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章 節 環球時報記者 劉 揚】12日晚發生的天津濱海新區爆炸事故已經過去4天,從現在的情況看,最危險的時期或許已經過去。不過,如何處理火災現場堆放的大量有毒、危險化工用品是對救援力量的巨大考驗。有專家認為,儘管事故中心存放的氰化鈉有劇毒,但中國曾多次處置氰化鈉汙染事故,對此不必恐慌。防化專家指出,本著對當地的環境和居民真正負責的態度,後續還應該進行長期的環境和生態監測。
消除氰化鈉汙染有成功先例
此次天津爆炸事故中,除了爆炸本身造成重大傷亡以外,其場地附近堆放的數百噸劇毒氰化鈉等化工品也對周邊環境和居民的生命安全構成巨大潛在威脅。資料顯示,氰化鈉為白色結晶顆粒或粉末,易潮解,有微弱的苦杏仁氣味。皮膚傷口接觸、吸入、吞食微量可中毒死亡。
本世紀初國內也曾發生過氰化鈉洩漏造成環境汙染的事故,有的事故也曾造成大範圍汙染和部分人員傷亡。但事實表明,如果處理及時、得當,氰化鈉的汙染可以有效控制和消除。2001年11月1日下午2時,洛陽市某公司一輛裝載約10噸液體氰化鈉溶液(含量30%)的貨車翻入離興華澗河不遠的溝壑中,車上氰化鈉流入河中,造成河水汙染。事故發生後,司機沒有及時報案,直至下午5時,當地鄉政府因得知有牛羊中毒才發現災情。出事地點距興華澗河入洛河口10公裡,如處理不當,將威脅其下遊的洛河、黃河兩岸數百萬人口的安全。
在獲得事故報告後,有關部門立即連夜在靠近事故發生地的洛寧興華鄉澗溝河上建起3道攔河壩,阻止受劇毒氰化鈉汙染的河水下洩。洛寧縣並迅速封閉了洛河沿岸11個鄉鎮、60多個行政村的水井,在境內近30公裡的洛河沿岸布下警戒線。在境內建起五道防線、兩條攔河壩。在攔河壩內加入漂白粉、次氯酸鈉、生石灰對氰化鈉進行中和處理。同時在攔河壩上留出出水口,在出水口放置處理劑,並增加處理防線。同時,對上遊故縣水庫出水進行控制,減少下洩水量。監測表明,通過數萬群眾和解放軍、武警的一系列舉措,在距出事地點50公裡之內,汙染得到有效控制,峰值大幅下降;在130公裡之內河流汙染得到完全控制。
後續處理要多頭並舉
儘管這次爆炸事故附近的氰化鈉存儲量遠遠大於2001年那次事故的洩漏量,但本次事故中氯化鈉為固體狀態,處理起來應該相對容易。處置這類汙染物,首先密切監測氰化物動向,將實時的監測結果作為應急處理決策的直接支持,及時採取應對措施。必須設置不同的監測點,定時監測地表、地下水、空氣和土壤中汙染物濃度和成分。
其次,要避免汙染物的擴散、蔓延和下滲。特別是爆炸點中心,目前已經形成大片積水,考慮到氰化鈉溶於水的特性,不排除積水處內含有氰化鈉的可能性。一方面要防止被汙染的水排入海中,造成汙染擴大,另一方面,則要防止有害物質下滲到地下水中。據媒體陸續透露出來的消息,8月13日上午天津方面第一時間封閉了該區域的入海排汙口源,確保事故廢水不會入海。此後,爆炸現場2個含氰化物外排口也被封住。下一步就要對汙水進行中和處理,減少有害物下滲。最後,當以上措施採取後, 還會有少量汙染物殘留在土壤中。為徹底消除汙染,應將事故發生現場的土壤、淤泥挖出,進行化學處理。從現場情況看,這項工作正在做。
16日接受《環球時報》採訪的一位中國防化專家表示,首先是要加強對於空氣和水的監控,然後根據監控數據進行危害評估,根據有毒、有害氣體和物質的源頭、氣象條件、不同時段的大氣垂直穩定度來進行實時監測。第二是要對進入爆炸相關區域的救援人員進行徹底洗消,避免把汙染物帶出來,據報導,目前救災部隊已經在這樣做了。第三要注意防止救援人員中暑,搜救人員穿戴的防護裝備是不透氣的,而目前當地氣溫很高,所以要控制好工作時長和頻次,並大量補充水分。第四要防止扎傷,救援現場有大量被損壞的貨櫃,要防止救援人員的腳和身體被尖銳金屬扎傷。第五,現場還有不少起火點和煙,要在派出少量人員進行採樣檢測之後,才能派出大量人員進入搜救。這名專家認為,不僅要監控入海口水質,還要監控下水道裡面的水,特別是下雨之後。除了氰化物,貨櫃裡面還有其他的有機物,有些是有害的,也要進行監測。
消除影響或需數年
到底需要多長周期才能對受害區域處置完畢,這名專家介紹稱,出現大規模的化工傷害之後,不僅要進行緊急處置,還應進行長期的生態和環境監測,包括對生態變化、水質的監測,其中對水質的監測不僅是地表水,還要對沉降下去的水進行長期監測。中國的後續救援還將進行大規模洗消,這些洗消劑對於土壤、水質的影響,也要進行長期監測。這個後續監測過程,有些國家甚至會持續幾年甚至十年。比如美國軍方曾經在強斯頓環礁銷毀過大量化學武器,銷毀時並沒有發生洩漏,但在人員撤離後,美國還是對這個島進行了十年左右的環境和生態監控。
這名專家強調,這次事故所在區域的後續處置將是一個很複雜、很細緻、甚至比較漫長的過程,不過只有這樣才是對發生事故的區域以及周邊居民真正負責的做法。對於從爆炸區域運出去的貨櫃等沾染了汙染物的東西,要進行徹底檢測、洗消、登記編號,乃至使用專用的設備徹底銷毀,對於從受災區域中運出來的可繼續利用的物品,比如汽車,要進行徹底洗消和專業檢測,證明沒有危害之後才能再次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