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港發生的特別重大化工倉庫爆炸事件,讓人們知道了氰化鈉是一種劇毒化學品。其實,除了劇毒的特性,氰化鈉在日常生活中還是一種必不可少的化工原料,在多個領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首先是在電鍍方面。氰化鈉在電鍍中的作用,和在冶鍊金、銀中的作用非常相似,就是和鍍層金屬(例如在鐵上鍍鋅,鋅是鍍層金屬,鐵是鍍件金屬)形成絡合離子,也就是金屬氰絡離子。使用金屬氰絡離子作為電鍍的電解液有多方面的好處,如果直接使用鍍層金屬的游離離子進行電鍍,沉積速率會非常高,造成薄膜疏鬆多孔,附著力差,達不到預期效果。
在電鍍金、銀等活性較差的金屬時,鍍件金屬和電解液在無需通電的情況下就會發生置換反應,讓鍍件金屬遭受腐蝕,沉積上去的金屬更是多孔疏鬆而沒有價值。要解決這些問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電解液中加入絡合劑,絡合游離金屬離子,使之成為絡離子。對於多數鍍層金屬而言,氰離子正是最有效的配位體。因此,氰化鈉(包括氰化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目前,除了電鍍鋅已經由無氰工藝替代以外,其它金屬的電鍍依然有氰工藝,包括日常使用的鏡子,就是用氰工藝進行電鍍的。
其次是製藥。巴比妥類和磺胺類藥物的原材料中有一種化學物質叫丙二酸二乙酯,氰化鈉就是產業化生產丙二酸二乙酯的必要原料。在產業化生產丙二酸二乙酯的過程中,採用氯乙酸鈉和氰化鈉為原料,生成氰乙酸鈉,然後用乙醇酯化製得丙二酸二乙酯。
巴比妥類藥物一度成為使用最廣的安眠藥而風行一時,儘管現在巴比妥類安眠藥已經被完全代替,但它依然是有機氯農藥硫丹的特效解毒劑,而且還用於治療新生兒核黃疸等症狀。
磺胺類藥物是現代醫學中常用的一類抗菌消炎藥。磺胺最早用於燃料,在其藥用未被發現前,醫學對於炎症,尤其是對於流行性腦膜炎、肺炎、敗血症等,都因無特效藥而感到非常棘手。最早研究磺胺藥用的德國生物化學家杜馬克,於1939年獲得諾貝爾醫學與生理學獎。
此外,丙二酸二乙酯還是梨、蘋果、葡萄、櫻桃等口味的水果型香精的重要原料。
還有就是製作紡織纖維。目前,我國合成纖維已佔紡織纖維總量的70%,幾乎所有的纖維都要用到氰化鈉作為原料來加工。
可見,氰化鈉是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化工原料。儘管氰化鈉是劇毒物質,但只要嚴格按照使用規範,還是可以造福於人類的。(知瑜)