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名偵探柯南中》,柯南經常聞一聞死者的嘴,苦杏仁味,然後腦子被雷劈過,馬薩卡……這種苦杏仁味的毒藥就是偵探小說的最愛——氰化物。最近,氰化物又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熱點。作為「高端」毒藥的傑出代表,氰化物真的是「毒藥之王」嗎?
細胞窒息導致死亡
真正具有強烈毒性的氰化物有三種:氰化鈉(NaCN)、氰化鉀(KCN)以及氫氰酸(HCN)。而其他一些物質,如鐵氰化鉀等,雖然也含有氰基(CN),但因為很難解離出氰基離子(CN-),所以毒性較小。
從原理上說,氰化物可以通過接觸皮膚和腔道黏膜、呼吸吸入、口服、注射等各種途徑進入人體,然後解離出氰基離子。這種離子能與人體中細胞色素酶內的三價鐵離子(Fe 3+)牢牢地結合,從而使得它不再能變為二價鐵離子(Fe 2+),從而導致細胞內一系列的生化反應不能繼續進行,使細胞不能再利用血液中的氧氣而迅速窒息。同時,因為缺乏呼吸作用產生的能量(ATP),中樞神經系統會迅速喪失功能,繼而使人體出現呼吸肌麻痺、心跳停止、多臟器衰竭等症狀而迅速死亡。
那麼,氰化物的毒性到底有多強烈呢?所謂「離開劑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但毒物的致死劑量往往存在個體差異,與人的體重、身體強壯程度甚至當時胃裡殘餘的食物的多少都有關係。2009年第4版的《法醫毒物分析》認為,氰化鉀的致死劑量在50-250毫克之間,這與砒霜(As2O3)的致死量差不多。而決定是否致死,則需要看血液濃度達到多少,氰化物中毒血濃度約為0.5μg/ml,致死血濃度≥1μg/ml。
形象地說,如果口服氰化鉀固體,若吃下相當於1/3顆普通膠囊或半個新版1毛錢硬幣大小的一小撮粉末,就幾乎肯定能置人於死地。而如果考慮的是最小劑量的話,米粒大小的氰化鉀粉末就可能致死。
致死劑量的氰化鉀。(圖:wiki)
如果是喝下含有氰化物的溶液呢,就得看一口能喝下多少液體了。假設在一瓶500毫升的飲料中均勻地混入了氰化鉀,那麼粗略估計,如果需要在受害者僅僅喝下一小口(以5毫升計)後就毒發身亡的話,需要往這一瓶飲料中投入相當於3/4根火腿腸大小的氰化鉀(約25克)粉末才能實現。但假設受害者會喝下一大口(以25毫升計)的話,則僅需要扔進去一枚七號電池大小的氰化鉀粉末(約5克),即可產生嚴重後果。
吞進去必死無疑?
在偵探小說中,氰化物都是間諜手中的王牌,一旦入口,絕無生還可能。氰化物真的有那麼厲害嗎?在發覺有問題之後,立刻吐出來,或者尋求幫助的話還有可能「起死回生」嗎?
一般而言,中毒後如果沒有採取有效的急救措施,除非劑量很低,否則死亡通常都在中毒後15分鐘至1小時內發生,具體的時間長短與毒藥劑量、中毒途徑都有關係。如果口服大量氰化物,或通過靜脈注射、吸入高濃度氫氰酸氣體的形式中毒,1-2分鐘後就會出現意識喪失、心跳驟停並導致死亡,算得上是「閃電式死亡」了 。
相比之下,砒霜中毒大約需1小時方才出現症狀,且要等到數小時後甚至次日才會死亡,從而給醫生留下了充足的搶救時間。同時,砒霜的水溶性比氰化物要差很多,因而摻入酒水後容易沉澱下來而被人發現,這也是為什麼氰化物的「地位」要高於砒霜。
不過就算氰化物不幸中毒,也並非無藥可救。現代醫學對此已經有了一套規範的搶救方案,如立即吸入亞硝酸異戊酯氣體(倒在手絹上捂住口鼻吸入),再靜脈注射亞硝酸鈉或亞甲基藍(又稱美藍)、4-二甲胺基苯酚、羥鈷氨素、硫代硫酸鈉等藥物解毒,並給予吸氧、呼吸機支持、高壓氧治療及利尿等輔助措施,往往能挽救中毒者的生命,國內外已有多起成功搶救氰化物中毒者的報導。
此外,由於氰化鉀、氰化鈉都需要在到達胃部後與胃酸發生反應並釋放出氰基離子,才能發揮其最大效用,因而僅僅從理論上說,如果足夠幸運,當含有氰化物的液體剛喝到嘴裡就發覺不對勁之後,立刻將其吐出來,是有可能倖免於死的。
不過,這種急救過程就是在和死神賽跑,服用的氰化物劑量越大,留給醫生的時間就越短,嚴重中毒的患者多數會死於送往醫院的途中。
氰化物,名人的選擇
氰化物致死劑量小、死亡速度快、搶救困難,它素來被視為一種強力的毒藥。歷史上,不少名人用它自殺,如計算機科學與人工智慧的開創者阿蘭•圖靈(Alan Mathison Turing)、納粹戰犯希特勒的情婦愛娃•布勞恩(Eva Braun)等。
除了自殺外,各國的特工間諜以及不法分子也經常將氰化物用於謀殺。二戰期間,納粹德國曾用氰化物在數個集中營中殺害過數萬猶太人,在人類歷史上記下了沉重的一筆。美國一些州曾採用毒氣室的方式執行死刑,所用的正是氰化物。而發生於1982年和1986年的兩起感冒藥泰諾投毒案中,嫌疑人使用的也是氰化物。
泰諾投毒案中,嫌犯就使用了氰化物。
根據公開的文獻報導,國內也曾有不少犯罪分子使用氰化物作案,例如,用帶有氰化物的弩箭射殺他人飼養的犬類後將其偷走;也有案例是用它進行搶劫或謀殺等犯罪。
在犯罪手法中,多數是採用將氰化物投入他人飲料、食物之中誘其服下而中毒,但也有案件採用注射、噴射等手段投毒。1992年,嶽陽市甚至還發生過一起陰道內置放氰化物膠囊投毒的案件。
氰化物並非無影無蹤
雖然氰化物效果顯著,但並非「無影無蹤」。死於氰化物中毒的遺體具備相當多的特徵,相對比較容易識別和鑑定。
外觀上,由於氰化物中毒的機理是細胞缺氧窒息,因而靜脈血液中富含氧氣,屍體表面可見鮮紅色的屍斑,特別是耳廓、耳垂多呈櫻紅色,顏面及嘴唇有紫紺;解剖後可見血液不凝固且呈鮮紅色,腎、肝等臟器淤血、腫大;口服中毒者則可見胃部黏膜廣泛出血。同時,運用特異性較好的「普魯士藍法」,能較簡便地在胃、腸、心血管等處檢測到殘留的氰基離子,從而證明氰化物中毒的事實。
不過有研究指出,口服中毒者,由於氰基離子揮發性很好,常溫下屍體血液中和胃部殘留的氰基離子迅速減少,一兩天後就很難再檢出。因此,必須及時對屍體進行解剖檢驗,並在氰基離子較容易保存的十二指腸處取樣檢測,必要時應將樣本冷凍保存 。
鑑於氰化物的毒性強烈,各國都把它們列為最嚴格管制的物品目錄,購買和使用都處於嚴密監控之下,防止它們被用於非法用途。
目前,氰化物在工業上多用於溼法鍊金和電鍍。而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這兩種用途都有了替代方案,逐漸淘汰了高危險、高汙染的含氰工藝。那麼,也許有一天,當氰化物失去所有的合法用途之後,就沒有必要再保留它的合法生產廠家,氰化鉀、氰化鈉這些令人毛骨悚然的物質也許會永遠從我們的星球上消失。
氰化鈉特性、危害、防護及急救知識
氰化鈉分子式為NaCN,為白色或灰色粉末狀結晶,有微弱的氰化氫氣味。溶於水,微溶於液氨、乙醇、乙醚、苯。
危險特性:不燃。與硝酸鹽、亞硝酸鹽、氯酸鹽反應劇烈,有發生爆炸的危險。遇酸會產生劇毒、易燃的氰化氫氣體。在潮溼空氣或二氧化碳中即緩慢發出微量氰化氫氣體。
燃燒(分解)產物為氰化氫、氧化氮。禁忌物為酸類、強氧化劑、水。
滅火方法:本品不燃。發生火災時應儘量搶救商品,防止包裝破損,引起環境汙染。消防人員須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滅火劑:乾粉、砂土。禁止用二氧化碳和酸鹼滅火劑滅火。
毒害性:
職業接觸毒物危害程度分級為Ⅰ(極度危害)。
侵入途徑:吸入、食入、經皮吸收。
健康危害:抑制呼吸酶,造成細胞內窒息。吸入、口服或經皮吸收均可引起急性中毒。口服50~100mg即可引起猝死。非驟死者臨床分為4期:前驅期有黏膜刺激、呼吸加快加深、乏力、頭痛,口服有舌尖、口腔發麻等;呼吸困難期有呼吸困難、血壓升高、皮膚黏膜呈鮮紅色等;驚厥期出現抽搐、昏迷、呼吸衰竭;麻痺期全身肌肉鬆弛,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長期接觸少量氰化物出現神經衰弱症候群、眼及上呼吸道刺激。可引起皮疹。
防護措施:
呼吸防護系統:可能接觸毒物時,必須佩戴頭罩型電動送風過濾式防塵呼吸器。緊急事態搶救或撤離時,建議佩戴自給式呼吸器。
身體防護:穿連衣式膠布防毒衣。手防護:戴橡膠手套。
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時立即脫去被汙染的衣著,用流動的清水或5%硫代硫酸溶液徹底衝洗至少20分鐘,就醫。
眼接觸時立即提起眼瞼,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徹底衝洗至少15分鐘。就醫。
吸入時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呼吸心跳停止時,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勿用口對口)和胸外心臟按壓術。給吸入亞硝酸異戊酯,就醫。
食入時飲足量溫水,催吐,用1:5000高錳酸鉀或5%硫代硫酸鈉溶液洗胃。就醫。
嵩縣氰化鈉中毒事故致3人亡
2015年2月21日19時58分,嵩縣110指揮中心接群眾報警,稱大章鎮三人場村有群眾被困硐內。接報後縣鎮領導迅速帶領相關單位人員趕赴現場指揮搶救。經過一天兩夜的連續施救,目前,救出3人,經搶救無效死亡;6名群眾在自行施救過程中吸入氰化鈉氣體出現不同程度中毒症狀,送往醫院觀察治療,情況穩定,無生命危險。
團夥用氰化鈉毒殺1600條狗
2014年7月,經湖州南潯警方4個月的偵查追捕,日前成功挖出一條橫跨浙皖兩省的盜販狗肉灰色產業鏈,並破獲一個跨省盜銷毒殺狗肉的犯罪團夥。在該團夥收貨點,警方現場查獲1600多條被毒殺的犬只,總重共計15000多公斤。僅這些被查獲的有毒犬肉,就塞滿了3個冷庫。
使用氰化鈉等劇毒物質,或以投餵毒餌,或以毒鏢射殺等手段盜取農家犬只;隨後將狗屍經過簡單打包後,通過事先聯繫好的長途客車運往外省;再經簡單內臟去除、剝皮處理後,含有毒素狗肉便被銷往市場。
關於此次天津爆炸之中劇毒物品氰化鈉的一些官方解釋
四點很重要
1.固體,不會揮發!
2.可用強氧化劑中和,目前正在做!
3.遇酸生成氣體氫氰酸有毒,武警在距離火點500米處未檢測到氰化物。
4.不可能上升到雲層變成毒雨!
學一點化學知識:
1.氰化鈉是一種離子化合物,固體,溶沸點較高,不會揮發到空中,可以溶解到水中。(報導中說的廢水超標就是查的這個。)
2.氰化鈉可以用強氧化劑(比如雙氧水、次氯酸鈉等,一般化工廠都能生產)中和。
現在已經用雙氧水做無害化處理了(大沽化工已經運送大量稀釋雙氧水支援)。
3.如果氰化鈉遇到酸,生成劇毒的氫氰酸,是可能揮發到空氣中的。
但是如此一來爆炸現場的濃度應該相當高,現場有人生還可能性極小。現有報導中當地氫氰酸濃度沒有超標,所以即使有也是極其微量的。更別說還要上升到雲層再形成有毒雨水了。(綜合)
(責任編輯:孫慶陽 HX014)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