氰化物應急處理指南

2020-11-30 醫脈通

氰化物是指含有氰根(-CN)的化合物。氰化物在工業活動或生活中的種類甚多,如氫氰酸、氰化鈉、氰化鉀、氰化鋅、乙腈、丙烯腈等,一些天然植物果實中(像苦杏仁、白果)也含有氰化物。氰化物的用途很廣泛,可用於提鍊金銀、金屬淬火處理、電鍍,還可用於生產染料、塑料、燻蒸劑或殺蟲劑等。


氰化物大多數屬於劇毒或高毒類,可經人體皮膚、眼睛或胃腸道迅速吸收,口服氰化鈉 50-100 mg 即可引起猝死。本文探討在出現氰化物中毒、洩漏時應如何開展緊急救援行動的問題。


氰化物中毒


1. 接觸途徑


氰化物可經呼吸道、皮膚和眼睛接觸、食入等方式侵入人體。所有可吸入的氰化物均可經肺吸收。氰化物經皮膚、黏膜、眼結膜吸收後,會引起刺激,並出現中毒症狀。大部分氰化物可立即經過胃腸道吸收。


2. 中毒症狀


氰化物中毒者初期症狀表現為面部潮紅、心動過速、呼吸急促、頭痛和頭暈,然後出現焦慮、木僵、昏迷、窒息,進而出現陣發性強直性抽搐,最後出現心動過緩、血壓驟降和死亡。急性吸入氰化氫氣體,開始主要表現為眼、咽、喉黏膜等刺激症狀,高濃度可立即致人死亡。經口誤服氰化物後,開始主要表現為流涎、噁心、嘔吐、頭昏、前額痛、乏力、胸悶、心悸等,進而出現呼吸困難、神志不清或昏迷,嚴重者可出現抽筋、大小便失禁,最後死於呼吸麻痺。若大量攝入氰化物,可在數分鐘內使呼吸和心跳停止,造成所謂「閃電型」中毒。


3. 應急處理


(1)救援人員的個體防護


若懷疑救援現場存在氰化物,救援人員應當穿連衣式膠布防毒衣、戴橡膠耐油手套;呼吸道防護可使用空氣呼吸器,若可能接觸氰化物蒸氣,應當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現場救援時,救援人員要防止中毒者受汙染的皮膚或衣服二次汙染自己。


(2)病人救護


立即把中毒人員轉移出汙染區。檢查中毒者呼吸是否停止,若無呼吸,可進行人工呼吸;若無脈搏,應立即進行心肺復甦。如有必要,應對中毒者提供純氧和特效解毒劑。對中毒者進行復甦時要保證中毒者的呼吸道不被堵塞。如果中毒者呼吸窘迫,可進行氣管插管。當中毒者的情況不能進行氣管插管時,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可施行環甲軟骨切開術。


(3)病人去汙


所有接觸氰化物的人員都應進行去汙操作:


①應儘快脫下受汙染的衣物,並放入雙層塑膠袋內,同時用大量清水衝洗皮膚和頭髮至少 5 分鐘,衝洗過程中應注意保護眼睛。


②若皮膚或眼睛接觸氰化物,應當立即用大量清水或生理鹽水衝洗 5 分鐘以上。若其戴有隱形眼鏡且易取下,應當立即取下,困難時可向專業人員請求幫助。


③如果是口服中毒,應插胃管並儘快給服活性碳,洗胃液和嘔吐物必須單獨隔離存放。


(4)解毒治療


對中毒者應立即輔助通氣、給純氧,並作動脈血氣分析,糾正代謝性酸知識講座化學事故勞動保護 2004?583 中毒(PH<7.15 時)。對輕度中毒者只需提供護理,對中度中毒或嚴重中毒者,建議參考下列療法:


①緊急療法:在緊急情況下,施救者應首先將亞硝酸異戊酯 1-2 支(0.2-0.4 ml)放在手帕或紗布中壓碎,放置在患者鼻孔處,吸入 30 秒鐘,間隙 30 秒,如此重複 2-3 次。數分鐘後可重複 1 次,總量不超過 3 支。亞硝酸異戊酯具有高度揮發性和可燃性,使用時不要靠近明火,同時注意防止揮發。

施救人員應當避免吸入亞硝酸異戊酯,以防頭暈。


②注射療法:可選藥劑為 4-二甲氨基苯酚療法(4-DMAP)或亞硝酸鈉療法。4-二甲氨基苯酚療法(4-DMAP):立即靜脈注射 2 ml10% 的 4-DMAP,持續時間不少於 5 分鐘(用藥期間檢查血壓,若血壓下降,減緩注射速度)。亞硝酸鈉療法:以 3% 亞硝酸鈉 10-15 ml 靜脈緩慢注射,速度以每分鐘 2-3 ml 為宜。


在用過 4-二甲氨基苯酚或亞硝酸鈉後,再用同一針頭以同樣速度靜脈注射 25% 硫代硫酸鈉 50 ml(推注 10% 硫代硫酸鈉溶液的標準為 100 mg/kg)。若在 0.5-1 小時內症狀復發或未緩解,應重複注射,半量用藥。


在使用上述藥物的同時給氧,可提高藥物的治療效果。應注意對症治療及防止腦水腫,可以靜脈輸入高滲葡萄糖和維生素 C,也可以使用糖皮質激素,但不宜用美藍。對於神智清醒但有症狀的中毒者也可以使用硫代硫酸鈉,但不應使用亞硝酸鈉或 4-二甲氨基苯酚療法。


氰化物洩漏


1. 水上洩漏的應急處理


氰化物洩漏入水後,首先應當分析其水溶性。絕大多數重金屬無機氰化物難溶於水,例如氰化鋅、氰化亞銅、氰化汞等;其它類氰化物大都易溶於水,例如氰化鈉、氰化鉀、氰化鈣、氰化銨、氰化氫等。低分子量的有機氰化物(或稱腈類)在水中溶解度較大,例如乙腈能與水混溶,丙腈和丙烯腈也可溶解於水,但丁腈以上難溶於水。工業儲存和運輸過程中以鹼金屬鹽類氰化物、丙烯腈等液態腈類較為常見,這類物質在水中大都能溶解,事故處理較艱難。


在運輸過程中,如氰化鈉或丙烯腈在水體中洩漏或掉入水中,現場人員應在保護好自身安全的情況下,開展報警和傷員救護,及時採取以下措施:


(1)現場控制與警戒在消防或環保部門到達現場之前,如果已有有效的堵漏工具或措施,操作人員可在保證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進行堵漏操作,控制洩漏量。否則,現場人員應邊等待當地消防隊或專業應急處理隊伍的到來,邊負責事故現場區域警戒。根據 2000 版《北美化救指南》,大量氰化鈉(>200 kg)在水中洩漏時,緊急隔離半徑應不小於 95m。現場人員應根據氰化鈉洩漏量、擴散情況以及所涉及的區域建立 500-10000m 左右的警戒區。應組織人員對沿河兩岸或湖泊進行警戒,嚴禁取水、用水、捕撈等一切活動。


(2)環境清理根據現場實際,現場可沿河築建攔河壩,防止受汙染的河水下洩。然後向受汙染的水體中投放大量生石灰或次氯酸鈣等消毒品,中和氰根離子。如果汙染嚴重的話,可在上遊新開一條河道,讓上遊來的清潔水改走新河道。微溶或不溶性腈類液體洩漏到水中時,對於密度比水大的(例如苯乙腈),應當儘快採取措施,在河底或湖底位於洩漏地點的下遊開挖收容溝或坑,同時在收容溝或坑的下遊築堤防止洩漏物向下遊流動。對於密度比水小的(例如戊腈、苯乙腈),應儘快在洩漏水體的下遊建堤、壩,拉過濾網或圍漂浮柵欄,減小受汙染的水體面積。


(3)水質檢測檢測人員定期檢測水質,確定氰化物汙染的範圍,必要時擴大警戒範圍。檢測人員及現場處理人員應佩戴橡膠耐油防護手套。


2. 陸上洩漏的應急處理


如發生氰化鈉陸上洩漏,現場人員應在保護好自身安全的情況下,開展報警和傷員救護,並及時採取以下措施:


(1)現場控制與警戒


在消防或環保部門到達現場之前,如果現場有有效的堵漏工具或措施,操作人員可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進行堵漏操作,控制洩漏物的影響範圍。人員進入現場時可使用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一定要禁止洩漏物流入水體、地下水管道或排洪溝等限制性空間。若處理工具有限或出於自身安全考慮,現場人員應邊等待消防隊或專業應急處理隊伍到來,邊負責現場區域警戒,禁止無關人員、車輛進入。


若是丙烯腈、乙腈等腈類液體洩漏,這類物質高度易燃、易爆,要注意防止爆炸或火災事故的發生。現場應杜絕火源、火種,所使用的工具必須是防爆型的。救援人員應當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2)現場處理


小量洩漏時,應急人員可使用活性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衝洗,衝洗水稀釋後放入廢水系統。


大量洩漏時,可藉助現場環境,通過挖坑、挖溝、圍堵或引流等方式使洩漏物匯聚到低洼處並收容起來。也可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先用大量水衝洗洩漏物和洩漏地點,衝洗後的水溶液必須收集起來,集中處理。建議使用泥土、沙子作收容材料。


可以使用抗溶性泡沫、泥土、沙子或塑料布、帆布覆蓋,降低氰化物蒸氣危害。噴霧狀水或泡沫冷卻和稀釋蒸汽,以保護現場人員。用防爆泵轉移洩漏物至槽車或有蓋的專用收集器內,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


廢水溶液的處理可採用鹼性氯化法,其過程為先將含氰廢水調整到 PH = 8.5-9,再加入氯離子氧化劑,使氰化物氧化分解。氯離子氧化劑可以是漂白液(主要成份為 NaClO),這種方法操作簡單方便,處理後的廢水含氰量很低。


對於受汙染的包裝物可直接用漂白液浸泡處理,檢驗合格後再進行焚燒、深埋。對於氰化鈉包裝物,不準再用於與食品行業有關的用途上。


(本網站所有內容,凡註明來源為「醫脈通」,版權均歸醫脈通所有,未經授權,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授權轉載時須註明「來源:醫脈通」。本網註明來源為其他媒體的內容為轉載,轉載僅作觀點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及時聯繫我們。)

相關焦點

  • 天津港爆炸現場氰化物處理方案確定
    對於公眾十分關心的氰化物,目前的消息是現場大部分氰化物保存良好,有少量洩露,但正在進行無害化處理。昨天,央視記者隨核生化應急救援隊深入爆炸核心區,發現這裡還在冒著各種顏色的煙,味道刺鼻,而核心區方圓200米的範圍內並沒有找到任何人員。
  • 氰化物廢水處理-水質分析儀
    幾種現代工業過程產生含氰化物的廢物,包括金屬電鍍,鋼的表面硬化以及金和銀礦石的精煉。這些過程中產生的廢水甚至包含痕量的氰化物,必須先進行處理,然後再排放到汙水處理系統中。氰化物廢水的處理至關重要,因為氰化物廢物對生物體有毒。
  • 數百噸氰化物位置已確認 將採取三種方案處理
    三種方案處置氰化物  北京軍區參謀長史魯澤在發布會上表示,經過現場勘察,基本上確定了位置,數百噸氰化鈉大概分布在兩個點上。  史魯澤說,將採取三種方案處理這些氰化物:對少部分已炸開外露的,清理出一塊場地,用雙氧水或者其他辦法進行化學中和,來溶解它。
  • 天津爆炸:氰化物會對空氣和水造成汙染嗎?
    只有在其遇水生成的氰化氫進入大氣環境後才會短期內對環境造成一定影響,其融入水體中形成氰化物後處理方法成熟,對環境的影響相對易於控制。 12日夜,事故發生後天津環保部門立即啟動應急預案。「13日凌晨3時開始,在事故現場隔離區外增加布點監測,共設立17個大氣監測點,實行24小時連續不間斷監測。隔離區域內的空氣品質監測由北京衛戍區某防化團進行。」溫武瑞說。
  • 乾貨收藏,常見化學試劑中毒各應急處理辦法!
    苯胺中毒的應急處理方法 如果苯胺沾到皮膚時,用肥皂和水把其洗擦除淨。若吞食時,用催吐劑、洗胃及服瀉藥等方法把它除去。 氯代烴中毒的應急處理方法 把患者轉移,遠離藥品處,並使其躺下、保暖。
  • 杏仁、牛奶、白酒都有它,「700噸氰化物」可怕但不必慌!
    8月17日晚,事故現場指揮部已確定了氰化物處理方案,對已炸開的部分進行化學品中和,對成桶未損壞的將其清運撤離現場,並對現場所有雨水、汙水排水口進行水泥封堵,避免氰化物外洩。同時天津濱海新區市場監管局發出公告,將進行定向監測、跟蹤監測和快速抽檢相結合,開展食品安全抽檢檢測。其實,氰化物可能自然存在於我們的諸多日常食物中。一些日常生活辦法就可以有效去除氰化物。
  • 一份處理宕機的應急響應入門指南
    如果你搜索過應急響應(Incident Response)這個概念,會發現有很多結果是關於應急角色(incident role)的。Atlassian 上有一些優秀的文檔很好地解釋了這些概念。簡單來說:應急角色可隨著你響應團隊的成長而幫助擴展應急規模。角色有助於分離職責,確保應急工作的各個方面都有專人值守。
  • 天津大爆炸後遺症:氰化物為啥那麼恐怖?-天津,爆炸,氰化物,劇毒...
    氰基與也可以與有機物相連得到有機氰化物,許多有機氰化物俗稱為「腈」,但我們在談及氰化物時往往僅專指無機氰化物,因為在有機氰化物中,氰基並不能變成帶電的氰離子並游離出來,這一點導致了有機氰化物的化學性質與無機氰化物迥異。在這篇文章中,除了特別說明,氰化物也是專指無機氰化物。
  • 天津港生化危機163小時|爆炸|氰化物|氰化鈉|瑞海_網易新聞
    (央廣網)19日11時許 環保局專家稱下雨白色泡沫正常天津市環保局環境應急專家組組長包景嶺說,昨天爆炸後首次降雨,接到舉報一些地方出現白色泡沫。環保部門採集積水和土壤取樣分析,PH值和氰化物均屬於正常值。氰化物含量方面,採樣土壤為氰化物0.33毫克每公斤,水樣為0.137毫克每公斤,屬於正常值。
  • 環保部:《企業事業單位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評審工作指南(試行)》
    北極星大氣網訊:日前,環保部印發《企業事業單位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評審工作指南(試行)》。,我部組織編制了《企業事業單位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評審工作指南(試行)》(以下簡稱《評審工作指南》),現印發給你們。
  • 天津官方詳解氰化物清理方案及進展 嚴防汙水入海
    針對社會廣泛關注的氰化物處理情況,天津官方在今天上午的發布會上也進行了介紹,目前已經取得進展。  遇難人數升至114人 54人確認身份  根據今天上午舉行的第七次事故新聞發布會發布的內容,截至17日上午9時,共發現遇難者人數114人,已確認身份54人。其中公安消防人員16人,天津港消防人員23人,民警5人,其他人員10人。
  • 連鎖企業突發事件應急指南發布 引入「業務連續性管理」概念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1月20日訊 為了強化連鎖企業風險防控意識和災備認知,更加關注應急管理及業務連續性能力的建設。日前,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聯合多家企業及行業專家共同起草發布《連鎖經營企業突發事件應急及業務連續性管理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指南》中引入「業務連續性管理」的概念,對於企業應對各類「低頻高損」型突發事件,建立危機管控機制,保障業務彈性及企業運營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 流動注射-酒中氰化物的檢測解決方案
    前言:  白酒在釀製過程中,由於原料中有含氰甙配糖體,或生產配製酒時原料酒精中含有氰化物,使酒中含有氰化物。氰化物屬於劇毒物質,國家對酒中的氰化物有明確限量。目前酒中氰化物的檢測方法GB5009.36-2016異煙酸-吡唑啉酮法顯色條件較為苛刻,也存在安全、二次汙染以及幹擾物較多等問題,對酒中氰化物的檢測造成一定困難。使用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下屬子公司北京吉天儀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吉天儀器」)全自動流動注射分析儀測定酒類氰化物含量,不但可以提高氰化物檢測的準確度和靈敏度,並且此方法具有檢測速度快、重現性好、操作更加安全等特點。
  • 《重汙染天氣重點行業應急減排措施制定技術指南》出爐!
    日前,生態環境部印發關於加強重汙染天氣應對夯實應急減排措施的指導意見。隨文公布了《重汙染天氣重點行業應急減排措施制定技術指南》,涉及鋼鐵、焦化、水泥等31個重點行業。詳情如下:   重汙染天氣重點行業應急減排措施制定   技術指南   2019年7月  一、前言   為指導重點區域各有關地方編制和修訂重汙染天氣應急預案
  • 天津大爆炸後遺症:氰化物為啥那麼恐怖?
    氰基與也可以與有機物相連得到有機氰化物,許多有機氰化物俗稱為「腈」,但我們在談及氰化物時往往僅專指無機氰化物,因為在有機氰化物中,氰基並不能變成帶電的氰離子並游離出來,這一點導致了有機氰化物的化學性質與無機氰化物迥異。在這篇文章中,除了特別說明,氰化物也是專指無機氰化物。
  • 海南日報數字報-氰化物可怕不必慌
    很多人覺得氰化物很神秘。本報記者就此採訪了海口市人民醫院藥學部主任朱剛直。  氰化物有劇毒  但有多種方式可急救  什麼是氰化物呢?朱剛直解釋說,氰化物特指帶有氰基(CN)的化合物,一般分為無機氰化物和有機氰化物。通常為人所了解的氰化物都是無機氰化物,常見的有氰化鉀和氰化鈉。氰化物是國家有嚴格管制要求的化學品,有劇毒,可經人體皮膚、眼睛或胃腸道迅速吸收。
  • 水果核裡常見氰化物
    水果核裡常見氰化物
  • 氰化物都很危險 離它遠點沒錯
    那麼氰化物到底有多毒呢?通常來說,它的致死劑量與人的體重、身體強壯程度甚至當時胃裡殘餘的食物的多少都有關係。相關資料顯示 ,從氰化物中毒病人的臨床資料看,每個人耐受力相差很大,小者0.5毫克/公斤體重即可致死,大者達3.5毫克/公斤體重。大體上來說,氰化鈉的平均致死量為150毫克,氰化鉀200毫克、氰化氫100毫克。這與另一種著名毒藥砒霜的致死劑量差不多。
  • 「入口即死」的氰化物究竟是個什麼鬼?
    在《名偵探柯南中》,柯南經常聞一聞死者的嘴,苦杏仁味,然後腦子被雷劈過,馬薩卡……這種苦杏仁味的毒藥就是偵探小說的最愛——氰化物。最近,氰化物又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熱點。作為「高端」毒藥的傑出代表,氰化物真的是「毒藥之王」嗎?
  • 天津爆炸事故中超標3-8倍的氰化物到底是什麼?
    在《名偵探柯南中》,柯南經常聞一聞死者的嘴,苦杏仁味,這種苦杏仁味的毒藥就是偵探小說的最愛——氰化物。 氰化物特指帶有氰基(CN)的化合物。真正具有強烈毒性的氰化物有三種:氰化鈉(NaCN)、氰化鉀(KCN)以及氫氰酸(HCN)。凡能在加熱或與酸作用後或在空氣中與組織中釋放出氰化氫或氰離子的,都具有與氰化氫同樣的劇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