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深夜天津港的大爆炸,顯示出化學品不當處置的驚人後果,它已經造成難以估計的損失。但這次爆炸只是一場生化危機的開始,它已經持續約163小時。危機至今尚未解除,後果尚不可知。
19日16時許 官員稱搜出150噸氰化鈉 已送回廠家
央視記者提問:爆炸現場的危化品種類及數量能否給一個確切的數字呢?對此有關官員回應,現場的危化品大約分為3類,分別是氧化物(硝酸銨、硝酸鉀等1300噸)、易燃固體(金屬鈉、金屬鎂等500噸)、危化品(氰化鈉、咖啡因等700噸)。目前氰化鈉搜出150噸,已送回廠家回收處理。
19日16時許 天津市長稱現場危化品已清理完畢
天津市委代理書記、市長黃興國今天在新聞發布會上說,為了確保群眾安全,在3公裡範圍內開展搜索清查危險化學品,前後一共清查了三遍。現在已經清理完畢,確保不留隱患。
19日14時許 專家稱爆炸核心區不可能產生神經性毒氣
新華社訊:國家神性經毒劑中毒救治標準的起草者,軍事醫學科學院王永安研究員說,神經性毒氣毒性比氰化物高几十倍,合成極為複雜,而從爆炸現場探明化學原料,結合神經性毒劑的核心原料和生產條件來看,事故現場根本沒有產生神經性毒劑的可能。
19日12時許 專家組組長稱自己也淋了10分鐘雨
到目前為止我們沒有接到因氰化物、化學品中毒而就醫的報告。我自己昨天也淋了十分鐘雨,身體沒有任何反應。希望如果有因化學品中毒而身體產生反應者,及時就醫,及時報告我們。(天津日報)
19日11時許 環保部門稱25個水質監測點檢出氰化物 最大超標277倍
對照天津市汙水綜合排放標準和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累計共有25個點位的氰化物檢出,其中8個點位超標,超標點位全部位於警戒區內,最大一個超標點是277倍。(央廣網)
19日11時許 環保局專家稱下雨白色泡沫正常
天津市環保局環境應急專家組組長包景嶺說,昨天爆炸後首次降雨,接到舉報一些地方出現白色泡沫。環保部門採集積水和土壤取樣分析,PH值和氰化物均屬於正常值。氰化物含量方面,採樣土壤為氰化物0.33毫克每公斤,水樣為0.137毫克每公斤,屬於正常值。(中國青年報)
18日8時 事故區域周邊空氣品質處於二級良水平
據天津市環境監測中心監測,今天8月18日4點至6點期間,檢出特徵汙染物氰化氫,數值為0.005mg/m3和0.003mg/m3,低於《大氣汙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規定的無組織排放限值。事故區域周邊監測數據顯示,空氣品質處於二級良水平。
18日11時 專家:居民不要碰事故區樓房附近粉末
第八場新聞發布會上,天津市環保局環境應急專家組組長包景嶺說,曾有外國記者提問稱有大娘回屋以後發現地板上有灰塵,噴水後有白煙。對此,他表示,「這些物質還是有一定風險的,公眾要搬家的,回來拿東西的,一定不要觸及到這些粉末。」
18日12時 爆炸事故後首次降雨 路面現大量白色泡沫
據財新網,18日上午爆炸事故後首次降雨,財新記者在雨中觀察到路面出現大量異常的白色泡沫。記者隨即出現不同症狀的反應:面部嘴唇處有灼燒感 ;胳膊處感覺「辣辣的」;左手關節處熱癢。專家建議,降雨時市民不要在爆炸區域附近活動,儘量不要淋雨。
18日16時 專家回應濱海新區下雨現白色泡沫:平時也會出現
據天津市濱海新區政府官方微博消息,天津市環境監測中心主任鄧小文介紹,今早降水後,17個監測點的數據沒有特別的變化。針對網上有關「新區下雨,路上現白色泡沫」一事,鄧主任表示根據一些記者提供的拍攝於美華大酒店附近的圖片,他認為白色泡沫為正常現象,平時下雨也會出現。
18日16時 防化部隊雨後檢測爆炸附近居民區
8月18日,當日上午,「8·12」爆炸事故後天津首次降雨。雨停後,武警某部隊防化官兵,雨後進入距核心區最近的居民區,全身防護,攜帶多種氣體檢測儀及化學事故應急檢測箱等偵測器材,對小區內的空氣,積水進行檢測。
18日19時 天津環保部門否認"路面有白色泡沫"說法
對今日媒體報導天津事故現場因降雨造成路面白色泡沫一事,天津市環保局總工程師包景嶺表示,天津市沒有出現媒體報導所稱的路面白色泡沫現象。天津市環保部門在警戒區外的監測點未報告水、大氣等嚴重超標情況。
18日22時許 瑞海稱疑集裝罐物質超標 自燃引爆硝酸銨
新華網8月18日消息,瑞海公司一高管回憶,起火位置大約有二三十個硝酸鹽類貨櫃,每個20噸。硝酸銨有10來個貨櫃,硝酸鉀和硝酸鈣的貨櫃各有七八個。「我懷疑可能是旁邊別的東西先著火,引爆了硝酸銨。」
該公司另外幾名負責人分析,可能是集裝罐內物質超過標準值,量太大,導致裡面壓力升高,頂開閥門發生自燃。起火後產生高溫、震動,引爆硝酸銨,產生爆炸。「硝酸銨遇火就是能量巨大的炸藥。國外進硝酸銨都是炸礦山的。」瑞海公司一負責人說。
17日8時許 氰化鈉來源企業負責人:找到的氰化鈉將運回原廠
央視新聞 爆炸現場大量氰化鈉來自河北誠信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智群申說存儲在瑞海公司的七百來噸氰化鈉,目前大部分找到且相對完整,將由專業人員運回公司。這幾天他們在現場通過用雙氧水強氧化劑氧化,使氰化鈉無害化。
17日10時 現場再次騰起火光和白煙
據央視新聞,①今早現場再次騰起火光和白煙,但持續時間並不長。經監測,該時段核心區汙染物指標略有上升;②核生化救援隊正在距離核心區域100米左右進行監測;③搜救部隊已進入周邊居民區,尋找因爆炸被困或不顧危險回來收拾財物的群眾。
17日11時 事故遇難人數上升至114人
據第七場新聞發布會,已發現遇難者人數114人,確認身份54人,公安消防人員16人,天津港消防人員23人,民警5人,其他人員10人;未確認身份60人。失聯人數70人,其中公安消防人員8人,天津港消防人員56人,其他人員6人 ,住院698人。
17日11時 核心區外圍的氰化鈉今晚可以全部收集處理掉
「8.12」天津港爆炸事故第七場發布會召開,天津市副市長何樹山表示,在今天傍晚之前,核心區外圍的氰化鈉可以全部的收集處理掉。
|
17日11時 氰化物最高超標27倍
天津市環保局總工包景嶺介紹,8月16日新增的27個氰化物篩查排查點位,共有17個點位氰化物檢出,其中3個點位超標,超標點位全部位於警戒區內,最大超標點也是距事故爆炸點最近的一個點,超標27.4倍,另兩個點分別超標4.37倍和0.96倍。事故區的地表水超標還是比較嚴重的。
17日15時 爆炸事故核心區築起危化品「隔離牆」
經過中建八局天津公司8臺挖掘機、4臺推土機及50部運土車工作,天津港爆炸事故核心區封閉圍壩已經全部完工,為居民和危險化學品之間築起了一道防護牆。
17日15時 檢測儀器進入核心區大坑外圍20米處
上午,北京衛戍區某防化團將檢測儀器向核心區靠攏200多米,分布在核心區大坑外圍20米處,東西南北各有一處傳感裝置,更準確檢測空氣汙染物實時數據。核心區下風向(東方)氨指數略有異常,其它方位數據相對穩定。
17日16時 天津港海域檢出極微量氰化物
國家海洋局17日通報稱,根據8月16日的監測結果,天津港港池海域2個站位檢出極微量氰化物,最大濃度為0.00156mg/L,低於第一類海水水質標準(0.005mg/L),海水中氰化物濃度不會對海洋生態環境產生影響。
17日20時 央視:「現場存放危化品3000噸」
公安部消防局副局長牛躍光表示, 現場有危化品40餘種,其中氰化鈉約700噸,硝酸銨約800噸,硝酸鉀約500噸。因瑞海公司辦公樓被毀,貨物記錄不清,具體危化品數量待最終確認,現能確認危化品數量約3000噸。
16日9時 遇難人數增至112人
天津爆炸事故已導致112人遇難,找到的112具遺體中,24具已確認身份,其餘需要DNA驗證。已接到95人失聯報告,其中天津港消防人員72人。
北京軍區參謀長史魯澤稱:現場人能到的地方我們防化兵都到了,人進不去的地方也都敲過摸過了,發現生還者可能性小,可能會繼續發現遇難者。
|
16日9時30分 桶裝氰化鈉大部分保存完好
現場指揮部稱:現場桶裝氰化物大部分保存完好,少量因衝擊發生洩漏。
天津環保局環境應急專家組組長包景嶺:現正對氰化物汙染進行無害化處理,可有效控制。因明火已滅,不用擔心隔離區外大氣和飲用水受影響。
16日11時 現場發現的氰化鈉被封圍
北京軍區參謀長史魯澤答記者問時稱,氰化鈉遇水會產生有毒氣體,為了預防下雨,現場清理人員對於不便轉移的氰化鈉用一米多高的牆進行分圍。另外對於可以收集起來的氰化鈉押運到原單位,進行妥善保管。
16日13時 核心區域再現小型爆炸
爆炸事故核心區又發生一起小型爆炸,現場升起灰白色煙霧,並陸續傳來數聲「嘣」「嘣」的聲響。
截至發稿,核心區域附近有消防車正對一處貨櫃噴射透明液體,附近空氣中仍有輕微異味。第九大街東側停靠著多臺重型水罐車、泡沫車、乾粉車、化學洗消車,數十消防戰士在等待調度。
16日15時 防化團進入爆炸點 趴在地上取樣
據央視報導,從衛星拍攝照片和航拍的畫面來看,爆炸現場形成了一個明顯的大坑。今天,北京衛戍區某防化團官兵身穿重型防護服,接近水邊取樣檢測。
16日16時 防化團遇爆炸緊急撤離
8月16日下午16點49分左右,北京衛戍區某防化團小分隊在天津濱海爆炸核心區執行任務時,突遇小型爆炸現場升起白煙,小分隊全隊緊急撤離。記者隨隊採訪拍攝到爆炸現場。
爆炸現場圖
爆炸現場圖
16日16時 17個環境空氣監測點位中有兩個點位氰化氫超標
第六場新聞發布會上通報,環境空氣監測結果顯示,17個環境空氣監測點位中,有兩個點位氰化氫累計出現2次超標,但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而其餘各點位各項汙染物濃度均未出現超標。
15日10時 發布會不確定現場是否有氰化物
發布會透露,對於有媒體提到的有河北企業報告在事故現場存放了700噸氰化物的情況,目前不了解相關情況,因此不能確定在現場是否有700噸氰化物。安監局正核實危化品種類數量。
15日上午11時 防化團進入爆炸核心區
北京衛戍區防化團首次進入瑞海公司危險品倉庫爆炸核心區建築搜救生命。新華社記者一行三人在現場分組隨同。11時20分左右,首個小組已經進入現場。
15日上午11時 媒體稱爆炸核心區3公裡內人員全部撤離
媒體報導,記者從前方武警處得知,確實存在氰化鈉,大概位置位於核心爆炸區東側,專業人員正在對氰化鈉進行專業處理,方圓三公裡人全部撤離。
|
15日17時 發布會否認「方圓兩公裡撤離」
新聞發布會發言人稱,從今天上午11點多開始的「方圓兩公裡撤離」,經過多方核實為不實信息,政府沒有組織撤離。
15日17時 確認現場氰化鈉來自河北企業
據澎湃新聞報導,津港爆炸事故現場堆放的氰化鈉來自河北企業——河北誠信有限責任公司。該公司多位負責人前往天津協助處理,氰化鈉目前的狀態不明。
15日19點 天津環保局:空氣中氰化物曾短時間超標
天津市環保局局長溫武瑞表示:1.截至15日2時,隔離區周邊17個監測點中,兩個點位監測出氰化氫,一點位超標0.04倍,另一點位超標0.5倍,此後再未監測出;2.短時間接觸該物質不會對人體產生明顯影響。
15日19時 京冀調配化工編隊等增援
8月15日19時,公安部消防局從河北消防總隊調集了3個支隊的3個化工編隊,共計43部車232名官兵到場增援,從北京總隊調集2部核生化多動能偵檢車到場處置。
從遼寧、江蘇消防總隊調集核生化偵檢編隊共6輛消防車30名消防官兵到達天津濱海新區爆炸事故現場,配合處置。
15日21時 找到700噸氰化鈉下落
目前找到氰化鈉的分布範圍,許多氰化鈉包裝被炸開。專業人員正在對氰化鈉及可能含有氰化鈉的土壤進行回收,從目前的數據來看尚未發生大範圍洩漏。
14日10時 專家回應「氰化鈉遇水劇毒」
天津市環境科學院正高級工程師王連卿在回應記者「今天預報有雨,700噸氰化鈉遇水劇毒」的問題時表示,氰化物確實是水溶性的物質,但事故現場已經進行了封堵,目前來說,所有可溶性的化學物質都被存留在了現場,現在也正考慮用其他方式進行封堵,一般的雨量,不會對這個造成影響。
14日15時許 消息稱現場有700噸氰化鈉
河北一化工企業老闆稱自己公司還有700噸氰化鈉在發生爆炸的瑞海國際物流有限公司的倉庫裡,但在現場沒找到貨物,依稀能見到鐵桶的碎片,以及一個巨大的坑洞。
媒體根據瑞海公司該倉庫環評報告全本,氰化鈉的最大暫存量只有10噸,而且應該放在2號危險品庫裡而不是露天堆場。露天堆場是用來存放電石等貨物的,而電石在露天堆場的最大暫存量也應該只有20噸。
700噸的說法是否屬實,瑞海國際有無嚴重違規操作,都有待查證。
14日18時 消息稱地下管線中檢出氰化物
由於在爆炸現場的地下管線中檢出氰化物等有毒有害物質,根據環保專家意見,雨水外排口和汙水排放出口被堵死,確保現場沒有汙水外流進入周圍環境。存儲下來的汙水,將用水泵抽進汙水處理廠。
|
13日4時許 5個監測點位空氣品質未見異常
13日4時30分許,天津市環境空氣品質GIS發布平臺實時監測數據顯示,濱海新區5個監測點位的空氣品質指數未見異常。首要汙染物都是PM2.5,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指數都為一級優。
13日9時許 專家稱爆炸大部分物質或已在當地沉降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庚辰表示,從目前相關部門的監測結果看,爆炸產生的物質大部分應該已在當地沉降。
13日11時許 國務院派防化團進場
國務院事故調查組確定工作思路:暫緩撲滅,派防化團進場
13日11時許 北京環保局稱爆炸對北京空氣無影響
據北京市環境保護局官方微博消息,天津濱海爆炸事故對北京市空氣品質無影響。
13日13時許 武警天津總隊和防化隊投入救援
天津港危險品倉庫爆炸事故發生後,武警天津總隊1500人(六支隊700名、濱海新區支隊700名、總隊後勤保障力量100名),緊急趕至事發現場參加搶險救援,主要擔負火災現場外圍警戒封控、機動備勤等任務。8360部隊防化分隊也已趕到現場。
13日13時許 消息稱出事企業員工未經危化品培訓
中國之聲記者在現場遇到一位瑞海公司裝卸工人,他告訴記者,爆炸前,他出門替六個工友買夜宵,躲過一劫。他坦言,此前沒有經過危化品培訓。
13日14時許 檢測中心稱天津環境質量無異常
在濱海新區危險品倉庫12日晚發生爆炸事故後,天津市環境監測中心第一時間在事故現場周邊設置了12個空氣品質應急監測點。
13日15時許 北京某防化部隊抵達天津
北京軍區某防化團上午緊急前往天津濱海新區參與救援,第一梯隊23人於10點20分出發,出動4臺專業車輛,238件專業設備。第二梯隊194人,於10點40分出發。
救援人員穿著重型防化服,主要採取沙土填埋和粉末滅火劑滅火,大型挖掘機也已進場挖開救援阻礙物。
13日18時許 環保部初步確定刺鼻氣體
環保部根據監測結果,初步確定刺激性氣味氣體主要為甲苯、三氯甲烷、環氧乙烷。目前,事故點周邊6項常規汙染物(PM2.5、PM10、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碳、臭氧)未受到明顯影響,與全天津平均水平基本相當。
13日19時許 消息稱爆炸物主要為硝酸類化學品
據現場消防指揮部消息,當時發生爆炸的地點存放著硝酸鉀、硝酸鈉等硝酸鹽物質。這些固體氧化劑遇熱、碰撞都容易爆炸。但據現場檢測,爆炸現場下水溝裡已檢出氰化鈉,說明已經洩露。
|
12日22時50分 多個電話報警
天津消防總隊接到的最初報警電話為疑似汽車起火,隨後接到多個報警電話稱疑似爆破。隨後第一批出動了5個中隊,35輛消防車。
港務局專職消防隊先入場
武警消防官兵抵達之前,港務局下屬專職消防隊也就是天津港公安局消防支隊的三支消防專職隊已經開始滅火。
|
23時06分 首支武警消防部隊到場
因為距離較近,天津消防總隊開發區支隊八大街中隊被調派到場。發現多個貨櫃起火,天津消防局長發布會上稱此時屬於猛烈燃燒階段。
23時16分 其餘力量陸續到場
此時到場四個消防中隊和開發區消防支隊全體指揮部,以及已先期場的天津港公安局消防支隊。
23時30分 現場發生爆炸
有消防員回憶稱在現場噴了大概15分鐘水後,貨櫃突然「嘭」的一聲爆炸,石頭鐵塊在飛,路燈全滅,樹都倒了,不少消防員被炸傷;爆炸後,消防總隊增派力量,46個消防中隊151部消防車、一臺無人機、1000餘名消防官兵參戰。
30秒後 發生第二次爆炸
30秒後,第二次爆炸發生,有消防員被炸趴下;隨後又有爆炸,消防員被震飛,有些滿臉是血。
爆炸後果
截止8月15日晚21時,天津濱海爆炸事故死亡人數已上升至104人,其中含21名消防官兵,不包括編制外消防員。數千臺新車燒毀,價值超過20億。專家估計財產保險賠付達50億到100億。
據估算,此次爆炸能量相當於24噸TNT,爆炸威力相當於53個戰斧式巡航飛彈。
|
2012年11月 瑞海國際物流成立
瑞海物流全名為「天津東疆保稅港區瑞海國際物流有限公司」,登記註冊於2012年11月28日,最初不被允許儲運危化品。據悉,該公司背景複雜,關聯企業涉及生物製藥、精細化工、貨運物流等,同時與央企中化集團多有交集。
2013年 將物流堆場改造為危化品貨櫃堆場
天津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出具的環評報告顯示,瑞海公司於2013年投資500萬元將原有的物流堆場改造為危險化學品貨櫃堆場。
2014年5月 危化品被納入經營許可範圍
按經營許可範圍,其可儲存的危險品種類較多,不同於通常意義的倉庫,貨櫃裡面卸下來的貨品在這暫時儲存,完成報關手續之後再運走,危險品種類、數量都不固定。早在瑞海物流登記註冊之前,萬科海港城等三個居民區已經在該公司一公裡的範圍內建成,周邊還有18個物流公司及倉庫。
多達10個以上的大型住宅樓,密集分布在距離爆炸點兩公裡的範圍內。
2014年8月通過公安部門多方面檢查
天津瑞海國際物流有限公司,是天津海事局指定的危險貨物監裝場站,同時是天津交委港口危險貨物作業許可單位。其官方網站顯示,2014年8月,他們還通過了公安部門的多方面檢查。天津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還為其撰寫環評報告。
2014年曾有多次洩漏演練
公開信息顯示,發生爆炸的天津瑞海國際物流有限公司去年曾舉行數次危化品洩露事故演練和隱患排查。
倉庫內堆放幾百噸氰化鈉
在2015年8月12日以前,瑞海物流倉庫內大概有幾百噸氰化鈉,另有電石等危險化學品。這是一位劫後餘生的員工透露的。
此外,多家瑞海國際周邊的物流公司反映,自從瑞海物流進場後,經常可以聞到一些化學氣體的味道,由於擔心危化品爆燃洩露,物流園區內的許多物流企業曾到相關部門舉報,但一直未果。
綜合央視新聞,新華社、新京報、澎湃、財新等媒體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