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斯克獎背後的故事:T細胞B細胞發現與抗癌藥赫賽汀的誕生

2020-12-03 澎湃新聞

有諾獎風向標之稱的拉斯克獎(Lasker Awards)於9月10日揭曉。

拉斯克獎是生物醫學領域的重要獎項,設有三個獎項:基礎醫學研究獎、臨床醫學研究獎以及拉斯克-布倫伯格公共服務獎。

今年的基礎醫學研究獎頒給了埃默裡大學的Max D.Cooper、澳大利亞生物學家Jacques Miller;基因泰克公司的前科學家H.Michael Shepard、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Dennis J.Slamon、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Axel Ullrich獲得臨床醫學研究獎;國際組織全球疫苗免疫聯盟(Gavi)獲得拉斯克-布倫伯格公共服務獎。

資料顯示,每個拉斯克獎項的獎金為25萬美元。拉斯克獎在生命科學、醫學領域享有盛譽,被譽為諾貝爾獎「風向標」。在該獎項的所有獲得者中,有近90人同時也獲得了諾貝爾獎。中國首位自然科學諾貝爾獎得主、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屠呦呦,也曾於2011年榮獲拉斯克獎。

T細胞與B細胞的發現

獲得基礎醫學獎的Max D.Cooper和Jacques Miller的主要貢獻在於發現兩種不同類型的淋巴細胞——B細胞和T細胞,從而推動了現代免疫學的進程。

在給予他們的頒獎詞中這樣寫道:「這是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成就,提供了適應性免疫系統的組織原理。這項開拓性的工作推動了基礎科學和醫學的巨大進步。」

1961年在伊麗莎·霍爾醫學研究所Jacques Miller在實驗中發現,切除胸腺之後的小鼠不會對來自另一品系的小鼠的皮膚產生排異反應,由此證明了排異反應相關的免疫細胞形成於胸腺,這也是最早關於T細胞形成的記錄。

但他的實驗並沒有得到廣泛的接受。當時的科學家已經意識到淋巴細胞是抗體的唯一來源,而胸腺中參與人體排異反應的淋巴細胞與產生抗體的淋巴細胞有何關係卻不為人所知。在這個背景下,身為兒科醫生和免疫學家的Max D.Cooper繼續展開一系列的臨床觀察,為兩種淋巴細胞的存在提供了早期線索。在此基礎上,科學家們繼續實驗終於證明了能夠產生抗體的淋巴細胞和來源於胸腺、產生排異反應的淋巴細胞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東西。

1965年1月,《自然》期刊發表了Max D.Cooper等人的論文,標誌著淋巴B細胞首次被人類發現,這一划時代的發現解開了免疫學的重要謎團,並且為眾多藥物和疫苗的研發奠定了基礎。

事實上,過去50年來免疫領域的所有基本發現都可以追溯到Max D.Cooper和Jacques Miller的開創性工作。他們歷史性的發現還推動了治療新策略的產生——利用免疫細胞及其產物來對抗癌症、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等眾多疾病。

具體來說,例如近三十年來在藥物研發領域炙手可熱的單克隆抗體技術也正是在上述研究的基礎上誕生的。目前在臨床上,單抗技術已經成為最有效的診斷和治療工具。1974年單抗技術的兩位發明人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獎。可以說,以T細胞和B細胞的發現為起點,一系列裡程碑式的科研成果就此建立起來。

赫賽汀的誕生

今年的拉斯克臨床醫學研究獎授予了對赫賽汀(曲妥珠單抗)的新藥研發做出重要貢獻的三位科學家。他們是來自基因泰克公司(Genentech)的H.Michael Shepard,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的Dennis J.Slamon和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的Axel Ullrich。

赫賽汀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靶向致癌蛋白HER-2的單克隆抗體藥物,它的出現引發了全球抗體藥物研發的熱潮,在進入市場之後又創造了一個個銷售神話,上市多年之後依然能夠保持每年超過60億美元的銷售收入。

但赫賽汀的發明過程卻是一波三折,還一度被拋棄,是Dennis J.Slamon等科學家的強大毅力才爭取到了最後上市的機會。

故事要從上個世紀80年代說起,基因泰克公司因設計出了先進的基因重組藥物生產技術而正處於快速發展期,但是公司缺少新藥。1996年在一場學術會議上,一位基礎科學家Axel Ullrich講述了NEU基因的發現過程,並分離出了HER-2靶點。當時科學界還沒有意識到NEU基因究竟有何作用,但這一發現深深吸引了臺下的Dennis J.Slamon。

Dennis J.Slamon彼時正在研究病毒與癌症的關係,他知道殺滅病毒不會治癒癌症,而需要殺滅致癌基因,聽到NEU的故事之後,他憑藉直覺將二者聯繫在了一起。Dennis J.Slamon與Axel Ullrich一拍即合,共同協作研究HER-2基因與腫瘤的關係。

就在研究進行的過程中,一些其他的製藥公司試圖利用癌細胞生長機制研發的抗癌藥慘遭失敗,基因泰克擔心Dennis J.Slamon的研究也會如此,於是宣布撤回癌症研究方面的大部分經費。一方面是研究遲遲沒有突破性進展,另一方面又被斬斷了研究經費的來源,心力交瘁的Axel Ullrich選擇離開該項目,留下Dennis J.Slamon孤軍奮戰。

Dennis J.Slamon之後說服基因泰克組建了一個小的創業團隊,以推動HER-2項目,在這個時期,免疫學家H.Michael Shepard加入了這個不為公司重視的創業團隊。終於,1990年的夏天,他們終於做成了HER-2人源化抗體,起名為Herceptin(赫賽汀),這一名字融合了HER靶點、攔截和抑制劑三個英文單詞。

然而,赫賽汀誕生的故事到這裡還不能劃上圓滿的句號。進入臨床試驗之後,一位參與臨床試驗的乳腺癌患者死亡,這一事件經過媒體的報導和放大之後引發了輿論抗議。1994年12月,一群義憤填膺的來自乳腺癌防治協會的婦女闖入基因泰克園區為臨床中死去的患者「送葬」。之後,基因泰克公司花了數年的時間繼續臨床實踐,才平息了這場史上最大的公關危機。

1998年,赫賽汀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的批准,正式上市。基因泰克憑藉赫賽汀在單抗道路上高歌猛進,2014年赫賽汀全球銷售額達到了巔峰的68億美元。曾經在很多年的時間裡,赫賽汀都是全球銷售額排名前三的藥品,給無數乳腺癌患者帶去了生機。赫賽汀的發現故事也被改變成了電影《生存證明》,2008年在美國上映。

相關焦點

  • 2019年拉斯克獎揭曉, T細胞、B細胞及赫賽汀的發現者獲獎
    拉斯克獎是生物醫學領域最重要的獎項之一,迄今為止,已有近90名獲得該獎項的科學家最終獲得了諾貝爾獎,因此拉斯克獎也被稱作「諾獎風向標」。中國首位自然科學諾貝爾獎得主、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屠呦呦,也曾於2011年榮獲拉斯克獎。今年的拉斯克獎包括基礎醫學研究獎、臨床醫學研究獎及拉斯克-布隆伯格公共服務獎三個獎項。
  • 2019拉斯克獎揭曉,T細胞、B細胞及赫賽汀發現者獲獎
    Cooper與Jacques Miller發現了兩種不同類型的淋巴細胞,即B細胞和T細胞,這一巨大突破提供了適應性免疫系統的組織原則並開創了現代免疫學的新紀元。Max D。Cooper,英國皇家學會外籍會士,美國免疫學家,1933年8月出生於美國密西西比州,畢業於密西西比大學與杜蘭大學醫學院,現為美國埃默裡大學病理學教授,因發現T細胞與B細胞而聞名,曾於2000年獲得美國免疫學家協會終身成就獎,2010年獲得羅伯特·科赫獎,2017年被選為英國皇家學會外籍會士,2018年獲得日本國際獎。
  • 【諾貝爾獎「風向標」】B細胞、T細胞發現者獲2019拉斯克獎
    今年的拉斯克獎,被譽為「諾獎風向標」的拉斯克獎將其基礎醫學研究獎頒發給了發現T細胞和B細胞的2
  • 諾獎風向標 B細胞T細胞發現者斬獲2019拉斯克獎
    「B細胞和T細胞的發現是真正的免疫學領域的重大基礎性發現,對於免疫學理論框架的構建以及疾病的免疫學防控起著決定性作用。」9月10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南開大學校長曹雪濤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說,它們的發現對整個免疫學乃至生物醫學的發展起著裡程碑式的推動作用。
  • 所有抗癌藥都是免疫療法?
    T-DM1(商品名Kadcyla)是赫賽汀與細胞毒藥物emtansine組成的抗體-藥物偶聯藥物(ADC),已經上市用於HER2陽性晚期乳腺癌。原來認為的機理是赫賽汀選擇性地和HER2結合,然後內化,釋放細胞毒emtansine殺死癌細胞,這樣比系統給藥emtansine的安全性更好。
  • 國際醫學大獎拉斯克獎結果揭曉
    美國拉斯克基金會當天宣布,今年的基礎醫學研究獎項授予美國埃默裡大學的馬克斯·庫珀和澳大利亞「沃爾特與伊麗莎·霍爾醫學研究所」的雅克·米勒,理由是他們發現了免疫B細胞和T細胞的功能,以此揭示了適應性免疫系統的組織原理,開啟了現代免疫學研究進程。
  • 2020年拉斯克獎停發,「諾獎風向標」不指風向了...
    在以往的拉斯克獎獲得者中,有91名獲獎者同樣也是諾貝爾獎獲得者。 1946年,美國廣告經理人、慈善家阿爾伯特·拉斯克及其夫人瑪麗·沃德·拉斯克(Mary Woodard Lasker)共同創立拉斯克基金會,並設立拉斯克獎,以表彰在醫學領域作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醫生和公共服務人員。
  • 抗癌藥降稅不降價?「滯後效應」影響患者獲得感
    國務院採取進口抗癌藥零關稅等一系列措施,消除流通環節不合理加價。抗癌藥新規自5月1日實施,落地效果如何?能否滿足患者用藥期待?記者展開調查。 5月1日起,我國以暫定稅率方式將包括抗癌藥在內的所有普通藥品、具有抗癌作用的生物鹼類藥品及有實際進口的中成藥進口關稅降為零。記者調研發現,零關稅新規的市場反應卻出現「滯後效應」。
  • 抗癌藥降稅不降價,「滯後效應」影響患者獲得感
    國務院採取進口抗癌藥零關稅等一系列措施,消除流通環節不合理加價。抗癌藥新規自5月1日實施,落地效果如何?能否滿足患者用藥期待?記者展開調查。5月1日起,我國以暫定稅率方式將包括抗癌藥在內的所有普通藥品、具有抗癌作用的生物鹼類藥品及有實際進口的中成藥進口關稅降為零。記者調研發現,零關稅新規的市場反應卻出現「滯後效應」。
  • 四個諾獎站在他們肩上:米勒和庫珀的B、T細胞發現之旅
    撰文 | 郭曉強 我們的身體時刻處於「危險」之中,周圍環境中的細菌、病毒等外源物會對健康帶來巨大威脅,機體為此進化出精密的免疫系統來區分「自我」和「非我」,並及時發現這些「非我」外源物從而消除這些危險。免疫系統的保護功能主要通過兩類免疫細胞,即B細胞和T細胞實現。
  • B細胞「重編程」「變身」T細胞
    南都訊 記者陽廣霞 通訊員黃博純 腫瘤細胞因為逃離T細胞的識別,讓免疫系統處於「睡眠」狀態。愛滋病病毒也不斷殺滅T細胞,摧毀人體免疫系統。如何更有效獲得T細胞?2月13日凌晨,中科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王金勇的團隊,在免疫學頂級刊物Nature Immunology發表研究論文,報導了他們的創新性成果:通過體內「重編程」,可以將B細胞直接轉化為有生理功能的T細胞,這項研究或為愛滋病、腫瘤等治療提供新手段。    T細胞體外改造及培養成本高    很早前,科學家們就發現喚醒、激活T細胞是對抗腫瘤的重要方法。
  • T細胞與B細胞的區別是什麼?
    T細胞和B細胞的功能也不一樣,T細胞參與的反應主要是細胞免疫,B細胞參與的反應主要是體液免疫。淋巴細胞是免疫系統中的關鍵細胞。它們是在骨髓中製成的白細胞,最終變成兩種主要類型--T細胞和B細胞。儘管這兩種類型的淋巴細胞都很重要,但它們在幫助身體消除入侵者方面扮演著不同的角色。
  • Cell:利用CAR-T細胞作為微型製藥廠治療B細胞淋巴瘤
    2016年10月3日/生物谷BIOON/--最近針對免疫療法和基因工程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 CAR-T)的使用取得的進展已讓人們興奮不已。歷史上,CAR-T細胞免疫療法旨在給予免疫細胞所需要的信息來更好地將腫瘤細胞識別為外來的並攻擊它們,從而增強免疫系統。
  • 《自然》新研究:對抗癌症不僅需要T細胞,B細胞也可能很有用
    TLS是免疫細胞(主要是T細胞和B細胞)對免疫刺激的反應。成熟的TLS在結構的一個稱為生發中心的內部區域培養b細胞的發育和功能,而不成熟的TLS沒有適當的生發中心,可能不能培養完全的b細胞功能。腫瘤中TLS的存在也與許多癌症類型中患者存活率的增加相關。目前的三項研究在免疫治療的背景下證實了這一趨勢,表明B細胞浸潤到腫瘤中,同時存在TLS,與這種治療的改善反應相關。
  • 新型CD19 CAR-T 治療B細胞淋巴瘤
    但是如何進一步提高CAR-T細胞的療效,減少疾病復發是該領域研究的熱點。有研究發現小分子靶向藥物能增強CAR-T細胞的療效。聯合使用CAR-T和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已被證實可增強CAR-T細胞臨床反應和擴增。另一個阻斷這條通路的策略是通過一個「裝甲」CAR-T細胞傳遞PD1抑制劑,該細胞會隱藏一個免疫檢查點,從而阻斷單鏈可變片段(scFv)。
  • T細胞生物工廠發現,一舉抗擊疾病!
    ,用於發現體內攜帶特定疾病的細胞,然後產生針對患病細胞的治療蛋白。T細胞自然地從血液中進入組織,這一過程被稱為外溢,是對異常細胞的巡邏。在T細胞中設計了一種新的信號通路,利用這種先天的外滲能力。它將T細胞轉變成一個以細胞為基礎的藥物傳遞系統,我們稱之為T細胞生物工廠。這可以被設計出來,在個體中尋找特定的疾病,例如病毒感染或某種癌症,然後合成一種治療蛋白來中和這種疾病。
  • 【盤點】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B細胞發現50周年紀念-T、B...
    通過輻照技術與過繼轉移技術,作者發現B細胞或T細胞的移植均不能恢復輻照後小鼠的抗體產生能力,但同時移植T,B細胞後小鼠的抗體產生能力得到了充分的恢復。以上實驗結果證明胸腺來源的T細胞對抗體的產生是必要的,但T細胞本身並不能產生抗體。後續的很多研究證實了T細胞對於集體產生抗體的重要性。到1972年,"輔助性T細胞"這一概念被科學界廣泛接受。
  • 「天價」救命藥赫賽汀的替代之戰
    事實上,被稱為「天價救命藥」的遠不止格列衛,有乳腺癌「神藥」之稱的赫賽汀也曾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赫賽汀,又稱注射用曲妥珠單抗,是羅氏集團在全球最暢銷的抗腫瘤產品之一。1998年,赫賽汀首次被美國FDA批准治療HER2陽性乳腺癌,此後又獲批用於HER2陽性轉移性胃癌。
  • 除了大幅降價,靶向抗癌藥問題還有什麼值得關注?
    作為治療既往接受過化療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的靶向藥,該藥在2016年專利到期,但當時每盒售價仍然高達5500元。靶向藥關係萬千腫瘤患者的生存。近年,在國家醫保談判、「4+7」帶量採購,特別是國內仿製藥的壓力下,易瑞沙等靶向藥價格多次「跳水」,其背後的促成因素及未來走向備受關注。
  • ...獎風向標」拉斯克獎 曹雪濤:B細胞和T細胞的發現完善了免疫學理論
    本報記者 張佳星  9月10日,有「諾獎風向標」之稱的拉斯克獎(Lasker AwardsCooper)和澳大利亞生物學家雅克·米勒(Jacques Miller)因發現了免疫系統中的B細胞和T細胞獲得基礎醫學研究獎。  「B細胞和T細胞的發現是真正的免疫學領域重大基礎性發現,對於免疫學理論框架的構建以及疾病的免疫學防控起著決定性作用。」中國工程院院士、南開大學校長曹雪濤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說,它們的發現對整個免疫學乃至生物醫學的發展起著裡程碑式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