栓動步槍的氣密性雖然不好但是只要將槍身和子彈進行改進就會成為狙擊槍寵兒
自從後膛槍在19世紀被發明出來,槍械的氣密性就成為各國槍械設計師需要解決的一大難題,並且直到如今氣密性依舊是驗證一款槍械好壞的重要因素,那麼氣密性對槍械究竟有著怎樣的影響呢?早前的步槍是如何解決槍械氣密性的呢?
氣密性不強槍械本身的威力會首先被其影響,在槍械的發展史上後膛擊針槍因其超高的射程和射速從而徹底淘汰掉了前膛槍,從而改變了槍械日後的整體發展歷程,但是後膛擊針槍剛誕生時,很多人對其並不看好,之所以不被人看好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槍械的氣密性,最早後膛槍的氣密性差導致其子彈發射初始速度為305m/s此數據還不如當時的前膛槍。
而為了解決氣密性問題後來的槍械設計師們在槍身和子彈上都進行了很大的改進,從而很大程度解決了後膛槍氣密性的問題,首先就是採用旋轉後拉槍栓和其配套的手柄來實現手動閉鎖與循環的栓動步槍,每次栓動步槍在完成一次射擊後其槍機需要完成一系列的動作後才能進入下一輪的循環,其中就包括了抽殼、復進、推彈和閉鎖,而其中的閉鎖就是為了更好的封住後膛從而使子彈發射藥的作用力可以最大化的將子彈往槍口方向推進。
但是僅僅只是這樣還無法達到徹底解決槍身氣密性的問題,主要因為槍栓本身是鋼鐵對其加工做不到絕對的嚴絲合縫,而且鋼的延展性也不好槍身在發射時因高壓產生的火藥氣體照樣可以從其縫隙中噴射而出甚至還會造成膛壓下降從而燒灼到射手,而金屬彈頭的發明有正好解決了這一問題,早期步槍採用的都是紙殼定裝彈,這種子彈雖然解決了兩部裝填的問題,但對槍械的氣密性沒有多大幫助,紙殼在發射後會燒成灰燼,從而無法阻擋火藥燃氣外洩的作用,而金屬彈的發明能徹底解決這一問題,因為銅的延展性好,在子彈激發時彈殼受到高壓膨脹延展從而使其與內堂更好貼合從而擠壓掉縫隙是火藥燃氣無法外洩,這樣一來就徹底解決了步槍氣密性的問題。
此後步槍子彈射擊的初始速度從原來的300-400m/s提升到了700m/s的水平,栓動步槍也因此進入了發展的黃金期,因金屬子彈和栓動步槍的雙重出現步槍的氣密性也得到了最大提升,時至今日栓動步槍的氣密性依舊是最好的,其不會像半自動步槍和自動步槍那樣造成發射氣體外洩還能給彈頭更高的初始速度,因此如今很多的高精度狙擊槍依舊採用栓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