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匯點訊 草莓是我省唯一冬春採摘上市的地產水果,正常12月初最早11月底上市,可眼下在江蘇省農科院溧水基地,10底開始就有草莓成熟。11月6日,為加快草莓新品種新技術推廣應用,江蘇省現代農業(草莓)產業技術體系在溧水推廣示範基地舉辦了「早熟草莓新品種新技術現場觀摩培訓會」,記者在現場看到,草莓大棚內一眼望去,到處可見一串串鮮紅誘人、完全成熟的草莓,江蘇省農科院科研人員研發的新品種新技術,使草莓提前一個月上市,不但滿足了消費者需求,更可貴的是,顯著提高了草莓種植效益,促進了農民增收。
本次觀摩培訓會,來自全省主要種植區(包括漣水、睢寧等科技幫扶縣)60餘位種植戶代表參加觀摩培訓。會上以草莓早熟品種和促早技術為重點,不僅示範展示了江蘇省農科院果樹研究所選育的極早熟草莓品種——寧玉,該品種在自然培育條件下,10月下旬就可以鮮果上市;還示範展示了省農科院最新研發的草莓促早技術——低溫短日照複合調控技術,該技術僅用物理調控方法就可以使寧豐草莓果提早20天成熟上市,滿足消費者對鮮草莓的渴望,極大地提高了種植效益。
觀摩會上,溧水基地還向與會者集中展示全省草莓最新品種和綠色防控技術,如奶香四溢的「紫金芳玉」和果大高產的「紫金麗霞」草莓新品種,以及架式基質栽培、高壟半基質、肥水精準調控、蘸根定植、粘蟲板和誘殺器物理防蟲等草莓種植新技術。這些技術在江蘇省草莓產業技術體系的14個示範基地內都有示範展示,便於全省草莓種植戶就近觀摩借鑑,提升當地草莓種植水平。
培訓會上, 江蘇省農科院果樹研究所研究員、省草莓產業體系首席專家研究員和江蘇省農產品質量檢驗測試中心刁春友研究員還分別從品種選擇和綠色防控管理等方面向與會代表做了專題培訓,詳細解答種植戶諮詢的技術問題和疑問。省現代農業(草莓)產業技術體系溧水推廣示範基地主任王靜研究員向大家發放了技術資料,並輔導種植戶安裝和使用農技耘APP,隨時隨地獲得全省最新草莓研究成果、向專家線上諮詢交流。
大棚內,寧豐、寧玉、紫金久紅在草莓大棚內爭相鬥豔,香氣四溢。趙密珍介紹說,這些早熟草莓10月下旬已經開始少量上市,主要得益於早熟品種、促早技術的攻關。寧玉,是江蘇省農科院果樹研究所選育的極早熟草莓品種,該品種在自然培育條件下,10月下旬就可以鮮果上市,據2019年全國草莓協會統計,寧玉已成為國產草莓品種中推廣面積最大的品種,而且種植面積有逐年提升的趨勢。經過近些年攻關,江蘇省農科院最新研發的草莓促早技術——低溫短日照複合調控技術,僅用物理調控方法就可以使寧豐草莓果提早20天成熟上市,滿足消費者對鮮草莓的渴望,極大地提高了種植效益。
目前江蘇省草莓種植面積已超過30萬畝,居全國前4位,設施栽培已成為全省草莓的主栽方式和特色農業模式,通過一系列技術配套促成栽培草莓果實從11月上旬上市,次年5月中下旬結束,採收期近7個月,已成為江蘇冬季上市的主要地產時令果品。與國內各草莓產地相比,江蘇生產的草莓具有上市早、質量好、價格高等優勢。
王靜在會上給與會代表介紹了江蘇省現代農業(草莓)產業技術體系近年來在草莓新品種新技術示範推廣方面做的大量工作。為了幫助更多莓農增收,2017年江蘇省成立了草莓產業技術體系,江蘇省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承擔了體系的創新團隊和溧水推廣示範基地的工作,聯合省內不同領域草莓優勢研究團隊,開展了相關技術研發、集成與示範工作,重點在品種選擇、種苗繁育、綠色防控及營銷環節,促進草莓好吃、好種、好賣,在新品種的推廣更新、土壤連作障礙的處理、種苗繁育、種植模式的創新以及病蟲害綠色防控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進步。在體系一系列努力下,早熟草莓平均畝收入6-7萬元/畝,最高可達10萬元/畝,比常規品種高出50%以上。這些新品種和技術不僅使江蘇莓農受益,也擴展至四川、甘肅、寧夏、西藏等西部地區,促進了草莓產業提檔升級。
目前,整個草莓產業技術體系共有12個示範基地,技術團隊研發的草莓最新品種和綠色防控技術,如奶香四溢的「紫金芳玉」和果大高產的「紫金麗霞」草莓新品種,以及架式基質栽培、高壟半基質栽培、肥水精準調控、蘸根定植、粘蟲板和誘殺器物理防蟲等草莓種植新技術,在基地都有展示,便於全省草莓種植戶就近觀摩借鑑,提升當地草莓種植水平。
交匯點記者 鄒建豐
新華日報全媒體經濟新聞部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