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克卜勒-22b,這是一顆運行在一顆類太陽恆星周遭宜居帶中的系外行星
北京時間12月6日消息,美國宇航局所屬克卜勒空間望遠鏡近日確認了首顆位於所謂「宜居帶」中,並且圍繞一顆和我們的太陽非常相似的恆星公轉的系外行星。這顆最新確認的系外行星名為克卜勒-22b(Kepler-22b),其直徑約為地球的2.4倍。不過科學家們目前尚不能確定其地表究竟是巖石質地的還是液態或是氣態形式,然而不管如何,這項發現是朝向找到另一顆地球這一最終目標所邁出的堅實一步。
天文學上所謂的「宜居帶」(habitable zone)其實就是指一顆恆星周圍的一定距離範圍,在這一範圍內水可以以液態形式存在,由於液態水被科學家們認為是生命生存所不可缺少的元素,因此如果一顆行星恰好落在這一範圍內,那麼它就被認為有更大的機會擁有生命或至少擁有生命可以生存的環境。克卜勒空間望遠鏡最近已經找到超過1000顆系外行星候選目標,其中有10顆大致和地球大小相當,並且位於各自中央恆星周圍的宜居帶中。科學家們將需要進一步的後續觀測來逐一確認這些被克卜勒望遠鏡先期圈定的候選目標。道格拉斯·哈金斯(Douglas Hudgins)是華盛頓美國宇航局總部的克卜勒項目科學家,他評價說:「這是我們尋找另一個地球的重要一步。」
圖:克卜勒-22b行星系統和太陽系行星系統對比圖
Kepler-22b距離我們約有600光年。儘管其直徑比地球大上不少,但是它的軌道公轉周期約為290天,和地球相差不大。並且它圍繞運行的中央恆星和我們的太陽非常相似,也是一顆光譜型為G的黃矮星,只是質量稍小,溫度也相應地低了一些。
克卜勒空間望遠鏡是美國宇航局發射的一臺專用於尋找系外行星的軌道天文臺,它擁有空前的超高靈敏度,能夠察覺遙遠恆星哪怕最細微的亮度變化。如果一顆恆星周圍存在行星,當這顆行星經過恆星前方時,它將遮蔽一部分恆星發出的光,從而導致恆星出現輕微的亮度變化,稱為「凌星」,而克卜勒望遠鏡所探測的正是這一效應。它運行在地球軌道上,對天空中超過15萬顆恆星進行仔細觀察,確認它們有沒有顯示出這種亮度變化,如果發現有,為謹慎起見,它還需要至少 3次重複觀察才能最終做出確認或排除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