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頻繁的槍枝使用,使得栓動步槍更為大眾所青睞,並使其成為了那個時期內最重要的武器之一。到了今天,還是有許多步槍在設計上採用了栓動步槍的設計理念。在一百多年以後,栓動步槍的性能得到了全方位的提升,遠不是我們之前所說的二戰時的栓動步槍可以抗衡的了。但談到其彈容量,栓動步槍卻始終如一,一直保持5發子彈不變。眾所周知,彈容量偏少,不僅無法保障在戰鬥中維持高強度的持續攻擊狀態,還將時間都耗費在裝彈上,士兵會疲於重複這個動作,進而導致體力的過多消耗。既然人類天生就喜歡更加方便快捷的物品,相信栓動步槍彈容量的增加只是時間問題。
最早被製作出來的栓動步槍被命名為「德萊塞針發槍」,槍如其名,槍枝內部的發射過程如同針一樣,開槍的一瞬間,彈殼會被貫穿,通過撞擊,激發子彈後的雷管。在這款槍出現以前,各個國家都基本使用的是滑膛槍,最受人詬病的地方就是它的裝彈方式,不僅讓射速變得更慢了,而且換子彈的時候只能站起來才能換,在缺少掩體的時候,就讓士兵完全暴露在別人眼前,讓很多士兵換著換著彈人就沒了。
但是栓動步槍不同,雖然因為後膛氣密性差,導致火藥燃燒的氣體經常糊人一臉,但當它拉一下拉柄,換彈就基本完成了,不管出於什麼狀況和姿勢都能快速更換彈藥,裝彈速度被有效加快,一分鐘能射擊10-12次。過了不久,栓動步槍全面取代滑膛槍。使用栓動步槍一小段時間後, 人們還想能有新的突破,因為第一代栓動步槍,一次只能用一發子彈,也就是說沒射出一發子彈,就要停下來上一次,非常磨人,也讓士兵更容易累。人們很快給它加了彈倉,有了彈倉後,它一次性能有5發子彈。
在各國主要步兵武器還是5發彈容量的栓動步槍時,老牌資本主義強國--英國,因為投入軍備上的錢太多了,實在是花不完,所以決定好好研究一下步槍的彈容量。上個世紀剛開始的時候,李恩菲爾德彈匣式短步槍問世,新武器克服了原來步槍的缺點,彈容量變成了10發,操作更加簡便,節省了時間,而且攻擊力整整提高了一倍。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這款栓動步槍的出現直接掩蓋了其它步槍的光芒,而且還有這麼一句話「李恩菲爾德步槍的瘋狂一分鐘」在戰場上廣為流傳,意思就是它射擊速度超級快。他在一分鐘內能夠打完四個彈夾,平均三秒一發,這個數據在當時來講非常震撼人心,這個射速都快比上半自動步槍了。其它各國也是羨慕不已,卻沒有仿製它的想法,首先是這款步槍的價格不是每個國家都能負擔得起的。如果單純是為了提高射擊的速度,在士兵操作的時候減少複雜程度,半自動步槍是一個更好的選擇,成本上也差不了多少。
考慮為栓動步槍增裝彈倉時,完全沒有出現別的數量,而定下來了是5發,還都達成了共識呢?從重量來說,步槍一般要求要輕一點,所以栓動式步槍也一樣,裝彈不宜多,裝彈量要小。雖說大了肯定不行,但是太小也不行,怎麼辦呢?經過實踐證明,5發這個選擇是最佳的,這種情況下彈匣是與槍託持平的,槍枝整體變得平滑,而且彈夾也不能過大,這樣更便於裝彈。這個裝彈所花的時間要多久才是最佳的呢?最開始出現栓動步槍,並投入使用時,設計師的理念是,步兵可以在一米開外的地方打到騎兵。所以換彈的速度要趕在騎兵能走近步兵以前,步兵至少已經換好了一個彈夾,能開始射擊了。
一戰過後,世界各國都進入了修養期,經濟、工業、農業等都亟待覆蘇。除開以美國為頭的新列強國家以外,許多以往實力強盛的國家其國力都有所削弱。所以在第二次時間大戰發生時,大多數國家在經過慎重的考量後,覺得栓動步槍在戰場上已經完全夠用了。所以,雖然那個時候已經生產出了半自動、自動步槍,但是許多國家的步兵部隊還是以栓動步槍為主要作戰武器。而且,由於栓動步槍的設計理念在當時實在是過於深入人心,多數設計師在進行設計時,還是會有栓動上膛的設計。
那在二戰的戰場上,把栓動步槍作為主要武器裝備的戰鬥隊伍,是不是更容易在戰爭中被打敗呢?通過查詢二戰相關的資料,我們可以知道,並沒有出現上述所提到的情況。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很多交戰雙方部隊都是使用的5發彈容量的栓動步槍,在武器裝備上沒有很懸殊的差距。第二個方面就是,在二戰時期射速的快慢意義不大,因為軍隊的攜彈量都是有嚴格的要求的,用完就沒有了,因此在使用每一顆子彈之前都是需要仔細考慮的。而許多新兵在第一次上戰場時都會格外興奮,一激動就把子彈全部打完了,反而很適合栓動步槍的這種設計,打完5槍之後,用裝彈的時間來緩解一下緊張感。
栓動步槍在射速、裝彈速度等方面無法與其他槍械相比較,那就得更好地優化自身的優勢,才能於萬千槍械中維護自己不被淘汰。說了這麼多,我們也了解到,栓動步槍比其他槍械更容易達到高精度。特別是在目前的情況下,此結構被廣泛應用於狙擊步槍的設計中,在無數次推演及實戰的數據匯總中,設計師進行數據分析了解到,使栓動步槍能夠發揮最佳狀態的容量就是5發。在精細一點的設計,則需要對重量等數據稍微改變一下,栓動步槍的重量一旦變化,可能會影響步槍的穩定性、靈活度等。即使有多於5發彈容量的栓動步槍,也不會使其成為主流而被大批量生產。
彈匣容量大小除了會受本身設計的影響,子彈的大小也是影響它的原因之一。人們對性能優越的栓動式步槍的判定標準,不僅表現在希望其有遠距離射擊能力,此外還要有強大的攻擊火力。現如今,時世界各國早就開始著手生產栓動式步槍的專用彈藥,栓動式步槍在戰爭中的定位就決定了其使用的子彈形體並不小。同時,並未對其射擊速度有過高要求。
所以即使是現代使用的栓動式步槍彈容量也依舊很小,尚且不需要做什麼變動。這種步槍各個部位在配合上更加完美,所以栓動式步槍在現代狙擊步槍中仍然佔據了主流。此處的一致性意味著什麼?主要有槍管內部的壓力和因射擊產生的熱量堆積等,考慮到在進行射擊時的一系列拉栓動作,能使槍管壓力產生和熱量堆積時更加規律一致,保持高精確度的特性。而且狙擊手大多強大而自信,一切事物都盡握手中就是他們最需要的精神體驗, 栓動式步槍作為射擊武器就帶給了他們極大的精神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