆抗體藥物研究獲得臨床醫學研究獎項,全球疫苗免疫聯盟作為機構獲得公共服務獎項。
  • 2019年終盤點:2019年生物領域獲獎盤點
    在2019年的腳步聲即將遠去,2020年揮手來臨的日子裡,讓我們梳理一下2019年揭曉的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科學突破獎、拉斯克獎和麥克阿瑟天才獎的獲得者,希望大家喜歡。(一)2019年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北京時間2019年10月7日下午17:30,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來自哈佛醫學院的William G. Kaelin Jr、弗朗西斯•克裡克研究所的Sir Peter J. Ratcliffe和約翰斯霍普金斯的Gregg L. Semenza因揭示細胞感知和適應氧氣供應的機制而獲得此獎。
  • 2020年拉斯克獎停發,「諾獎風向標」不指風向了...
    網站推送的獲獎消息如同時鐘一樣精準。在以往的拉斯克獎獲得者中,有91名獲獎者同樣也是諾貝爾獎獲得者。 1946年,美國廣告經理人、慈善家阿爾伯特·拉斯克及其夫人瑪麗·沃德·拉斯克(Mary Woodard Lasker)共同創立拉斯克基金會,並設立拉斯克獎,以表彰在醫學領域作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醫生和公共服務人員。
  • 諾獎風向標 B細胞T細胞發現者斬獲2019拉斯克獎
    當日,被稱為「諾獎風向標」的拉斯克獎(Lasker Awards)公布,美國埃默裡大學的麥克斯·庫珀(Max D。 Cooper)、澳大利亞生物學家雅各·米勒(Jacques Miller)因發現了免疫系統中的B細胞和T細胞獲得基礎醫學研究獎。
  • 四個諾獎站在他們肩上:米勒和庫珀的B、T細胞發現之旅
    這些現象暗示了抗體生成和抗感染是由兩種不同來源的免疫細胞負責。為能對此建立更為深入的理解,1963年,庫珀加入古德實驗室開展合作研究。 早在1956年,格利克(Bruce Glick)等人就發現,從雞體內去除鳥類獨有的器官法氏囊(bursa of Fabricius)後,可造成體內抗體含量顯著降低,暗示其與免疫作用密切相關。
  • 2018年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揭曉,來自美國和日本的科學家獲獎
    他們的獲獎理由是「發現負性免疫調節治療癌症的療法」。 北京時間10月1日下午5點30分,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正式揭曉,來自美國的科學家James Allison以及來自日本的Tasuku Honjo獲得了此項殊榮,他們的獲獎理由是「發現負性免疫調節治療癌症的療法」,同時他們將獲得900萬瑞典克朗的獎金,約合人民幣695萬。
  • 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3位科學家獲獎
    據諾貝爾獎官網消息,瑞典斯德哥爾摩當地時間7日中午11時30分(北京時間17時30分),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授予威廉·凱林(William G. Kaelin Jr),彼得·拉特克利夫(Sir Peter J. Ratcliffe)以及格雷格·塞門扎(Gregg L.
  •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3位科學家因發現C肝病毒獲獎
    北京時間10月5日17時30分,備受矚目的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獲獎名單!今年的生理醫學獎頒給了美國病毒學家Harvey J Alter、Michael Houghton和Charles M Rice。獲獎原因為「對C型肝炎病毒的發現」。
  • 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10月8日,在位於斯德哥爾摩的瑞典皇家科學院,一個屏幕上顯示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新華社記者 鄭煥松/攝10月7日,瑞典斯德哥爾摩卡羅琳醫學院,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公布現場。其中,獎金的一半頒給來自美國的吉姆·皮布爾斯,以表彰其物理宇宙學的理論發現;另一半頒給來自瑞士的米歇爾·麥耶和迪迪埃·奎洛茲,以表彰他們對於一顆圍繞太陽型恆星運行的系外行星的發現。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介紹,吉姆·皮布爾斯出生於1935年,獲獎時就職於普林斯頓大學。他對物理宇宙學的見解豐富了整個研究領域,為宇宙學在過去50年中從猜想到科學的轉變奠定了基礎。
  • 2019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
    設立物理學獎項,最早在阿爾弗雷德·諾貝爾1895年的遺囑中被提及。19世紀末,越來越多的人將物理學視為最重要的科學,也許諾貝爾也這麼認為,因此他的研究也與物理學密切相關。據諾獎官網介紹,從1901年至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已頒發113次,被授予「在物理學領域作出最重要發現或發明的人」,其中最年輕的獲獎者為25歲,最年長者為96歲。
  • 剛剛,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3位得主揭曉!
    剛剛,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3位得主揭曉!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頒給了哈維·阿爾特 (Harvey J. Alter)、麥可·霍頓 (Michael Houghton)、以及查爾斯·賴斯 (Charles M. Rice)。他們因發現C肝病毒(HCV)而獲獎。
  • 2019諾貝爾化學獎揭曉
    海外網10月9日電當地時間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約翰·B·古迪納夫(John B. Goodenough)、M·斯坦利·威廷漢(M. Stanley Whittingham )、吉野彰(Akira Yoshino)。
  • 2018和2019諾貝爾文學獎同時揭曉 波蘭和奧地利作家獲獎
    瑞典文學院同時表示,將在2019年一起宣布2018年和2019年的獲獎者。當地時間10月12日,2018年「新學院獎」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公共圖書館揭曉,來自法屬瓜德羅普島的瑪麗斯·孔戴(Maryse Condé)獲得此獎項。
  • 2019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
    ▍來源:網易新聞 / 中國醫學論壇報▍整理:賽柏藍器械10月7日,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是根據已故的瑞典化學家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遺囑而設立的,目的在於表彰前一年在生理學或醫學界做出卓越發現者。該獎項於1901年首次頒發,由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的醫科大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負責評選,頒獎儀式於每年12月10日(諾貝爾逝世的周年紀念日)舉行。
  • 《自然》新研究:對抗癌症不僅需要T細胞,B細胞也可能很有用
    TLS是免疫細胞(主要是T細胞和B細胞)對免疫刺激的反應。成熟的TLS在結構的一個稱為生發中心的內部區域培養b細胞的發育和功能,而不成熟的TLS沒有適當的生發中心,可能不能培養完全的b細胞功能。腫瘤中TLS的存在也與許多癌症類型中患者存活率的增加相關。目前的三項研究在免疫治療的背景下證實了這一趨勢,表明B細胞浸潤到腫瘤中,同時存在TLS,與這種治療的改善反應相關。
  • 獲獎名單揭曉,「氧感知通路」獲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藥明康德/報導 今日,201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獲獎名單,William G. Kaelin教授、Peter J. Ratcliffe教授、以及Gregg L. Semenza教授摘得殊榮。
  • 他們揭開細胞運輸的奧秘
    N新華 中新 瑞典卡羅琳醫學院7日在斯德哥爾摩宣布,將201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美國科學家詹姆斯·羅思曼、蘭迪·謝克曼以及德國科學家託馬斯·祖德霍夫,以表彰他們發現細胞的囊泡運輸調控機制。諾貝爾獎評選委員會秘書長戈蘭·漢松希望,囊泡運輸調控機制的進一步研究能推動藥物研發,幫助治療癲癇、糖尿病和其他代謝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