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噸氰化鈉如何流入「黑市」
提起氰化鈉,不少人都知道它是一種劇毒化學品,只需0.1克即可讓一個成年人喪命。但同時,它也是飾品電鍍行業不可或缺的一種工業原料,市場需求龐大。日前,浙江省義烏市檢察院辦理了一起非法買賣、運輸、儲存氰化鈉大案。經該院提起公訴,王平、周明等20人因犯非法買賣、運輸、儲存危險物質罪,分別被法院一審判處三年至五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
1.8噸劇毒氰化鈉私藏黃石民宅 違法嫌疑人被處罰
荊楚網(楚天都市報) (記者 黃宣傳 通訊員 葉建鵬雷宇)0.2克的氰化鈉就足以致人死亡。黃石市下陸警方昨日披露:近日查獲的1850公斤劇毒氰化鈉,已被安全封存。 據警方介紹,上月底,新下陸派出所民警在新下陸程家灣巡邏時,發現該灣煤礦附近一家洗金礦點,竟然放著5桶氰化鈉。
-
化工公司經理賣8.4噸氰化鈉給無證販子 昨受審
賣8.4噸氰化鈉給無證販子 廣東某化工公司劇毒分公司原經理昨過堂 信息時報訊 (見習記者 莫麗娟 記者 李朝濤) 氰化鈉是一種劇毒粉末,人體服下0.1克即可致死,按規定購買者需持有公安部門開具的購買證才能進貨。
-
700噸氰化鈉是什麼概念?降雨會形成「毒雨」嗎?
天津港「8·12」特別重大火災爆炸事故發生後,有關這一數量龐大的危險化學品的信息一浮出水面,立即牽動起各方神經。「現在基本可以確定,氰化納的數量在700噸左右。」天津市副市長何樹山17日披露。氰化鈉是什麼?該怎麼處理?遇到降雨會變成「毒雨」嗎?
-
劇毒氰化鈉也能造福人類
天津港發生的特別重大化工倉庫爆炸事件,讓人們知道了氰化鈉是一種劇毒化學品。其實,除了劇毒的特性,氰化鈉在日常生活中還是一種必不可少的化工原料,在多個領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是在電鍍方面。
-
技術解讀天津爆炸後續救援 劇毒氰化鈉消除有先例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章 節 環球時報記者 劉 揚】12日晚發生的天津濱海新區爆炸事故已經過去4天,從現在的情況看,最危險的時期或許已經過去。不過,如何處理火災現場堆放的大量有毒、危險化工用品是對救援力量的巨大考驗。有專家認為,儘管事故中心存放的氰化鈉有劇毒,但中國曾多次處置氰化鈉汙染事故,對此不必恐慌。
-
警方護送押運一級劇毒物氰化鈉 處理費達3千萬
要銷毀的氰化鈉有一噸多 昨天上午,記者來到位於南京市江寧區的財禮電鍍廠。這家化工廠早在7月初就被列入南京市第一批關停的84家化工企業「黑名單」。此時,工廠已經徹底停產關閉,大批民警和有關專家正在廢棄的廠區內集結,一輛標有「劇毒品」的專業封閉式貨櫃貨車停在廠區大門口,等待專業人員將該廠倉庫內剩餘的氰化鈉運至車上,運往上海進行集中銷毀。 工廠負責人告訴記者,電鍍行業中,鍍金、鍍銀、鍍銅都需要使用劇毒物氰化鈉。平時,這些劇毒物都是存放在倉庫,有著非常嚴格的管理制度,由專人負責保管,生產使用需要執行複雜的流程才可提取使用。
-
浙江20人涉非法買賣運輸存儲14.69噸氰化鈉
浙江20人涉非法買賣運輸存儲14.69噸氰化鈉 0.1克的氰化鈉就可以讓一個成年人致命。最近,義烏檢察院辦理了一起20人非法買賣、運輸、存儲危險物質案,非法買賣氰化鈉達14.69噸。 一年前,義烏赤岸鎮安監所工作人員在走訪中發現,村口小河旁一幢民房裡有一個小型電鍍作坊,裡面的電鍍槽內還裝滿了黑色液體,經環保隊員檢查,這些液體是含有劇毒化學物質氰化鈉。 公安機關趕到現場後,在屋內搜出3.6千克氰化鈉。
-
男子網上售賣劇毒氰化鈉獲刑 購買者已服毒自殺
原標題:男子網上售賣劇毒氰化鈉獲刑 購買者已服毒自殺 本報訊(敖穎婕) 為賺錢,楊東曉竟在網上售賣劇毒的氰化鈉,家住浦東的曹飛從他那裡購買了3克氰化鈉後服用自殺。昨天,市一中院終審以非法買賣危險物質罪判處楊東曉有期徒刑7年,追繳其手機、桌上型電腦等作案工具。
-
700噸氰化鈉出自河北元氏縣 生產企業曾是汙染大戶
天津市濱海新區天津港爆炸已經造成112人遇難,事故發生後,港區內存放的危險品,特別是700噸劇毒的氰化鈉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據《科技日報》報導,這700噸氰化鈉已經被找到,目前正由相關單位進行處理。
-
中科院專家:氰化鈉雖有劇毒但擴散可能性不大
溫武瑞稱,目前對天津市現有的四個監測點的監測情況來看,這六項空氣汙染物均在正常範圍,沒有受到太大影響。 中國氣象局消息顯示,接下來的13日夜間、14日、15日,天津仍以西南微風為主,空氣汙染主要往渤海上空擴散,對天津城區、北京等地空氣影響不大,但需要注意的是明日(14日)天津地區可能會有降雨,相關部門應注意降雨導致相關危化物遇水反應,以及相關汙染物的遇水處理。
-
氰化鈉產業鏈裡的投資機會
在此之前,人們僅僅知道氰化鈉是劇毒危險品,對它知之甚少,卻不知道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氰化鈉第一生產大國,同時,氰化鈉作為基礎工業原料之一,廣泛用於黃金提取、電鍍行業、農藥行業、醫藥行相關公司股票走勢業等行業。
-
巨量氰化鈉用途:低成本「鍊金」
8月16日,北京軍區參謀長史魯澤少將在天津港危險化學品倉庫「8·12」瑞海公司爆炸事故第六場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爆炸現場氰化鈉的位置已確定,有兩處,初步估算,有數百噸。 這一表態證實了「天津爆炸地點附近有危險品氰化鈉」的媒體報導。
-
運載劇毒氰化鈉卡車墜江,尚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中新網北京10月4日消息:9月29日凌晨四時許,陝西丹鳳縣境內一輛載有五點二噸劇毒氰化鈉溶液的卡車發生意外,不慎翻入漢江支流鐵峪鋪河內,約有五噸氰化鈉溶液注入江中,造成生物大面積中毒死亡。被洩漏的氰化鈉汙染的丹江河水目前已進入丹江口水庫,水質監測情況正常。由於事發後有關部門作出相應措施,至今未因有毒江水而出現人員傷亡。
-
天津爆炸找到700噸氰化鈉:易降解不能形成毒雨
據報導,天津濱海新區爆炸事故發生已超過72個小時,天津爆炸現場消防專家確認已經找到700噸氰化鈉下落,指揮部正在協調專家、防化部隊、生產廠家等各方力量進行處理。目前檢測結果顯示,氰化鈉尚未發生大範圍洩漏。1.氰化物是什麼,毒性有多強?
-
未取得許可買賣氰化鈉 買賣雙方三人均獲刑
新華網山東頻道3月5日電 近日,山東省新泰法院審結一起非法買賣劇毒化學品氰化鈉案,三名被告人分別以非法買賣危險物質罪被判處有期徒刑。 被告人王某系遼寧瀋陽人,在濟南市經營濟南好人經貿有限公司,該公司在未取得《危險化學品經營許可證》、不具備經營劇毒化學品氰化鈉資格的情況下,多次買賣、儲存氰化鈉。
-
天津爆炸案中有「氰化鈉」 大量企業用其低成本「鍊金」(圖)
2003年12月,紫金礦業在香港H股上市;2008年4月回歸國內A股上市,2008年3月,核心企業——紫金山金(銅)礦被中國黃金協會評為「中國第一大金礦」。 氰化鈉方式引爭議 然而,這種國內普遍的黃金提煉方式,並沒有得到世人的高評價。一位來自同濟大學的化學專家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氰化鈉的管理難度仍然不小。
-
男子網上購買氰化鈉服毒自盡
新華網上海2月15日電(記者 劉丹)一個產生自殺念頭的年輕男子從網上「方便地」購得3克劇毒化學品氰化鈉,服下後頃刻殞命。日前,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對這一通過網際網路兜售劇毒化學品案作出終審裁定。法院認定兜售者構成非法買賣危險物質罪,判處有期徒刑7年,並追繳行動電話、桌上型電腦等作案工具。
-
日媒介紹日本企業如何管理氰化鈉
人民網8月27日訊 日經中文網日前發表署名三輪恭久的文章,介紹日本管理氰化鈉的經驗。文章稱,氰化鈉如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和酸發生反應會產生易燃的劇毒物質氰化氫,但產業用途卻十分廣泛。日本鹽工業會統計顯示,2013年度的日本國內產量約為1.2萬噸,其中1萬噸用於出口,其餘的被用於化學品、醫藥、農藥的原料、電鍍加工和黃金冶煉等。為確保安全,日本規定生產商有義務向客戶提供氰化鈉的安全數據表,內含氰化鈉的特性、使用保管和廢棄等注意事項,甚至包括發生火災和洩漏事故時的對策。生產商會通過記錄安全數據表,定期向客戶確認安全狀況。
-
為何氰化鈉在中國易出事?
尾礦庫中約20萬立方米含有劇毒氰化鉀等成分的廢渣廢水溢出,下遊兩座水庫受到汙染。截止2010年,該企業共發生五次較大環保事故。一家大型黃金公司的人士表示:「出事是遲早的,環保方面捨不得投入。」 大企業都不按規矩辦事,私人偷採更是毫無章法。就在今年2月份,河南嵩縣發生氰化鈉中毒事故造成3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