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的散閒談 氰化物的錯誤打開方式

2021-02-28 泰基散閒談

    最近生物課在學完了呼吸作用後就逐漸開始調皮了,近幾節課都是關於一個案件的探查。某西部沿海岸城市裡,兩天內有七人死於以下症狀:

    乍一看很像食物中毒,但窒息感和快速死亡好像又說不通。老師給了第二份線索:

    一份簡單的屍檢報告,其中第一條和第四條矛盾,這些人因窒息而死,但血液中氧氣含量略高於平均水平。值得注意的是第三條,mitochondria,線粒體大量被感染。第三份條線索針對死者血液裡物質數量:

    葡萄糖和丙酮酸水平正常,但NAD+與NADH這一高一低就太奇怪了。

    補充一點背景知識:

        糖酵解(glycolysis),將葡萄糖分解為丙酮酸並產生少量能量,這個過程不需要氧氣,會將NAD+轉化為NADH。電子傳輸鏈(中文到底到底叫啥我不清楚,就是electron transport chain),人體產生大量能量的過程,耗氧,會將NADH轉化為NAD+。

    那麼現在一看便知電子傳輸鏈這個能量生產環節出現了問題,導致NAD+和NADH數量不對。不耗氧的糖酵解正常進行,耗氧的電子傳輸鏈歇菜了。

    所以說真相只有一個了。

    電子傳輸鏈歇菜(原因不明,可能是無法正常吸收氧氣?) -> 主要的能量生產方式缺失 -> 細胞因缺乏能量而死亡 -> 過程大量重複 -> 多個器官衰竭 -> 病人不幸死亡。

    一路推理到這裡,老師終於公布答案了:都是氰化物搞的鬼。

    據說還是芝加哥1982年的真人真事,下毒者一直都沒抓到。但其實工業中使用氰化物很廣泛。如從事電鍍、油漆、染料、橡膠等行業人員接觸機會較多。

    好了,沒啥好說的了

    歡迎賜教

相關焦點

  • 天津大爆炸後遺症:氰化物為啥那麼恐怖?-天津,爆炸,氰化物,劇毒...
    氰基與也可以與有機物相連得到有機氰化物,許多有機氰化物俗稱為「腈」,但我們在談及氰化物時往往僅專指無機氰化物,因為在有機氰化物中,氰基並不能變成帶電的氰離子並游離出來,這一點導致了有機氰化物的化學性質與無機氰化物迥異。在這篇文章中,除了特別說明,氰化物也是專指無機氰化物。
  • 氰化物都很危險 離它遠點沒錯
    那麼氰化物到底有多毒呢?通常來說,它的致死劑量與人的體重、身體強壯程度甚至當時胃裡殘餘的食物的多少都有關係。相關資料顯示 ,從氰化物中毒病人的臨床資料看,每個人耐受力相差很大,小者0.5毫克/公斤體重即可致死,大者達3.5毫克/公斤體重。大體上來說,氰化鈉的平均致死量為150毫克,氰化鉀200毫克、氰化氫100毫克。這與另一種著名毒藥砒霜的致死劑量差不多。
  • 氰化物應急處理指南
    本文探討在出現氰化物中毒、洩漏時應如何開展緊急救援行動的問題。氰化物中毒1. 接觸途徑氰化物可經呼吸道、皮膚和眼睛接觸、食入等方式侵入人體。所有可吸入的氰化物均可經肺吸收。應急處理(1)救援人員的個體防護若懷疑救援現場存在氰化物,救援人員應當穿連衣式膠布防毒衣、戴橡膠耐油手套;呼吸道防護可使用空氣呼吸器,若可能接觸氰化物蒸氣,應當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現場救援時,救援人員要防止中毒者受汙染的皮膚或衣服二次汙染自己。
  • 天津大爆炸後遺症:氰化物為啥那麼恐怖?
    氰基與也可以與有機物相連得到有機氰化物,許多有機氰化物俗稱為「腈」,但我們在談及氰化物時往往僅專指無機氰化物,因為在有機氰化物中,氰基並不能變成帶電的氰離子並游離出來,這一點導致了有機氰化物的化學性質與無機氰化物迥異。在這篇文章中,除了特別說明,氰化物也是專指無機氰化物。
  • 氰化物隕石帶給地球生命種子?
    有些流星可能富含氰化物,古細菌和細菌體內的酶中也發現了這種氰化物。小行星「貝努」可能是一個CM球粒隕石(一種含有氰化物的原始隕石)天體。在地球還處於早期時,像這樣的含氰化物的隕石可能在地球播下了生命的化學成分。圖片來源:趣味科學網今日視點本報記者 劉 霞關於生命起源的一個永恆的謎是,生命是如何從非生物化學過程中產生的?
  • 水果核裡常見氰化物
    水果核裡常見氰化物
  • 氰化物廢水處理-水質分析儀
    幾種現代工業過程產生含氰化物的廢物,包括金屬電鍍,鋼的表面硬化以及金和銀礦石的精煉。這些過程中產生的廢水甚至包含痕量的氰化物,必須先進行處理,然後再排放到汙水處理系統中。氰化物廢水的處理至關重要,因為氰化物廢物對生物體有毒。
  • 蘋果核裡藏有劇毒氰化物 不要吃!
    但人們卻沒想到,食物的錯誤吃法竟會中毒,甚至危害生命。水果一直是人們所偏愛的,較為常見的是橘子、香蕉、橙子、蘋果等,其中的蘋果是人們較受歡迎的。諸多人都知道吃蘋果的好處多,既有養顏的功效,又有減肥的效果,更不用說防治疾病的作用,但如果這樣吃蘋果,很有可能產生中毒。
  • 流動注射-酒中氰化物的檢測解決方案
    前言:  白酒在釀製過程中,由於原料中有含氰甙配糖體,或生產配製酒時原料酒精中含有氰化物,使酒中含有氰化物。氰化物屬於劇毒物質,國家對酒中的氰化物有明確限量。目前酒中氰化物的檢測方法GB5009.36-2016異煙酸-吡唑啉酮法顯色條件較為苛刻,也存在安全、二次汙染以及幹擾物較多等問題,對酒中氰化物的檢測造成一定困難。使用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下屬子公司北京吉天儀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吉天儀器」)全自動流動注射分析儀測定酒類氰化物含量,不但可以提高氰化物檢測的準確度和靈敏度,並且此方法具有檢測速度快、重現性好、操作更加安全等特點。
  • 海南日報數字報-氰化物可怕不必慌
    很多人覺得氰化物很神秘。本報記者就此採訪了海口市人民醫院藥學部主任朱剛直。  氰化物有劇毒  但有多種方式可急救  什麼是氰化物呢?朱剛直解釋說,氰化物特指帶有氰基(CN)的化合物,一般分為無機氰化物和有機氰化物。通常為人所了解的氰化物都是無機氰化物,常見的有氰化鉀和氰化鈉。氰化物是國家有嚴格管制要求的化學品,有劇毒,可經人體皮膚、眼睛或胃腸道迅速吸收。
  • 「入口即死」的氰化物究竟是個什麼鬼?
    而決定是否致死,則需要看血液濃度達到多少,氰化物中毒血濃度約為0.5μg/ml,致死血濃度≥1μg/ml。  形象地說,如果口服氰化鉀固體,若吃下相當於1/3顆普通膠囊或半個新版1毛錢硬幣大小的一小撮粉末,就幾乎肯定能置人於死地。而如果考慮的是最小劑量的話,米粒大小的氰化鉀粉末就可能致死。
  • 研究人員發現氰化物或參與地球生命起源
    卡拉漢說,令人驚訝的是,每個CM球粒隕石都含有氰化物;而包括據信擁有外星生命證據的火星隕石在內的其他隕石,均不含氰化物。「當你研究這些原始隕石時,就像跳進一臺時間機器,你可以回到過去並研究這些古老的材料,然後你會發現這些氰化物與生命和古代生物學的聯繫。」
  • 「氰化物」你到底有多毒?中毒後急救方法大揭秘~
    氰化物真的很神秘嗎?今天,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氰化鈉是何許物也!什麼是氰化物? 氰化物特指帶有氰基(CN)的化合物,一般分為無機氰化物和有機氰化物。通常為人所了解的是無機氰化物,常見的有氰化鉀和氰化鈉。氰化物有多毒?
  • 天津爆炸事故中超標3-8倍的氰化物到底是什麼?
    口服氫氰酸致死量為0.7~3.5mg/kg;吸入的空氣中氫氰酸濃度達0.5mg/L即可致死;口服氰化鈉、氰化鉀的致死量為1~2mg/kg。舉個慄子,如果考慮最小劑量,米粒大小的氰化鉀粉末就可致死。 更讓人意外的是,在生活中,成人一次服用苦杏仁40~60粒、小兒10~20粒可發生中毒乃至死亡;未經處理的木薯,150~300g即可致死。
  • 櫻桃含氰化物,還能放心吃嗎
    結果有位奶奶跟我們說:「櫻桃不能給小孩子吃的,據說它含有一種劇毒的氰化物,吃了會中毒。」其實,網上也一直流傳說,曾有一位遊客摘了5顆櫻桃,吃後出現腹痛、頭暈等症狀,而原因是吃的時候把櫻桃核嚼破了,導致產生氫氰酸中毒。  這讓不少愛吃櫻桃的人慌了神。氰化物到底是什麼?以後還能不能好好吃櫻桃了?今天,咱們就好好聊聊櫻桃的事兒。
  • 爐邊閒談——沙漠的秘密
    在最新一期的爐邊閒談視頻中,《爐石傳說》開發者Liv Breeden將帶你遊覽奧丹姆的古墓。「奧丹姆奇兵」將帶我們發掘出135張可加入收藏的全新卡牌,還有災禍、木乃伊、任務、寶藏、全新的「復生」關鍵字,以及更多精彩內容!
  • 【1月16號 周末閒談】現階段版塊的機會!
    前言:很多朋友因沒有及時收到信息,錯過最佳買入時機,經常虧損,近期限流嚴重,大家把公眾號設置為「星標 置頂」,這樣才不會錯過大局文章推送喔~閒談(2021.1—2021.6)今天是大局翻倍收益的第四周:半導體、新能車、軍工、創業板50、光伏、恒生、卷商版塊大幅度盈利,本月市場行情都一五一十的被抓在手上!個股ETF基金什麼時候離場?
  • 氰化物隕石帶給地球生命種子?NASA的探測器將進一步研究
    有些流星可能富含氰化物,古細菌和細菌體內的酶中也發現了這種氰化物。關於生命起源的一個永恆的謎是,生命是如何從非生物化學過程中產生的?一項最新研究指出,氰化物或許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說到氰化物時,大多數人腦海中浮現的是間諜電影的場景:一個人將藥丸吞下,口吐白沫奄奄一息。
  • 天津港爆炸現場氰化物處理方案確定
    對於公眾十分關心的氰化物,目前的消息是現場大部分氰化物保存良好,有少量洩露,但正在進行無害化處理。昨天,央視記者隨核生化應急救援隊深入爆炸核心區,發現這裡還在冒著各種顏色的煙,味道刺鼻,而核心區方圓200米的範圍內並沒有找到任何人員。
  • 天津爆炸:氰化物會對空氣和水造成汙染嗎?
    天津市環保局局長溫武瑞15日下午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爆炸事故發生後60小時裡,在事故隔離區外僅監測出一次大氣中氰化物略有超標,相關部門已經採取有效措施,可以確保封閉隔離區以外的空氣安全。 氰化鈉能否直接揮發到環境空氣中?環保專家解釋,氰化鈉雖是一種劇毒物質,但在常態下是一種固態晶狀體或粉末,不揮發、不易燃、不易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