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卜勒22b真的適合人類?科學家:或在抵達前,就已經毀滅

2020-12-05 星際科普

從上個世紀開始,NASA就已經開始通過克卜勒太空望遠鏡,去尋找「第二地球」了,而距離地球587光年之外的克卜勒22b,則成為NASA公布的首批宜居行星中的第一顆,這讓很多人都對它充滿了期待,認為未來它會成為人類的新家園,不過,伴隨著對它研究的深入,科學家發現,如今的克卜勒22b,或許早就已經度過了最佳的生命培育期,星球上的宜居環境,也伴著主星的演化而悄然地發生著改變。

這就意味著,未來可能人類剛剛找到了辦法,可以短時間內抵達克卜勒22b,但是它卻早就已經毀滅了。這是因為克卜勒22b的年齡,大約要比地球大15億年左右。這是什麼概念呢?當它的上面早已經進入轟轟烈烈的生命大爆炸時期,而地球上的生命卻剛剛起步,而且還只是最原始的單細胞生命。同時,當克卜勒22b的上面已經擁有智慧生物的時候,地球上才剛剛出現多細胞生物。

所以,如果目前克卜勒22b上面仍然有文明存在,他們要至少領先人類15億年,通過卡爾達肖夫指數的換算,他們早就成為了超級文明。而最重要的是,通過恆星演化的過程來看,如今已經60多億歲的克卜勒22b,早就不適合生命生存了,因為它圍繞運轉的恆星已經進入到主序星階段,會變得越來越熱,克卜勒22b上面的溫度,也會越來越高,一直到所有的液態水都被曬乾。

其實未來地球會變成什麼樣子,就已經揭示了克卜勒22b的結局,根據科學家研究發現,大約10-20億年之後,地球就不再適合生命了,從時間上來看,恰好是地球60多億歲的時候,與如今的克卜勒22b一樣。因此,即使未來人類費勁千辛萬苦,終於橫跨數百光年抵達了克卜勒22b,也最多就是短暫的停留一下,就要馬上開始下一段旅程了。

可能一些朋友會好奇,從地球出發,前往克卜勒22b需要多久呢?按照人類目前最快的探測器非常速度,大約需要1160萬年才可以抵達。要知道,作為太陽系的鄰居,距離我們最近的一顆恆星——比鄰星,人類目前最快的速度抵達,也需要8萬年的時間,所以,除非未來人類找到了蟲洞,否則根本不可能抵達克卜勒22b。

同時,雖然科學家將克卜勒22b定位成了一顆宜居行星,不過,實際上因為距離太遠,科學家並不是十分的了解它,因為它很可能是一顆氣態行星,這就讓它即使處於宜居帶之中,也沒有辦法擁有液態水和生命。所以,人類切不可盲目地以為自己找到了「第二地球」,很可能它們都只是一個美麗的幻覺。

相關焦點

  • 克卜勒22b真的適合人類?科學家:或在抵達前,就已經毀滅!
    ,這讓很多人都對它充滿了期待,認為未來它會成為人類的新家園,不過,伴隨著對它研究的深入,科學家發現,如今的克卜勒22b,或許早就已經度過了最佳的生命培育期,星球上的宜居環境,也伴著主星的演化而悄然地發生著改變。
  • 宜居帶中的克卜勒22b,最接近地球形態,會成為人類的新家園嗎?
    而克卜勒22b作為克卜勒任務中所發現的第一顆處於類太陽恆星宜居帶中的行星,這也讓克卜勒22b自從2011年開始,就已經成為科學家們密切關注的重點研究對象,並且在很多科學家看來,雖然目前來看克卜勒22b暫時無法成為人類的新家園,但是在未來伴隨著人類科技的不斷發展和進步,日後發現的多顆宜居行星中,克卜勒22b是最有可能成為人類未來「新家園」的一顆行星。
  • 美科學家稱克卜勒22b可能含液態水(圖)
    ,NASA也在努力的尋找系外行星,就在科學家還在探討前不久發現的"第二地球"克卜勒22b行星時,一顆與地球更加類似的行星被發現了,目前命名為克卜勒20f。  根據科學家介紹,這顆新發現的行星克卜勒22f是一個多巖石的行星,大小也與地球相同。更重要的是它的周圍充滿了厚厚的水蒸氣,不過有科學家認為這些水蒸氣的溫度或許過熱。更加不可思議的是,在發現克卜勒20f前,與它同處一個系內的克卜勒20e曾經被科學家發現,它的體型比地球略小,溫度更加炎熱。兩個行星的公轉周期也幾乎相同,差不多為96天。
  • 科學家稱克卜勒22b上存在外星人可能性不大(圖)
    克卜勒-22b假想圖(資料圖)  國際在線專稿:據英國《每日電訊報》12月7日報導,美國宇航局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發現的太陽系外宜居行星克卜勒-22b,被稱為「新地球」,為人類建立外星家園帶來了希望。
  • 只有21攝氏度的超級地球——克卜勒22b,會是人類的老家嗎?
    發現了一個太陽系外行星——克卜勒22b,這顆星球距離地球僅587光年,公轉周期大約290天,體積大約是地球的2.4倍,表面溫度21攝氏度,還有液態水,科學家認為它非常適合人類移居。但是隨著對這顆星球的了解,科學家漸漸放棄了這種想法。
  • 克卜勒22b行星
    地球是全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如果某一天地球不再適合人類居,那麼自詡是地球統治者的人類就會從地球上消失了。>行星的出現,被認為是很可能取代地球的一顆星球,克卜勒22b的體積是地球的14倍,如果人類真的移居到了地球上的話,人類更加不用擔心人口日益增長,地球將沒有面積可供人類居住,也不用擔心人類開採地球資源僅僅幾百年的時間,地球資源就快枯竭了。
  • 只有21攝氏度的超級地球——克卜勒22b,會是人類的老家嗎?
    2011年,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發現了一個太陽系外行星——克卜勒22b,這顆星球距離地球僅587光年,公轉周期大約290
  • 克卜勒-22b靠得住?樂觀悲觀各執己見
    克卜勒-22b靠得住?-22b」被確認的消息公布後,吸引了全球科學家的關注。一部分科學家為此歡欣鼓舞,認為該星球宜居而且可能已經有高等生物居住,必將是能夠拯救未來人類的一個極佳的避難所。可是也有人認為,不能急於下結論。這些「悲觀」派的科學家認為,600光年的距離對目前的人類來說,是一個無法跨越的障礙。也有科學家稱,人類的進化是若干偶然因素造就的,「克卜勒-22b」上是否會有類人的智能生物很是個問題。
  • 「新地球」:「克卜勒-22b」地球人賓至如歸
    人類的發展似乎正在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地球環境的惡劣使得其宜居性正在不斷降低,向太空發展成為人類的重要選項。美國航空航天局近日確認,行星「克卜勒-22b」是個宜居的星球,其溫度宜人,不會曬死也不會冷死,一年290天,與地球頗為相似。唯一的不足之處是有點小遠,距地球有600光年。但是隨著科技的進步,空間的距離也許終會變成浮雲,人類投奔這個「備用地球」或許不是夢。
  • 克卜勒—22b 地球2.0
    克卜勒-22b 是NASA的克卜勒太空望遠鏡所發現第一個位於類太陽恆星適居帶的太陽系外行星。
  • 克卜勒望遠鏡發現確認的首顆宜居帶系外行星——克卜勒-22b!
    ,正是他領導了這一次發現克卜勒-22b的工作。不過科學家們現如今尚不能確定其地表究竟是巖石質地的還是液態或是氣態形式,然而不管如何,這項發現是朝向找到另一顆地球這一最終目標所邁出的堅實一步。人類的探索太空又近了一步。至今克卜勒-22b的確切質量和表面成分仍不清楚。如果其密度和地球相當(5.515g/cm),則質量可能是地球的13.8倍,表面重力是地球的2.4倍。
  • 科學家發現1顆和地球類似的行星,克卜勒22b,那上面會有生命嗎?
    在遙遠的將來的某個時候,地球可能真的被摧毀了。如果這一時刻到來,人類將走向何方?這可能是人類探索太空的動力。現在,好消息來自太空深處。在太陽系外已經確認了&34;中的第一顆行星。這項發現被稱為&34;雙胞胎&34;。
  • "克卜勒-22b"NASA證實發現首顆適合居住類地行星
    圖:克卜勒-22b,這是一顆運行在一顆類太陽恆星周遭宜居帶中的系外行星北京時間12月6日消息,美國宇航局所屬克卜勒空間望遠鏡近日確認了首顆位於所謂「宜居帶」中,並且圍繞一顆和我們的太陽非常相似的恆星公轉的系外行星。
  • 像克卜勒22b這麼大的超級地球能住人嗎
    但該行星距離地球600光年,對於克卜勒22b的很多物理參數,人類還無法確認,更不要說去談上面能不能住人了。目前對於克卜勒22b,還沒有太住準確的數據,只是大致知道,該行星可能是由巖石組成,處在該行星的宜居帶內,表面溫度和地球相當,也許有液態水存在。這些參數也許只是適合生命存在的萬分之一的條件,即使和地球的一些參數有99.99%的相似,也不意味著就能夠住人。
  • 科學家已經找出了適合人類居住的第二顆星球
    相信大家都對宇宙有著無窮的想像,隨著21世紀的科學技術發展越來越快,人類對外太空的探索也在加快速度。而大家最關心的除了想知道是否存在外星生物之外,關注的另一個話題便是除了地球還有沒有存在第二顆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
  • "超級地球「克卜勒22b宜居嗎?
    而研究是不是適宜人類居住的,也有模型,這個模型就叫做宜居帶模型。很多時候,我一說起宜居帶,就基本上會以為就是離恆星夠不夠就行。實際上,這個問題並不那麼簡單,遠比我們想像中複雜。我今天就帶著你通過研究克卜勒22b來了解一下這個「宜居帶」模型到底是咋回事?一個合格的類地行星都需要滿足哪些指標?
  • 只有21攝氏度的超級地球——克卜勒22b
    現在我們人類的科學技術已經達到了比較高的一個水平,而這些科學技術給我們的生活也帶來了非常多的方便,不過在這些方便的另一面卻是人口不正常的燈具,以及對於這個地球環境的汙染,現在地球上的資源也被我們人類消耗的有很大一部分了,為了能夠使得人類一直發展下去,所以人類也在尋找另一個適合人類居住的
  • 像克卜勒22b這麼大的超級地球宜居麼?
    而研究是不是適宜人類居住的,也有模型,這個模型就叫做宜居帶模型。很多時候,我一說起宜居帶,就基本上會以為就是離恆星夠不夠就行。實際上,這個問題並不那麼簡單,遠比我們現象中的複雜。我今天就帶著你通過研究克卜勒22b來了解一下這個「宜居帶」模型到底是咋回事?
  • 距離地球600光年,有大氣和水資源,但人類只能望塵莫及
    人口數量的增加使得人類對地球的開採更加深入,而能源有限的地球也會在不斷地被開採過程中慢慢枯竭,這就使人類慢慢地把目光轉向了星際空間。著名的科學家霍金在生前也曾說過,人類應該把眼光放得更長遠一些,努力的在星際空間中尋找第二個可以移居的星球,只有那樣,在地球不再適合人類居住的時候,至少可以有另一個星球可以接納人類。
  • 距離地球600光年,有大氣和水資源,但人類只能望塵莫及
    著名的科學家霍金在生前也曾說過,人類應該把眼光放的更長遠一些,努力的在星際空間中尋找第二個可以移居的星球,只有那樣,在地球不再適合人類居住的時候,至少可以有另一個星球可以接納人類。>第四,除了水資源外,克卜勒22b上的重力問題也是一個影響著人類居住的必要條件,按照目前科學家給出的質量來計算,一個60公斤的人類如果站在克卜勒22b上,就像每天在地球上承受約90公斤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