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今天上午舉行第七次發布會
天津港「8·12」特別重大火災爆炸事故發生後,從衛星拍攝照片和央視記者航拍的畫面來看,爆炸現場形成了一個明顯的大坑,這個大坑裡究竟是什麼,周邊又是什麼情況?根據指揮部的命令,北京衛戍區某防化團昨天(16日)派出專業人員,首次深入到此次爆炸在核心現場造成的大坑處,採集水樣、土樣,並搜救人員。
在今天上午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根據最新數據,目前遇難人數已經上升到114人,失聯人數降為70人。針對社會廣泛關注的氰化物處理情況,天津官方在今天上午的發布會上也進行了介紹,目前已經取得進展。
遇難人數升至114人 54人確認身份
根據今天上午舉行的第七次事故新聞發布會發布的內容,截至17日上午9時,共發現遇難者人數114人,已確認身份54人。其中公安消防人員16人,天津港消防人員23人,民警5人,其他人員10人。由於確認身份遇難者人數增加,失聯者人數降為70人。另外,傷員救治方面,目前住院人數698人,危重病人20人,重症患者37人。
△發布會現場
深入核心區 土燒這麼焦沒見過
對於爆炸核心區的大坑,央視記者昨日跟隨兩名官兵步行來到爆炸點。北京衛戍區某防化團助理工程師楊江龍對於現場被燒焦的土地直言,「這種焦的土還真沒看見過,它下面有的地方還比較軟,有時候把人能陷進去。」
按照分工,身著普通防護服的戰士負責採集土樣。再往裡走可以看到大坑內已經積滿了水,專業人員介紹說,由於之前現場發生過爆炸和燃燒,因此水裡的物質比較複雜,戰士需要身著重型防護服採集水樣。
整個作業時間持續了近半小時,兩名戰士分別在水坑裡以及周邊採集了水樣、土樣共六份。樣品將被儘快檢測,檢測結果將為指揮部的核心區域處置方案提供參考。在整個作業過程中戰士們並未發現失蹤人員。
△視頻:核生化救援部隊深入核心區
今早現場再起火 將用砂土滅火
今早事故現場再次騰起火光和白煙,核心爆炸點附近仍有明火,並有新的爆炸發生,濃煙較昨日有所減少,而且燃燒持續時間並不長,四個起火點中已經有三個陸續被撲滅。目前現場只剩下最後一個火點,天色變暗時還能看到星星點點的火光,針對這個火點,將進行砂土掩埋,由於砂土離起火點有一段距離,需要用卷揚機拋砂土滅火。
氰化鈉清理已經取得進展
據天津市副市長何樹山介紹,爆炸時爆炸物和劇毒化學品都已經運到了海關監管區,準備裝船,所以爆炸的時候,劇毒危險物隨著衝擊波散落到核心區(爆炸點周圍0.1平方公裡區域)和一部分外圍地區。到今天傍晚之前,核心區外圍散落的劇毒化學品(也就是氰化鈉)基本上可以全部收集處理掉。未來還將根據離核心區的距離,進行分步處理,徹底篩查,實行網格化處理,以實現全覆蓋。
核心區內危化品處置情況也有一定的進展。目前散落在地面的西側、南側、東側、北側,四個方向已經全部清理完。今天開始將對貨櫃內存有的劇毒化學品進行清理,因為核心區外圍存在有近18000個貨櫃,將進行一一確認,目前已經有了詳細的方案。
防止汙水入海 已經對相關海域監控
爆炸發生後,如何防止事發現場的汙水流入海洋造成汙染,是大家非常關注的問題,目前,海事部門正在對爆炸港區的水域進行24小時防控。
16號上午,記者跟隨天津海事局的汙染應急處置船來到了天津港北支航道水域,這是距離爆炸事故現場最近的雨水排放入海水域,這裡總共有六個雨水排放口,目前天津海事局海上汙染應急防控工作正在這片水域展開。
現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事故發生後,天津海事局根據天津港北支航道水域特點和六個雨水排放口的位置,設置了兩個警戒區域,每個警戒區域都有四艘汙染應急處置船24小時輪流巡視,一旦在該水域發現危險化學品洩漏,就可以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置。
為防止發生海上汙染事故,目前天津海事局已啟動天津市海上事故應急預案和渤海海域汙染聯動機制,並與天津市安監局、環保局、海洋局和濱海新區政府建立了汙染信息互通機制,確保一旦發生海上危險化學品汙染事故,能夠及時有效地進行處置。
重點會商下雨天環境監測 部分汙染物吹向大海
針對大氣方面可能出現的汙染,今天,來自京、冀,蘇等地的20人環保監測專家組抵達天津港爆炸事故現場。他們將分別對大氣、水、土壤以及海水監測提供技術支持,重點會商對雨天應急環境的監測。今天傍晚天津將有局部雷陣雨,周二、周三、周四有局地降雨。天津市環保局環境應急專家組組長包景嶺表示,核心區還有一些地方沒清理好,降雨大的話會產生氰化氫逸散。目前逸散不是很嚴重,降雨後會發生什麼情況,已有預案並緊密監控。
事故發生後,天津市環保部門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從13日凌晨3點開始,在事故現場隔離區外設立17個大氣監測點,實行24小時連續不間斷監測。
天津市環保局環境監測中心主任鄧小文介紹,事故發生後的連續監測數據表明,爆炸點周邊三公裡外區域的環境空氣品質相對穩定。鄧小文還告訴記者,他們在爆炸區下風向曾檢測出少量汙染物,但都被吹向大海。
針對環境監測數據的真實性問題,在今天上午的發布會上,相關負責人表示不存在造假的可能。
安置有序開展 政府將提供臨時補貼
至於附近居民的安置問題,天津濱海新區區委副書記張傳捷16日下午說,距離爆炸事故中心最近、受損程度最重的海港城小區居民,未來兩三天內將有序、分批次回到家裡取物。此外,政府還將實施臨時安置補貼措施,解決小區居民未來一個季度的臨時居住需求。
據介紹,海港城小區居住3100多戶、8000餘人。爆炸事故中,該小區受災程度最重。小區排險工作已於16日上午初步完成,有關專家初步分析認為,相關住宅建築的主體結構損害不大,而個別地方由於受損較重,還需進一步研究排險方案。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未來兩三天之內,就能允許海港城小區的居民有序、分批次回家取物。
另外,由於室內損毀嚴重,維修時間較長,小區居民未來一段時間仍不能在家住宿。對此,濱海新區政府預計將於三五天內出臺臨時安置補貼措施,先向住戶發放一個季度的資金補貼,標準略高於當地租房平均價格,用於解決居民的臨時居住需求。
官兵進入居民區搜救 進行逐戶排查
另外,北京軍區某舟橋團660名官兵也開始進入爆炸點周邊的居民區展開搜救。這支舟橋團官兵負責的搜索區域,位於爆炸點西側200米左右,共有40座高層公寓,涉及居民6000多戶。事發後樓內居民已被疏散,由於電梯無法正常使用,官兵們徒步攜帶裝備挨家挨戶、逐樓逐層進行搜索。官兵告訴記者,這次搜索主要是尋找因爆炸而被困,或者不顧危險回來收拾財物的群眾。由於爆炸後,門窗玻璃碎片遍地,部分屋頂隨時有掉落的可能,因此大大增加了搜索的危險係數。目前,官兵們仍在逐戶排查中。
國務院調查組已經成立 將徹查原因
針對本次事故的原因,央視記者在今天上午舉行的發布會上提問是否有監管過失?相關人員是否被控制?對此,天津市分管安全生產的副市長何樹山表示,國務院調查組已經成立,將認真調查原因和違法違規的情況,給人民一個交代,給受害者遇難者一個交代。
來源/央視新聞
本期監製/許強 楊繼紅
主編/張竣
記者/王宇 宋飛京 王曉沛
編輯/王興棟
氰化物處理已經取得進展,後續還需密切跟進真正實現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