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15日訊,今天上午,官方已經證實,天津港8.12爆炸現場有氰化鈉!目前專業人員已經進駐現場進行處理,方圓三公裡人員全部撤離。
劉航攝/takefoto
此前有消息稱,有河北企業報告在事故現場存放了700噸氰化物,上午的新聞發布會上,事故調查組初步調查顯示,港區運抵區儲存的危險化學品中包含氰化鈉。但目前正在分區檢查現場化學品清單,確定數據還需要時間,因此不能確定在現場氰化物是否有700噸。
對於爆炸現場的氰化鈉,有關部門已經採取四項措施
1、已組織氰化鈉生產廠家進行現場處置
2、組織當地企業噴灑雙氧水
3、防化部隊確認氰化鈉存在範圍
4、建立圍堰圍堵擴散。
目前環保局監測有毒氣體項目中包括氰化氫,但監測各點位都未檢出氰化氫。汙水中氰化物超標降為2.1倍。
氰化鈉是什麼物質?它遇到水會怎樣反應?什麼物質可以「中和」它的毒性,減少危害?小編就此諮詢了精華學校的化學老師李曉波,李老師為大家解答了這些疑問。
氰化鈉(NaCN)是一種化工原料,是一種白色結晶顆粒或粉末,有微弱的苦杏仁氣味。用於基本化學合成、電鍍、冶金和有機合成醫藥、農藥及金屬處理等方面。
下圖是央視記者在爆炸後的現場地面拍到的,這些白色的物質就是氰化鈉。而據爆炸後跑出事故區的群眾說,當時空氣中確實聞到苦杏仁味。
固態的氰化物雖然危險,但危害性比氣態氰化物小,只要不接觸、不誤食就不會危及健康。
李曉波老師說,氰化鈉在常溫下就可以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釋放出氰化氫(方程式如下),所以這種原料必須是密閉保存。
李老師介紹說,氰化鈉易溶於水,遇水或遇酸之後均會產生氰化氫(遇水方程式如下)。
氰化氫在標準狀態下為液體,但遇高溫會揮發到空氣中,更容易對人體造成傷害。
氰化氫輕度中毒主要表現為胸悶、心悸、心率加快、頭痛、噁心、嘔吐、視物模糊。重度中毒主要表現呈深昏迷狀態,呼吸淺快,陣發性抽搐,甚至強直性痙攣。
天津港貨物成分複雜,而氰化鈉遇到硝酸鹽、亞硝酸鹽、氯酸鹽受熱均會發生爆炸。例如遇到亞硝酸鈉受熱45度時,會產生如下爆炸反應:
天津港爆炸中,部分區域曾使用噴水滅火,事故地附近也有一條小河,那麼如何處理已經溶解於水的氰化鈉?或者說,如何中和水中的氰化氫?
李曉波老師說,氰化氫有較強的還原性,使用氧化劑,與之發生氧化還原反應,就可以使其「中和」為相對無害的物質。在現場處置中,有一條措施「組織當地企業噴灑雙氧水」就是這個作用。氰化氫與雙氧水反應之後產生什麼?看下面的公式:
產物是水、二氧化碳和氮氣,這些對人體是無害的,可以最大限度降低汙染後果。
災難無情,在災難面前不能只是感嘆和祈福,要學會用手中的知識消除災害的影響,儘量減少損失。(by 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