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爆炸找到700噸氰化鈉:易降解不能形成毒雨

2020-12-01 驅動之家

據報導,天津濱海新區爆炸事故發生已超過72個小時,天津爆炸現場消防專家確認已經找到700噸氰化鈉下落,指揮部正在協調專家、防化部隊、生產廠家等各方力量進行處理。目前檢測結果顯示,氰化鈉尚未發生大範圍洩漏。

1.氰化物是什麼,毒性有多強?

氰化物是偵探小說的最愛,如果你看過《名偵探柯南》就不會對氰化物感到陌生。氰化物真的是「毒藥之王」嗎?氰化物(常指氰化鈉和氰化鉀)是化工產品,主要應用於黃金生產和電鍍等行業。氰化物對溫血動物和人的危害較大,特點是毒性大、作用快。氰化物刺激皮膚並能通過皮膚吸收,有生命危險。氰化物對人的致死量從中毒病人的臨床資料看, 氰化鈉的平均致死量為150 mg、氰化鉀200 mg、氰化氫100 mg 左右。總之,少量的氰化物就會致人於死地。因此氰化物意外洩漏是一件非常敏感的危險化學品汙染事件。

2.700噸氰化鈉洩漏能毒死全中國人?

據目前官方檢測結果顯示,氰化鈉尚未發生大範圍洩漏,即便有些氰化物洩漏也應該是很小部分,在開闊空間裡會很快稀釋掉,此前世界範圍的氰化物洩漏事故罕有造成氣體汙染中毒的先例。氰化鈉是弱酸鹽,非常容易水解,在低溫下就能與水反應掉。它也不可能形成毒雨,它在環境中很容易自然降解,還沒等雨下下來,就基本上被氧化了。因此,網上有人擔憂所謂700噸氰化鈉洩漏能毒死全中國人的說法不成立。

3.怎麼撲滅可能再次發生的火災?

繼8月14日18時官方宣布事故現場明火基本撲滅後,8月15日上午事故區域再次起火,濃煙滾滾。錢新明認為,氰化鈉等毒害品對人體都有一定危害。毒害品主要經口或吸入蒸氣或通過皮膚接觸引起人體中毒的。毒害品有些本身能著火,有的本身並不著火,但與其他可燃物品接觸後能著火。這類物品如果發生火災一般應採取以下基本對策。

(1)滅火人員必須穿防護服,佩戴防護面具。一般情況下採取全身防護即可,對有特殊要求的物品火災,應使用專用防護服。考慮到過濾式防毒面具防毒範圍的局限性,在撲救毒害品火災時應儘量使用隔絕式氧氣或空氣面具。為了在火場上能正確使用和適應,平時應進行嚴格的適應性訓練。

(2)積極搶救受傷和被困人員,限制燃燒範圍。毒害品火災極易造成人員傷亡,滅火人員在採取防護措施後,應立即投入尋找和搶救受傷、被困人員的工作,並努力限制燃燒範圍。

(3)有些危險化學品火災禁止用水、泡沫、二氧化碳,可用幹沙、幹土、乾粉等來滅火。有些撲救時應儘量使用低壓水流或霧狀水,避免毒害品濺出。撲救危險化學品火災決不可盲目行事,應針對每一類化學品,選擇正確的滅火劑和合適的滅火器材來安全地控制火災。化學品火災的撲救必須由專業消防隊來進行。其他人員不可盲目行動,待專業消防隊到達後,配合撲救。

4.如何處理已找到的氰化鈉?

國家安監總局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防塵口罩,穿防毒服。作業時使用的所有設備應接地。穿上適當的防護服前嚴禁接觸破裂的容器和洩漏物。若發生氰化物小量洩漏:用乾燥的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覆蓋洩漏物,然後用塑料布覆蓋,減少飛散、避免雨淋。用潔淨的鏟子收集洩漏物,置於乾淨、乾燥、蓋子較松的容器中,將容器移離洩漏區。作為一項緊急預防措施,固體洩漏隔離距離至少為25m。如果為大量洩漏,則在初始隔離距離的基礎上加大下風向的疏散距離。在水體中洩漏時應組織民眾遠離水源汙染區域。

5.氰化物中毒並非無藥可救

如果氰化物中毒,可以將亞硝酸異戊醋1~2 支( 0.2ml/支) 放在手帕或紗布內捏碎立即讓患者吸入, 每次吸吸入30秒,2~3 分鐘後可重複一次。同時應儘快靜脈注射亞硝酸鈉。亞硝酸鈉注射完畢後, 隨即用同一針頭緩慢靜脈注射( 不少於10min ) 硫代硫酸鈉25~50 % 溶液20~50ml。必要時1小時後重複半量。並給予吸氧、呼吸機支持、高壓氧治療及利尿等輔助措施,往往能挽救中毒者的生命。此外,預防氰化物中毒, 可同時口服4-DMAP 180mg及氨基苯丙酮(PAPP) 90mg兩種片劑。後者形成變性血紅蛋白維持作用時間長,副作用也小。

6.大量氰化鈉有什麼用?

大量的氰化鈉的重要用途一方面是氰化提金、電鍍、金屬加工,另一方面是用於生產其它產品的過程中, 如化肥廠、煤氣製造廠、焦化廠、鋼鐵廠、農藥廠、化纖廠等化學工業。氰化法是世界上提金最成熟的工藝之一,用氰化鈉的「堆浸法」提煉黃金,必須對產生含氰化鈉的劇毒廢水、含其他重金屬的有毒汙水進行妥善處理,否則會造成嚴重的環境汙染。假設一家企業沒有任何的經營銷售許可,而非法買賣並使用它,就會觸犯我國《刑法》的相關條例。

PS:作者錢新明 中國兵工學會爆炸安全專業委員會委員,爆炸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爆炸安全理論部主任,研究領域涉及危險物質安全性、爆炸安全、安全分析與評價等領域)

相關焦點

  • 700噸氰化鈉是什麼概念?降雨會形成「毒雨」嗎?
    天津港「8·12」特別重大火災爆炸事故發生後,有關這一數量龐大的危險化學品的信息一浮出水面,立即牽動起各方神經。「現在基本可以確定,氰化納的數量在700噸左右。」天津市副市長何樹山17日披露。氰化鈉是什麼?該怎麼處理?遇到降雨會變成「毒雨」嗎?
  • 光明日報:氰化鈉可能導致毒雨嗎
    近日,天津發生「8·12」特別重大火災爆炸事故,爆炸核心區內存有的危險化學品氰化鈉備受關注,一則提醒北京、天津朋友近期不要淋雨,以免因雨水中含有氰化鈉導致中毒的信息更是在網絡上廣泛傳播。事實果真如此嗎?
  • 天津爆炸案中有「氰化鈉」 大量企業用其低成本「鍊金」(圖)
    運抵區的危險化學品可能有環己胺、二甲基二硫、甲酸、硝酸銨、氰化鈉、四六二硝基、鄰仲丁基等。  這一表態與此前媒體報導的「天津爆炸地點附近有危險品氰化鈉」一致。不過對於外界所傳聞的「總量高達700噸」這一數字,官方未確認。那麼,這批危險的化學品一般又會用在何處、是否會對人體和環境造成不良影響?
  • 天津港生化危機163小時|爆炸|氰化物|氰化鈉|瑞海_網易新聞
    對此有關官員回應,現場的危化品大約分為3類,分別是氧化物(硝酸銨、硝酸鉀等1300噸)、易燃固體(金屬鈉、金屬鎂等500噸)、危化品(氰化鈉、咖啡因等700噸)。目前氰化鈉搜出150噸,已送回廠家回收處理。
  • 700噸氰化鈉出自河北元氏縣 生產企業曾是汙染大戶
    天津市濱海新區天津港爆炸已經造成112人遇難,事故發生後,港區內存放的危險品,特別是700噸劇毒的氰化鈉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據《科技日報》報導,這700噸氰化鈉已經被找到,目前正由相關單位進行處理。
  • 天津爆炸:現場存放危險化學品3000噸左右
    天津大爆炸進展一直備受外界關注,最新的消息顯示,天津爆炸案現場累計存放危險化學品3000噸左右。據央視《焦點訪談》報導,公安部消防局副局長牛躍光證實,8.12天津港特別重大火災爆炸事故現場共存放有危險化學品3000噸左右。
  • 天津大學教授:降雨不會讓氰化鈉變毒氣
    原標題:天津大學教授:降雨不會讓氰化鈉變毒氣 天津北方網訊:昨天,濱海新區出現降雨,針對民眾關心的「降雨是否會使氰化鈉發生反應產生毒氣」、「這些『毒水』如何處理」等問題,記者採訪了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險品倉庫特別重大火災爆炸事故應急專家組諮詢顧問成員、天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助理劉慶嶺教授
  • 巨量氰化鈉用途:低成本「鍊金」
    8月16日,北京軍區參謀長史魯澤少將在天津港危險化學品倉庫「8·12」瑞海公司爆炸事故第六場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爆炸現場氰化鈉的位置已確定,有兩處,初步估算,有數百噸。  這一表態證實了「天津爆炸地點附近有危險品氰化鈉」的媒體報導。
  • 技術解讀天津爆炸後續救援 劇毒氰化鈉消除有先例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章 節 環球時報記者 劉 揚】12日晚發生的天津濱海新區爆炸事故已經過去4天,從現在的情況看,最危險的時期或許已經過去。不過,如何處理火災現場堆放的大量有毒、危險化工用品是對救援力量的巨大考驗。有專家認為,儘管事故中心存放的氰化鈉有劇毒,但中國曾多次處置氰化鈉汙染事故,對此不必恐慌。
  • 氰化鈉找到了 天津港爆炸事故最新信息匯總
    氰化鈉找到了 天津港爆炸事故最新信息匯總 2015-08-16 16:19:25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周馳 一個好消息是,爆炸現場的氰化鈉找到了,目前檢測顯示未發生大範圍洩露。
  • 天津爆炸事故:倉庫危化品混放釀成「毒炸」慘劇
    昨天是天津港「8·12」特別重大火災爆炸事故遇難者「頭七」,悲傷之餘,追責亦不能停止。目前,瑞海公司貨場的倉庫中90%的危化品已經得到了確認,多個倉庫和區域「混搭」存放了700噸氰化鈉、800噸硝酸銨、500噸硝酸鉀以及其他20餘種危化品共計3000噸左右。
  • 杏仁、牛奶、白酒都有它,「700噸氰化物」可怕但不必慌!
    距離天津港"8·12"特別重大火災爆炸事故,已過去5天。截至8月17日上午9時,114死、70人失聯、755人受傷,這些冷冰冰的數字,是留給這座城市的印記。與瞬間爆裂的災害相比,天津瑞海公司存儲的大量氰化物引起公眾持續關注。8月16日,河北誠信有限公司總經理智群申證實,存儲在瑞海公司的700噸氰化鈉已找到,正通過雙氧水強氧化劑處理。
  • 三方案處置幾百噸氰化鈉 確保汙染不外洩
    昨日上午拍攝的爆炸核心區附近受損建築物情況,爆炸「原點」出現大量液體,深度不明。 新華社發有多少?爆炸現場氰化鈉的位置已確定有兩處,25公斤桶裝,初步估算有幾百噸;河北企業確認有700噸。咋處置?少部分外露,用雙氧水等溶解。對大面積分散的,用圍牆圍擋並遮蓋。
  • 氰化鈉並非爆炸「元兇」 屬較穩定晶體遇水不爆炸—新聞—科學網
    氰化鈉並非爆炸「元兇」   科技日報北京8月15日電 (記者李建榮)15日上午,當有媒體確認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險品倉庫特別重大火災爆炸事故現場疑似存放有
  • 氰化鈉管理亂象背後:土法鍊金給西部埋隱憂
    死亡的荒漠鳥類 前不久,天津爆炸事故現場的700噸氰化鈉,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然而,關於中國的氰化鈉產業鏈,更多鮮為人知的危險還從未走入公眾視野。 8月27日晚,中科院新疆生地所研究員馬鳴在科學網上寫下一篇名為《驚天內幕:700噸氰化物會去哪兒呢?》的博文,讓那些藏匿於我國邊疆生態保護區的「毒物」得以曝光。 保護區中的「毒瘤」 馬鳴所說的驚天內幕,發生在2004年至2015年的十幾年中。
  • 天津大爆炸後遺症:氰化物為啥那麼恐怖?-天津,爆炸,氰化物,劇毒...
    最近發生在天津的爆炸事故成為了舉國關注的焦點新聞,而在事故發生後的諸多報導中,發生事故的倉庫存有700噸氰化鈉無疑是讓許多人感到極度恐慌和震驚的新聞。事實上,氰化物洩露或疑似洩露的事故並不是第一次發生,而幾乎每一次這樣的消息見諸報端都會讓人極度不安。那麼,什麼是氰化物?它為什麼如此令人恐懼呢?
  • 天津港爆炸現場證實有氰化鈉 老師說這些化學方程式能救命
    噸氰化物,上午的新聞發布會上,事故調查組初步調查顯示,港區運抵區儲存的危險化學品中包含氰化鈉。但目前正在分區檢查現場化學品清單,確定數據還需要時間,因此不能確定在現場氰化物是否有700噸。對於爆炸現場的氰化鈉,有關部門已經採取四項措施1、已組織氰化鈉生產廠家進行現場處置2、組織當地企業噴灑雙氧水3、防化部隊確認氰化鈉存在範圍4、建立圍堰圍堵擴散。
  • 十問十答詳解氰化鈉:什麼情況下最危險?
    天津爆炸現場消防專家確認已經找到700噸氰化鈉下落,指揮部正在協調專家、防化部隊、生產廠家等各方力量進行處理。目前檢測結果顯示,氰化鈉尚未發生大範圍洩漏。那麼氰化鈉是什麼樣的?在什麼情況下最危險?遇到時又該如何防護呢?昨日,新華社記者對話化工行業資深研究員曲睿晶,這些問題一一解答。1:氰化鈉呈什麼形態?
  • 12個罐體,2.7噸劇毒氰化鈉被遺棄,怎麼辦?
    在茫茫人海中找到我,請把我設為「星標★」哦。 氰化鈉為劇毒物質 50毫克 就能致人死亡 具體有多毒?
  • 氰化鈉還在回收處理 你可知道它是毒藥之王?
    8月14日上午8時左右,專業人士從爆炸現場開始展開大範圍搜索,查找氰化鈉下落,目前已找到氰化鈉的分布範圍,許多氰化鈉包裝被炸開。不過,這種急救過程就是在和死神賽跑,服用的氰化物劑量越大,留給醫生的時間就越短,嚴重中毒的患者多數會死於送往醫院的途中。淋雨會中毒?對於天津爆炸,微信朋友圈中一條信息傳的很廣,號稱轉自某媒體記者,「不要淋雨!不管是否屬實,我要提醒在天津、河北、北京的友人——不要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